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谁都没想到,真正的富人应该是赵诚火车上遇到的那个老太太。老人是在苏黎世加入的逃难队伍,她的家人都被盖世太保送进了集中营。老太太的法语不错,还弹得一手好钢琴,赵诚特意让阮氏雪和她住在一起,一来能让小姑娘学点东西,二来也好有个照应。几个姑娘帮她们收拾房间时发现了宝藏,老太太挂在墙上的几副油画居然是拉图尔(法国画家,15931652)的真迹。乔治西蒙判断如果把这几幅画送到美国至少能换回四十万美元,随便卖掉一副都都够老太太安享晚年的。
赵诚不愿意在难民头上刮油水(于璐:那南京逃难时为毛收我的钱??),这样太有损国格,无论那些犹太人从哪里来,他都会一视同仁。如果这些犹太人老老实实为新24师服务,新24师一定拿他们当自己人看待。
自从大英帝国的英雄冷血元帅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在非洲正式建立起第一集中营以后,这种灭绝人性的机构就被各种混蛋势力所推崇,最终被希特勒推上巅峰。德国犹太人已经失去了活命的可能,但是波兰犹太人法国犹太人甚至北欧各国的犹太人都还有逃出生天的机会。
鉴于欧洲犹太人的处境越来越糟,赵诚准备让人偷偷建立起一条地下运输线,家里现在有一艘客轮三艘客货轮和六艘货轮,每次偷运二三十个犹太人还是没有问题的。犹太人需要生路,中国这边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这叫双赢。
第二百六十二章 犹太人的方舟
救人是需要成本的,尤其是在波兰,这里的反犹情绪不比德国好多少。张伟依旧和老管家保持着联系,华沙那边犹太人的日子越来越糟糕。
所有人都被迫在衣服上佩戴着黄色的大卫星,出门时也必须随身携带身份证明,但这并不能减少犹太人无故被枪杀的几率。在德国人的命令下,犹太人几乎找不到任何工作,更不用提去从事什么商业活动。现在不少人都在靠出售家当过日子,抢夺盗窃出卖**的事情并不罕见,在食物面前尊严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犹太区里高级餐馆和夜总会的生意倒是越来越红火,当老派的商人们开始省钱度日的时候,依靠走私和各种新型经济犯罪造就的neoney新贵阶级,该词不带任何褒贬的意思成了那里的常客。红酒雪茄丝袜巧克力鱼子酱,甚至新鲜的热带水果,只要有钱都能买的到。通过贿赂收买,以及各种非光明正大的手段,这些新贵迅速建立起一批作坊和小型家庭工厂,不但趁市面空虚赚了大钱,有些人甚至成为德**需物资的实际供应者。这种不合法的活动几乎是犹太人唯一能找到的高收入行当,同时也为一些没有门路的犹太人找到了经济收入。
按照德国人去年颁布的法令,每个犹太人家庭都不准拥有超过两千波兰兹罗提的现金,多出来的必须存到德国银行里。谁都知道这是用肉包子打狗,只要德国人一翻脸,犹太人在银行里的所有存款都会被没收,所以大家都在设法多藏一些钱起来,但是这种坐吃山空的日子注定不会坚持多久。拥有黄金宝石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也是极有风险的事,各种各样的突然搜查几乎没有任何征兆,更没有什么法律手续可言。党卫军国防军波兰警察,没有人敢去问闯进自己家门是什么人,因为他们几乎都带着枪。这些人会毫不犹豫的拿走任何他们看得上眼的东西,同时也会因为嫉妒甚至是庆祝而杀死物品的主人。
