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此战,德军缴获了大批战利品,光是急需的卡车就有1300辆。英军第8集团军只得一退再退,差点没躲到埃及去。

    现在,德国和意大利每天都能从利比亚几个油田弄到至少9000吨石油,虽然柏林方面拿走了大头,可罗马方面每天依旧能有3000吨油料的进账。这极大的丰富了意大利海军的油料储备,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油料供应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偶尔把维托里奥维内托或是康特迪加富尔级战列舰拖出来溜溜弯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意大利海军立刻改变了之前一味的防守政策,他们在德国空军的支援下,四处点火,并使用岸基航空兵和鱼雷艇编队,协同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作战。

    英国人的日子顿时艰难起来,只要运输船队出航,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就得一大票舰队来护驾。整日里疲于奔命,之前动辄主动出击寻找意大利海军决战的设想成了梦想。

    尽管如此,运输船队还是无可避免的遭受了很大损失,仅仅在2月份,就有20余艘运输船和3艘驱逐舰被击沉,此外还有1艘驱逐舰和1艘轻巡洋舰造重创,北非英军的补给至少比之前少了三成。

    北非战场远比缅甸来的重要,现在利比亚产油区已经丢失,英国人就是再白痴,也知道必须把德国人挡在中东产油区外头,所谓把空军抽调来东南亚战场,无非又是一个弥天大谎而已。

    没有制空权,兵力也不足,所谓在曼德勒一线与歼敌一部只能是个笑话。或许亚历山大还同史迪威做过同样的许诺,可以想象,几个礼拜之后,如果缅甸战局恶化,英国人能找出一打借口来继续拖延那支并不存在的援军。赵诚顾不上在一旁看热闹,立刻向曼德勒派去了车队,准备把200师的伤兵接回腊戌进行治疗。

    远征军同气连枝,折损了200师和第5军,其他各个部队迟早也得完蛋。自己是远征军的人,现在拉200师一把,说不定就能结个善缘。

    28日晚,廖耀湘率领新22师主力及菲亚特cv35超轻型坦克5辆抵达同古外围。部队稍事休整即向南发起猛攻,至午夜,部队攻占南阳车站四周及部分建筑物。

    菲亚特cv35散热很差,用一会就需要停下来降温,火力也很薄弱,根本无法进行正面攻击和掩护。可是今天的表现却让大家欣喜不已,这些铁家伙不仅没趴窝,还摧毁了日军炮兵阵地,获山炮一门及弹药文件甚多。

    因为是夜间作战,视线相当不好,新22师未能肃清残敌。车站内仍有少量日军龟缩于候车大厅等坚固建筑内顽强抵抗。29日晨,东方刚刚发白,廖耀湘随即指挥部队再次向火车站发动攻击。

    正在围攻的同古日军55师团见势不妙,随即派来援军一部,在炮兵配合下大局反攻,试图将新22师逐出火车站。双方激战竟日,均未能达成目标。廖耀湘指挥部队作战的同时,亦未忘记派出工兵对铁路线进行破坏。

    下午4时许,第5军游击支队一部由车站从西森林内迂回至同古附近,有部队甚至一度攻入了永克冈机。

    鉴于我军援兵赶到,日军对同古攻击减轻,仅以火炮对城内进行骚扰。但是,锡唐河大桥以东之敌仍旧对守军保持着压力,指挥部判断,日军仍在试图切断同古后路在我军主力南下前歼灭200师。

    29日,蒋委员长再次致电远征军司令部,严令要求将200师撤离同古,以防仰光登陆之敌北上,坐使200师被敌歼灭。 杜聿明随即下令200师于29日晚突围,以保全部队战力。但命令遭到了史迪威的坚决反对,史迪威坚持要求200师留守同古,为远征军主力向曼德勒地区集中争取时间。一时间,两人吵的不可开交。眼见杜聿明有脱离掌控的迹象,史迪威甚至给在第5军协调指挥的美军参谋道森少校下令,要求其监督杜聿明执行他的指示。

    老杜是打老了仗的人,脾气暴的很,哪会被一个美国监军动摇决心,更何况,撤退计划已经是老头子的意思。他一面派人缠住道森少校,一面给廖耀湘发去急电,命令新22师于30日向南阳车站发动佯攻,减轻同古守军的压力,同时指示第200师于29日夜向同古以东突围,沿色当河东岸到叶带西归还建制。




