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接下来应该是有人跳出来指向朕的内帑了吧。”

    此时的弘治皇帝看着眼前这些以往信任有加的文臣,觉得这些人就跟跳梁小丑一般,在这里不断的演戏,演戏给自己看,亏自己以前还非常的信任他们,对他们的话那几乎是言听计从,纵然是被人指着鼻子,喷了一脸的口水,弘治皇帝也是自比唐太宗,像对待魏征一般对待这些文人。

    现在,弘治皇帝看着这些文臣的似乎怎么看都觉得怎么恶心,反倒是那些武将勋贵们,看起来似乎要顺眼多了,至少,这些人没有骗自己。

    “臣周经启奏陛下,国库空虚,恐怕没有多余的银两用来向粮商购买粮食,臣请陛下用先行用一部分内帑银子来购买粮食,等到国库充裕的时候,国库再来偿还给陛下。”

    这个时候,猪扒皮周经站了出来,很自然的就盯上了弘治皇帝的内帑。

    “……”

    弘治皇帝一阵无语,这周经话说的很漂亮,什么先借自己的内帑,等到国库有钱的时候再还自己,这就跟后世借钱的套路是一样的,先借我应急,我下个月发工资之后再还你。

    真要是信了周经这个老头子的话,弘治皇帝的内裤都要被卖的精光,弘治皇帝可是很清楚的,这借出去容易,想要周经用国库来还,做梦!

    “是啊,陛下,国库空虚,但陛下的内帑却是非常的充盈,这西山煤业年赚百万两白银,太子殿下的玻璃厂更是日销几十万两白银,日进金山、银山。”

    “陛下拿出一部分的银两出来肯定是没有任何的问题,还请陛下拿出一部分的内帑出来购买粮食,先解救灾民要紧啊!”

    “陛下一向爱民如子,自然是不会看着黎民百姓受苦受难的。”

    其他的朝臣们顿时一个个似乎找到了目标,一个接一个的跪倒在地,哭着、喊着让弘治皇帝拿出内帑来买粮赈灾。

    “果然不仅仅是盯上了朕的内帑,连太子的玻璃厂也都盯上了,果真是要将我们父子都掌控在手,控制皇权。”

    弘治皇帝面无表情,内心之中的怒吼却是已经熊熊的燃烧起来。

    一切都和朱厚照所说的没有任何区别,一丝不差,此时此刻,他就像是一头被触动了逆鳞的龙,平静的外表之下,隐藏着无尽的怒火。




第179章,发呆的张懋
    尽管心中有着滔天的怒火,但弘治皇帝表面上依然喜怒不形于色,这是他多年以来养成的一个上位者习惯。

    他只是静静的看着,静静的听着。

    下面的这些朝臣们一个个都不断的上奏,希望弘治皇帝拿出自己的内帑来购粮解救天下的黎民百姓,一个个看起来都是真正的爱民如子,在他们的口中,现在的灾情那是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哪怕是在拖上一分半秒都要出大事。

    弘治皇帝的目光转向朝中的武将勋贵,这些武将勋贵一如既往,既没有任何的表情,也没有人站出来表态,仿佛空气一般,没有丝毫的存在感。

    这几乎是土木堡之变后武将勋贵们的常态了,他们虽然站在这个朝堂之上,但是这里已经没有他们说话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被文臣们所掌控。

    想到这里,弘治皇帝轻轻的咳嗦一声,顿时整个大殿很快就安静下来,大家都知道弘治皇帝有话要说了。

    “英国公张懋,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弘治皇帝竟然向武将勋贵这边问话了,这可是以前都没有的事情,别说是这赈灾和武将勋贵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纵然是军事方面的事情,这些武将勋贵一向也是没有任何的说话权。

    这个特色基本上贯穿了这个明朝的历史,当然这一切也都是从土木堡之变后才逐步形成稳固下来的,文官彻底掌握一切的话语权,包括军队的话语权。

    中后期明朝的诸多名将其实都是文人出身,像什么王阳明、谭纶,还有晚明时期的孙承宗、孙传庭等等,这些人都是文人,本身并不是武将,这一个方面说明了文人打起仗来也很牛叉,另外一个方面也是说明了这明朝军队的控制权从于谦之后就始终牢牢地被文人所掌控,根本就没有武将勋贵们什么事情。

    现在弘治皇帝竟然向英国公张懋问话,这顿时就让在场的这些文臣们一个个或是皱眉,又或是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至于像刘健、谢迁、李东阳这些内阁大臣,一个个更是脑海急速的深思起来,这弘治皇帝绝对不会随意如此乱问的,以往都是问自己三人或者六部尚书的意见,根本就不会咨询这些武将勋贵的意见。

    英国公张懋原本正在发呆,这是他长期以来养成的一个习惯,当然不止他如此,很多的武将勋贵甚至已经练成了站着睡觉的特殊本领。

    没有办法,早朝起的太早,身为武将勋贵又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可是偏偏这早朝又不能不去,总不能一直站着无事可做吧,总要找点事情来打发时间,不然一个早朝下来就跟度日如年没有任何的区别。