至于食物才是大麻烦,波兰和德国一样实行着食物配给制度。德国士兵的配给最高,德国平民的配给是军人的1/2,波兰人的配给又是德国平民的二分之一,而犹太人的食物定量只有波兰人的四分之一。虽然暂时还没有禁止犹太人获得肉类肉制品白面包牛奶或其他一些可以限量供应的食物,但是犹太人必须为此付出比波兰人多出几倍的代价。
老管家那里的现金还有不少,德国马克波兰兹罗提瑞士法郎,总数大约有五万多美元,所以储存食物的计划任然在暗中进行。为了省下更多的食物和经费,老人甚至还自己养鸡种菜。赵成离开波兰时还留下不少a啡,说来也是个笑话,比如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就是一个瘾君子,德国国防军里使用甲基苯丙胺的人更是无处不在,所以这玩意有时候比钞票还好使。
根据刘福贵那里获得的情报,党卫队帝国长官盖世太保总管海因里希?鲁伊特伯德?希姆莱于去年九月对属下演讲时宣称,必须将犹太人迁往大城市集中管理严禁犹太人出入某些场合并对犹太区实行宵禁。情报本身并不值钱,持有人本想把它当成其他货物的添头,但是老刘依旧用一千美元买了下来。赵诚意识到这就是波兰各大城建立犹太人隔离区的初衷,德国人之所以到现在还动手实行,恐怕是因为被法国战役绊住了手脚,估计是柏林高层不想因为建立隔离区而抽调兵力去防备可能出现的意外。从法国投降到现在已经一个月由于,按照德国人巩固占领区的速度,至多还有一两个月他们就能腾出手来对付犹太人,所以波兰的营救活动得抓紧。
计划很简单,但是非常有难度,想要活命的人一路北上,在波罗的海沿岸找个小港口与船队会合,然后一起撤离。逃亡的路肯定不会一番风顺,甚至有可能死伤惨重,但是总比在华沙等死好。东川这头也会派出犹太志愿者参与救援行动,赵诚甚至让医院对几个参与行动的犹太人做了整容,毕竟他们的鹰勾鼻子实在太明显。伪造证件更是必不可少的事情,所有人的护照都被集中到一起,由专业人士进行伪造修改,到时候那些行动不便的逃亡者可以利用合法的身份撤离
放着日寇刺刀下的同胞不管,倒是担忧起万里之外的犹太人,赵诚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被圣母婊附体的感觉,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好受一些,他告诉所有犹太人必须按照中国法律纳税。营利事业所得税薪给报酬所得税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然后再加上一些云南的地方税种,估计光是银行这头每个月就得交出五六千美元。商人重利,普天之下皆如此,不过堤内损失堤外补,只要银行运作得当照样能赚钱。至于那些才建立起来的新工厂,至少得等到它们每年赢利超过成本的15再说。
工厂能提供工作岗位工厂能提供产品工厂能提供税收,所有人都知道工厂能赚钱,所以前来揩油敲竹杠的官员多如牛毛。赵诚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交足国家的税,哪怕这些税收看上去像是在打劫,但是对于那些来骚扰自己产业的苍蝇,谁伸手就揍谁,老子手下好歹也有上万的弟兄,坦克装甲车比老蒋的还多,部队的实力比人家一个军都枪,凭什么要给别人面子?!
