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今年三月初,睢县大汉奸孟照华仗着有日本人撑腰,派人抢了敌工处派往扶沟县的运输队,打死打伤司机与押运人员十余名。第二天夜里,前去索命的人就到了,两门八二迫击炮接连打出去近百发炮弹,把孟家老小藏身的县警备队大院炸的一片火海,大小汉奸当场就死伤了一百多人。

    四月底,商丘伪军张岚峰部在县城关外活埋了十多个老百姓,罪名是与陕州方面的人勾结,替陕州保安总队在商丘一带收购花生油。张岚峰等人在布告上公然宣称,不管是通八路还是通陕州那边,只要被抓到,都是杀头的下场。

    当天傍晚,四架野猫式战斗机突然咆哮而至,目标直指张岚峰的中央和平救第一军司令部。野猫编队先投弹后扫射,哪里人多就朝哪下手,连司令部里的澡堂子都没能幸免。临了还洒下大批毛克武亲笔签名的传单,勒令汉奸们必须给死难的老百姓披麻戴孝,否则连他们的家人一起要跟着遭殃。

    树的影人的名,几次三番的闹腾,不少铁杆汉奸一提到毛克武的名字就头皮发麻,胆子小的甚至连发誓赌咒时也会拿他说嘴:“如果我怎样怎样,出门就叫我一家老子碰上毛克武……”

    庞炳勋降日后,他手下一些打过台儿庄战役的老兵可不愿意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当了汉奸,拐弯抹角的联系了毛克武。要求反正,最好能在陕州保安总队讨个差事,如果陕州方面有什么难处,给点物资给养,哥几个继续回太行山和鬼子打游击去。

    听完对方提出来的条件,毛克武意识到,这些人是实打实想反正的。

    这两年,因为军饷和给养补充不济而投敌的杂牌部队愈发多了,原因很简单,伪军那边发军饷的多。即使是大头兵,每月也能领到25块钱(中储券),逢到年节还有5块的加赏。按照黑市上头的汇率计算,伪军那边几乎比中央军同级别官兵的收入要高出将近一倍。

    陕州有人算过账,按照日伪《新




第八百零九章 庄稼汉
    近四十万发各式口径的弹药,足够装备一个团的轻武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玩意,什么五金件、电子元件和小型机器唔得,加起来足有二十好几吨。

    通往延安的道路上不仅隔着山峦沟壑,还有中央军、中统以及军统设下的重重关卡,想要把这么一大批货物送过去,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曹二宝还为表叔他们准备了些“特别通行证”,现钞、金条、外国的香烟和罐头,通关过卡时它们比机枪大炮还好使。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物资都是从白水县那边抽调的。

    前年陕西大旱,家里的车队没少往各地运送救灾粮,赵诚趁机安排可靠人手在渭南的蒲城建立了一个秘密仓库。许是因为乡下地方就没见过卡车,运物资的时候居然被蒲城县府听到了风声。为避免被有心人抓到把柄,陕州方面花了大力气才把手尾收拾干净,密库也随之被封存起来。

    这回延安那边物资催要的急,从陕州调运的话,最少得个把星期才能打通关节把东西运进关中,再等运输队把它们转送到延安,怕是黄花菜都凉了。蒲城距离陕甘宁根据地无疑要近的多,大约只有百多里地的样子,即使是钻山沟走小路,至多四五天以后运送物资的驼队就能达到目的地。所以曹二宝决定直接启用密库,等清空库存,就把充当仓库的几个窑洞一炸了之。

    把密库的位置交代出去以后,剩下的事就不是自己操心的了,组织驼队、选择路线,对于表叔他们这些老交通而言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曹二宝没兴趣指导行家干活,调脸又奔了农场。

    去年播种的冬小麦里头,有一千亩地用了中央农业实验所培育的“中农28号”。这是专家们利用“金大2905”与一种意大利小麦品种杂交而成的新玩意,号称“抗倒伏、抗病害”,平均亩产比农家最好的小麦品种能增加近70斤。

    东西应该是好东西,就是不知道这土洋结合的新玩意能不能适应陕州的气候,出于谨慎考虑,弟兄们都不希望安排太多土地来播种新麦种,就是这一千亩地还是曹二宝咬着牙决定的。事实证明,大伙确实过于小心了。

