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之嫡母难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幽幽浮萍

    俞老太看起来精神还不错,只是瘦弱了些,她拉着俞琬的手泪水涟涟:“这些年你吃苦了!是我们没有照顾好你,竟让你给人家做了妾!幸亏你父母在天之灵保佑,你进了好人家不曾受委屈,可是伯母心里还是不好受,你可是秀才之女,若不是你爹他走得早,将来便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也未可知啊!如今却……”

    俞琬内心何尝不怨恨命运,可是如今却说不得这话,便道:“侄女只以为母亲去世的时候便是侄女的死期了,谁想到遇到了二爷,对侄女出手相帮不说还处处以礼相待。侄女已经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了,难得遇到二爷这样的男子,纵然做妾……也愿意跟着他,到如今侄女从不后悔!”

    俞老太便欣慰的说:“只要你过得好便好。”又想起来,急道:“如今你是怎么出来的可是趁着主母出来跑出来的这可如何使得!”

    俞琬握着她的手道:“大伯母放心,今日琬儿是跟着二爷、二奶奶一起出来的,看了会儿灯会,二奶奶体恤侄女儿,特地差人护送琬儿来看您的。琬儿想着我们家人团圆,便让乳母领着他们在拐角处的小店吃酒,一会儿回来接琬儿。大伯母放心。”

    俞老太便道:“真是个善心的主母。”

    俞琬道:“是,所以您就放心吧。”回头看到在堂哥怀中安静的儿子,脸上涌出一股柔情,伸手接过孩子让俞老太看,“这是我儿子,存哥儿,今年四岁了。”

    又叫存哥儿叫人,存哥儿听话的喊:“外祖母好!”

    俞老太高兴的道:“好!好!”摸索半天却没有见面礼,只好从炕桌上的盘子里抓了把瓜子塞进存哥儿手里。

    虽然存哥儿不是很喜欢吃瓜子,可是俞姨娘教育的好,他懂事的把瓜子放进自己衣兜里道:“谢外祖母!”

    俞老太高兴坏了,搂在怀里一个劲儿的亲。

    俞姨娘也跟兄嫂见了礼,受了孩子们的礼,让玳儿给孩子们一人一个荷包,里面装了些铜钱和糖果,两个孩子高兴地去了西屋。愈大嫂急忙找出一盏油灯点上跟着去了西屋,怕孩子们黑暗中磕着碰着。俞靖南找了机会叫俞姨娘坐下,问了她的情况,俞姨娘都说了,然后提起过了二十就能去铺子里当差了,自然是一番勉励。

    俞靖南道:“多亏了你了。”

    俞姨娘笑笑不说话,临走的时候说:“毕竟主母和二爷还

    在那里等,虽说给了一个多时辰,却不好真的离开这么长时间。大伯母放心,主母宽厚,家人和睦,我要出来也不是难事,今后有的是家人团聚的时候。堂哥的本领琬儿信得过,定能当好差事。只是大伯母的病却不好将养,总在这么阴暗的屋子里可如何是好,我这里有二爷给的银票,拿去租个离铺子近些的院子吧。”

    说着把一张百两的银票放在了桌上。

    俞靖南无论如何不肯收,但是俞姨娘却道:“这是我一个侄女对大伯母的孝心,堂哥不可拒绝了!”

    俞靖南没办法,只好红着脸收了,声称一定尽快找铺子附近的房子,好一点的租下来。

    上了马车,俞姨娘对出来相送的哥嫂道:“我今日回去了,好好照顾大伯母,有什么事情到江家来找我即可。”

    回到灯市,说二爷已经领着家眷去了另一面,说她们若是还想逛就到前面灯谜处汇合,不想逛了就直接回家好了。

    俞姨娘哭了一场又因为见了亲人很兴奋,看存哥儿有些困了,便回了江家。

    乔氏本来因为丈夫不在有些拘谨,只和江云屏在一处,遇到想猜的灯谜也不好开口,只是默默的跟着,倒是姚氏今日十分高兴,守着丈夫四处看,猜灯谜不在行便在一旁看热闹。过了会儿,江海中赶过来,说祖父已经喝醉送回家去了,他便跟过来保护女眷。乔氏眼睛一亮,在丈夫的鼓励下猜中了一个灯谜,得了一盏玉兔灯,手里提着十分高兴。

