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问题在于,找人办事可不是拎着东西朝上凑就成,得找牵线搭桥的中人,递过话以后,大家坐到酒桌上四四六六的交流好感情,这才能继续谈正事。直愣愣的塞钱递东西,一来人家不会轻易接,二来么,也容易多花冤枉钱,搞不好还会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来,

    赵诚擅长带兵打仗、擅长赚钱攒家当,乘火打劫的本事也不小,平日里都是人家求着他办事,这回陡然要找人家帮忙,一时半会还真没什么好招数。

    看到老大眉头直皱,老虎在一旁给提了个醒。陕州那边没少和西北军的人打交道,兴许能给寻个路子。

    老虎的判断没错,人托人、关系托关系,第二天晚上,火车站那边的负责人就和赵诚坐到同一张饭桌上。

    &n




第八百二十九章 疑案
    “别一个个站那里杵着不动,都搭把手,赶紧把弹坑给填了。”

    第七分校的那些学生娃怎么也没想到,按条例朝着赵诚敬完军礼之后居然会被留下来当成苦力使唤。要知道他们正在拉练,回去迟了得受罚。

    所有人都郁闷不已,却没人敢发牢骚。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虽然赵诚不是学校里的教官,但领口两颗星的金板子在那摆着呢,这种大人物,真的惹不起。

    带队的两个区队长对视一眼,很光棍的接受了任务,转身便召集各班班长把活给分派了下去。

    野外拉练么,身上各种零碎都得带着,十字镐、工兵铲这两样构筑工事的法宝自然不能落下。学兵们架起步枪、卸下背包,挽起衣袖便围着弹坑忙碌了起来,有这百多号生力军的加入,施工的进度顿时快了不少。

    学兵和铁路工人们忙的热火朝天,赵诚却丝毫没有一起加入大生产活动的念头,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丹田,老神在在的又恢复了遛弯运动,他顺着铁路线来回踱步,活像个正在巡逻的哨兵,旁人压根想不通他在琢磨什么。只有老虎晓得,赵老大真没考虑什么军国大师,纯粹是在享受发呆的乐趣而已。

    日头西落,几个弹坑终于被众人一一填平。众人又喊着号子开始在地上堆砟石、铺枕木、安铁轨,在最后一丝阳光隐去之前,上午被日本飞机炸毁的铁路线总算是被抢通了。

    辛苦了大半天,工地上所有人都累的臭死。铁路工人们或是坐在路边喝水抽烟,或是敞开衣裳擦汗纳凉,怎么舒坦怎么来。第七分校的学兵们却不敢与民同乐,规规矩矩地扣好风纪扣,稍稍喝点水壶里的水、用毛巾擦擦额头上的汗,然后便开始整理装具,准备回学校去领罚。

    都是二十郎当岁的大小伙子,过了饭点没有吃食下肚,精神头明星差了很多。不过,学兵们还是努力挺起胸膛,深怕坠了学校的名声。

    看到学兵们整队完毕,赵诚停下了脚步,郑重地朝着他们敬了个军礼,然后便转身便转身回了车里。

    老虎没急着上车,一溜小跑来到学兵的队伍前,甭看他的年岁和学兵们差不多少,可是已经挂上了上尉的军衔,所以那两个带队的区队长照样得朝着他打立正。

    远处车头方向的汽笛响起,一长三短,那是启动的信号。老虎没有多啰嗦什么,丢下几支斯登式和一小卷钞票,拔腿就往回跑。

    枪是让学兵们带回去交差的。七分校属于八战区代管,拿新24师系统的命令卡给他们当证明不太合适,所以只能用斯登式代替。至于那些钱,军校里晚饭吃的早,这个钟点往回走,食堂里头怕是连碗热汤都寻不着,所以赵诚特意让老虎留了点菜金。

    钱的数目并不多,分到每人头上也就七八块法币而已,按照西安城里头的行市,将将够两个肉夹馍外加一碗臊子面。学员们却很高兴,野营拉练和在工地上干活都差不多少,纯粹的体力活,今天算是捞着便宜了。

    列车渐行渐远,很快便消失在夜色里。学兵们和铁路工人也打着火把离开了,刚刚还人声鼎沸的工地,一下子变的空空荡荡,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让人觉着有些不真实。