    夏收一结束,曹二宝就专门发电报给刘福贵,让他去农林部申请在陕州设立工作站。

    许是清水衙门穷怕了,农林部那帮大爷拿着架子死活不肯松口。刘福贵只得请了熟悉的官太太们辗转递话过去,只要农林部愿意帮忙,陕州地方每年愿意赞助经费10万美元用于科学研究,另有5万美元交由长官们改善科研人才的生活条件。

    还是那句老话,有钱能使鬼推磨,赵诚那边把资金拨付到位以后,几个学者就被专车送往了陕州。

    其中有擅长防治病虫害的教授蔡邦华,这位先生毕业于日本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动植物科,民国17年时又赴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蝗虫分类,妥妥的业界大拿;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张乃凤教授则是土壤肥料方面的专家,履历异常耀眼。

    陕州地方敬重读书人,新24师系统的部队尤是如此。听说专家要来,司令部一干大佬早早的就候在了大门口,警卫营甚至还组织了仪仗队等候检阅。

    场面委实闹的有些大,不知道内情的老百姓还以为是来了什么司令大帅,谣传委员长莅临视察的人也不再少数。

     



第八百一十章 买卖人
    卡萨布兰卡太太团再次用行动证明了一个事实,国府各项保密制度在她们面前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6月18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军事会议,拟集中优势兵力,分9路,闪击延安!6月19日中午,会议纪要就送到了刘富贵手里。稍晚一些的时候,那些神通广大的女人们,甚至弄来了蒋委员长就军事手段解决陕甘宁边区问题发给胡宗南的密电抄件。效率之高,秒杀英美苏德日各国的情报机构。

    前些日子,两架从印度飞往昆明的dc-3运输机意外失联,按照以往的经验,无论飞行员亦或者飞机怕都是凶多吉少了。

    很少有人知道,飞机上并没有装载军方急需兵工材料,而是整整五吨半走私货。金锭、卢比,洋酒、咖啡,化妆品、高级衣料,二十几位官太太凑的份子,又千方百计打通了关节,为的就是在端午节时能好好捞上一把,没成想,一片积雨云便把她们的心血和积蓄通通留在了山间的皑皑白雪里。

    购买洋货的成本,加上走关系时的开销,杂七杂八算下来大概得要八百根大黄鱼,纵然有二十多人分摊,损失也足以让这些视财如命的女人心痛欲死。家底丰厚的人还好一些,好几位借贷投资的小姐夫人就剩下了以泪洗面,场面端的叫一个凄凉。

    想办法弄些钱填补亏空,想办法凑钱扳本,美容院、麻将桌,处处都能听到类似的话题。女人们自然有她们办法,听说之前有姐妹用文件在刘福贵那里换到过钱,其他人的脑子顿时就活泛了起来。

    没人关心买家是谁,美国人、英国人、苏联人,都无所谓!真要说有什么底线在的话,不过是其中一位私有似无的叮嘱了一句~千万别落在日本人手里就成。

    “原计划用于黄河防御的两个军分别调至白水、澄城、合阳……部队将首先攻占关中分区的淳化、栒邑、正宁、宁县、镇原5县,以收复囊形地带……”

    刘富贵自掏腰包充当了买家,两万四千英镑,这价格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看起来很合理。这些日子,酒吧的拍卖业务又红火了起来。赵诚归国时带回来不少文件,有真有假、真假难辨,德国人的、意大利人的、苏联人的、英国人的、日本人的,种类齐全的很,光是一份是aitingen油田开采计划就足以让美国人流口水,换点小钱花花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6月31日,胡宗南的作战安排也被人在卡莎布兰卡酒吧抖勒了个干净:“对边区作战,除现任碉堡部队外,另以三个军为攻击部队,先夺马栏镇,再向北进,封锁囊口。预定7月28日进攻,一星期完结战局……”

    这份材料老刘倒是一个蹦子没花,孔家一位小少爷在咖啡厅与人聊天时顺嘴说出来的,估计也就是拿这事当个谈资来着,背不住说者无意、听着有心。刘富贵可不愿意瞧见几十万中国人在自家地盘上打起来,即使没有赵诚的交代,他也得想辙让最高当局的小算盘泡汤。