    江云屏见两个孩子玩的开心,还买了面具戴着玩,也是心里十分高兴。

    忽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江海中和江河中机灵的拉着家人就靠了边,但还是来不及离开突然拥挤的人群,一转眼,江云屏便不见了。

    众人急坏了,待引起骚动的快马过去了,赶紧四处找,却在面具摊子旁边找到了她,她跌倒在地上,似乎是扭到脚了,但是旁边却有个书生打扮的男子,看样子是在护着江云屏,自己衣服的后背竟被撕扯破了。

    江家兄弟大惊,江河中守着其他女眷,江海中连忙上前扶起了江云屏,只见她面色苍白,一只脚不敢落地,显然是扭伤了。

    旁边的男子看到江海中突然冲出来扶起了江云屏,皱了皱眉道:“这位兄台是”

    江海中看了看男子,确定不认识,但是看方才他保护大姐的架势来看,不曾碰到大姐分毫,是个君子。便客气道:“这是家姐,多谢公子方才仗义相助。”

    那男子没说话,只是看向江云屏。

    江云屏抬头看着他,脸一红道:“这是大弟,方才多谢公子维护!”

    那男子脸色缓和,对着江海中道:“举手之劳,不必挂怀。令姐似是受伤了,快去就医吧。告辞!”

    江海中灵机一动,道:“敢问公子大名。”

    那男子道:“敝姓曹,还没问兄台贵姓”

    江海中道:“免贵姓江,家住福云巷。曹兄可否留个地址,改日江某定当登门拜谢。”

    曹公子却误会了,以为江海中怀疑他对自己的姐姐做了什么,当下心中烦恼,却道:“我来自苏州府,落脚在程来客栈,过了二十便要离开清河




038 赞姚氏,苗氏相女婿
    回到萱草堂,江海中还在等着,江河中也耷拉着脸。

    “怎么了”苗氏问。

    “儿子没有照顾好大姐,请母亲责罚”江河中躬身道。

    苗氏叹口气道:“事发突然,如何能怪到你的头上,只是不知什么人扰乱了灯市,也不是你的过错,不必自责。”

    江河中脸色好看了很多,但是仍很自责。

    苗氏转移话题道:“知道那些人是什么来历么”

    江海中道:“儿子回来的时候托人打听了一下,好像是清河府的官差,十分匆忙的去了府衙,具体什么事情还没有传出来,不过像是十分紧急的样子。”

    苗氏听了,沉吟一番道:“左不过是官老爷们的事情,与我们家应该没有相干。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江家这次赈灾太出风头了,保不齐有什么隐患,你要盯紧点。”

    江海中急忙应了。

    苗氏又道:“虽说财不露白,可是咱们江家在清河府是数一数二的富户,遇到这样的灾情哪里能够袖手旁观,就看天家怎么看待我们江家吧,但愿能够从正面去想。这件事情过后,朝廷必有赈灾银两下来,到时候你们兄弟叫上你们二叔,把一些大的花销列出单子,去府衙找府台大人诉苦,能要回多少银子就要多少。”

    江海中道:“儿子会照做,可是母亲这是为何我们江家因为先前的善举已经得了清河府首善的名头,此时去要回赈灾银两……纵然只是一部分,也会堕了首善的名头。”

    苗氏摇头道:“我们江家已经做了多年的首富,如今要这首善有什么用我们是商人,商人不重利反而和朝廷争什么赈灾的差事!要知道,赈灾是朝廷的事情,安抚灾民是衙门的事情。我们商人,就是为了挣钱。先前出银子出人,那是我们江家对朝廷的忠诚,可是之后却不要贴出去的银子,朝廷会怎么看,我们一个商户,要那个首善的名头干什么”

