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120笑话
徐庶再次举目望去,正如大爷所说的,街道两边叫卖的多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娘,而且每个人的脸上都很热情,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n
第六六三章 迷茫的徐庶
“呔,公子你这话就不中听了,若非老汉我知道你是无心的,此刻绝不肯与你多说一句话。”徐庶的话似乎触怒到了武大爷,当即引起他的不满。
“是,是,小子无状,惹得大爷生气,不知这是为何”
“嗯,公子你的态度不错,老汉倒也可与你说说。不然,公子若是再这般,想要在幽州境内行商,怕是举步维艰了。”武大爷很满意徐庶的态度,捋了捋白须,教育道:“如今整个幽州境内,若说最得人心的,自然是幽州牧无疑,但凡有谁敢说幽州牧的不好,遇到脾气差的,说不定都会冲上来与你拼命咧。幽州牧是真的在为咱们这些百姓做事,你就说幽州牧征兆劳役为何不要独子,身有疾病之人不要,放在以往,官府恨不得把所有的壮丁都给征招了,还不是因为幽州牧顾及到我们这些老弱,怕孩子们都出来干活,家中无人照料。单单是会想到这一点,幽州牧就值得我们为他卖命。”
“是,是,大爷你说的极是,幽州牧是一心为民,小子不应该以小人之心来揣测。”徐庶的态度依然诚恳,原本他只是随意与武大爷聊几句。但是,聊了这么久,他却是发现武大爷似乎也是个有想法之人,而且隐隐的应该也是有读过书的,所以徐庶这才停留下来,与武大爷多聊一些时间。
“那是!”
武大爷自得的应了一声,好似幽州牧是他所要守护的人一般,被人称赞他高兴,被人诋毁他就发怒。
“就公子你刚刚所说的,官府给孩子们的工钱不会多,还是如以往一般。但是,不论是孩子们,还是我们这些老弱病残都恨不得站出来帮助幽州牧做事,将北京城早日建好。不得不说,幽州牧是个仁善的好官,这城池名字起的都与众不同,嘿!”
徐庶嘴角抽了抽,这北京城的名字怎么就与众不同了。不过,他可不敢说什么,不然武大爷估计又要怼他一波了。
武大爷似乎沉浸在其中,也没注意到徐庶的表情,不然怕是又要开口教育了。
“公子,你先前说幽州牧给予孩子们的工钱高,这却不然,幽州牧给的工钱与往常一般无二,但是为什么我们都很乐意替幽州牧干活我们都不是瞎子,早日将城池建设好,对我们来说自然也不是坏事,所以孩子们才会如此卖力的干活。至于说有人敢克扣工钱,嘿嘿,老汉我倒是好久没见到这种事发生了,却也想看看有没有人敢这般做。”
很显然,在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底层的官吏克扣工钱,想要趁机捞一笔。然而,不等那些干活的百姓去告状,袁常暗中安排的督查人员就发现了此事,然后,不用说又是一番雷霆怒火。并且,袁常严厉声明,他们已经拿了优渥的薪饷,若是想体验当苦力的生活,他不介意成全他们全家。于是乎,在这些官吏被削去官职,并且连累家中一起被扔到劳力队伍,而且他们还是没有工钱的白干活的情况下,伸手的人就销声匿迹了。当然,只要他们自信能躲过袁常的督查,那倒是可以尝试一下。不过,脑子是个好东西,谁也不会傻的为了克扣的那三瓜两枣,放弃自己的职位。
“幽州牧果然仁善,连这些都为你们想到了,让人钦佩。”徐庶这句话乃是由衷而发,不存在拍马屁的行为,毕竟这里就他和武大爷两人,拍马屁也没人知道。袁常看上去不过二十左右,行事却是滴水不漏,即便是徐庶自己来做,都不一定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对了,武大爷,小子在冀州听闻,长安城生乱,李傕和郭汜乱斗,天子正身陷贼子之手,武大爷你有何看法”
聊了这么久,徐庶终于寻到机会把心中的话给说出来了。
“嘿,咸吃萝卜淡操心,天子的事情与老汉我何干”武大爷却是嘿然一声,似乎根本不在意天子的情况。
“武大爷,你这话小子却是不认同了。”
说到自己关心的事,徐庶的脸色立马摆正,肃然道:“天子是天下人的君父,他的安危天下人都应该关系,怎么能说与你无关呢”
“嘿,公子你倒是有些想法。”
武大爷似乎被徐庶的语气给刺激到了,反问了一句,道:“那么,公子老汉我问你一句,若是你的孩子此刻吃不饱,穿不暖,你要怎么做”
“那自然是去努力做事,争取让孩子能吃饱穿暖。”
“着啊!”