第六百三十章 能打的与能喊的
    第200师连夜撤出了同古,不仅没丢下任何一个伤员,连缴获的枪支弹药都没放弃。

    直至第二天上午,日本人依旧蒙在鼓里。飞机炸大炮轰,然后派出工兵爆破城墙,最后才是装甲部队掩护步兵登场。为防止守军反扑,55师团和缅甸独立义勇军倾巢而出,56师团也出动了两个联队,大有狮子博兔的架势。

    可惜,日军只得到一座空城而已,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战利品,散落在城内外各处阵地上的子弹壳或许能算得上,那是铜的,正儿八经的军需物资。

    没等日本人缓过神来,城东突然传来一声巨响,200师后卫部队把锡唐河大桥炸了。相较于之前的皮尤河大桥爆破,这回的活,干的更加利索,不仅桥面被炸的四分五裂,河中央的三座桥墩也是一样,没有专业人士和专业设备帮忙,那桥短时间内根本派不上用场。

    天热,伤员行军时异常遭罪。好在半道上遇到了腊戌来的车队,弟兄们这才松快下来。赵诚让车队送来了医生和上好的西药,甚至还有牛肉罐头和美国香烟,队伍里顿时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稍晚些的时候,同古战役的战报通过无线电波传回了后方:此役,我军共毙伤敌五千余,摧毁日军坦克装甲车九辆卡车二十辆,缴获步枪三百余支轻重机枪十七挺迫击炮七门,七五山炮九二式步兵炮各一门,另汽车摩托车二十余辆。我200师阵亡598团副团长黄景升以下将士六百零五人,轻重伤一千七百一十人,损失苏制野炮两门

    200师的战果水分不少,缴获的武器装备大差不差,但歼敌人数上肯定是动过手脚的。日军55师团是新编练的三步兵联队制单位,总兵力不到一万六,刨掉留守兵力和后勤单位,在前线的不会超过一万一千人,就算把56师团队的增援部队都算上,能不能凑齐一万五还是两说。要真是毙伤敌五千余,日本人早特么早跑路了。

    赵诚倒是没有看笑话的意思,原因很简单,一来上头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盟军的士气,二来么,远征军和英国佬讨价还价时少不得要借助于部队的实力。

    不过,赵诚这回确实想岔了。200师的伤兵悄悄透了底细,人家戴安澜还真没编瞎话,击毙日军七百余,轻重伤一千六百上下,余者都是缅甸人。不是说的么,毙伤敌,又不是毙伤日军!把日军伤亡人数和缅甸独立义勇军的伤亡数字算到一起,犯法啦?!退一步来说,刨去缅独份子不算,在日军火力绝对占优的情况下,能打出一比一的战果也是胜利。

    只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为同古的胜利在欢呼。鉴于杜聿明擅自下达撤退令,导致在曼德勒歼灭日军55师团的计划彻底流产,史迪威非常愤怒。

    4月1日,史迪威直接飞到到重庆告御状去了。据小道消息,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杜聿明中了头彩。不听军令胆小无能,巴拉巴拉,评价高的很!廖耀湘也没落(lao)下好,史老头认为老廖的新22师不听从作战命令,在曼德勒方向停滞不前,至少失去了3次反攻机会。最后,老头子还以辞职相要挟,要求蒋委员长单独拨出一支军队专归他指挥。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史迪威这趟重庆之行确实战果重大,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换人了。4月3日,蒋委员长宣布由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接替卫立煌的职务,同时,杜聿明代司令的职务一并解除。大概齐,蒋委员长是想通过小惩大诫来回避史迪威与杜聿明两人之间的矛盾。

    可是,留守腊戌的中国将领们,对这个命令都不怎么看好,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也!老杜是实打实在缅甸考察过的,地理气候都熟悉,可罗卓英就不同了,一直在国内猫着,虽然在上高会战时打出了名气,但是毕竟是临时接手部队,人头不熟,环境不熟,等弄清楚情况,战局指不定还会变成什么样呢!

