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第6军依旧盯着东线,三个师沿着缅泰边境摆出一字长蛇阵。其中暂55师负责防守最南方的郎科,第49师在中段的孟畔以为联络,第93师驻防景栋的任务不便。

    从地图上看,第6军3个师互为犄角可以相互支援,可是他们的间隔至少也得在160公里以上,就泰缅边境那种交通状况,没个五六天的时间,大家根本碰不了面。赵诚怀疑,恐怕这是委座喜欢瞎指挥的老毛病又犯了。

    第66军负责二线守备,同时为各个方向提供支援。新28师刘伯龙所部分守腊戌和密支那,确保大局后路安全;新38师孙立人部驻守曼德勒;新编第29师马维骥部作为66军预备队,鉴于他们这会刚到腊戌,委员长要求他们尽快南下,在曼德勒以东方向集结待命。

    第5军的任务最重。新22师和游击支队黄翔部,要在斯瓦方向继续阻击日军消耗其有生力量,待200师向平满纳集结完毕后,立即向平满纳西侧的列威转进;第5军所属之新96师入缅后,着其立即南下,与200师合兵一处,最后在66军支援下,伺机与敌决战。

    让远征军上下非常不爽的是,司令长官部直辖的第36师不来缅甸了。委员长要求他们进驻潞西(即现在的芒市),接管原云南边防总队第1旅的防区,边防第1旅被调至佛海(即勐海),策应第6军在泰缅边境的作战

    大兵团作战,方方面面要考虑的事情能把人给逼疯。赵诚围着地图看了半天,依旧没能弄懂上头的作战意图。日军第33师团已经在往仁安羌方向攻击前进,看架势确实难以分出兵力来支援东线的第55师团。可人家第55师团现在已经得到了第56师团的支援,虽然闹不清56师团后续部队的位置,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离着斯瓦同古一线不会太远。远征军总部和美国人老想着一战定乾坤,着实让人难以放下心来。

    委员长亲自排兵布阵,大军自然不敢怠慢。腊戌越发热闹了,西南运输处的车队几乎日夜不歇,不断的将囤积在腊戌的物资往国内拉,返程时正好把远征军需要南下的部队从国内运来缅甸,也算是提高了工作效率。

    至4月9日,第5军第6军第66军的作战部队已经全部入缅,腊戌周边满是兵车大炮,这让原本有些紧张的局面顿时缓和了下来。

    不少急着去云南的华侨都在犹豫,担心会白跑一趟。赵诚只得请侨领梁金山先生四下做工作,希望老弱妇孺可以先走一步,不管是去龙陵还是保山都成,万一局势恶化,总不至于会闹的手忙脚乱。不过听劝的人不多,出门万事难,每家都是老的老小的小,背井离乡,这份决心没那么好下。

    新24师的车队也在忙碌,经过日夜抢运,绝大部分物资已经运回国内,现在正在往保山一线转运。鉴于英军在物资供应上一直很不配合,刘福贵特意在腊戌留了三百吨汽油,加上武器弹药和其他一些军需用品,总数大约在一千二百吨的样子。赵诚所谓协调美援物资的事就是个笑话,现在空运来的东西都是他在买单,美国佬只是负责运输而已。不过这会把事情挑明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前线杀机四伏,身边有没有什么靠谱的队友,要是给冤死了,哭都找不到坟头。

    周易以仓库护卫队名义派来的那个步兵营,只留下一个连在腊戌城外待命,其余人马都和刘福贵回了龙陵。赵诚计算过,城外有刘伯龙的新28师在看着,城内自己是的卫队和独立团负责警戒,安全上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倒是张伟那头,边防1旅南下以后,他们不但要值守要塞,还负责维持滇缅公路龙陵至保山段之间的安全,边防2旅手上那点人马肯定不够看的。

    兵工厂那边倒是越发的好了!司登式冲锋枪的产量维持在每天120支上下,地雷的产量也比前些天多出将近两成,工人们甚至还用库存的零件修复了两门英制25磅炮,连英国工程师门都觉得这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各家来领武器的卡车天天堵在兵工厂门口,按照之前的协议,生产出来的东西要各家平分,现在那些部队长眼睛都是绿油油的,生怕有人从中做什么手脚。

    赵诚倒是很坦然,新24师系统用的都是p38或者p40,自产的司登式都在仓库里放着,总量不下四千支,腊戌这点东西还真没在他眼里。

    独立团是最大的受益者,几天下来,连班长们都用上了冲锋枪,论火力,全团比之前至少要高出七八倍。其他部队也没差到哪去,顶多再有半个月,远征军里每个团都能确保有60支冲锋枪进账,单是这份家当,就足以让各个连队在与日军白刃战时占尽便宜。




