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米娜倒是做了件有用的事,她对船上的这些女性做了调查,学历工作经历个人特长,至于财产,对不起,大家不是很熟。赵诚十分确定,如果自己贸然去问她们身上有多少钱,明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船上连两成的人都不会剩下。

    做人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说明白就不好了。就像是和姑娘约会,人家说自己是ccup,你非指出人家往衣服里塞了四两海绵,这种朋友还有的做么?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航海时代3
    对于绝大多数欧洲犹太家庭而言,能先知先觉远离德国人势力范围的毕竟不多,能全家一起成功离开欧洲的更是少之又少。大家都想当然的认为希特勒政府应该会有个底线,在筹到足够的战争经费或是等德国取得足够的军事胜利以后,他们对犹太人的政策会宽松些。

    或许大家会被处以惩罚性税收,或许大家会被限制从事工作的种类,甚至会像德国本土的犹太人一样被送进集中营,这种事情历史上那些国王领主或者什么其他领导人又不是没有干过,把犹太人榨干以后就会让大家出来赚钱,好等待着下一次的剪羊毛。

    不过这一次全世界的犹太人没猜准,希特勒是个疯子,疯子是没有底线的。

    赵诚救出的这些女人几乎都见识过纳粹是如何疯狂,尽管长途跋涉非常是太消耗精力,尽管不少人晕船或者生病,可是大家都在咬牙坚持。只要能活下去,没有什么代价是不能付出去的。

    可是女人毕竟是女人,身体状况决定了她们很难长期在海上飘着,所以赵诚不得不在亚历山大港多休息了两天。一方面是为了让女人孩子们养足精神,不然接下来的行程中会有更多人生病;另一方面,大家再等美国来的捐款。

    可是非常遗憾,捐款的数量十分有限,除去于璐和jdc的款子,来自华尔街的支票拢共只有两千七百美元。犹太慈善组织那里有份评估报告,在上海的犹太难民每天只要得到5美分购买食物就可以免于沦为乞丐,这个数字在美国不过是一张电影票的价格。

    理论上来说,那份评估报告非常精确,因为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标准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要想大鱼大肉不容易,但是安排得当的话,吃饱吃好还是没有问题的。按照这个标准,jdc提供路费,阔佬们们提供生活费,船上的女人和孩子能在中国坚持一年。

    要我做慈善,可以!但我只能给你面包,要想活的舒坦些,请出去给自己找份工作。赵诚突然意识到,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慈善活动理念。

    于璐的捐款自然要截留,打出去的炮弹路上的食物,哪样不得花钱,而且这钱里还有自己被捐款的份额。jdc和犹太阔佬提供美元归那些女人自己保管,但是从即日起,赵船长不管饭了。消息传开,那些女人到没有痛恨赵诚的绝情。本来么,一脱离德国势力范围就可以把大家扔下,老赵一家不管是走是留都是情分。

    各自备足给养,船继续上路。让赵诚很意外的是船上居然多了不少埃及特产,手里有资金就绝不让它闲着,看来这些女人压根就没想过再向别人伸手。更惊奇的一幕还在后头,航行的时候甲板上不再只是孩子们的天下,原本只是在船舱里休息的女人居然轮流在用新买的钓具在抓鱼。凯西娅特地去问了米娜,原来那些女人希望通过获取海鱼补充食物,估计也能省下不小的花费。

    那些女人用的也是拖钩,虽然没有赵诚的那副结实,卖相也不太好,不过对付这些二三十斤的海鱼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大约越往苏伊士运河走人烟越密集的缘故,这些女人的运气还不如那些熊孩子,她们最大的收获不过一条二十多斤重的海鲈鱼。凯西娅耐不住诱惑用赵诚的拖钩试了几次,收获比那些女人强一些,她居然拖上来一只大龙虾。

    到达亚丁湾的时候这场比赛达到了**,乘着来接大家的客货两用船还没到,赵诚也加入了捕鱼大军。女人和孩子们的身影让这片贫瘠的土地如同节日一般欢快。

    从地图上看,船所在的位置是索马里。这块地盘上现在的各种势力太多,法国人的要塞意大利人的间谍英国人的舰队,还有当地大大小小的酋长,没有人想带着一帮女人孩子去这种如同丛林般的地方冒险。除非采购必要的物资,否则大家连港口都不愿意进。

    不过和当地人打交道多了,赵诚突然觉得这些黑哥们也挺可爱,和他们打交道几乎用不着提防什么。不管是划着小船来推销香蕉和骆驼奶的半大孩子,还是那些比划用牛羊和赵诚换枪的黑叔叔,只要遵守当地风俗习惯价格又不是太离谱,大家会相处的非常愉快的。