    3月31日下午杜聿明就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决定以第5军为主力在平满纳附近与日军进行第二次会战。老杜的计划还算不错,他准备让新22师在斯瓦河两岸及以北的森林地带牵制北上的日军,以200师及其他部队在平满纳占领阵地,最后将日军第55师团围而歼之。

    很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命令刚下达不久,英国人那边就传来噩耗,第七装甲旅被日本人揍趴下了。

    30日清晨,日军第33师团第215联队第第2大队,在瑞同与第七装甲旅遭遇。英军发现日军只有一个大队的兵力后,随即以30辆坦克为主力向日军发起冲锋,准备趁机占些便宜。

    日军倒是没有被英国人的铁乌龟给吓倒,大队长佐藤操少佐立刻命令速射炮分队进行拦阻射击,同时命令手下官兵组成肉搏攻击班,用炸药包和各种能派上用唱的家伙贴上去短兵相接。

    英国兵毕竟是在北非锻炼过的,面对蜂拥而至的日军兵,打的有条不紊,只几轮炮弹就干掉了佐藤大队的速射炮分队。日军失去最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以后,只得继续以肉搏攻击班三人一组不断用炸药包和手雷与英国坦克近战。

    战至30日下午,佐藤大队总算等到了援军,第213联队第1大队有延少佐率领部队赶至战场,从英军侧后发起了进攻。第七装甲旅两面受敌,压力越来越大,加之天气炎热,各坦克车组的战斗力下降的非常厉害。

    下午6时许,第七装甲旅终于丢下一地的装备跑了。22辆坦克30辆装甲车163辆汽车20门各型火炮成了33师团的战利品,此外还有113人俘虏。

    受到大英帝国的赞助之后,33师团装甲车中队总算告别了没有中型坦克的日子。更重要的是那些汽车,缅甸天气酷热,步兵行军异常耗费体力,有这批汽车的帮助,至少有两个大队变成了机械化部队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和英国人做盟友。赵诚的这句口头禅在腊戌迅速传开,那些美国参谋甚至据此给第七装甲旅换了个新绰号,瑞同米老鼠!



第六百三十一章 新28师
    装甲第七旅一败再败,全然看不出北非沙漠里的那份威风。如果单单只是损失了几十辆坦克,倒也问题不大,可要命的是,英国人的士气垮了。

    谁都不知道西线还能撑多久,万一英军被击溃,远征军固守中线和泰缅边境的部队就会被人家抄了后路,什么聚歼日军于曼德勒这种话自然是不必说的,能不能活着回到国内都是两说。

    局势一团糟,不过大家的注意力却都没盯着前线。4月2日的晚上,赵诚从林蔚那边得到一个消息,说是蒋委员长要来缅甸视察部队,顺道,送罗卓英上任。想必蒋委员长还得和杜聿明聊聊,命令也罢,安慰也罢,史迪威把事情一下子捅到了明面上,没有个中间人从中说和,第五军上下肯定会出乱子。

    打仗就打仗,一牵涉到政治肯定没什么好事,赵诚长叹了一口气,心中仿佛被人塞了一团稻草般难受。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的,今天兵工厂的第一批司登式冲锋枪已经下线。量不多,只有40支,可弟兄们都很高兴,因为放眼全国,能生产冲锋枪的地方都是屈指可数。与原装货不同,弟兄们特意将拉机柄后面充作保险用的卡槽加了点弧度,虽然平白多出一道工序,但是大大降低了走火的风险。

    加班加点,日夜赶工。为提高生产效率,赵诚给临时工们开了赏格,每生产出一支枪,大伙就有5个缅甸银卢比的奖励。按照今天40支枪的产量来计算,厂里每个工人都能到手1块钱。

    按照工程师们的计算,再有几天,产量应该能增长到每天100支左右。要想再有什么提高,除非增加机器设备。赵诚没有在缅甸安家的打算,照现在这个局势发展下去,远征军能守住上缅甸都没多大可能,扩大生产的事,还是等回国再说吧!

    地雷的生产倒是比较乐观,因为工艺简单,从本地铁厂那里弄到足够的铸铁外壳后,每天的产量基本上维持在六百颗上下。除去留下自用的以外,还给泰缅边境那边的第93师运了三千颗去。他们当面的泰**队有三个师,还有炮兵助战,部队的压力极大。

    东西运到以后,93师师长吕国铨特意发来了电报,向兵工厂上下表示由衷的感谢,还让人给弟兄们送来了两千卢比的奖金。

    这点小钱还真没放在赵诚眼里,不过难得的是有这份心。自己手头掌握着大批美援物资,虽说是乔纳森中尉他们私下搞来的,但是也不好吃独食。6挺点五零机枪,30支改进版的司登式冲锋枪,外加五百箱本地罐头厂出产的牛肉罐头。

    这个罐头厂是英国佬的产业,当日本人第一次轰炸腊戌以后,不仅工人一哄而散,英国老板也坐飞机奔了印度。赵诚毫不客气的对工厂实施了军管,还派人四处抢购缅牛和水果,专门生产军用罐头。托罐头厂的福,现在腊戌驻军顿顿都有免费的牛下水吃,倒是叫后勤上省去不少开支。

