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两次军购几乎花光了云南一年的财政收入,天知道那些文人墨客怎么瞎传的,还五千万银元,干什么不说是五千万两黄金。

    赵诚听完以后尴尬的笑了笑:抱歉抱歉,听岔了。不过这四百条勒贝尔1886还请龙主席笑纳,算是我们新24师对滇军弟兄的一点心意。

    龙云当然不会拒绝,这年头各家军火都缺的厉害,中央为了削弱地方部队的实力,不仅克扣军饷,在武器补给方面是重重设卡。赵诚先后送来了一千条勒贝尔步枪和三十挺轻机枪,装备一个团是绰绰有余的。不过他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赵诚接下来的话差点没把他吓得跳起来:据我在法国高层的朋友讲,日军年内很有可能进驻越南,双方正在讨价还价,忘龙主席早做准备!

    什么?龙云失手把茶杯掉在了地上,顾不得让仆人收拾,他连忙追问到:消息靠谱么?

    周易暗挑大拇哥,不问消息来源,只问可靠与否,是个明白人。他的瞎话也是张口就来:我们师座家里在欧洲有生意,和法**方的一些将领交情还不错。这份情报是人家在还人情,只说是双方还在就细节方面谈判,但贝当政府已经原则上同意日方驻军的要求

    惊涛骇浪,这已经不足以形容龙云此时的心情,要是新24师的情报属实,那么云南的麻烦大了。七七事变以前,滇军常备兵力不过三万六千,为了响应老蒋的号召,云南一下子抽调出两万多正规军,加上各县战前训练的常备队,一共有三万五千名老兵调出云南。前年又抽调了6个团组成了58军开赴前线,虽说后来家里的部队又扩编到了七个旅,可是武器装备和却根本不能和之前的老部队相比兵员素质也差上很多。要是日本人真从越南那头打过来,以滇军现在的实力震慑省内的大小势力都够呛,更别提防守两千七百里的中越边境线了。

    看着龙老大一筹莫展的样子,赵诚忍不住又嘴贱了一回:我们新24师的弟兄也算是半个云南人,吃云南的米,喝云南的水,不少弟兄的家也安在云南。这个时候理应为云南百姓效一份力!如果龙主席同意,滇军出人,我部出装备,立刻开始组建三个边防团。

    不是吧,还有这种好事?龙云顿时就是一愣,说白了就是两家合股成立部队。现在人多的是,军火缺的可不是一般二般,想当年滇军费尽心血才攒下那么点家底,没成想有人现在居然会自动送上门。这幸福来的有点太突然,连自己这个老江湖都有点摸不准对方的路数,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饭,越是这样越得小心。他没有作声,示意赵诚继续。

    这批武器包括三千条勒贝尔1886步枪,四门施耐德1897式七五毫米野炮六门九二步兵炮,五十挺哈奇开斯重机枪和一百挺1929沙捷里拉轻机枪,每种武器外带四个基数的弹药。这批枪械只能装备边防部队,等滇军部队回防后,这三个团要调到中缅边境,防止英国人也答应日本人的借道要求。

    那军饷怎么办,中央对编制卡的很死,云南又是个穷地方,负担现有的部队都十分吃力。

    美国那边的华人财团答应每个月通过索伯特银行两万五千美元作为新部队的军饷。赵诚算过了,每天不过多掏八百美元而已,自己还负担的起。

    有钱,有枪,问题解决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军官问题。不是说拉一票人马套身军装就能去扛枪打仗,那样顶多就是老地主家狗腿子的水准,得有军官带领。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谁掌握了营连排级军官,基本上就等于掌握了队伍。




第二百五十六章 云南边防总队
    说来也是无奈,滇军战前购买的那些武器基本上已经在几次扩军中被消耗的干干净净,现在军火库里只剩下一些前清时购买的破烂。外购军火的途径已经断绝,老蒋又不会向云南拨一枪一弹,所以就算滇军想扩充兵力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退一步来讲,就算外国佬愿意卖,滇军也拿不出这么大一笔款子来。