    本地盛产**和没药,女人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好东西。她们用手表首饰,还有亚历山大港带来的各种小玩意和对方交换,甚至还有两支as1892转轮手枪,这是她们逃出集中营时捡到的战利品。索马里这地方不太平,几大强国在这里都有重兵,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开兵见仗,枪绝对是抢手货。两支枪在欧洲的黑市加起来不过一盎司黄金的破烂,在这里价格居然涨价了五倍。以货易货,卖家开心买家高兴,双方都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度假式逃难?新丝绸之路?赵诚都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目前的状态。有一点是肯定的,以目前这个状况,这些女人小孩在中国的日子肯定不会难过,只是不知道等船从缅甸过来的时候,货仓是不是还能装的下。

    7月7日,家里的那艘客货两用船终于抵达摩加迪沙外海。卸完从国内带来的猪鬃和桐油以后,船员们费了很大功夫才把犹太人的东西装上船。经过几天的采购,媳妇们的家当也不少,但是和那些女人的货物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7月9日,广播再次传来一个重大消息,贝当政府成立,法国的共和体制被他们自己扔进了垃圾堆里。为了庆祝贝当元帅掌权,丘吉尔派出大批飞机轰炸了法属塞内加尔首府达喀尔军港内的舰队。不过老赵对此并不关心,折腾了几天,客轮终于踏上了归程。不用自己开船掌舵,不用担心认不得路,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一切终于回归正常。至于那条载着大家从法国一路逃出来的小船,直接停在港口里,船东自己会派人把船弄回去。



第二百四十七章 猪队友
    因为赵司令着急着回国处理公务,船长一直保持着高航速,六天以后终于顺利到达了仰光港。这一路倒还顺利,没有风暴没有海盗,因为物资充足船体够大,大家的心情要比在地中海逃命时好不少。

    相对之下,法国人的心情却糟透了,尤其是法国海军总司令达尔朗上将。继6月24日英国海军突袭停泊在英**港的法国舰队,所有法国海军官兵都被强行解除武装,军舰亦被英国海军征用。7月3日,在法属西印度群岛的舰队又被美国人解除了武装。

    让所有法国人愤怒到极点的事发生在7月12日。那天中午,英国皇家海军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突然出动飞机,在凯比尔港的出处口布雷。

    在接到法国人拒绝投降或是在六小时内自沉的答复后,英国海军开火了。布列塔尼号战列舰很快就因为弹药库被击中而下沉,舰上未能逃生的官兵超过七百人。停在附近的普罗旺斯号战列舰敦刻尔克号战列巡洋舰亦遭到重创,斯特拉斯堡号战列巡洋舰的运气要好一些,它只是受了轻伤。为抢救伤员和落水者,舰队指挥官让苏尔中将随即发出信号,请求英国方面立即停火。英国舰队指挥官萨默维尔同意了让苏尔将军的请求,但是要求必须以港内所有幸存的法**舰自沉为代价。

    当英国人没想到的是,港内的斯拉特斯堡号战列巡洋舰依靠友舰爆炸时产生的浓烟为掩护,偷偷带着五艘驱逐舰溜到了港外。但是被皇家方舟号航母派出的侦察机发现动向,六架紧急起飞的剑鱼式轰炸机立刻用鱼雷对突围者进行了攻击,但是突围舰队毫发无伤。萨默维尔立刻又调遣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加以追击,但由于法舰航速太高不得不放弃。

    望着港口内浓烟滚滚,英国人心满意足的撤走了。不过事情没有结束,让苏尔中将为挽回舰队的颜面,他对外宣布布雷斯特号战列巡洋舰仅仅受到轻伤,其他战舰也在紧急修复中。谁都没想到,得到消息的英国人居然当真了。

    13日一大早,丘吉尔指示空军派出大批飞机把凯比尔港内的法国舰队又给炸了一回。法国海军在两天之内仅战死的官兵就达到1400名,此外还有数百名落水官兵因为肺部呛入海面上的柴油而在痛苦的挣扎,不论官兵还是牧师都已经把他们归入死人一列。

    不过法国人还是幸运的,强行突围的斯拉特斯堡号带着5艘躯逐舰于13日傍晚安全抵达土伦港。军官们随船带回了大批照片,英国人背信弃义的证据迅速传遍欧洲大陆,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瑞士一家报纸对此评价到:第三帝国和意大利王国为了维护白人的体面,郑重许诺不会因排除水雷之外的原因使用法国海军的舰队;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先生更是亲自向法国方面保证,绝不索取法国海军的任何舰只。没想到英国人,法国人心目中的同盟者,不但背弃了朋友,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法国人民背后捅了一刀那些战俘营里的波兰军人可以证明,那些死在墩刻尔克的比利时人可以证明,那些在阿尔及利亚港口内沉没的法**舰可以证明,和无耻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做盟友,无异于给自己的脖子上套上绞索我真诚的希望,瑞士联邦能够恪守中立,远离这些岛屿上的吸血鬼