    每天一睁眼就有忙不完的事情,尽管累的臭死,但赵诚每天都会跑一趟独立团。除去要保持自己的存在感,每天一个钟头的体能训练也没放下。官兵们识字的不多,所以跟他们讲不来什么大道理。一起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一起在四十饮的行军锅里搅马勺,这比什么政治宣传都管用。

    既然是准备把独立团当自己的队伍来使,钱和物资上自然省不得,除去武器和军装,双肩背包砍刀带防蚊面纱的丛林帽,连长一级别的军官甚至还装备上了望远镜和指南针,部队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暴发户的气息。英国人自然看不起他们这些连队列都走不好的家伙,可弟兄们不在乎,一点都不在乎,被一帮兔子看的起有个屁用,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经。

    打靶练体能学习构筑阵地学习在老林子里打仗,然后就是布雷。在城外随处可见画着骷髅头的告示牌,用中缅英三国文字向所有人宣告,此路不通!雷场大小不一,加起来足有十好几处,把城外防御要点遮蔽的严严实实。不过,因为地雷数量有限,有大半地雷都是假货。这个小秘密只有远征军高层和美国人知道,至于英国佬,等打完仗,让他们慢慢排雷去吧!

    4月4号,一架专机突然降落在腊戌机场。和林蔚给的消息一样,除去委员长和史迪威,远征军的新老大罗卓英也到了。

    作为城里有数的几个高级军官,赵诚也被通知到机场候驾。很可惜,没有寒暄,也没有什么鼓励的话语,委员长只是和他握了个手,作为一个大人物中的小角色,老赵非常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老老实实猫在人堆里,安安静静的做土豪就挺好。

    看样子罗卓英和史迪威相处的很不错,两人有说有笑,仿佛是几十年的老哥么。其实赵诚很想告诉老罗一声,半个月前,杜聿明和史老头那关系也挺好的,只不过是挡了人家的雄心壮志,这才分道扬镳的。只是罗司令现在心气正高,有些话怕是听不进去。赵诚默默的站在一边,心里禁不住赶到一阵悲哀,前线的部队惨了。

    稍晚一些的时候,事情似乎有了转机。蒋委员长在听取参谋团的汇报后,把第66军新28师刘伯龙部留在了腊戌一带。给他们的任务相当明确,即,以腊戌为中心建立防御,确保远征军的后路,同时确保腊戌至畹町沿线公路的安全。

    腊戌正儿八经的守卫力量只有独立团和一些英**警,力量薄弱的很。更要命的是,有不少兵力都得用来站岗放哨,真正的机动兵力并不多。如果日本人胆子够大,组织空降兵在城外实施机降作战,部队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现在把新28师调上来,这种危机至少不会那么明显了。



第六百三十二章 点将
    4月6日一早,蒋委员长一行人就奔了梅苗。

    史迪威罗卓英林蔚商震等人自然是要在一旁伺候的,赵诚因为要与有关方面协调美援物资,故而被要求留守腊戌。不过,侍从室特意送来了委员长亲笔签名的半身戎装照片一张中正剑一把,算是对老赵不能随王伴驾的安抚。

    很可惜,赵诚并不领情,听说中正剑是用来自裁的,不吉利;至于签名照片,要是费雯?丽那种大美女的也就算了,老蒋的相片大概也只能贴在门上吓唬吓唬小鬼。

    按照前头送回来的小道消息,缅甸总督多尔曼史密斯夫妇为委员长夫妇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美酒佳肴自不必说,态度上也热情的一塌糊涂,重庆来的高官们顿感洋大人真是给足了面子,觥筹交错后,宾主尽欢而散。

    4月7日,远征军各军长师长和相关将领齐聚委员长行辕,聆听老大训示。正在前线指挥部队阻击日军的廖耀湘也没能缺席,他和杜聿明是史迪威的重点关注对象,想躲都躲不过去。

    委员长拉着史迪威的手向大家宣布:即日起,由史迪威中将就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对缅甸战场各部队拥有统帅权;罗卓英任远征军司令长官,是史迪威的执行官;俞飞鹏负责中国远征军的全部后勤补给事宜;侯腾任中国驻印缅军事代表,全权负责与亚历山大等人的联络协调。

    为彰显对史迪威的行人,蒋委员长甚至还为他刻了一枚大印,颇有点登台拜帅的意思。

    根据前线汇总上来的情况,蒋委员长对部队任务进行了重新调整。
1...219220221222223...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