    江海中恍然大悟,顿时冷汗淋淋。

    江河中一番思索后,也是明白过来,兄弟俩心中都是一阵后怕,也更加钦佩苗氏的智慧,自己一介男儿还不如足不出户的母亲看得长远看得透彻。

    当下两兄弟对苗氏说:“今后还望母亲多多提点。”

    苗氏自然笑着应了,也安抚他们道:“你们毕竟年轻没有经历过许多事情,有个想不到的也是正常的,今后多多注意观察,勤思考,切莫因为一时的名誉和利益蒙蔽了神智就好了。”

    两兄弟受教。

    苗氏又问起了那个曹公子的事情。

    江海中道:“是个君子,性格耿直,儿子觉得值得深交。”

    苗氏笑道:“你大姐特意嘱咐了,曹公子的衣服破损了,要你去探望的时候备上新衣服。”

    江海中也

    笑了,道:“还是大姐细心,儿子知道了,明日便去。”

    苗氏便对江河中说:“听说你媳妇今天让俞姨娘回去看大伯母了,你还给了一百两银子。这事情你媳妇做的好,你也能听得进去,很好。”

    江河中没想到刚刚发生的事情母亲都已经知道了这么详细,不过母亲夸赞自己的媳妇他也高兴,就回道:“还是母亲眼光好,给儿子选了姚氏。”

    苗氏回想了下,这两个庶出儿子的亲事还真是自己给选的,不过是托了先前的哥哥嫂子,让她们选好了几个人,自己随便挑了一个罢了。于是有点脸红,尴尬的咳了一声,道:“我看那俞姨娘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也很守本分,听说等存哥儿十岁的时候姚氏要把他认到自己名下做嫡子,是个好心的,可是当问问俞姨娘是不是真的愿意自己的儿子做嫡子,别好心办了坏事。”

    江河中莫名其妙,还有姨娘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当嫡子吗

    苗氏提点道:“要知道你已经有了嫡子女,存哥儿若再记到姚氏名下怕他将来会尴尬。况且我们家里对庶出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何必呢。俞姨娘毕竟也是秀才之女,我看存哥儿就教导的不错。”

    江河中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当下道:“儿子会慎重考虑。”

    苗氏点点头,看向江海中道:“海中留下,河中先回去吧,春熙,把我那串珊瑚手串取出来给二爷。”

    等春熙取出了一个盒子递给了江河中,苗氏道:“姚氏是个好的,这是我送给她的,你帮她收着。”

    江河中道:“是,那儿子告退了。”

    当下回院子去了。

    江海中知道这是有事情要吩咐自己,便问:“母亲还有何吩咐”

    苗氏叹了口气,道:“今日是我疏忽了,忘记让你们去跟二姨娘打个招呼了,她好似已经备了酒菜等你们过去,怕是如今还没有休息,听她院里的丫环说好像有些着凉了,你回去之前先去看看吧。”

    江海中一听有些着急,又感动嫡母如此关注二姨娘,当下道:“是,母亲,儿子这就去看看。母亲还有别的吩咐吗”

    苗氏摆摆手,江海中便告退了。

    出了萱草堂,他便直接往二姨娘的院子去了,走到半道吩咐一个路过的丫环让她去给大奶奶传话,要是还没有歇下就过来看看二姨娘。

    十六这天,苗氏临近中午的时候出了门,比较



039 该决定了
    屋内是一个身穿藕荷色长裙、月白色对襟半长中衣的三十岁左右女子,腰系深紫色丝带,带着一块白玉莲花的裙压,长长的深紫色流苏,看着十分的清爽。

    看苗氏进来,便过来揖礼,道:“有劳夫人了,妾身不便下楼,还请夫人见谅。”

    苗氏道:“东家客气了,我既喜欢夫人店里的衣服,自然是要来看看的。如今一见,夫人当真是好品味。”

