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那个年轻人是谁啊”
定国公夫人吴氏看了看湖心岛上的刘晋,笑着对旁边的人说道。
“不知道呢,以前可没有见过,看样子应该是那个府上的公子吧。”
成国公夫人王氏笑着说道,接着从身边的丫鬟手里面拿过了一个望远镜仔细的看了看说道:“人长的还真不赖呢。”
听到王氏的话,身边其她人也是纷纷拿起望远镜往湖心岛这边看了过去,这些深宫贵妇一向都是闲来无事,喜欢八卦几乎是她们的天性,在一旁看的时候都不忘用上望远镜。
“是一个挺英俊的小伙子,就是不知道是那个府上的。”
英国公夫人朱氏也是笑着说道。
在三人聊天的时候就有机灵的丫鬟急匆匆的跑去湖心岛这边招人打听消息,很快也是回来。
“刚刚打听清楚了,是刘晋刘公子。”
“刘晋刘公子”
“就是那个望月楼上一鸣惊人的刘晋”
成国公夫人吴氏想了想说道。
“原来是他啊,早就听老张说起过,说他是高人子弟,风采不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呢。”
英国公夫人朱氏一听,笑着说道。
“听说还是个秀才呢,今年好像才十九岁吧,马上就要参加秋闱科举考试了呢,这要是能够一举高中,明年说不定还能够金榜题名呢。”
张伦、张颖的母亲李氏也是跟着笑道。
“找个人去打听、打听,看看他们这些年轻人都在玩些什么呢。”
定国公夫人吴氏笑了笑对身边的丫鬟吩咐道,很快就有几个丫鬟急匆匆的跑去湖心岛这边,不断的来回走动,将湖心岛这边的动静进行实时汇报。
“李贞出的这个对子可真难啊,不愧是李侍郎的孙女,这书香之家就是不一样。”
英国公夫人朱氏笑着对一旁李贞的母亲沈氏说道。
“是啊,是啊,这个上联绝对是千古绝对,我估计这个刘晋可能是要对不出来了。”
“此联非灵光一闪而不能对,这个刘晋多半是对不出来的。”
众夫人听到了李贞这边向刘晋出的对子,一个个仔细的想了想都想不出一个好下联,这些豪门贵胄的夫人自然都不是一般普通家庭的女子,基本上也都是出自名门世家。
像英国公张懋的夫人朱氏,她是出身成国公府,是成国公朱辅的妹妹,这定国公夫人吴氏也是名门闺秀,父亲曾经官职侍郎,成国公夫人王氏也是一个侯爵的女儿。
豪门贵胄之间彼此互相联姻,盘根错节,没有一定的身份背景是根本没有办法成为这些豪门贵胄的正牌夫人。
因为出身豪门贵胄,所以这些人一个个从小也都是接受了严格的教育,不说学识过人、学富五车之类的,至少来说一个个都是受过名师教导,还是有些水平的。
都能够知道李贞出的这个上联是真的很难,很难对出来的。
“我这孩子也是平时让她爷爷给宠坏了,这上联啊根本就不是她出来的,而是他爷爷都在苦思冥想的对子。”
李贞的母亲沈氏笑了笑摇摇头,慢慢的将这个上联的来历说了出来。
说完她也是说道:“这孩子也真是胡闹,用这样的千古绝对来考人,这岂不是让人难堪了。”
“说不定这个刘晋能够对出来呢。”
“是啊,说不定能够对出来呢,毕竟是高人子弟。”
“这个刘晋在其它方面还是很有能耐的一个年轻人,不过这个对子也确实是太难了,望江楼上不知道有多少文人才子去过,都没有对出来,他短时间要对出来可不容易。”
众人都纷纷笑着说道。
然而很快又有丫鬟急匆匆的走了过来,将最新的情况进行汇报,刘晋竟然真的将这个对子给对出来了。
“厉害,不愧是高人子弟,竟然真的能够对出来。”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真是千古绝对啊”
“高人子弟,名副其实,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众人听到了刘晋下联顿时又忍不住一个个夸赞道,对于她们这些深宫贵妇来说,看着年轻人玩游戏也是一个不错的乐趣。
“刘晋这边给李贞小姐出题了,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众人这边才刚刚感叹完毕,又有丫鬟急匆匆的走了过来,讲刘晋这边出的上联说了出来。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这个上联很应景嘛”
英国公夫人朱氏看了看微微波荡的湖面,笑着说道。
“倒是不难,李贞应该是能够对出来的。”
成国公夫人王氏想了想说道。
“我看未必,你们用望远镜赶紧看看,李贞满脸通红,这眼睛时不时看向刘晋,该不会是看上这个刘晋了吧。”