    所以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在有枪有饷的前提下,滇军方面很快就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军官一家出一半,谁也不占谁的便宜。龙云把赵诚之前送的那批步机枪也拿了出来,加上今天礼单上的那些,把边防总队的几个团都弄成加强团。

    人家痛快,老赵也不会扣扣缩缩。新部队每月经费提高到两万五千美元,师属炮兵的七五小姐增加到十二门,其他相应的轻重武器也配上。今天新24师清仓大处理,为即将成立的新部队再提供80具掷弹筒四千顶阿德里安钢盔和四千个法式防毒面具。考虑到日本人很可能利用越南机场对昆明频繁的进行轰炸,赵诚特意提供了法式75毫米和37毫米的高射炮各八门,虽说都是是海军版,没有任何机动性可言,可是作为要地防空火力还是足以胜任的。

    法国枪法国炮法国装具,这回真成法械师啦,主席府内的军官们一片雀跃。

    新的问题又来了,大家都知道这支新部队很有可能成为滇军的第四主力师,那由谁来当这个师长?赵诚倾向于滇军第二旅长龙绳武,他是龙主席的长子,又在法国圣西尔军校念过骑兵科,有这层关系在新部队很多事情就容易操作了。

    出乎众人意料,龙主席却主张将新成立的部队对外称为云南边防总队。将184师师长万保邦调任总队长,新24师的张伟任副总队长。将近卫第一旅卢浚泉调任184师师长,第二旅旅长龙绳武调任近卫第一旅旅长。原第二旅和第七旅分拆补入各部,成立6个暂编师。

    这样一来,除原第七旅的军官因违反军纪被调出部队外,所有人都得到了好处,所谓皆大欢喜。整编方案落定,一票参谋文书开始起草给重庆的加急电报,其他人在花厅里摆起酒来。

    周易知道老大的酒品不好,连忙知会人上街去通知两位太太赶紧来救驾。事情正如他所料,酒席开始不久赵师座就喝高了,虽然没有什么荒唐举动,可是大嘴巴的习惯依旧没改。

    按照赵诚的允诺,云南边防总队的家当又多了不少,师部新增加八辆道奇大卡车和八部电台,每个团增配四门法国造的25毫米反坦克炮和两挺带三脚架的1930式132毫米高射机枪。就连原本需要滇军解决的军装也被赵诚大包大揽,冬装两套春秋装和夏装三套,不要土布,都是卡其布的,不要草鞋不要布鞋,就要南洋产的胶底鞋一副兄弟我不差钱的土豪样,别说滇军的兄弟乐不可支,连周易都看不下去。

    还好娜塔莉她们来的及时,一番劝说终于把二傻子师长给拉下了酒桌。龙主席一直送到大门口,人家送钱送枪来还被手下人灌成这个死德行,他这个当家人也有些过意不去,那什么今天实在太晚了,大家改日再聚。

    回到滇军安排的旅馆,赵诚人事不知的睡了一晚上。媳妇们因为怕他有什么不舒服,两人连衣服都没脱,坐在床边上守了一夜。

    那啥,现在正是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年代,可老赵醒的时候自然非常愧疚。媳妇们来昆明不过两天,就生生两个晚上没睡,这事自己做的忒不地道,用周易的话说,败坏了咱中国爷们儿的名声。

