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但技术也还可以,用来烧瓷砖肯定是没有问题,瓷砖毕竟不是瓷器,要求低很多、很多。
“瓷砖厂、砖厂这两个厂可以一起办,也是可以放在一起,生意都还可以一起做。”
“不过这个织布厂却是不能放在一起,必须要分开来。”
很快,刘晋又想到了织布厂,这大量运用玻璃窗户,肯定是要用到窗帘的。
明朝的纺织行业虽然很发达,每年制造出来的布匹非常的庞大,但因为都是手工制造的布匹,所以质量上差异很大,更重要的是布匹的规格都有限制,根本就没有办法用来给设计当中的乾清宫的玻璃窗户等当窗帘布。
设计之中的乾清宫非常的大气,楼层高,窗户非常的宽大,这窗帘布也是需要单独的去制造,接着这个机会,刘晋也是准备将珍妮纺纱机这个大杀器弄出来。
明朝的盐商、粮商、茶商赚钱,其实还有一个布商也非常赚钱,因为布匹是关系到人们衣食住行当中的衣,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做布匹买卖的商人实力也是相当雄厚。
刘晋的拿着笔和纸一项项的记下来,一个庞大宫殿的建造,它需要用到的材料太多、太多了,涉及到的一个个行业、一个个领域,其中都大有可为。
“最重要的还是钢筋,没有给弘治皇帝修建乾清宫的话,想要拿到办钢铁厂的许可都不知道猴年马月的事情了,现在倒好了,轻轻松松就获得了。”
看了看纸上林林总总记录下来的十多个即将要去兴办的产业,刘晋都笑的合不拢嘴。
盐铁一直以来都是朝廷专营,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涉足其中,现在一下子盐场可以私人开办,连这个炼钢的许可也都拿到了。
刘晋一直以来都想要搞个炼钢厂,自己冶炼钢铁。
因为刘晋麾下的诸多产业当中需要用到钢铁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天津这边要搞房地产,几乎都是少不了钢铁。
可是这个时代的钢铁产量非常少,关键是质量奇差无比,从各个渠道购买到的铁,很多都非常脆,大铁锤用来一敲就碎了。
读过化学的朋友都知道,这是因为铁里面含有的碳过多,所以铁才会非常脆,这也是古代的铁为什么要经过铁匠反复的捶打,祛除里面的碳才能够使用的原因了。
明朝的铁产量低,至于钢的产量就更低了,所有的钢都是靠铁匠一锤子、一锤子捶打出来的,所以好的铁价格极其的昂贵,用来建房子什么的就太贵了,根本就承受不起。
钢铁在这个时代也是极其暴利的一个行业,因为钢铁的需求实在是太旺盛了,兵器铠甲、农具菜刀、铁锅等等,都离不开铁。
历朝历代将钢铁牢牢掌握自己的手中,虽然可以防止有人靠这个冶炼兵器造反的目的在里面,但更多的还是为了钢铁的暴利。
只是古代的冶炼技术有限,冶炼出来的钢铁往往都不够朝廷自己使用,所以虽然说这盐铁专营,但大明各地还是有大量地方的士绅豪族在冶炼钢铁以获暴利。
这也是刘晋能够轻松拿到冶炼钢铁许可的原因,因为一个方面是帮皇帝建宫殿,弘治皇帝不能不有所表示,朝廷这边不用花银子,也不用耗费人力等等,自然是无所谓,反正冶炼钢铁的也不止刘晋一个人。
另外一个方面是朝廷自己官办的冶炼钢铁的作坊产量太低,都有自己的任务,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产能来满足刘晋建造乾清宫的需求。
“钢铁厂可是要好好的规划、规划了,最好还是选一个离铁矿石产地更近的地方,这样才能够大大的节省运费。”
想到钢铁厂,刘晋就再次拿出了一张地图,这是刘晋靠金手指弄出来的地图,上面详细的表明了各个地方的矿产资源分布。
“后世的首钢刚刚开始的时候这铁矿都是来自密云吧,这密云铁矿的产量虽然不能和世界上其它的大型铁矿相比,但是满足眼前的需求来说那是绝对足够的。”
很快,刘晋在京城附近的密云这里画上了一个圈,密云铁矿在后世也是鼎鼎有名的。
“嗯,接下来可就有的忙了,一下子要办怎么多的产业,还有天津、京城这边两头来回跑。”
细细的算完,刘晋也是开始对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做一个详细的规划了。
不过还没有等刘晋这边规划好,一道爽朗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臭小子,臭小子,有赚钱的买卖也不和老张说一声,也太不够意思了。”
听到这个声音,刘晋赶紧将书桌上面的纸收起来。
第304章,投资两百万两银子的钢铁厂
京城通往密云县的官道上面,一辆辆马车正在缓慢的行走,这些马车全部都是四轮马车,上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数量足足有几百辆。
刘晋、张懋、徐光祚、朱厚照四个人骑着高头大马并列而行,走的很慢,一边聊着天。
“老刘,在京城这边不能建钢铁厂吗怎么非得要去密云这里”
朱厚照很是不解的说道,这一次的投资规模非常的庞大,根据刘晋这边弄出来的招股书,这一次要建造的密云铁厂,投资将会高大两百万两白银。
在这个时代,普通老百姓一年有个三两银子就能够过活的时代,这两百万两白银换算成后世的财富的话差不多就有两三百亿了。
如此庞大的投资,纵然是在后世那也是属于超大规模的投资了,至于这个时代,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还是头一遭。