张伦、张颖的母亲李氏拿着望远镜看着湖心岛,突然似乎好像有些新发现,惊奇的说道。
“这”
众人一听,顿时就来兴趣了,一个个赶紧拿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起来,看到湖心岛之中,李贞小脸通红,微微低头,似乎看起来好像是在思索下联,但眼睛余光时不时看向刘晋的这一幕被大家看的真真切切。
“好像还真是这样。”
徐婉儿的母亲杨氏忍不住说道。
“大家说笑了,肯定李贞她对不上对子,所以感觉羞愧。”
李贞的母亲沈氏笑了笑说道,不过细心的她也是发现了不寻常的味道在里面,接着她看了旁边的徐婉儿也是说道:“你们看徐婉儿的脸也通红呢,这眼角余光也在看这个刘晋。”
“要我说这个刘晋人长的还是很不错的,也是一个有本事、有能耐的人,这秋闱要是一举高中,明年再金榜题名的话,倒也配得上李贞或者徐婉儿了。”
英国公夫人朱氏想了想笑着说道。
“可不是嘛,你们看,他们站在一起的时候,还真有一种金童玉女、才子佳人的感觉,非常的般配呢。”
成国公夫人王氏也是笑着八卦道。
听到朱氏和王氏的话,众人更是用望远镜看个不停,仔细的看看刘晋,再看看李贞和徐婉儿,顿时就觉得似乎也挺般配的。
“吴夫人,这婉儿今年都已经十七了吧,也该找个好人家嫁人,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不妨考虑、考虑。”
英国公夫人朱氏事前自然是被张懋叮嘱和交代了,所以现在有机会也是赶紧当起了媒婆,说完也是跟李贞的母亲沈氏说道:“沈夫人,李贞好像也十六了吧,这二八芳华,可是嫁人的好时候,我看这个刘晋就很不错。”
听到朱氏的话,定国公夫人吴氏,徐婉儿的母亲杨氏、李贞的母亲沈氏也是忍不住再次仔细的盯着刘晋看起来。
“人是长的不错,也是有才华,就是这出身”
李贞的母亲沈氏仔细的用望远镜看了一会刘晋之后说道。
“这刘晋出身是贫寒了一些,不过只要他秋闱高中,明年再金榜题名的话,倒也配得上了,更何况这刘晋现在可是和太子殿下走的很近,又破的当今天子的喜爱,未来飞黄腾达也是指日可待的。”
英国公夫人朱氏笑着说道,她这个媒婆还是很合格的。
张懋这人是聪明的很,知道该如何去说媒,发动了自己的夫人来帮忙,也算是对得起刘晋,为了刘晋的终生大事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其她听到朱氏的话,想了想也都微微点头,刘晋现在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特别是他们这些豪门贵胄,跟着刘晋后面也是赚了很多的银子,知道这个刘晋的各种事情,也知道刘晋和太子走的很近。
和太子走的很近,又得当今天子喜爱,这未来就不可限量了。
第275章,关于盐的问题
一下子将手中所有的海货都卖出去了,秦全也是心情大好,更是聪明的想要抱紧了刘晋的大腿,像这种专门送到厂里的大单,需求量非常的稳定,虽然价格会低一些,但量大,是他们这些做生意最喜欢的客户。
玻璃厂的大名整个京城谁人不知
还有像西山煤业这样的大客户,那可是大家最喜欢的,有钱,量大,需求稳定,只要搭上了就赚钱。
所以秦全在简单的和自己手下的伙计吩咐了几句之后,也是笑呵呵和刘晋聊起来。
“秦老板,你们这最好卖的是什么那种”
刘晋来鱼货行自然不是专门来买鱼的,而是来打听各种消息的,了解下市场的需求情况,这样以后也可以紧跟市场来进行变动。
“这些大黄鱼、小黄鱼、鲳鱼、还有鱿鱼都卖的很好,主要是价格便宜,肉多,做这个海货生意价格很关键,贵一文钱都很难卖,便宜一文钱就好卖很多。”
“至于说最好卖的,其实是这种”
秦全一边指了指摊子上面的各种鱼一边笑着说道,说到后面的时候拿起几条咸鱼干说道。
“这是咸鱼干吧”
刘晋看了看说道,这咸鱼干还是天津港口这边晒得,一条条咸鱼上面还有贴有天津港口的标签呢,刘晋当然是认识的。
“对就是咸鱼干,这种咸鱼干价钱不会太贵,而且便于长久保存,也方便运输,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咸鱼干上面有很多的盐巴,炒菜的时候放点咸鱼干进去,有了荤腥又不用放盐,是卖的最火的。”
“不过这种咸鱼干产量太少了,很多时候都没货,每次有点货也是很快就卖的精光了,毕竟是用盐巴来腌制的,这盐可老贵了的东西。”