家里的大事算是理顺了头绪,还有一些私底下的问题要处理。东川这头有小型兵工厂的事情根本瞒不住有心人,尽管大家不知道具体的产量,可是总会有方方面面的关系上门求助。其他的人都好推脱,唯独20军小杨汉域司令和第88军范绍增司令那里推不得。人都得讲个朋友圈,要不然在外头根本没法混。
自家产的弹药用不着动,从弹药库里挑出一部份快到期的波兰货就行,当然包装得换一下,一来能够掩人耳目二来也为了看起来像样一些,谁家给人送礼物时不想体体面面的。
第二百六十三章 洒香水
谁家的孩子谁自己养活,这是**队非中央系部队的一个基本态度。克扣本就微薄的军饷,缓给少给甚至不给武器弹药,至于补充兵员更是稀罕事。当然,现在是非常时期,国家非常困难,上峰工作中有些小失误还是应该谅解的。所以在获取急需的人员物资补给时地方实力派总会使出浑身解数,走门子送礼乃至直接向补给丰富的中央军部队购买。河北省政府委员兼冀察战区游击指挥官鲁西行署主任孙良诚的队伍就是如此,中央对他的队伍素来不拨一枪一弹,所有战斗中的损耗只能向汤恩伯所部购买,子弹五毛钱一发手榴弹三块钱一颗,连对面的日本人都看不过眼。
赵诚是阔佬,仓库里堆着海量的物资不说,连兵工厂都能自建,说是军阀也不为过。从海伦娜的报表上来看,兵工厂现月产掷弹筒三百具七九口径步枪一千支轻机枪一百二十挺波兰版马克沁重机枪四十挺;各型号子弹七十六万发手榴弹四万枚掷榴弹一万八千枚。虽然仿制法制60和81迫击炮的工作才开始,离自产各种炮弹也还有段时间,但是大家依旧非常满足。兵工厂的产能提高如此之快,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的因素。拿手榴弹来说,弹壳部分是在国外进口的现货,免去了自己铸造的环节。步机枪的生产更是如此,这趟在法国弄回来大批的枪管和零件,只要把口径从75改成79毫米就行。什么东西都靠家里生产根本不现实,比如九二步兵炮钢盔和防毒面具,连手榴弹的弹壳也是。不是技术上有难度,主要因为家里根本没那么多人手和精力,所以这些东西依旧需要外购。还是那句话,能花钱解决的就不是问题。
赵诚很快就列好了礼单。给20军的东西包括防毒面具一千个,阿德里安钢盔一千顶;部队换下来的七九口径步枪一千支,虽说都只有七八成新,但是好好保养一下比新出厂的汉阳造还好使;七九子弹二十万发;掷弹筒四十具,掷榴弹四千枚;施耐德le1897野炮四门,炮弹两千发;哈奇开斯重机枪十二挺,子弹二十万发;哈奇开斯25毫米反坦克炮四门,炮弹六百发。有了这批武器弹药,21军能立刻扩充一个步兵团来,而且是能够和日军同等级别兵力正面对抗的主力团。
给88军的东西要麻烦一些,他们的防区在江苏省宜兴县和浙江省长兴县一带,担任太湖西岸沿线防务,军部在宜兴的张渚镇。88军下属新21师江苏张少华保安旅江西黄振球独立旅,但老范的嫡系部队只有新21师的四个团。当初出川抗日,老蒋只给了一个番号,募集官兵的钱要老范自己出,日常开销要他自己出,连武器弹药的费用要他自己出。范老大战前靠做生意走私烟土攒下不少家底,可哪禁得住这么个花法,无奈之下只能把范庄范家的私家花园,造价20万银元给抵了出去。所谓破家保国莫若如是,这股倔劲倒是没有孤独他哈傻儿军长的外号。老范拉队伍那会日本人已经占领南京,不管是中央军还是地方部队武器弹药都缺的厉害。88军能弄到手的只有一些三手甚至四手装备,有些枪械说是破烂都不过分。没法子,范大爷又自掏腰包付了修理费。