第六百三十三章 虚实
    进入四月,腊戌是愈发的热了。

    赵诚洗漱完以后,极不情愿的给自己套上了一身长袖长裤。从今天起,独立团要去山里演练丛林作战,作为部队的当家人,哪怕只是临时的,也不能躲懒。

    按照计划,在未来的两天里,所有人今天都得吃野味,除去每人一小袋子盐,后勤上什么都没准备。用赵诚的话说,老林子里能吃的东西哪哪都是,蜥蜴老鼠青蛙竹笋芭蕉心菠萝根,还有各种菌类,谁要是找不着吃的,只能怪自己是个笨蛋。

    可说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独立团大多数弟兄都在老林子讨过生活,大家都知道,三五个人结伙进林子或许问题不大,但是上千人的队伍一起行动,至少九成九的人得饿肚子。

    命令一宣布,就有不少连排长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至少得带半天的粮食,此外还得备足辣椒面。老林子里那些野味都膻的厉害,就算等弄到些东西,不加多点佐料盖盖味道根本咽不下去。

    考虑到大战在即,这会要是再弄出什么大的伤亡确实有违初衷,赵诚半道上修改了命令,每个人只准带半斤米,什么时候吃,听团部的安排。至于调料什么的,又特么不是去野炊,还是原先定下的规矩,除去盐以外,什么都不准带。

    左右不过是遭两天罪的事,见到老大亲自拍的板,下头立刻没了动静。收拾装具整理背包,只十分钟不到,队伍就已经集结完毕。

    龙季胜也没有躲懒,身上的背包腰里的枪,手上还提溜着刚配发的十八剁,如果不是身上的肥肉太多,一副标准的道上老大的扮相。隔着老远就能闻见他身上一股怪味道,不用问也知道,是涂了防蚊虫的药。赵诚身上涂的是一种煤油烟焦油和大烟土的混合物,气味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胜在防虫效果奇佳,长年子在金山角闯荡的马帮和老毒枭,都有自己的配方,至于难不难闻,也就顾不得了。

    出发!赵诚朝着队伍挥了挥手。

    沿途的风景很不错,如果不提那几片刚构筑好的雷场,倒也是一派和谐景象。鉴于接连几天都有人畜误入雷区,城防司令部不得不派出哨兵进行值守。只不过因为对地雷这种大杀器都心存畏惧,所有人都离的老远。那些曾经发生过爆炸的地方更是如此,依稀还能看见不少残肢碎肉遗留在雷场里。

    没有人想说话,独立团的那些兵更是如此,他们甚至特意放轻了脚步,深怕引来无妄之灾。

    赵诚走在行军队列里,他也没心思开口。

    出发时,林蔚那边突然转来了一份敌情通报,说是第五军一个叫马玉山的侦察员化妆成缅甸人混进了日军第55师团司令部,还弄回来一份作战地图。情报部门通过分析地图上的信息后发现,同古方向的日军再度得到了加强,除第55师团和第56师团一部外,第18师团两个步兵联队山炮和重炮各一个大队也加入了进攻行列。

    好在廖耀湘的新22师还算得力。老廖利用地形层层阻击,军部配属给新22师的轻型战车分队和一个山炮也被他投入了战斗。虽然日本人在兵力和技术兵器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可是进展相当缓慢,甚至没能弄清阻击部队的底细

    日本人弄不清新22师的底细,远征军又能好到哪里去?赵诚禁不住一阵苦笑。已经判明位置的日军并不可怕,关键是那些隐藏在幕后的。

    比如,第56师团的主力在什么位置?是和第33师团一起收拾英国佬去了,还是仰光养精蓄锐,准备从哪个不知名的犄角旮旯里钻出来,给大家一个惊喜。再有就是,景栋方向已经有3个泰国人的步兵师在虎视眈眈,他们有没有增援力量,是泰**队还是日本军队?这些事都是必须马上弄清楚的。可惜,没有情报来源,更没有人去关心这一块事情。英国佬和美国佬关心的是远征军的指挥权,他们关心的是,能不能用中国人的性命为自己换一枚勋章。至于部队会遭到怎样的伤亡,没人在乎!