    很快,孙莹又奔了金汤街的星临轩。刘福贵交代她,要买些牛筋和牛肉,另外还要让老板用热油爆一罐辣子带回来。

    店里还是那样忙碌,客人进进出出,怎么也不减少。孙莹选了张靠墙的桌子,



第八百一十一章 司马懿
    卡萨布兰卡酒吧对于军统而言,始终是个谜一般的存在。形形色色的外国佬,身份各异的女人,还有让人垂涎不已的情报网。

    戴笠一直小心翼翼的与刘富贵打着交道,试图在交情和交易之间寻找一种平衡,确切的说,就是设法与卡萨布兰卡酒吧身后的势力建立合作关系。至于设法控制住对方、让其为己所用,他确实有过这种念头,但即使是在最亲近的人跟前,老戴都没露过一个字的风声。

    日本联合舰队在太平洋上的动向,德国政府对犹太人的最后解决方案、美国海军舰艇开发计划……一桩桩一件件,即使是傻子也会知道,这是一股何等可怕的势力。

    作为行内人,戴笠自然不会轻易冒险,他甚至动用重庆这边的人手去探查卡萨布兰卡酒吧的动静。亲自物色新面孔、建立基地单独培训,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才在酒吧内部打下一颗钉子。

    可是,让戴笠郁闷的是,钉子还没开始发挥作用,就变成尸体漂在了嘉陵江上。所有证据都表明,这不过是一个意外事件,可老戴却深信钉子的死另有隐情。正在他琢磨着是不是要开诚布公的和刘富贵谈一谈时,副官报告,李崖回来了。

    顾不得那些繁文缛节,戴笠亲自接过信封,取出文件仔细看了起来,头一张就是胡宗南部闪击延安的计划,后面有八战区兵力配置表及物资调配情况。老戴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这种级别情报的泄露,无疑标志着国府高层内部也有人在为卡萨布兰卡酒吧身后的势力服务。更可怕的是李崖带回的那句口信:“不要问出处、也不要追查!”

    当天晚上,东亚战场上威名赫赫的戴老板失眠了!头一次感受到了挫败感和无力感,他躺在床上,破例给自己点起一根香烟。

    大约是戒烟的时间太长了,烟雾入肺时总觉着火辣辣的,那滋味非常不好受。可是戴笠却丝毫不在意,脑海里各种念头走马灯似的变幻个不停,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那些隐藏在卡萨布兰卡身后的人一定会对自己之前安插钉子的举动进行报复。

    果不其然!7月2日,延安的《解放日》上刊登了社论《质问国民党》一文,文章里头把胡宗南部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的计划写的清清楚楚。7月3日,胡宗南本人也接到了来自彭大将军的电报,询问他调动20个师的部队到边区周边意欲何为,是不是要再来一幕亲者痛、仇者快的惨剧,电报末尾还附着各个部队的作战计划,内容之丰富,甚至不亚于第八战区司令部发给参战将领的任务书。

    这仗没法打了,胡宗南不晓得哪里出了问题,只得一边组织人清理自己的司令部,一边给军统总部挂电话求援。

    胡宗南哪里知道,以往神通广大的戴老板处境比他也好不了多少!

    “闪击”计划还没有付诸行动就提前曝光,最高当局那里也是暴跳如雷,给军统的任务就四个字,一查到底。查是查不得的,不然报复肯定会来的更加猛烈,而且从过往的经验上来看,即使是下大力气去查了,估计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至多按照对方的布置抓几个小脚色甚至是一无所知的替罪羊。

    思来想去,



第八百一十二章 轨道与惯性
    一场不见硝烟的交手,以第八战区完败而告终。戴笠致死都没有想到,即使没有刘富贵这个“路见不平”的,作战计划照样会被人家查的底掉。

    直到几十年以后,那些神秘的情报人员才陆续由幕后走到台前。结果让人不禁为胡宗南感到到悲哀,老胡的机要秘书、机要室副主任以及一名上校副官全部是延安方面的潜伏人员,他们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情报小组,在上报第八战区偷袭延安的计划时,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可能因此而暴露身份,可是,却没有一个人犹豫不决。

    除此之外,第八战区系统以外也有人向延安方面汇报了相关情报,仅仅身份公之于众的就有中统陕西调查室主任李茂堂、西北军需局局长汪维恒等人。有史学家感叹,如果胡宗南部能守得住秘密才是怪事。

    尽管戴笠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调查结论”,第八战区以及重庆、西安两地的内部排查“内奸”的行动却没有停止。理由很简单,得保护军统所谓安插在延安的暗桩。