    英国公张懋算是文臣勋贵里面的代表人物了,但是他也一向如此,一年到尾这早朝天天上,他发言的次数都可以数的过来,每次基本上也都是关于祭祖之类的事情才有他发言的机会。

    所以他也和其它的武将勋贵们一样,都练就了一身打发时间的好本领,他的方法就是发呆,整个人看起来似乎在仔细的聆听皇帝讲话,其实早就已经神游太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张懋”

    弘治皇帝等了几下,见张懋一直没有回话,微微皱眉,声音提起了几分。

    “哦臣在。”

    张懋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恭敬的说道。

    “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弘治皇帝再次问道,其实他是知道这张懋刚刚应该是根本就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方面,因为他当皇帝怎么多年来,好像也没有让武将勋贵发表过自己的意见。

    “或许以后应该多咨询下武将勋贵们的意见,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以前是太过宠信这些文臣们了。”

    弘治皇帝的内心之中,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看看张懋,再看看其他的武将勋贵,他也是开始反思起自己的执政之道。

    “臣…”

    张懋此时额头上微微涌现出一些细微的汗水,他不知道该怎么去说,因为一向没有存在感,他和其他的武将勋贵们一样,也都秉持着无为的原则,所谓无为,那就是不关心,不过问,不发表任何意见。

    反正这些武将勋贵们都是端的铁饭碗,只要不造反这荣华富贵就可以代代相传,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和这些文臣们争什么,当然也是争不过。

    这些文臣们也是很清楚一点,这所有的权力都在文臣手中,所有的话语权也都在文臣手中,这些武将勋贵只要乖乖听话,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你继续享受你的荣华富贵,我继续掌握我的大权和话语权,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大家都好过,不然,这些文臣们有的是手段让这些武将勋贵们难过。

    “怎么”

    “你是英国公,国之基石,社稷栋梁,现在国家有难,你难道连一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都没有”

    弘治皇帝脸色一变,厉声的说道。

    “臣,臣以为诸公所言甚是,现在饥荒肆虐,生灵涂炭,朝廷理应火速筹集粮食用来赈济灾民。”

    张懋额头之上冒出了豆大的汗水,脑海中急速的思索起来,他察觉到了这一次弘治皇帝的反常,也是明白了弘治皇帝现在需要自己这边给他出力。

    一向老狐狸的张懋脑海中也是开始急速的思索起对策来,这皇帝让自己的背锅的时候,这个锅不背也得背,不然以后肯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这得罪了满朝的文臣,日子可能不好过,但得罪了皇帝,这祖宗传下来的铁饭碗可能就没了,所以想来想去,他知道自己这个锅是背定了。

    他的话也是让满朝的文臣们一个个微微点点头,心中赞叹张懋识趣上道。

    不过张懋的话锋一转又说道:“只是这一次灾荒肆虐颇为严重,朝中诸公又心急如焚,与灾民感同身受,所以臣以为,这救济灾民不应该仅仅只是陛下一人出力,朝中诸公也理当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共同出力赈济灾民。”



第180章,割肉的滋味
    张懋的话一落下,弘治皇帝顿时心花怒发了,心中对张懋竖起了大拇指,这个老狐狸就是聪明,一下子就揣摩到了自己的意思,并且很聪明的将满朝文武都拉下水。

    大家不是一个个口口声声说这灾情十万火急,一个个不是说为灾民寝食难安嘛,现在好了嘛,既然大家都觉得这灾民日子难过,那就如张懋所说的,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不要只是空喊口号。

    至于满朝的文武大臣们顿时一个个都忍不住缩起了自己的脑袋,特别是刚刚叫的最大声的周经、吴宽、陈巩等人,一个个甚至于微微的弯下腰,以免弘治皇帝看到自己,让自己先表态。

    同时心里面也是忍不住骂起来,你英国公张懋家大业大,又是祖传的铁饭碗,财大气粗,随便捐点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就那么点家当,自然是不舍得拿出来捐给那些灾民的。

    “好啊,英国公不愧是英国公,国之柱石,时刻不忘为君分忧,为国疏难。”

    弘治皇帝满脸笑容的对张懋一番夸奖。

    “臣…愧不敢当!”