不管人家怎么评价这位爷,赵诚倒是觉得他挺对脾气。都是自己人,能帮就帮一把。老范电报上写的客气,砍刀地雷手榴弹,手枪步枪机关枪,乃至飞机大炮和坦克,只要赵诚舍得,88军都要。还航空母舰潜水艇呢,真要给你,有人会用么。玩笑归玩笑,赵诚知道他是想说自己什么都缺。前线部队都这样,不论中央军嫡系还是地方上的杂牌,也不管是在前线还是后方,大家在兵员和物资上只有缺多缺少的区别。,
这隔着几千里,送点什么过去好呢,老赵有些犯难。思来想去只能送点轻便的,至少不能超过马车的承载单位。波兰造七九步枪一千六百支,捷克式轻机枪四十挺哈奇开斯重机枪二十挺132毫米双联高射机枪四挺,掷弹筒四十具九二步兵炮和布朗德八一迫击炮各四门,各型号子弹四十万发,掷榴弹五千枚,炮弹一千六百发。
光有武器弹药还不够,还得再给他们送点钱。新24师人头熟,上峰好歹拨了些治装款,川军的军装可都是靠自筹,有钱的穿衣裳没钱的穿布条。帮人帮到底,小二十万美元的装备都送了,再多个两万美元也不算什么。
赵诚签好单子,然后又转给周易和张伟看看有什么疏漏的。周易在给88军的物资里又添了些药品,甚至还有一箱宝贵的青霉素。虽说宜兴那边离着上海很近,可是日本人根本不会让这些战略物资流出自己的控制区,就算是能弄到些走私货,价格也贵的吓人。
张伟加的内容更有创意:五百个壮丁。前线兵员补充不易,志愿兵的待遇还好一点,那些壮丁的日子可就难过了,送前线时都是当成犯人看待的,稍有反抗就是皮鞭加棍棒伺候。加上吃住条件差,前送一千人能有八百到部队就不错了,能立刻补入部队的更是不超过四分之一。所以能踏踏实实给前线送五百个能用的兵员,比他们在后方抓三千壮丁都顶事
定好章程,各人就按照分工忙去了。买壮丁的事已经熟门熟路,给四川那头拍个电报就成,征集好兵员后,去陕州送货的车队一趟就能拉回来。李有财开始布置人手和营房,周易制定训练计划,张伟忙着让后勤做军装,不仅是那些壮丁的,还得为即将成立的云南边防总队预备新军装。赵诚的活要稍微轻松一些,动动笔就行,他得负责给各种各样的装具物资付账。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夏收与重庆防空司令部
7月31号那天,于璐准时把资金汇到了索伯特银行,赵诚总算摆脱了开空头支票应付开销的局面。
民生公司卢先生的本金是40万美元,月利五分,连本带息一共48万。参加集资的太太小姐也一样,把款子打到她们在索伯特银行重庆分行的账户上就行,按照约定连本带息一共277万5千美元。外交部何司长家最多,足有55万5,剩下的几家都是37万。四个月把财产增加到250,绝对够那些女人在亲戚朋友面前显摆了。
军统戴老板那边也是按照这个利息算的,50万美元本金变成125万。刘富贵打算兑出现金再送到军统总部,毕竟账户上那些数字哪有一叠叠现钞更震撼人心。相信戴老板也会喜欢这种形式,既能带着手下打胜仗又能赚钱让大家过上过好日子的领导才会受大家欢迎。
除去借别人的钱,从师里抽出去的经费也得还回去,虽说都是赵诚自己的钱,但是已经汇到公帐上的就是公款。海伦娜对师里现在的财政状况非常满意,账上的流动资金足以应付东川和陕州四个月的开销。
答应给第四集团军和第三十六集团军的协饷也得汇过去,因为经费紧张这笔钱已经停了三个月,三家不好意思催,咱总不能自己当作没这回事。东川农场每天都要为两家提供几十吨蔬菜,算起来每月能为他们省下两万多的伙食费。可是养活部队不是光靠喂饱就行的,还得有军饷和军装。新24师有服装费,可第四和第三十六集团军一个大子都没有。年头为他们补充过一次春秋装,可是谁能穿着帆布的长袖长裤过夏天?