    老戴是个厚道人,暗地里知会了八战区那边一声,说是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千万不能误伤了自己人。毕竟经手过作战计划的军官级别都不低,绝大部分都死领兵打仗的主,真要来一个屈打成招,保不齐会跳出哪尊神仙出来替他们击鼓鸣冤告御状唔的,闹个兵变出来也会太出奇,真要是落到那个境地,局面可就不好收拾喽。

    胡宗南也是个妙人,只道泄密的源头在重庆,闹不好还牵扯到了什么公子王孙,所以命令下的也是没头没脑,对外只说是排查日本奸细,胡乱逮了一批小角色了事……

    大人物每天都有烦不完的事情,小人物们也是一样。赵诚整日在部队和家里两头跑,大事小情都得他拿主意,所以自我感觉比蒋委员长还要忙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部队上的事都讲究个一把手做主,他在基地里待着,别人指手画脚也不合适。家里的事情更是如此,有他顶在前头,媳妇们才懒得多费脑子。

    当然,赵大司令也不是没想过给自己减负的招数,能推则推,特别是场面上应酬的事情,几乎都是周易和张伟在顶缸,搞的两人身上成天泡在酒桌上,时不时还能闻见脂粉的味道。

    可是有些事情却是避无可避的,特别是处理欧洲发回来的那些东西,只能由老赵自己动手。老管家巴迪托尔失踪以后,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情报网只能由赵诚亲自打理。

    现在还有不少人还在往苏黎世的死投点发送邮件,德国的、法国的、波兰的,意大利的,甚至还有瑞典和西班牙的。没人知道那些情报人员的身份,也没有人知道究竟哪些人能靠得住,但是赵诚依旧给情报员们在瑞士的户头里存了一笔数目可观的款子,如果他们能够活到战后,至少能有几十年衣食无忧的日子好过。

    许是老赵的厚道激发了情报员们的干劲,回到国内没多久,一个代号“蓝道尔”的信使就给家里带来了大礼包,他负责的死偷点,接连收到了十几个法国寄来的包裹,里头无一例外的藏着微缩胶卷,没冲洗过的那种。这也是一种防范方式,既能防止情报员们因为多余的工作导致暴露,又能避免信使们对经手的“货物”产生不该有的念头。

    货物经过秘密渠道送抵东川以后,赵诚亲自动手把东西给冲印了出来。内容之丰富,让老赵不禁大喜过望。照片上的暗记显示,应该是柏林的那位瘾君子,在钞票和特货的鼓舞下,这位纳粹高官们眼中一个卑微的小公务员,一个只会同照片、胶卷、印刷机打交道的小人物,给第三帝国带去的伤害几乎



第八百一十三章 曙光
    德意联军丢掉了利比亚,也丢掉了他们在欧洲大陆以外最后一个立足点。从的黎波里和突尼斯方向起飞的轰炸机群,源源不断地向意大利人民带去了来自同盟国的问候,明眼人都能看出,盟军登陆意大利只是时间问题,似乎胜利与和平已经不再向之前那样遥不可及了。

    亚洲战场的形势也是一片向好,太平洋上,美国人的舰队正在积蓄力量,准备将日本人的联合舰队彻底送入海底;印度蓝姆伽军营里,每天都有从中国运来的新兵走上训练场,他们将是夺回缅甸的生力军;在中国的华北,八路军已经开始了小规模反攻,一些嵌入根据地的日军据点陆续被拔出,从地图上看,不少地方的小根据地已经连成了一大片,日军不得不将兵力向一些较大的县城、市镇集中,以免被零敲碎打的吃掉。

    局面一片祥和,似乎战争已经过去。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一但战事重新开始,双方又将杀个血流成河。

    趁着还有时间,新24师系统的部队开始了大练兵。军官和士官们轮流抽调至随营学校进行战术短训,美国教官们甚至在教授步坦协同、空地协同这些中队从没有解除过的新作战模式。刚补入部队新兵更是被操练的欲仙欲死,训练场上,老兵和士官们的吼叫怒骂声几乎就没有个停顿的时候。为了能够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司令部甚至在练习匍匐前进的障碍区里敷设了小型爆炸点,准备用一场血与火的洗礼,让这些菜鸟提前感受一下战场上的气息。

    靶场里枪声不断,战术场上尘土飞扬。场面大了,武器弹药消耗量也是直线上升,家里的兵工厂产量是不错,除去消耗以外还略有结余,但成本却让赵诚肉疼的厉害。步枪一响,最起码一斤猪肉没了,山炮一轰,那一家伙飞出去的就是半头猪。
1...274275276277278...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