    不知怎么的,远在柏林的希特勒也看到了这份报纸,他指示戈培尔把文章的内容立刻向所有英国殖民地进行传播。报纸的速度慢,那就让广播电台开足功率

    赵诚有幸在德国人的广播里听到了这篇文章,他对瑞士人的看法深以为然,得是多纯洁的人才会选择和岛国人做朋友啊!不过大家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英法之间的那笔烂账,坊间传闻,英国和日本已经就关闭滇缅公路达成了协议,按照于璐从美国那头得到的消息,英国人应该会在7月18日正式实施这一方案。

    今天是7月14号,离英国人关闭滇缅公路的日子还有4天,匆匆在仰光补充完给养,赵诚一家带着难民就踏上了归途。因为在忙着抢运各种物资,家里实在抽不出多余的卡车来接人,所以货物跟着车走,人必须先乘火车到达919英里外的腊戌(缅甸北方铁路的终点),然后再转坐客车回国。

    缅北正在下雨,从这一点上看坐火车可能还比乘坐汽车要舒服些,人在车上能走能坐,安全也有保证。出乎赵诚的意料,那些犹太女人并没有乘坐舒适的卧铺,而是包下一节硬座车厢,她们把剩下的钱又购置了大批的货物。

    一人一个活法。老赵不差钱,所以努力让自己和家人活的舒服一些;这些犹太女人很差钱,尽管有些羡慕卧铺车厢里的舒适,但她们时刻得生计和未来着想,所以也没有抱怨什么。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明白自己的处境之后,倒也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从仰光上车开始,窗外的雨水一直没有停过,仿佛是天被谁捅了个窟窿,下的让人烦心。火车的速度走的慢,虽说号称是特快,但速度每小时不过20英里上下。所以车内的温度大概一直维持在二十七八度左右,有些潮湿又有些闷热。凯西娅有些不适应这种气候,总想爬到车顶大声吼上两声;娜塔莉也差不多,在海上漂了那么久都没晕过,这会坐火车倒是不适应了。每到一站,都会有大批小贩头顶着装满食物的箩筐过来叫卖。对于熟食赵诚实在有些担忧卫生情况,但是各种水果都买了不少,因为害怕媳妇们生病,特意从华侨那里买来红豆薏米煮成水喂给她俩喝,这东西健脾祛湿,正对这种湿乎乎的天气。

    整整五十二个钟头以后,列车终于到了密支那火车站。张伟事先已经联系好几辆客车,大家顾不得休息就开始朝中缅边境的畹町城进发,离英国人动手的时间还有不到16个钟头,根本耽误不起。



第二百四十八章 归途1
    英国与日本勾勾搭搭的事情从6月底就已经是半公开化,就连今天《中央日报都刊登了国政外交部的声明:英国政府业对日本之压力竟表示屈服(又卖队友)此种举动属违法

    但是这件事早就被赵诚和刘福贵通报了国府,所谓外交努力和抗议不过是面子上的工程。国府通过这几个月的抢运,几乎攒足了未来半年内兵工生产所需要物资。民间的商人也晓得英国佬靠不住,所以在和政府一起抢运,原本就十分繁忙的滇缅路上现在几乎车连着车。更有胆大人穷的家伙,全然不顾雨季的威胁,为了多运几趟货物居然选择夜间行车!

    车队速度不过十几二十公里上下,因为国内往缅甸方向的来车几乎已经断绝,所以在巨大多数路段都是两车并行。赵诚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这里虽然不比后头舒服到哪里去,可是胜在视野开阔;媳妇们坐在驾驶员后头的位置上,那里位置是全车最安全的地方。

    公路的路况实在够呛,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都容易遇到塌方滑坡,平时那些爆胎追尾车辆失控的事故更是常事。按照老司机们提供的经验,车队行进途中车门和窗户都开着,靠着车门和车窗的都是成年人,万一出事能跑的快些。犹太难民们对这些安排都有些不以为然,他们习惯了欧洲那种舒适安全的交通,想当然的认为这里也差不多,因为外头飘着小雨,所以车窗多半是关着的。

    车队在山路上没走多久,忽然有块一米见方的石头直接从山崖上落到公路中央,石块带落的泥土石子更是把车顶砸的噼啪直响。赵诚的座位在最前面,猛的看见一块石头砸在车头前面,他差点没尿裤子。估计石头离自己乘坐的车子不过二十来米,如果车速快一些,又或者石头滚落的方向再偏一些,恐怕车上的人根本活下来几个。

    但是让大家非常惊奇的是,那些司机似乎对这种场面已经司空见惯,前车都没做停留,只是被石头挡住去路的车子上跳下一帮人,他们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抄着各种家伙清理路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各个部队里老兵油子才有的表现,难道这帮司机都当过兵?