    还是那句话,先管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事情再说吧!赵诚紧了紧身上的装备,低着头大步向前走去。

    这趟出门,该带的装备一点没少,六五山炮代替意造八一炮的美制六零炮充作防空火力的点五零机枪,再有就是驮辎重的马队。

    林子里路不好走,能派上用场的只有人和骡马。独立团刚开张那会,龙季胜为了在点检时撑撑门面,把家里上百匹滇马,通通分发到了各个连队。赵诚也带来不少骡马,之前平九天一直没停止过大牲口的采购,光是腊戌这边的仓库里就有上百匹存货。驮弹药驮粮食驮大炮,今天正好派上用场。

    佛靠金装马靠鞍,对于部队而言,军装和装备就是脸面。独立团连人带马,队伍在公路上派出去老长。且不论战斗力如何,卖相上就比其他部队强上不少。弟兄们的话非常直白,一天三顿干的,顿顿有油有肉,手里的家伙也敞亮,上头全都打着外国字码,要是这样都拿不出主力的气势来,大家干脆回家抱孩子去算了。

    缅甸植被茂盛,腊戌城外不到十里就是老林子,队伍走了不过一个钟头就到了森林边缘。在部队到达之前,车队就已经在这里等着了。车厢上用帆布盖的严严实实,四周还有哨兵持枪警戒。

    弹药箱机枪火炮,全部放到卡车旁边。每个人背一桶,马背上放六桶。立刻行动。军官们大声吆喝道。如果有专业人员在场,他们立刻就能发现,空气里隐隐漂浮着石油香味。赵诚没有搞特殊化,手里也拎着一个10升装的油桶。

    野外生存训练的事是真的,往老林子里运石油也是目的之一。这段日子,豹子他们天天往城东的林子里跑,可惜因为车辆进不去,手拎肩抗的,只运进去二十来吨油料,赵诚决定给他们搭把手,不管这趟能带进去多少东西,好歹能帮他们加快些进度。



第六百三十四章 林中夜话
    运油的活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多,40吨油料通过肩挑手提被运进了林子深处,除此之外还有两千颗地雷。

    放下物资以后,队伍被一分为二,三分之一的人手在修建宿营地,剩下的人都以班为单位散开,寻找一切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赵诚没有坐等开饭,他带着几个马仔奔了林子深处。离宿营地不远有条小河,里头应该不缺鱼虾之类的吃食。

    事实证明,聪明人非常多,至少有上百号人都在河边晃悠。有人在削木棍,大约是想做成长矛来刺鱼;有的人是在水浅处筑坝,大约是盘算着引鱼入瓮;还有人在用随身携带的缝衣针做鱼钩,看架势是准备显摆一下自己钓鱼的本事。

    派20个人去下游准备捞鱼,其他人都换个地方找食去。赵诚很无耻的从兜里掏出了手榴弹,一边朝上游走一边吆喝道:闲杂人等迅速回避,小心误伤!

    轰,轰,轰!

    接连七八颗手榴弹扔进水里,不一会就鱼漂了上来,小的只有指头般长,最大的几条怕是有十来斤。可惜这些不是全部,不少鱼因为鱼鳔裂了,都沉在水底下,既看不见又捞不着。

    突然下游爆发出一阵呐喊,听声音好像是有什么意外惊喜。

    轰,轰!下游那帮小子也使用了手榴弹。

    老虎一溜烟的跑了过去,然后又飞快的跑了回来,没等把气喘匀乎就结结巴巴的汇报道:司令那边逮着大鱼了好长好长。

    瞧着老虎一脸的兴奋,赵诚禁不住也疑惑起来。面前的河并没有多宽,水的深度也有限,说是能有什么大鱼在里头,几率应该不是很大。

    赶到下游时,守在那里的官兵已经把鱼给弄了上来。确实很大,大约一米五六的样子,至少一百斤往上走,嘴里满是獠牙,胆子小些的人都不敢靠近。

    我靠,这不是坦克鸭嘴(鲇鱼)么。赵诚吃了一惊。坦克鸭嘴是吃肉的,在东南亚一带的河流里,几乎是仅次于鳄鱼和水蟒的存在,如果被它抓住,十成十的活不下来。

    这东西能吃么?老虎有点发憷,在他的眼里坦克鸭嘴似乎比日本坦克还要可怕些。

    能吃,不过口感一般,大鱼的肉都比较老。赵诚一面看着弟兄们从河里捞鱼,一面给老虎解释道:印度人喜欢把死人往河里扔,所以那边的鸭嘴鲶不能吃。老林子里没人家,应该问题不大。

    除去这条坦克鸭嘴,前前后后又捞上来七八十斤的杂鱼,鲤鱼鲫鱼都有,此外还有些不知名的玩意。经过甄别,能留下来的那些,都是大家熟悉的鱼种,剩下的又扔回了河里。这不是浪费不浪费的事,不少鱼都是有毒的,就像河豚那样,吃一口就会丢掉性命,所以大意不得。天色越来越暗,大家没有多停留,收拾好东西就回了营地。

