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陛下息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东山

    而除过这两道天子令事外,隋兰陵公主阿杨五也于今日出阁,隋晋王杨广任护亲将军,护送和亲队伍出长安,往新城郡。

    隋帝杨坚另遣散骑常侍薛舒、大著作王邵为使出访南朝陈。

    苏东再令礼部尚书江总、帝舅柳盼主迎亲、隋帝遣使访问接待一事,命二人以三省主令规格准备接待薛舒、王邵事宜。

    一应皇令下达,苏东还未有休息,尚书令袁宪便上达噩耗,当朝元老,金紫光禄大夫徐陵病入膏肓、或将不久于人世。

    苏东一闻噩耗,便在众臣面前悲不自胜,仿佛悲凄肝脾,已不能自己,这一举动顿时引得殿内百官纷纷跪地,热泪夺眶而出,感动涕零,劝慰皇帝节哀。苏东随提前结束早朝,携宫廷太医亲自前往徐府看望徐陵。

    徐陵年事已高,今年已有七十七岁,本是年老体衰,近日又身感风寒,气血瞬时衰败,卧床不起,恐是再活不了几天。

    苏东驾至徐府,徐府上下见皇驾亲至,皆是声泪俱下、 感激涕零、长跪不起,而此时的徐陵已气若游丝,奄奄命薄。

    苏东不做迟疑,连忙命随行太医为徐陵医治,但徐陵已是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纵是宫廷太医在诊脉后也只能连连摇头。

    “陛下,徐老本年老衰败,而今又风邪、寒气入体,气血不再,又高温不退,恐怕熬不过今晚了。”

    随行太医黯然神伤,也是回天无术。

    苏东看着躺在病榻之上奄奄一息的徐陵,不由长叹一口气,风寒并非大病,放在21世纪不过是最好医治的感冒发烧而已,但放在这6世纪,却是可以要人命的大病。

    徐陵年老体衰是一方面,这时代医学水平的落后才是使风寒成为致命之病的关键。

    苏东缅怀徐陵,当着徐府上下之面,追忆徐陵之功劳,而后,苏东又敕封徐陵为建昌县侯、世袭三代始降,并敕封徐陵长子徐俭为从四品著作佐郎。

    徐府上下感激涕零,纷纷叩谢苏东皇恩,苏东圣君之心让徐府上下铭记难忘。

    傍晚,徐陵逝世于府中,苏东第二日诏众臣缅怀,追悼徐陵一生尽心竭诚之功。

    ......

    徐陵的逝世让苏东意识到了这时代医学水平不济的大问题,一个感冒发烧都能成为致死病,这细思恐极,但如何使医学水平进步,在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无法求助于医学科学,21世纪的一切先进医学知识苏东都无法运用,因为他不懂医学,苏东虽是21世纪来人,但他不是医生,也不是医学科学家,他虽然知道什么药治什么病,但他知道的也只是西药盒上的名字、各种中药精确配比组成的中药包




【026:和亲之日;大失所望】
    千户箫鼓,宫乐琴瑟,嫣红长毯自江边一直延向皇宫,其两侧翠鼎腾雾,侍卫所持;流苏彩帐,侍女所衬。入宫而去,更是朱锦金花,彩旗飞舞,好不隆重,喜庆之感无与伦比。

    江总、柳盼二人奉苏东皇命,主接亲事宜,隋帝又有和亲使来访,那能不尽心操扮朝廷体面。

    辰时,和亲队伍抵达建康,迎亲将军陈伯仁、陈叔英护和兰陵公主杨阿五及和亲队伍登岸、后自北门而进,过北门坊市,入宫觐见,隋散骑常侍薛舒、大著作王邵跟随,一应入宫觐见。

    太极殿内

    苏东端坐于龙位之上,隋散骑常侍薛舒、大著作王邵拜礼于殿下,并呈上隋帝杨坚所备的和亲嫁妆。

    金银首饰五箱,珠宝玉器五箱,锦罗绸缎千匹...