当然参与密云铁厂投资的都是有钱的主,弘治皇帝投资了四十万两白银,朱厚照和刘晋两个也是个投资了五十万两白银,剩下的六十万白银,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三家均分了,每家投资二十万两。
如此庞大的投资,如此奢华的投资天团,都足以说明这个密云铁厂的浩大了,刘晋准备将它设计成为这个时代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铁厂。
“京城这边虽然各个方面条件都很不错,但是有一个缺点,在京城这边建厂的话,离铁矿石的产地太远了。”
刘晋笑了笑说道。
“铁矿石嘛,能够消耗多少,有四轮马车运就足够了。”
朱厚照不以为意的说道,他的观念自然还是停留在现有冶炼作坊的基础上,他是去看过的,知道这些冶炼作坊的产量,一年都消耗不了多少铁矿石,当然也冶炼不出多少钢铁。
“我们怎么多人加起来投资两百万两白银,如果需要的铁矿石还是用马车来运的话,那我们猴年马月才能够收回投资”
刘晋摇摇头说道,接着看了看眼前凹凸不平、蜿蜒曲折的官道说道“或许我们首先应该要做的就是先修一条路。”
“咳咳,臭小子,我们这一次可是砸锅卖铁跟着你一起投资的,你也不能胡乱糟蹋这银子啊。”
张懋一听刘晋要修路,顿时就忍不住说道。
张懋现在各个产业都铺开了,虽然都是赚钱的买卖,但一时半会手头也是很紧的,这一次得知刘晋有大买卖,那也是又卖了一些地,硬着头皮也要跟上来的。
说实话,他也是很好奇,不就是一个冶炼钢铁的厂,怎么投资就要两百万两白银,这刘晋竟然首先想着的是来修路。
“张公,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这京城和密云之间也很近,修个水泥马路也花不了多少银子,修好了之后也是可以大大的方便我们以后的往来,这冶炼出来的钢铁也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出来,这可是为了以后的赚钱大计,怎么是糟蹋银子”
刘晋笑着说道。
“刘兄做事我是很放心的,我就是好奇刘兄所说的冶炼方法。”
徐光祚对刘晋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当然没有信心也是不行的,现在自己的妹妹都已经刘晋的人,就等着明年这小子金榜题名之后成婚呢,自己妹夫,自己还是要站在他这边的。
“对,对,老刘,你赶紧跟我说说,你这高炉炼钢法到底行不行啊,怎么大的投资下去,而且还有父皇的四十万两银子,要是搞砸了,那可怎么办”
朱厚照也是跟着说道,因为要办钢铁厂,朱厚照这些天也是在刻苦的学习相关的知识,他聪慧过人,只要认真去学,很快就能够学的七七八八。
这个时代,明朝主要的炼钢方法是炒钢法。
常规的炼铁法,只能炼出生铁,然后再将生铁锻打脱碳,又或者用熟铁入炉加温渗碳炼成钢即灌钢法。
这就需要两次加热,然而在明朝时,我们的老祖宗发明出炒钢法,不需要冷却再次加热即可生产出钢材来,降低了燃料消耗量并大幅增加了产量,这个技术欧洲到18世纪才有。
炒钢法算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冶炼技术,明朝的钢铁产量也是这个时代地球上产量最大的,当然,这个产量相比起后世来依然微不足道。
明朝的产量大,主要是因为国家大,真要说人均钢产量的话就和后世差不多了,总量很大,但人均排名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炼钢其实也没什么难的,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跟着我还怕亏本”
刘晋很是自信的说道,有金手指在手,炼钢铁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随着庞大的车队进入密云县,整个密云都开始沸腾起来。
“招工了招工了”
“密云铁矿招工了密云铁矿招工了”
“包一日三餐,每天至少五十文的工钱多干多得,有意向的速度来报名。”
在密云县的各个乡镇,刘晋带过来的人开始敲锣打鼓,大规模的招工。
钢铁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同样也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即便是后世,一个钢铁厂的员工也是非常的庞大,需要的人手特别多,放到这个时代,那更是如此了。
“一天至少五十文的工钱,还包一日三餐”
这个条件无异于是拥有巨大的诱惑力,整个密云县的人都变的躁动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刚刚成立起来的密云铁厂就招募到了五千多人,几乎将整个密云县的青壮劳动力都给招的干干净净。
为了筹建这个密云铁厂,刘晋也是从自己麾下的诸多产业当中抽调了一大批骨干来出来,组成一个两百人的庞大管理队伍。
有庞大的资金,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再加上暂时又招到了足够的人手,整个密云县也是迅速的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工地。
每天都有几百辆马车不断的往返京城和密云,为密云这边源源不断的输入大量的物资。