    低头认错,抱媳妇们上床,然后一人脸上香了一口,再蹑手蹑脚退出房间。自己不是张伟,做不了那二十孝好丈夫,但是犯了错就得认,这是做人的底线。

    上午还有一大摊子要忙,匆忙吃过早饭就直奔第三帝国驻昆明领事馆。德国人说战前签的合同有问题,肯定是柏林方面对那份青霉素新生产工艺换军火后悔了呗。其实赵诚也知道那是一份不平等条约,按照后世的法律,德国人可以通过主张明显有失公平来撤销合同,不过并无卵用,相关文件是在瑞士签的,那边的民法条文并没有这一条规定。另外赵诚甚至还期盼着德国人翻脸,自己又不是重庆的蒋委员长,做梦都想都弄两条枪出来,东川和陕州库房里的东西都快摆不下了,还不如多弄些美金花花。

    正如所料,柏林来的特使一见面就开始大谈特谈中德友谊。不论东洋鬼子或是西洋鬼子,坑中国人之前都喜欢照死了给戴高帽子,这个套路在七十年后还屡试不爽,什么负责任的大国什么国际义务,你大爷的,赵老子不吃这一套。领事馆的小蛋糕烤的不错,昨天晚上喝了吐,吐完继续喝,这会正好填填肚子。

    看着对面死活不吭气,特使先生立刻改变了路数。送礼,听说赵诚喜欢瓦尔特ppk,丫的立刻让人抬出两箱,765和9毫米的都有,连特么子弹都是从德国带来的;喜欢蔡司望远镜,可以,保证是德国原装进口的限量版;喜欢毛瑟狙击步枪,没问题,领事馆警卫排就有五支,连带着子弹全白送。谈判从上午九点一直扯到中午上桌吃饭,一毛钱的进展也没谈下来。

    老赵当警察那会没少和各种各样的王八蛋打交道,不就是想黑老子的钱么,条件呢!?没点条件凭什么跟哥们扯修改条款的事情?

    下午谈判继续,见着赵诚逮着小蛋糕猛塞对修改合同的事一个字不搭理,德国人先坐不住了:上校先生,柏林方面希望您能够放弃用武器抵货款的要求,我们也将继续支付第二代青霉素生产工艺的款子,但不是一千万,和苏联人美国人一样,帝国只能付两百万!

    赵诚灌了一口啤酒,蛋糕太甜也太腻,得弄点饮料顺一顺:别扯淡了,要么按合同付钱,要么给我需要的武器!否则,法庭上见。



第二百五十七章 路边社的经济学家
    赵诚不是傻王八蛋,更不是几十年后的国企领导,还没有傻到为几句把上千万美元就扔进水里,更何况这还是自己钱。于是德国特使糟心的发现,礼物白给了,跟赵诚杀价比从狗嘴里抢骨头还有难度。

    尽管很艰难,谈判还得继续,这种活本来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公平的说,当时给德国人开的条件确实很欺负人,弹药不算,200万美元就买下了法国勒三万支贝尔步枪四千挺轻重机枪还有一百四十门各型火炮。这些东西就是按照出厂价也要600多万,算上弹药至少得800万往上跑。不过当时合同上不也说了么,万一两国不开战,青霉素的配方就当给德国人民的礼物。谁叫你们那么视钱财如粪土呢!

    德国方面不甘心吃哑巴亏,努力想把自己的损失最小化;赵诚也不愿意自己的钱包受损,恨不得把每个铜板都揣到自己的口袋里。

    僵持也不会有社么结果,最后还是赵诚先做了让步,赔偿金收一半剩下的用武器来抵。德国人还是不乐意,六百万美元的赔偿金,即使收一半也要三百万,至于武器,轻武器还好说些,那些火炮还是非常有难度,这些进了国防军口袋里的东西,再拿出来可就难喽!