武大爷一拍手,赞同到,随后眯起眼看向徐庶,怪声说道:“既然公子你明白这个道理,那老汉问你,当我们这些子民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我们的‘君父’天子他人在哪里也许他在宫中锦衣玉食,可曾想过我们的生活如何”
“武大爷,这也怪不得当今天子!”
徐庶似乎进入了状态,连忙反驳道:“当今天子临危登基,便接连受到贼人的迫害;前有董卓贼子作乱,后又有李傕、郭汜贼子作乱,天子亦是身处险境,我等子民当思救天子于险境,然后天子才有机会顾及我们。”
“公子,那照你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子民的错咯”
“…”
老汉的话让徐庶没办法接下去了,皇家的事再怎么样也怪不到百姓身上,要也是那些权臣、宦官的错。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页就说了东汉灭亡的原因:“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出师表》中诸葛亮也说了:“先帝在时,每与臣论及此事,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说东汉在桓灵二帝的时候就开始走向灭亡了呢
这就不得
不提东汉那个著名的“跋扈将军”梁冀了。
汉顺帝刘保是宦官拥立的,刘保当了皇帝后,他的正妻梁氏就成为了皇后,而皇后的哥哥就是梁冀。汉顺帝即位的时候才十岁,于是就给了宦官和梁冀掌权的机会。宦官们和梁冀勾结在一起,联合把持朝政达二十多年。汉顺帝去世之后,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利。梁冀就立了只有三岁的刘炳为帝,是为汉冲帝。只有三岁的皇帝才刚学会走路没多久,朝政当然由梁冀继续把持了。就算刘炳扳不倒梁
第六六四章 徐庶的顿悟
武大爷见徐庶一脸的迷茫之色,也没有搭理他,将目光扫向四周,想要看看有没有生意上门。结果,扫了半天,没看到有生意上门,可能是觉得有些无聊,也可能是觉得跟徐庶挺聊的来,当下便将徐庶给唤醒。
“嘿!”
武大爷轻笑一声,不知是在嘲讽,还是在嘲讽,只听他说道:“我说公子,你把天子当‘君父’,‘君父’可未必把你当孩子。老汉我好歹还是个农夫,还会被当人看。你们这些行商的,别看有家财万贯,不说朝廷没把你们当人看,天下间又有多少人看得起你们这些行商的”
士农工商在历朝历代都是这样排位,除了短时间出现的王莽新朝之外。商人虽然排在第四位,但是,其实跟那些奴隶、妓女是没什么区别的低贱身份。别看商人有钱,除非是在朝廷颓败的时候,商人还能有些作为。在正常的情况下,商人的子孙后代都不能参加科举,除非改变自己的身份,不过,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谁又想过上过哈哈的日子。所以,武大爷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似乎被武大爷的话给惊醒了,徐庶思索了片刻,又沉思了起来。
袁常的新制度里,似乎将阶级制度给排除在外,虽然袁常没说,但是,徐庶他们也是能够看得出来的。阶级制度虽然说不是很人道的一种制度,不过却有他存在的合理性。社会是在缓慢的进步着,一下子大刀阔斧的将这一制度给解除了,也并非是说就是好事。就如新朝的王莽,他废除奴隶,追求人人平等,这是个很好的想法。然而,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不仅是世家大族起来反抗,就连那些百姓都起来反抗他。世家大族的反抗是必然的,可是,百姓为何也要反抗呢
首先,当今社会的生产力不够,百姓不要说享受生活,就连吃饱饭都是一个问题,而废除了奴隶制度,那么百姓就不能卖身为奴到富人家,那在天灾之时,他们又如何活的下来所以,有时候百姓当奴隶并非是被迫的,也是一种生活无奈之下的选择。当奴隶还能混口饭吃活下去,不当奴隶就要活活饿死,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且陶渊明那是因为世家大族出身,有底气说出这句话。不过,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家,不具有可比性。
而且,在封建的时代,皇帝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成为奴隶,根源上奴隶是很难消除的。
华夏在春秋战国时期结束了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但是,这仅仅只是社会形态的变化,并非说明奴隶制就此消失了。不说局部、小范围的奴隶出现,华夏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奴隶制时期,每一次都是华夏的悲剧。