    过西安站后,列车一



第八百三十章 没有爱好的人
    为了弄清曹二宝遇刺的真像,赵诚连夜就展开了调查。

    那个叫柯世乾的小参谋似乎是个怪胎,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不去下处,几乎没有朋友、更没有女人,甚至不爱多说话,唯一的兴趣便是买书、看书。晓得他的人都说,只要闲暇无事,这人手里必定捧着书。为此,他在宿舍里放了两个书架。除去不多的培训教材和小说,剩下的那些都是有年头的古籍,足有小两千本,弄个阅览室都有富余。饶是保安总队薪饷丰厚,要凑齐这么些家当也是不易的。

    赵诚古文功底不行,对古籍几乎没有什么研究,所以特意让人把城里宝瑞通当铺的老朝奉给请了过来,让这位专家帮着看看那些古书有什么门道。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老朝奉很快就从书堆里鉴别出了宝贝,宋版的孤本、明版的珍本、清初的善本,数量很是不少。

    “赵长官,这么跟您说吧,要是放在太平年间,就这两架子宝贝,给三十万现洋都不换。哪怕就现在这么个光景,换到的钱也足够在关中置上一百顷水浇地,外加一套三进的宅子。”老朝奉小心翼翼的翻动着一套《妙法莲华经》,看到内页里的题跋印章,还轻轻凑上去用鼻子闻了闻:“九成九是真品,后周广顺三年的官刻本。您瞧瞧纸张的颜色,还有这里的印章,古稀天子之宝,乾隆爷七十岁那年着内务府制的印,甭问了,制定是打前清宫里流出来的东西。好生收着,这是能传家的!”

    “会不会是从难民手里弄来的”赵诚皱着眉头问:“我听说,不少难民为了口吃食,什么宝贝都能三文不值二文的卖掉。”

    “我的司令诶!”老朝奉哭笑不得的说道:“能千里迢迢背着书逃难的,能是四六不懂的老百姓么。旁的不说,就这套《妙法莲华经》,品相极佳,又是宫里出来的东西,只要主家没得失心疯,不碰着正经买家都不会叫人看一眼。再说的直白些,那些破了家的人,只要守着这套书,就有翻身的本钱了……”

    有点意思,赵诚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琢磨了好一阵子才对老虎说道:“把柯世乾的照片翻拍二百张,城里挨家挨户的给我问,有没有租过房子;离城十里以内的村镇也别拉下,那小子八成还有其他窝子。另外,城里城外的大小当铺,还有难民卖家当的集市,都贴出悬红告示,只要能查出他和谁往来密切,老子有重赏。”

    破案么,怕就怕没抓手,如果柯世乾把自己的宿舍一烧,甭管谁来破这案子都没招,可是现在,现成的线索摆在这里,朝下追就行了。至于是不是人家布下的局,先查着再说吧!

    老虎领命而去,赵诚把陪在身边的周有福叫到了一边:“你们就没好好盘盘这小子的底”

    周有福两手一摊道:“二宝遇刺那两天,大家光顾着吵吵了,除去按戏文上说的,封锁城门抓同党,谁都找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再说了,弟兄们又不擅长这个,谁晓得会不会好心办坏事!”

    “城里的警察局呢”赵诚郁闷不已:“自己不会,还不找懂行的帮着看看”

    “可拉倒吧,那帮孙子,平时有好处时甩都甩不开他们,碰上事了,一个个躲的比兔子还快。这回城里都在传,是‘统字号’派刺客下的手,所以警察局那边根本不愿意趟



第八百三十一章 山里的局势
    曹二宝这几年没少向延安方面输送物资,小到做手术用的缝合针,大到加工九二步兵炮身管的机床,种类繁杂,林林总总不下二三百吨。军饷上头的接济也没断过,数目不是很大,但是对缓解边区的通货膨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害怕走漏风声,这些钱粮物资根本没个账目。延安那边也小心翼翼的掩盖着陕州这条物资供应线,知道内里详细情况的人,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资金和小物件还好些,任谁也抓不住把柄,但是每次向部队发放武器弹药的时候后勤上都要大费周章,换掉包装箱,磨掉枪号,然后再掺杂在缴获的日伪物资里分发出去。