秦全笑着跟刘晋说道,盐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珍贵的,价格也很高,这种带盐的咸鱼干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以剩下盐,自然就卖的很火。
“原来如此”
刘晋听完,笑了笑点点头。
对于这一点,刘晋自然是早就知道的,要不然也不会弄出咸鱼干这种东西来了,现在问一问,也是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
果然和自己所判断的一样,咸鱼在这个时代非常有市场。
“看来这自己办盐场的事情要尽快搞定了,没有盐场的话,这咸鱼可就太贵了,那些盐贩子,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盐太贵了。”
想到这里,刘晋又忍不住想要办盐场了。
只是这个时代的盐铁都是朝廷专营,但是这盐铁专营不仅仅没有给朝廷带来多少好处,也没有给老百姓一些实惠,最终获益的其实还是那些盐商。
靠着盐铁专营,这些盐商一个个都富可敌国,培养了庞大的代言人群体,慢慢的向着这个帝国的权力中枢渗透,到了明后期更是直接把控了整个朝局,最后更是葬送了这好的河山。
想要办盐场,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于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刘晋有太子朱厚照的支持,对于赚钱的事情,朱厚照现在可是非常热衷的,现在的时机又非常不错。
前不久官粮失窃的案子一直都还在清查,时不时都会有朝中的大佬被查出来,而查出来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和江南地区的大盐商、大家族、大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他们的代言人。
这一波的打击,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沉重的。
趁着他们还没有缓过气来,趁着他们被打压的风头,刘晋才觉得有那么一线希望能够办成这事情,要是以前,刘晋绝对不敢提这个事情。
因为那样绝对是找死,那些大盐商是绝对不会允许有人触动他们的利益。
“也不知道朱厚照有没有将这个事情给忘了。”
刘晋想了想摇摇头说道。
和这个秦老板简单的聊了一会,刘晋也是继续在海鱼行里面闲逛起来。
逛完了海鱼行,刘晋也是回到自己的府上。
“老刘,你可回来了,赶紧跟我进宫。”
刘晋这边才刚刚回到家里,朱厚照就急匆匆的找上门来,似乎有什么急事。
“进宫”
刘晋微微一愣的说道。
“对,上次你跟我提的办盐场的事情,我跟父皇说了,父皇有很多事情想要问你。”
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在鱼获行还想着盐场的事情,没想到朱厚照就立即过来找自己,也是为了盐场这个事情。
听到朱厚照的话,刘晋也是没有耽误时间,难得有机会去看看这个时代的皇宫,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很快,跟着朱厚照,刘晋就朝着皇宫走去。
进入了皇宫,刘晋一边走也是一边仔细的看,和后世去故宫所见的差不多,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多了随处可见的宫廷禁卫。
养心殿书房,弘治皇帝也是在思索关于盐的事情。
“萧敬,你让人去调查下江南各大盐场的情况,另外再去调查下那些盐商,看看太子所说的是否属实。”
弘治皇帝从朱厚照这里知道了很多关于盐业的事情,自从弘治五年该纳粮开中为纳银开中,弘治皇帝就觉得自己在盐业上面做的是很对的。
以前纳粮开中很难维系下去,不进行改革的话,边军连粮食都没得吃,纳银开中之后,朝廷每年多了百万两白银的收入,大大的缓解了朝堂财政困难的局面,尽管现在依然非常困难。
“是”
萧敬恭敬的回道。
现在弘治皇帝很多事情都喜欢交给自己去办,通过锦衣卫和厂卫,弘治皇帝能够了解到更多、更清楚的信息,慢慢的开始倚重自己,前不久更是从内帑这里拨出了五十万两白银用来给锦衣卫和厂卫办公之用。
由此可见弘治皇帝现在对厂卫力量的重视了,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