    其他外出找食物的人也一样,拎着东西陆陆续续在往回走。赵诚他们碰上了好几波,有人找的是野菜蘑菇,有人弄的是野果,拎着野味的只有一两个人,上千人在这一片活动,动物早跑了,偶尔能碰上只野鸡就是造化,谁要想着逮头野猪野鹿那种大家伙,无异于痴人说梦。

    趁着大家生火做饭的当口,赵诚四处转了转。营地的规模不大,但是该有设施却一样不少,厕所明暗哨位后备火力点和战壕,按照条例布置的井井有条。

    老林子里的危险无处不在,旱蚂蟥是最可怕的杀手之一,它不单单会爬到人的身上吸血,还会留下各种各样的纪念品,比如传染病,再有就是难以愈合的伤口。为对付这种小玩意,营区里的篝火中都扔了艾草和硫磺,烧上两三个钟头,被它们祸害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小。家里那些受过野外生存训练的弟兄在营区外头的战壕里铺上了一层草木灰,这种布置对防止蛇虫爬进营地里非常有效,配合加过料的篝火,足以庇护营区的安全。

    不多一会,晚饭就做好了。主食是加有野菜的鱼汤,配菜是烤蘑菇,品种听起来非常丰盛,可是就那么点东西,根本不够吃,哄哄肚子而已。没有人抱怨,来之前和大家讲的明白,这趟演练就是让大家回味一下以前在老林子讨生活的日子,万一战事不利,大家钻林子逃命时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一碗热汤喝完,胃里的饥火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发的旺盛,饿!赵诚缩在帐篷里,随手摸出香烟给自己点了一根。龙季胜那边也是一样,香烟的火头就没断过。伙夫按照份例打的饭,一口也没比其他弟兄多,因为人胖,饿的比赵诚还要厉害。

    司令,您说平满纳那头能打的赢吗?看到身边没有旁人,龙季胜悄声问道:听前面送下来的伤员讲,英国佬的战斗力可不怎么的,先丢的仰光,后丢掉了卑谬,指望他们来掩护第五军的侧翼,靠谱吗?

    赵诚仰头吐出一个烟圈,摇了摇头说:委员长和史迪威都想吃掉日军第55师团,好在国际上露露脸,不少安排都是一厢情愿。第五军当面先后出现了三个师团的番号,虽然情报上说,日军只有第55师团和18师团会参战,但关于56师团的情报几乎没有,那可是才在马来亚揍趴下了十几万英国兵的部队,不管用在平满纳还是仁安羌,咱们都吃不消。

    咱们的第五军也不弱啊!龙季胜眨巴着小眼睛说道:听说他们在昆仑关可是吃掉过日本人一整个师团,这回有飞机坦克帮忙

    昆仑关只打掉了日本人一个旅团而已,参战的部队也远不止第五军一家。最关键的是,那会是内线作战,几万老百姓帮着送水送粮抬伤员,就这样,第5军都打残了。现在,空中支援全无,炮兵装甲兵只有昆仑关那会的三分之一,要想和日本人两个师团硬碰硬,我看是难!赵诚斟酌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说一千道一万,不管前头是胜是败,守住腊戌才是正理,要是这边出什么意外,前头才真是完蛋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 长官们的赌性
    4月11日,独立团野外生存训练的第二天,所有人被召集在一起上了一堂课,怎么在老林子里辨别方向,怎么从乱七八糟的野蘑菇和野菜里找到能吃的东西,怎么利用树叶收集饮用水

    对于常年在老林子里讨生活的人来说,这些不过是最最基础的东西,但对于那些菜鸟而言,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都有可能要他们的命。

    赵诚没有去听课。前世在金三角的丛林里混过相当长一段时间,除去现在所有可能遇到的麻烦外,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地雷和炸弹要处理,单论生存经验来,他比团里绝大部分官兵都要强上许多。

    不过赵大司令并没有躲到哪里睡大觉,而是帮着豹子他们在敷设雷场。这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全靠一帮子菜鸟根本玩不转,所以老赵不得不亲自上阵。

    在丛林里布雷和在开阔地带布雷是两个概念,要把绊发线和周围环境结合起来。雷可以放在树梢上,可以埋在道路中央,也可以埋在道路两边,总之将每一颗地雷的效益最大化。毕竟这片森林太大,要想全面控制,或者做到没有任何疏漏,都需要大批人手和以十万计的地雷。赵诚非常小心的做着示范,除去两个助手以外,其他观看操作流程的工兵都被要求待在掩体后头,万一出什么意外,也不至于被一锅端。
1...220221222223224...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