    事实证明,这些举措并没有白白浪费大伙的精力,八。路军的战斗力比起武汉会战那会已经有了质的飞越。特别是在山西,因为离着边区最近,部队占的“好处”也最多。

    挂着区小队、县大队番号的地方部队实力稍微弱一些,绝大部分时间只能给日伪军找些小麻烦。正规军,特别是战前就在血里火里淬炼的老部队,简直让日本人头疼的想撞墙。

    驻山西日军在提交给华北方面军的报告中显示,在“灾情”最重的晋西北地区,形势已经严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少偏远据点只能自动放弃,一些外围“区域”,小队以下兵力根本就不敢离开据点和交通线,大队规模的部队进入山区后都会遭到攻击。至于那些“仆从军”,完全靠不住,携带武器弹药逃走的事几乎就没断过,成建制逃走都算不得什么新闻……

    八。路军拖住了日本人的腿,中条山守军的压力也就小了不少。

    守着北岸平陆要塞区的第3军联手第98军武士敏部屡屡出击,先是收复了芮城县,后来又继续西进,将防区与风陵渡守军防区连作一片。在中条山西麓,敌我态势实际上已经恢复到了会战前的态势。随之而来的是梁滩至兑山一线,第36集团军李甲钰部实际上已经处于“休假”状态,整个集团军只有一个师顶在河防工事里,其余部队都在后方休息整训,日子悠闲的很。

    给友军送粮送饷、补充弹药,看上去花费不菲,但是却非常划算。陕州的老百姓能安生种地,部队也能安安生生的搞训练,绝对是一举多赢。

    对于这些请粮请饷的报告,赵诚多半是扫一眼就会签上名字。考虑到离黄河封河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指示后勤上头,把每天往北岸运送的物资多加两成,以备不时之需。从云南运来的意大利货也可以送一部份去,特别是布雷达37型重机枪,那东西装备野战部队会坑死人,放在要塞区的地堡里面却是不错的镇宅利器。

    孙娟的那位表叔也有事情汇报。他现在化名为乔青山,公事上领着保安总队后勤部中校副处长的职务,私底下在洛阳、陕州、洛阳等地都有产业,每天财源滚滚,在豫西地面上也算是不大不小的一号人物。

    坊间传闻,乔副处长把侄女嫁给了曹二宝的结拜大哥,所以才官运亨通。对此老乔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大有闷着葫芦摇到底的架势。久而久之,他在保安总队就成了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毕竟是熟人,在武汉撤退时还用砖头拍过人家的脑袋,赵诚特意让老虎先给表叔倒了杯茶,然后两边才开始谈正事。

    “司令,家里刚刚发来电报,说是中条山根据地的部队准备



第八百三十二章 中条山根据地的枪声
    朝黄河北岸运输物资的事挺复杂。那些走私客每天绞尽脑汁拉关系、走门子,为的就是能把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运过去。有时候渡口管的紧,走私客们要么选择从洛阳那边绕道,要么花大钱雇船从野渡口过河,具体有多少人因此丢了性命,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

    家里自然没有这种问题。保安总队牢牢的控制着茅津渡,天天都有好几条机动驳船往返于陕州和平陆之间,闲时运人运货运给养,战时输送兵员装备,生意好的很。

    上头不是没动过小心思,准备把渡口收了去自己守着,可是曹二宝只愿意移交渡口管理权,家里的那些机动驳船则是死活不肯放手。

    茅津渡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运力强大,所有的铁壳驳船只一齐上阵,一天之内就能把一个整师的人员装备运过黄河,如果那些被封存的大木船也加入进去,部队还能多携带四日份作战的物资。

    所有人都晓得,单单控制渡口而不取船,基本上和抢个野渡口撒欢也没什么区别。所以上头很快就放弃了在管理权上动心思,转而派人在渡口收税。

    运往北边的粮食、棉花,一律加征100%的出口税,铜、铁、锡和猪鬃这些东西则是没收充公。而沦陷区运回南岸的物资当中,食盐、棉布、五金件和药品免收渡河费用,部分大后方紧缺的物资还会发放货款总数1%的补贴,至于奢侈品和烟酒之类,有关系的少收,没关系的照章抽头,童叟无欺。

    每天的税款多则两四千,少则二三十,碰着走私客走背字的时候,一笔头捞个万八千的也是有的。几年下来,茅津渡成了省府的重要财源,大佬们靠着这些钱很是补贴了自家亏空已久的腰包和办公经费。

    表叔在后勤部职务不高,但是管着陕州本地几个仓库和向友邻部队运送物资的活,夹带点私货到北边,比去西安城逛街还要方便。赵诚点头之后,他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东西运到了北边的山里。