第一次,自然是五胡乱华时期,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华大地陷入了黑暗,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南下。关于这段历史,可以从这二个关键词中管中窥豹:两脚羊,就是将汉人比作能吃的“羊”,汉人沦为食物,何其凄惨;乞活军,这支军队的名字,和威风勇猛毫无关系,而是乞求活下去,可见他们见到过多少沧桑,经历过多少苦难,最终只提出这么一个让人辛酸的要求!在这个时代,汉人女子最痛苦,基本上是“夜间被奸淫,白天当粮食”
第二次,金国灭北宋时期,北方大地陷入了黑暗之中,与五胡乱华时期没什么差别;当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描述了汴京何等的繁华场景,人口有数百万,可是历经靖康之耻后,人口衰减不到十万。金人看到汉人,但凡不顺心的就直接砍杀,女子也是极其悲惨,在大街上直接被拉走奸淫,死者无数,可见黑暗;
其次就是元朝和清朝时期,元朝和清朝的统治者都是从草原上崛起的,相对于汉人的文化而言,他们制度的落后无需多言,奴隶制在他们眼中才是正常的。
除了这四个时期是明确的奴隶制时期,其他时代的奴隶制成因各不同。
夏、商、周、秦时代,奴隶多产生于战争,从敌方俘虏的平民成为奴隶,也有因犯罪被贬为奴隶的,有官奴和私属之分。汉朝,奴隶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土地兼并而形成的私属,另外东汉末年,人民为躲避战乱,投靠大庄园主,也成为私属。
而在汉唐时期,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良贱之分,如部曲殴伤良民要处死,良民打死自己的部曲,部曲有罪不论、部曲无罪只判徒刑且可以用钱赎免。犯叛逆罪的,全家乃至全族要没为官奴。宋朝以前,长期受雇于人的,其地位低于良民,也是奴隶的一种。
宋朝开始,因雇佣关系形成的主仆关系不再视同于良贱关系。但实际上,私属奴隶的现象大量存在,不过在法律上禁绝了私属奴隶、也不允许将良民卖为奴隶。
清初也对汉人实行奴隶制,至雍正年间才废止奴隶制,清初经济繁荣,康熙皇帝采低税负,像明朝一样卖身为奴者实际上已大幅减少。华夏古代的贱民制度不同于奴隶,乐户、匠户、仵作、牙人、娼妓、甚至宋代的军人在法律上都是贱民,但是他们并不是奴隶。华夏虽然没有严格定义下的奴隶制度,但是受到类似奴隶制度而伤害的汉人不在少数,在清雍正年间废除贱民制度。而直到一九一零年清廷下谕颁布《钦定大清刑律》,才彻底取缔奴隶制度。在这部现代刑法典里,华夏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的人口买卖制度被彻底禁止,主奴名义在法律上绝对成为非法。
所以,袁常有时候就搞不明白很多人的想法,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想要穿越到清朝的年代,动不动就是下跪,动不动就是奴才的称呼,这样的时代有什么好。即便是想要安逸、平静的日子,唐、宋、明前期都比清朝好了不知多少倍。
且不提这些,徐庶被武大爷的一番话给触动到,将天子与新制度对比了起来。
天子的存在,在如今这个时代,或者说在封建时代,地位都是无与伦比的,至于说在乱臣贼子的眼中,那自然是无关紧要;按照这个思路来说,袁常岂不是乱臣贼子压下心中的念头,徐庶继续思考着。按照袁常新制度的想法来说,天子的存在似乎是没有必要的,只是换一个领导者罢了。而且,新制度里,领导者并非是家天下,又回到了古时的公天下,但是又与古时候的公天下不同。
古时的公天下是按照名声来选拔领导者,尧的位置是从他父亲接过
第六六五章 炊饼引发的惨剧
“奉孝,友若,来尝尝这炊饼,祖传手艺,味道真心不错,五星好评推荐。”徐庶拎着一袋牛皮纸包裹着的炊饼,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会议室,看到郭嘉和荀谌二人,当即热情的迎了过来,口中还难得的冒出一句俏皮的话语来。
“…”
郭嘉和荀谌二人对视一眼,只觉得徐庶是不是被人掉包了,为什么会给他们一股诡异的感觉。
“咦,你们不尝嘛味道真不错,麻溜的。”
徐庶见二人没有反应,当即主动的拿出两个炊饼,硬塞到郭嘉二人手中,而他自己则是也拿出了一个炊饼,豪迈的吃了起来,这种行为,放在以往根本不会发生在徐庶身上。这一刻,郭嘉和荀谌二人越发觉得徐庶是不是被人给掉包了。
“怎么了”
徐庶似乎终于反应过来了,看着郭嘉和荀谌二人的反应,不解的询问了一句,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上,难道有什么东西。
“那个,元直,若是有什么事,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谋一番,千万不要憋在心里。”郭嘉一脸郑重之色,好心的提醒了一句。
“呃!”