密云县的群山之中,每天都有大量人在群山之中转悠,勘探铁矿石、煤炭的分布和产量;平原开阔的地带,大片、大片的土地被来自京城的贵人买下,变成了热闹非凡的工地。
银子犹如洒水一般洒在密云这个小小的地方上面,整个密云县的人都能够感觉到银子似乎一下子变的好赚起来。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家里面的青壮劳动力被招进了密云铁厂,而且还签下了长期的雇佣合同,包一日三餐,还至少有五十文的工钱,干活卖力的话,有人甚至于能够拿到上百文的工钱,这妥妥的是高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进一出之下,密云这里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变的好过起来。
要知道这个时候正是冬天农闲的时候,家里面只有出,没有进,当家的脸色都难看,小孩子挨打最多的时候,以往穷苦的人家甚至于还要出去过冬才能够挨过这个冬天。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大家的日子一下子就变的好过多了,甚至于家里面如果养了猪啊、羊啊、鸡鸭什么的都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送到密云铁厂这边去,有多少收多少,价格公道,以至于很多人都在寻思着明年是不是可以多养一些。
对于密云这里的士绅、地主来说,他们的日子也是一下子变的好过多了,今天有某个地主家的山卖到了几千两银子,明天有某个士绅家的山因为发现了煤炭卖到了上万两银子。
后天的时候又听说密云铁厂这里需要大量的砂石,沙子、石头都能够卖钱,只要安排人运到密云铁厂这里去就能够换到白花花的银子。
再说密云铁厂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粮食、肉类,需要各种各样的物资等等,基本上能够在密云这里采购都在密云这里采购,也是让整个密云县的商人、士绅等等跟着享受到一波红利。
有钱有人就好办事,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一座高达十几丈的高炉就伫立在密云县的大地上面。
第305章,开始炼钢
密云铁厂,巨大的高炉旁边,朱厚照、张懋、徐光祚三人看着高达十几丈的高炉,还是难以相信,在短短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他们竟然造出了如此庞大的建筑。
“水泥不愧是神器,没有此物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造出如此大的高炉。”
徐光祚忍不住感叹道,有了水泥,搞基建就变的简单、轻松多了,眼前这高达十几丈,直径有好几米的巨大高炉,硬是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就造出来了。
当然了,这个过程当中,刘晋花出去的银子也是跟流水一般,以至于张懋很多次都忍不住眼睛泛红,心疼无比,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堆起来的。
“还好有金手指,不然真心是一头黑,对着金手指给出的图纸和方法,依样画葫芦,这才造出了眼前的高炉,就是不知道好不好用,如果要是不好用,再重新建一个的话,张懋杀了我的心都有吧。”
刘晋心里面忍不住一阵庆幸,炼钢真心是技术活,弄雪盐的时候,刘晋还能够靠着自己一知半解的化学知识来实现,这炼钢就根本不可能了,还好有金手指。
眼前的这个高炉,看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其实设计相当的简单,当然,这也是刘晋研究了足足半个月图纸,亲自带着庞大的队伍建造了一遍之后才得出的结论。
眼前的高炉主要分成五个部分,从下到上依次是炉缸、炉腹、炉腰、炉身、炉喉,炉缸部分主要是出水口、出渣口、鼓风口、热风管、氧气输入口,炉喉顶端的部分则是设置了各种各样进料的入口,以及设计的排烟的烟囱。
结构可以说相当的简单,并没有什么太复杂的东西,当然了太复杂的东西,这个时代也根本就做不出来,这也是金手指简化、简化再简化之后弄出来的在这个时代可以实现的高炉。
这还是因为有水泥的存在,如果要是没有水泥的存在,根本就不可能建造出如此庞大的高炉,也根本就不可能在如此多的时间内就建造完成。
“老刘,我们是不是可以试一试了”
朱厚照有些迫不及待的对刘晋说道。
眼前这座高炉,朱厚照也是全程参与了建设,他现在都已经可以算是高炉设计大师了,很多地方,他一学就会,甚至于还能够举一反三,让刘晋这个后世穿越过来的人都不得不感叹,绝对不能小瞧古人。
因为全程参与了眼前这座高炉的建造,朱厚照此时也是微微有些洋洋得意,似乎很有成就感,恨不得现在就开始炼钢,试一试这高炉的火力。
“过几天来吧,原料都还没有准备好。”
刘晋想了想摇摇头说道,高炉虽然是建好了,但是炼钢也不仅仅是有高炉就可以的,它需要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白云石、煤炭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