    不过,把物资运到太岳南进支队手里还是费了不少周折。

    在南岸时一辆大道奇就能拖走的物资,在中条山西麓的山沟沟里可是了不得的大数目。为了这万把斤的东西尽快运回去,根据地那边组织了一支规模颇大的马队前来接应。

    让运输队头疼的是,沿线有很多日本人修建的炮楼。那些炮楼多半是由工兵修建的,一般有三层或四层楼高,每层留五六个枪眼,小枪眼是步枪射击口,大枪眼是轻重机枪的射击口。碉堡顶上头一层有巡望哨,一发现可疑情况就开枪射击。

    小据点内驻军兵力多为一个分队的日军外加,一个排的皇协军。大据点内的日军通常为一个小队或一个中队,辅以一个连的皇协军,轻重机枪俱全,有的还装备了迫击炮和九二式步兵炮。鬼子修炮楼时向来喜欢修在没有遮挡的山顶,那里视野良好、射界开阔,一个点就能控制一大片区域。对付起没有火炮的游击队和小股部队非常有效。不等炮楼里把弹药消耗完,进攻的一方压根就别想靠上去。

    要是人少,趁着夜黑风高或许能混过去,现在可是一百多匹驮马组成的队伍,想要隐匿踪迹根本不可能。

    鉴于情况紧急,赵诚让飞行队辛苦了一趟。

    对于飞行员们而言,炮楼就没那么可怕了,相反还很受他们的欢迎。毕竟相对于枯燥乏味的战术训练而言,找个固定靶练习练习俯冲投弹



第八百三十四章 连锁反应
    晋城的日军吃了大亏。

    自运城飞来的四架p-40战斗机可没空着手来,每架飞机机翼下头都挂着两枚五百磅的炸弹。

    日军受过专业训练,知道两条腿跑断了也跑不过飞机,所以第一反应是就就地卧倒;那些伪军和汉奸的表现就差了点,什么造型的都有,或是丢了手里的家伙式四散奔逃,或是被吓的站在原地动弹不得,更有甚者直接跪倒、冲着飞机磕头作揖,那场面和末世到来也差不多少。

    可鬼子还是汉奸,他们都忽略了一件事情,那遥拜场拢共就两个足球场大的地方,漫说是八枚重磅炸弹,就算数量减半再减半,在弹片和冲击波的双重作用下,跑和不跑的效果都差不多少,只能赌一赌运气。

    一连串的巨响过后,遥摆场上哪哪都是尸首。火药味、血腥味,还有人肉烧焦后的臭味,飘出去老远。不少残肢碎肉,被爆炸后的气流带到了半空中,然后又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如雨点般降落,以至于大半个县城都变成了修罗场。

    鬼子指挥官为了能让阅兵式上军容看着整齐一些,特意把部队排的很密,这就导致绝大部分人只能直挺挺的站着挨炸。人挤着人、人挨着人,不少鬼子和汉奸死逑以后都没有倒下。那些没咽气的更加凄惨,队伍外头的还在尝试着朝外爬,靠在里头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四架p-40调过头来开始扫射。

    子弹穿过人体发出“噗噗噗噗”的闷响,那动静让所有活着的人不寒而栗。哭喊声尖叫声此起彼伏,那些平日里视人命入草芥的日本宪兵也是一个怂样。

    p-40编队来来回回的折腾了好几遭,压根就没有留活口的意思,直到耗光弹药才离开。

    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长子县那边,因为听说当地还发现了大批日军的卡车和装甲车,赵诚特意把飞长子的飞机数量翻了一番。

    可惜长子方面的日军没搞什么虚头巴脑的仪式,吃完早饭以后就列队就上了公路。防空警报拉响时,一多半人都躲进了路边的树林子里。飞行员只得把气撒在那些车辆上,轰炸、扫射、拉起以后再俯冲扫射,在公路上留下了一长串冒着火的废铜烂铁。

    两场轰炸的规模都算不得大,在赵诚看来,战果在也不怎么的,但是中条山根据地那头却满意的很。

    根据内线汇报,两地的鬼子一共被炸死炸伤一千七百多人,损失卡车十余辆、装甲四辆、坦克四辆、战马驮马七十余匹,另有伪治安军和伪近三百人被消灭。两头一加,生生打掉了日军在晋东南近一半的机动兵力。
1...277278279280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