徐庶终于明白郭嘉和荀谌二人为何如此,嘴角抽了抽,解释道:“奉孝,友若,你们且放心,并未发生什么事,只不过先前吾在街上走一趟,响应主公深入民间的意思,在此期间终于有所感悟而已。”
“原来如此!”
郭嘉和荀谌二人对视一眼,暗自点头,看来徐庶已经想明白了,他们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对于徐庶这样的人来说,有些事只有他自己看透了才有用,别人强加给他的思想是没有用的。如今徐庶自己参悟了,那自然是最好,好歹共事了一段时间,他们也不希望徐庶就此黯然离去,这样的结局无疑是最好的。
“来来来,你们为了主公的大业劳心劳力,先把炊饼吃了填饱肚子,接下来吾当与诸君共勉,不负主公重托。”
徐庶随意的一句话,似乎在表达自己的心志。
“如此甚好!”
郭嘉和荀谌二人点头回应,表达了他们欢迎徐庶的态度。虽然,刚才他们二人已经吃饱喝足了,不过,徐庶此时好歹新生了,献上炊饼这个作为他的新生礼物,他们只能强忍着饱意,艰难的吞下这个加量不加价的炊饼。不过,说起来,这炊饼的味道真不错,迟些倒是可以问问徐庶是哪里买的,他们也可以去买一些尝尝。当然,现在肯定不能问,不然徐庶必然又要热情的给他们塞几个了。
“咦,是什么味道这么香,竟然让我有种熟悉的感觉。”
正当郭嘉和荀谌二人艰难的咽着炊饼时,一道讶异之声传来,却是袁常走了进来,而在他身后董昭、赵云等人跟着走进来,而说话之人自然是袁常。等走进会议室之后,袁常见到是徐庶的反应第一时间也是有些愕然,不过在与郭嘉、荀谌的眼神接触之后,他就明白了什么情况。
“元直,来一个我尝尝!”
袁常上前,从徐庶的牛皮纸中抽出一个炊饼,很是欢快的吃了起来。虽然没有言语,但是,袁常的动作已经是最好的说明了。对此,袁常和徐庶二人都明白,彼此都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味道真不错,子龙你们也尝尝,别浪费了元直的一番心意。”袁常招呼了赵云等人一声,然后又问道:“元直,这炊饼不错啊,谁家做的哪里有卖,到时我也可以买些回去给家里的夫人尝尝。”
袁常有一句话没说出来,经常在外面买些美味回去,这样她们就不会总想着压榨自己,让自己下厨满足她们的口舌之欲了。
赵云、董昭等人也都从徐庶的牛皮纸中拿了一个炊饼,这感觉就像是水浒传里取投名状一般,场面有些诡异。不过,郭嘉他们可不知道水浒传是什么玩意,听到袁常的问话,徐庶回道:“主公,此炊饼乃是属下家中附近街道的一个大爷售卖之物,物美价廉,味道也着实不错,故此买了些与主公和诸位同僚尝尝。那大爷姓武,家中排行最长,年轻时街坊领居都称其武大郎,如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