    这也不行那也困难,老赵用桌布擦干净手上的奶油:既然做不了主,那就给你们一个晚上的时间向国内请示,商量好了方案再来找我。开什么玩笑,老子几万弟兄在等着吃饭,纷纷钟都是几百美元上下,谁有工夫在这里跟你们扯淡。再说了,媳妇们还等着吃完饭呢!留下一屋子目瞪口呆的汉斯,赵司令飘然而去。

    出门一看,日头已经偏西,周易亲自把德国人给的礼物搬到了车上,这小子只要有便宜可占,就算装要饭的也不会皱眉头。箱子开着,看来这孙子选的是两支9毫米的瓦尔特ppk。赵诚撇撇嘴,也给媳妇们一人挑出两支765口径的。昆明不比伦敦,治安乱的可怕,先不说小日本的间谍,就是不开眼的小毛贼都有胆子杀人,没枪就寸步难行。

    一路紧赶慢赶,总算在饭点前回到了旅馆。推门一看,媳妇们刚刚起床。娜塔莉正在化妆,凯西娅一脸迷糊的泡在浴盆里,看架势随时都可能睡着。

    昨晚犯了错,现在真是表现的时候。前世赵诚有一手不错的化妆术,基本上去帮人家化个新娘妆还是没有问题的,可惜所有新娘子都不愿意请个男跟妆,免费都不行。想想也是,新郎官带着一票兄弟来接新娘,推门新娘房门一看,一抠脚大叔正挑着自己媳妇的下巴在涂脂抹粉,估计接亲的队伍立马就会和娘家人翻脸。

    帮别人老婆化妆会引起官司,伺候自己媳妇梳妆打扮总是没什么问题。问题是三四十年代的化妆品实在不怎么齐全,老婆的工具也有限,这个有点难度,东西少就化淡妆,让再帮着打理一下发型。

    还别说,手艺没撂下。娜塔莉的底子漂亮,和奥黛丽赫本有几分相似,所以赵诚是按照罗马假日里的造型打扮的。可惜衣服不是很搭,没关系,哥们画出图样来,保准明天早上裁缝就能做好。

    伺候过大的自然还要服侍好小的,真是幸福的烦恼啊!凯西娅就是个大孩子,不要打扮不要化妆凉快就行,那就扎个马尾,然后再扎个漂亮的蝴蝶结。

    收拾停当,出门找地方吃放。周易造就饿了,人家非常注意军容仪表和外交礼仪,下午没好意思像赵诚那样逮着不要钱的奶油点心猛塞。死要面子活受罪。

    拓东路上有一家越南人开的西餐馆,老板姓阮,法式菜做的非常地道,餐前的甜点更是出色,特别是他做的冰激凌,在昆明城里也算是小有名气。周易事先通过电话订的座,连菜都点好了,所以坐下来就有吃的上桌。。

    肚子饿的时候有块干饼子就是幸福,何况是红酒牛排加点心。赵诚下午一肚子奶油点心还没消化,所以吃的十分斯文,反观周易完全就是个吃货,手机大小的牛排一口气吃了四份。老赵无奈的摇摇头,下午有免费的东西你不吃,丫的非等自己掏钱吃着才香是吧,真是猪啊

    最足饭饱自然得消消食,比如陪媳妇们逛逛街。有周易和一帮小弟在,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人帮着拎东西,赵诚根本不在乎媳妇们买的是锅还是石头碾子,反正哥们有的是钱!

    在街市上晃悠有个好处,能够非常直观的了解民生疾苦。走的有些累,让周易带人陪着媳妇们继续逛,自己找了家茶社歇歇脚。虽说已经是九点多,茶馆里依旧热闹。要上一壶好茶,再来一碟子花生米,倒是比德国人的咖啡加奶油点心舒坦。

    茶社里有换汇的黑市,赵诚一边看着倒爷讨价还价,一边听茶客们摆龙门阵。

    咳,这票子真是一天一个价格。法币刚入滇时,中国银行规定新滇币对法币的比价是2:1,可市面上根本不认,一块法币只能换滇币1块8。民国27(1938)年冬,城里一元面值的法币只能按照银行标准的九八折使用,五元以上票子只能按照九四折用,现在呢,滇币和法币的兑换价居然变成了1:1。