    那女子道:“妾身夫家姓白,亡故数年,妾身不得已才抛头露面经营夫君留下的产业,让夫人笑话了。”

    说着,女子让苗氏等人坐下,小丫头上了茶。

    “原来是白夫人。”苗氏坐下寒暄道:“我也是不怎么上街,今日有事出来路过贵店,发现衣裙样式实在新奇可爱,家中女孩子多,想着夫人这里能不能上门量体,我们挑选样式给女孩子们做些新衣。也是因为今年家夫三年丧期刚过,家里孩子们也可以穿些艳丽衣服了。”

    白夫人立刻道:“原来如此,不瞒夫人说,妾身一般是不上门的,不过贵府既然女孩儿众多,又与夫人投缘,那夫人可定下日子来人通知,妾身定会上门量体。”

    苗氏道:“如此多谢白夫人了,我家在全福里江宅。”

    白夫人惊道:“竟是清河首善江大夫人吗妾身失礼了!”

    苗氏淡笑,道:“不过些许虚名,夫人不必放在心上。如此,我便告辞了。”

    白夫人送到了楼梯口。

    苗氏下楼后又去了首饰店,买了些小女孩的首饰,又给家里的女眷们买了些脂粉便回了江宅。

    然后便叫了乔氏、姚氏和江云屏,还有女孩儿们都过来。给成了婚的一人一盒上等脂粉,女孩儿们是一人朵时新的绢花,和一副缀着东珠或水晶的耳坠,给止荷止兰的是各色丝带和一副水晶的发圈,虽不是那么值钱,却果然很是新奇。

    众人谢过,姚氏这段日子觉得苗氏和蔼很多,加上本身就是个活泼的性子,上下打量了苗氏一番道:“我们都有了新东西,母亲就没有给自己买什么吗”

    苗氏一愣,上辈子她因为丈夫早逝所以断绝了所有的鲜艳衣服,更不上妆,情非得已也只是一只口红而已,如今再生又是寡妇,压根没想到给自己买什么,她觉得自己现在梳妆盒里的首饰就已经很是奢侈了。

    “母亲老了,不需要那么多新鲜的,你们年轻自然不同。”

    “母亲哪里老了,不是我说,儿媳见过多少和您一般岁数的夫人,哪一个有您这样年轻的容颜!”姚氏笑道。

    苗氏不由自主的摸摸自己的脸,她也不得不佩服先前的苗氏,真是很会保养,加上万事不操心,也不轻易动感情,反而活的很是年轻,明明快五十岁了,却还跟

    三十多岁的样子,一根白头发都没有,脸上也没有褶子,只是面色不如如今这般红润。苗氏尴尬的笑了笑,其实她曾经怀疑过苗氏的年纪,可是承接了记忆以来她怎么盘算年纪都没错。姚氏的眼睛还是很毒辣的,苗氏平素上妆和衣着发饰都明显偏老,她竟能透过这些表象看出来苗氏的本身,真是不易。

    “就你这张巧嘴!”苗氏笑起来,她知道姚氏也是因为昨日单独给了她手串,记在心里了。

    众人跟着笑起来,姚氏果然是个会调节气氛的人。

    苗氏想起来一事,对众人说:“我年纪大了,记不得许多事情,你们几个小的把生辰给我说一说,我得让乔氏给我记着,万一谁的生辰我给忘了,没送给你们礼物,你们可就亏了啊!”

    乔氏一听,立刻起身道:“母亲放心,家里的姐妹兄弟生辰儿媳都记得,只是需要大姐告知三个外甥女的生辰即可。”

    众人一听,顿时对平日里不声不响的乔氏刮目相看,最起码姚氏就没有都记得。

    “大嫂不愧是长嫂,就是比我们这些人细心,大嫂,我的生辰可记得”姚氏靠着乔氏打趣。

    “弟妹是十月初九。”乔氏慢声细语的回道。

    “是了,谢谢大嫂,别忘了提前提醒母亲哦!”
1...910111213...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