    男人之间交朋友套近乎,无非就是一根烟的事,乘着搬石头的空档,赵诚主动帮着司机给刹车片冷却器(很多跑盘山公路的汽车要在底部添加一个附加水箱,通过管子不断向刹车片滴水降温,防止刹车片因为过热失效)加水,又给那些搬运石头的司机打了一圈香烟。大家一边嘻嘻哈哈抽着烟解乏,一边愉快地给赵司令好好解释了一番。

    跑滇缅公路的司机都是老手,要是因为这点小场面就被吓住才是笑话。缅甸境内的道路还算好些,越往云南那头的路况越差,在这条褐红色的公路上各种交通事故几乎是每天都有的节目。跑过滇缅路的人都晓得,滇缅公路八成的路段都在穷山恶水间,那里没有人吃的东西只有吃人的东西。有时一天只能跑几十公里,平均下来一个单程就要三天,最近局势紧张,大家三天就能跑一个来回。车辆速度快,交通事故自然就,祖祖辈辈都没人敢这里开路,现在因为抗战不得不惊动山神老爷,收些人命大家也就认了。今天的运气还算不错,落下的大石头只有这么一块,泥土石子的辆也不大,大家一起动手清理一下就行。要是运气不好,整条公路都会瘫痪上好几天!

    排除完障碍,车队又缓慢上路了。虽然前进速度依旧很慢,可只要堵车就是运气。为了节约时间,大家连中饭都是在车上解决的,终于在赶在17日傍晚到达中缅边境上的畹町镇。

    总算到家喽,赵诚松了口气。

    畹町镇不大,但是很繁华。南来北往的商人,各色服饰的马帮商号饭店旅馆,甚至还有中国银行畹町分行和美国花旗银行的分行。除去国语和方言,商家多少都能说上点外国话,缅语英语法语,会说马来语和印度话的也不是一个两个,虽然不是很正宗,可是应付生意还是可以的。大街上使用的货币也是五花八门,法币美元英镑,卢比叨币缅币,暗地里金条鸦片和银元更受大家的欢迎。至于货物,那更是丰富多样,德国的药品和眼镜法国的红酒和化妆品美国的香烟和丝袜,印度的首饰和工艺品,只要能掏足钱,这里还能找到欧洲来的步枪和手枪。

    今天镇子上到处都是人,不管是吃饭还是住宿都很困难,西南运输处在这里有兵站,今天光是应付他们自己的司机都不够。不少人都在为找个吃饭睡觉的地方东奔西跑,可老赵不在乎,他在这里也有产业。滇缅公路刚开通那会,一帮老弟兄就在凑钱买车跑运输,一路上风餐露宿让大家吃尽苦头。后来沿途逐渐有了各种休憩区,可弟兄又觉得是浪费钱。家里人手多了,张伟他们就开始在沿途重要的城镇设立办事处(兵站),一来可以有个放心吃饭睡觉的地方,而来也可以安置那些因为受伤而不得不离开队伍的弟兄。

    畹町办事处不大,是三座连在一起的小院,从外表上看和当地民宅差不多,可是房子都用缅甸运来的钢筋水泥加固过。负责人叫丁大坤,是沅陵参军的老兵,剿匪时积功升到了排长,但是因为再战斗中被打伤小腿不得不退出一线部队。这小子把里里外外收拾的井井有条,他用抚恤金买了二十亩荒地,雇人养鸡种菜供应站里,也算是钱生钱的好路子。别看腿脚不好,这小子娶的媳妇却挺漂亮,烧菜做饭算的上一把好手。

    看见老大亲自到了,丁大坤自然不会怠慢,腾出自己住的屋子,杀猪宰鸡,还弄来一瓶法国红酒。老赵没那么多矫情,该吃吃该喝喝,但还是按照队伍上的规矩给了饭钱

    吃饱喝足,又美美的睡了一觉,车队又继续上路了。启程前,关闭滇缅公路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英国人在广播里正式宣布:大英帝国政府自本日起三个月期间禁止任何国家通过缅甸输送武器弹药汽油卡车及铁路器材进入中国。



第二百四十九章 归途2
    畹町镇离昆明还有九百五十公里,从这里开始,绝大部分的道路都是在山间蜿蜒前行,道路之险冠绝天下。

    很明显就能感觉出来,车队速度比在缅甸时慢了不少。因为一路上要翻山越岭,得经过不少荒无人烟的地方,万一遇到塌方或者交通事故,在路上堵个一两天是常事,畹町办事处特地给赵诚他们预备了干粮:每人两根黄瓜和一个美国罐头,孩子们还有两根香蕉,东西不多,但已经让其他车队的人羡慕不已。
1...8788899091...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