按照西安那边的行市,因为布料涨价,每家至少补充六万银元才能把衣服配齐。为了避免有人从中上下其手,赵诚决定直接做好衣服给他们运过去。
其实大后方什么东西的价格都在涨,粮价涨的尤其厉害。今年大后方粮食欠收已经成为定局,虽说去年国民政府在《九省荒地开垦计划《难民移垦实施办法大纲和《非常时期难民移垦规则的基础上又布了《筹设国营垦区计划纲要,陆续在四川陕西云南广西湖南和甘肃等地建立起10个大型国营屯垦区,发动难民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但是人力毕竟干不过老天爷,一场春旱就把这些增产数字给抵消的干干净净。
据刘富贵传回来的消息,赵诚出钱出设备委员长赚名声的400座灌溉站起了大作用。当地的官员和老百姓几乎没让机器闲着,加上各种土造翻水车,至少有五十万亩地得到了充分的灌溉。虽然具体收成还得再等一个月才知道,但是可以更定的是,至少有几十万人今年冬天不会因为缺粮而死。
东川那头小麦的收成更好,兴修水利充分施肥和大规模使用外国良种,一番辛苦下来终于有了成果。去年冬种下的七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46斤,这是河南全省都没有过的高产量,光是这些粮食就足够养活六七个师的队伍。
有道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有枪有粮有兄弟,还很有几个能帮上自己忙的朋友。似乎一切都在往不错的方向发展,可是赵诚却着眼皮老在跳。果然,吃中饭的时候门口的值班军官突然打来电话,说是有重庆来的客人指名道姓要找赵师座,军衔从中尉到少将都有,还有几个穿着便衣。
什么情况?赵诚眼睛眨巴了半天也没猜出来的是什么人。倒是张伟脑子灵活,十有**是因为高射炮的事,可唯独从时间上说不过去,给刘富贵的电报是两天半之前发出的,除非是日夜兼程,要不然根本没有办法从重庆赶到这里。
管他是福是祸,先见了再说!各人推开饭碗,通知弟兄们回营房待命,警卫连暗中戒备,张伟负责出面招待的来人,万一出什么岔子,也好有个转圜的余地
不一会张伟就把电话挂到了赵诚的办公室,还真是重庆来的人。为首的是重庆防空司令部第一处(积极防空)辛文锐少将,他是原炮兵第四十五团的团长,正儿八经的技术派。他们大前天接到的通知,说云南这边又有一批大口径高射炮等着接收,于是便急忙忙的赶了过来。
又?赵诚愣了一下,想想还真是。上回自己是让人送过八门瑞典产的博福斯l/60(40毫米)高炮去重庆,这回可不是又么。
既然身份无误,那就不能再藏着不露头。对着镜子整理好军容,骑上边三轮直奔大门口。人家是少将团长,自己是上校师长,见了面还得向对方打立正,这特喵的都叫什么龟腚!
把人迎进会议室,宾主落座后准备扯淡,赵诚才吩咐上茶,辛文锐处长就迫不及待的提出要去看看宝贝。说来也是可怜,原先整个重庆的防空力量还没法国人一个军港强,三个连苏制七六二高射炮,两个连瑞士七五高射炮,还有德造三七及二零高射炮各一个连,要不是曹二宝那四门九六式双联装25高射炮和赵诚的八门四零博福斯高炮,重庆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炮团都凑不齐。
敬业的人应该得到尊敬,赵诚亲自带着他们去验收武器。一进仓库大门,那帮炮兵就立刻被四门法制75毫米口径高射炮馋的走不动道了。
这不是给你们的,这是我们新24师高炮营自用的。赵诚咳嗽一声,拉着辛处长就往前走。他不住的腹诽,张伟这孙子怎么把东西都堆在一块了,一点脑子都不长。
张伟无辜的耸耸肩膀,知道赵老大是什么意思,开什么玩笑,这趟运回来**千吨的东西,有多少库房才能装的下。
眼瞅着来人还是不愿意挪窝,新24师负责陪同的军官只能一边陪着笑一边强行拉人往前走。
走过132毫米高射机枪,路过20毫米苏罗通高射炮,在重庆防空司令部那帮穷怂密谋动手打劫之前,大家终于到了准备移交的货物旁边。
诸位,这才是给你们东西,法国造90毫米口径高射炮。我们不包邮,请自行解决运输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