    英国公张懋此时的背后都已经一身汗水了,他知道今天自己是得罪了很多、很多人,但是没有办法,这个锅必须要背。

    同时心里面也是快速的思索起来,这既然都已经得罪了这些人,这锅也背定了,那就要背的漂亮一些,抱紧弘治皇帝这条大腿来。

    想了想又说道:“刚刚听闻有饥民易子而食,臣深感愧疚,身为国之重臣,竟无法为君分忧,为黎民百姓谋福祉,实在是上负君恩,下无颜面见天下黎民百姓。”

    “所以臣愿意捐银两万两,捐粮五百担用来赈济灾民,为解救灾民略尽绵薄之力。”

    张懋一边说,一边心里面也是在滴血,这粮食倒没有什么,也就是现在值钱,灾荒一过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这两万两银子却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他虽然是国公,家里面自然远不止良田千亩,家财万贯,但是银子在这个时代依然是非常值钱,他手中的银子其实并没有太多。

    要不是去年跟着西山煤业,和成国公朱辅、定国公徐永久两位国公一起搞了三公煤业,靠着蜂窝赚了不少银子,他还真心不舍得拿出两万银子出来。

    听到张懋的话,在场的文武大臣们顿时眼前一黑,这个张懋,这是要成为朝中公敌的节奏,这捐就捐吧,大家意思、意思一下也就得了,重点还是要对准弘治皇帝嘛。

    你倒好,一开口就是两万两银子,五百担粮食,你叫我们其他人怎么跟

    你都捐两万两银子了,五百担粮食了,我们这后面跟着的人,纵然是再少,也绝对是没有办法意思、意思就敷衍过去的。

    “好,不愧是英国公,朕先替灾民们谢谢你了。”

    弘治皇帝简直就是龙颜大悦啊,高兴的再次对张懋夸赞道。

    “臣…臣也只是不忍心灾民们易子而食,尽一点绵薄之力罢了。”

    张懋擦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水,这个锅实在是太重了,压的人喘不过气来,这以后绝对没有好日子过了。

    “诸位爱卿说的好啊,现在灾情已经十万火急,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甚至于出现了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朕甚是心忧。”

    “诸位爱卿刚刚一个个也都悲天悯人,心急如焚,想必也都是愿意为赈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弘治皇帝点点头,接着转头看向群臣,缓缓开口说道。

    他的话也是让群臣们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刚刚叫嚣的人更是一个个缩着脑袋,低着头,弯着腰,尽量让弘治皇帝看不到自己,生怕被点名出来。

    “英国公说的好啊,这天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君臣上下一心,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共同出力赈济灾民,相信再可怕的灾难也是可以度过的。”

    弘治皇帝将目光看向群臣,微笑着期待群臣们的回答。

    朝着的大臣们,此时一个个也都学起了武将勋贵,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根本就没有听到弘治皇帝话的意思,都不站出来说话。

    “怎么”

    “都不说话了”

    弘治皇帝嘴角露出了一丝讥讽,接着目光看向周经说道:“周爱卿,你是户部尚书,据朕所知,你老家在山西阳曲拥有良田万亩,这一次山西也受灾,想必你应该是不忍心看着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易子而食吧”

    弘治皇帝见没有说话,第一个就将周经给点出来,这个周扒皮,以往就知道盯着自己的内帑,有事没事就要自己从内帑之中那钱粮出来支援国库,这一次,也是该让这个周经出点血,尝一尝心里滴血的滋味。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周经整个人眼睛一黑,都忍不住要昏过去,这是终日扒皮,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被猪给扒皮的时候。

    “臣…臣愿意捐银一万两,另外再修书一封回山西阳曲命家中将所有的粮食全部拿出来救济灾民。”

    没有办法,前面的时候表现的有多心急,现在就要割多少的肉,纵然是心里面在滴血,可是周经依然不得不割肉。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周经整个人就跟死了爹妈一样难受,脸色非常的难看,肉痛啊,割肉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啊。

    “嗯”

    弘治皇帝很是满意,长长的嗯一声,算是绕过了这个周经,接着目光扫向群臣,群臣顿时一个个都连头也不敢抬,生怕下一个就点到自己。

    “吴宽,你们家好像是山东的吧,听说这家里面良田都有好几万亩,这家乡闹灾荒,你是不是也一样于心不忍,想必也是心急如火吧”

    弘治皇帝的目光锁定在吴宽的身上,这个口口声声讲着要以信为本,不能征粮,只能够先买粮的人,弘治皇帝倒是很想看看他能够割多少肉下来。

    “臣…臣确实是心急如焚,臣愿意捐出白银一万两,另外再修书家中,命家中出粮三百担用来赈济灾民。”

    被点名的吴宽整个人都微微颤抖,这是割肉割痛,心都在滴血。



第181章,从来没有这样富过
    下早朝的时候群臣的脸色都非常不好看,无它,刚刚每一个人都被逼着捐银捐粮,特别是前面一个个悲天悯人,口口声声说灾情十万火急的,全部被弘治皇帝挨个点了名,一个个都狠狠的出了一次血。

    这一次,满朝的文武大臣合计捐出的白银超过五十万两,粮食超过三万担,再加上弘治皇帝这边决定从内帑之中拿出五十万两白银用来购粮赈济灾民,这单单是银两就超过一百万两了。

    “哼”

    周经此时犹如死了爹娘一般,黝黑着脸,看到英国公张懋的时候都忍不住冷哼一声,将这一切都怪罪到了张懋的头上。
1...5253545556...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