    可不是,去年头(39年1月)1块钱法币能换到港币5毛3,1块钱滇币能换到港币2毛3,(5月份)鬼子在诺门坎被苏联人收拾了一顿以后,法币和港币的汇水没变,可是滇币一下子涨到了4毛7。七月英国佬公开承认日本的占领区以后,又回到两毛上下。德国打波兰,法币对港币一直在2毛7到3毛1之间晃悠,法国投降以后立刻跌到了2毛2,稍不注意就得倾家荡产。

    可不是,眼瞅着英帝本土要吃德国人的炸弹,恐怕这英镑还是要看跌,看来还是美元和黄金保险。

    也不尽然,要是英国能守住本土,那么他们国内的股市现在就是最好的抄底时机

    赵诚不禁哑然失笑。都说高手在民间,看来此言不虚,路边社的消息还比军统还厉害些,看来自己又有了生发的路子。



第二百五十八章 浮生偷得半日闲
    抗战爆发三年多,老百姓日子过的越发艰难,家产在贬值收入在减少物价却一点没有停下上涨的脚步。可不管是在前线后方,又或者沦陷区,大家都知道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

    其实细数各个地方实力派,龙云还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领导者。云南自古就是粮食匮乏的地方(甚至到了八十年后,省内的粮食自给率也只有百分之八十),今年初四川春旱,连带着昆明的粮价都在暴涨,云南省政府居然从越南进口粮食补充供给不足。在云南各所高校求学的学生中有不少人来自沦陷区,云南省政府方面拿出了五万五千新滇币发给各个高校用于救济。为激励贫寒学生安心学习,今年五月,龙云自掏腰包设立龙氏奖学金,每年以五百人为限,每人可得一百二十元新滇币

    如此种种,新24师上下对龙云的观感不错。所以昨晚商讨新部队组建时,赵诚对一些具体细节也不甚在意。只要队伍能被用于抗日前线,归别人领导又如何!

    一壶茶没喝完,茶点倒是先光了。普洱这东西太刮肠胃,晚上那块牛排似乎没能禁得住克化,貌似应该换家馆子吃点宵夜,正在犹豫不决时媳妇们终于姗姗而至。周易带着护兵远远缀在后头,双手里的大包小包至少有几十斤重,赵诚顿时觉得自己晚饭没白请客。娜塔莉和凯西娅的手里也没空着,一手拿着肉干一手捧着椰子,吃的正欢实。按照她们花钱的速度,估计在英国攒下的那点钱应该能支撑到日本人投降。

    事实证明媳妇们提前抛售资产的决定还是非常正确的,前几天英国政府把消费税突然提高到100,尽管商人手中咖啡红酒之类的奢侈品库存还算充足,可因为消费人群的减少,再想向以前那样轻易获取暴利已经不可能了!农场的生意还好些,牛奶蔬菜什么的根本不愁销路,只是咖啡店里生意下滑的厉害,每个月两边的利润不过九百英镑上下,去除工人工资和日常开销,再被税务局搜刮一遍以后,姐妹俩至多还能剩下五百多镑。按照今天富滇银行公布的汇率来算,大约是英镑兑美元大约是1:403,媳妇们的月收入在两千一百美元左右,别说在国内这个数目放在美国都属于高收入人群。

    眼瞅着那帮家伙被累的一身臭汗,赵诚只得叫来两辆黄包车,让车夫把东西先送回旅馆,自己带人直奔一旁的小饭馆。周易是个大肚汉,几块牛排根本没支撑不了多久,所以他对吃夜宵的事比赵诚还积极。

    看手表已经是晚上十点多,小饭馆已经打烊,架不住赵诚两块大洋的诱惑,老板又把灶头点了起来。蕨菜炒腊肉油炸花生米凉拌鱼腥草炸洋芋蒸火腿炒饵块,一人一大碗豆花米线,眼瞅着这点菜收两块钱实在说不过去,老板一咬牙又给炒了只小公鸡。
1...9091929394...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