    苏东眼见杨坚所备的嫁妆,这才想起他还没有行彩礼,彩礼在21世纪乃是每一个男方家庭与女子家庭订婚前,女子家庭必须要的,少则图一个彩头,皆大欢喜;多则男方砸锅卖铁,高利贷缠身。

    苏东对这种婚嫁陋习没有兴趣,也没有研究过南北朝的婚嫁习俗,也不知道是否应该行彩礼,但既然杨坚都准备了嫁妆,苏东不行礼回以尊重,似乎也有点说不过去。

    苏东随命户部着黄金千两,白银万两,另备五箱珠宝玉器及五箱特产回礼于隋使。

    之后隋散骑常侍薛舒向苏东呈上杨坚的和亲祝语,苏东命中书令毛喜当朝宣读,当着隋使薛舒、王邵之面承受杨坚的祝语,并当朝册封兰陵公主阿杨五为他的皇贵姬。

    皇贵姬在南朝陈后妃等级里,可是三夫人之一,其尊荣程度仅次于皇后,位在九嫔之上。

    苏东如此安置兰陵公主阿杨五,可是给了杨坚极大的面子,两位隋使也是乐不可支。

    苏东随命礼部尚书江总、帝舅柳盼好生接待安置隋使薛舒、王邵,后便退朝,往后宫玉和殿而去。

    杨阿五的寝宫置在玉和殿,苏东在三月初八之前便命殿中监修缮重置玉和殿,将其内装饰尽可能的靠拢隋朝风格,好让杨阿五入住后,不显得那么的陌生。

    而除过殿内修缮外,苏东还命殿中监为玉和殿多置一些花草盆景,免得殿内没有活力,又听闻杨阿五从小喜爱白兔,苏东又命殿中监在玉和殿外修缮兔笼,圈养几只白兔,以让阿杨五玩乐,不至于苦闷。

    苏东对于杨阿五的关照可谓是细致入微,这不仅仅是因为杨阿五是隋帝杨坚的爱女,也是因为苏东觉得阿杨五可怜。

    苏东来自后世,不同于古代视女子为附属品,公主为和亲工具的思维,他有着21世纪的新思维,他很同情也很可怜这位远嫁南朝陈,成为他后宫妃嫔的杨阿五。

    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刚及笄束发,放在21世纪还在读高中啊,这样年纪的少女本该是充满喜乐和无忧无虑的,但杨阿五却要背负着两朝和平的使命,承受着离开家乡的痛苦,远赴异姓陌城的南朝陈皇宫为妃嫔,这样的境遇变化和落差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这也是苏东为何对杨阿五这般照料的原因。

    玉和殿内

    杨阿五独坐于内殿之中,众侍女忙碌整理着所携物品,仿佛并不在意大喜首日皇帝必会驾临。

    不一会,苏东便驾临玉和殿,杨阿五的众侍女大惊,连忙跪拜行大礼,而后匆忙将满地物品收拾一空。

    苏东见状微皱眉,但却并未说什么,而后命杨阿五的侍女们退出内殿,独留杨阿五于内殿中。

    内殿终是安静下来,苏东饶过内殿屏风,终于是看见了这个让他期待已



【027:刁蛮公主;禁足锁殿】
    苏东气笑了,他放声大笑,笑的特别开心,笑的眼泪都差点流下来。

    杨阿五果真是从小受尽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宠溺,十五岁及笄束发的女子,在这个时代都已算是成年,但杨阿五却还能这般盲目自大、不辨时事,蠢的让人惊叹。

    苏东很开心,杨阿五的这番行为,至少证明她的的确确是杨坚和独孤伽罗最疼爱的五女儿,苏东之前还怕杨坚调包,现在真是没一点点担忧了。

    人才,人才,真是人才...

    苏东不知道杨阿五这番话是谁说给她的,杨坚和独孤伽罗首先不会,杨广也不会,杨勇呢也没这么蠢,难道是杨俊、杨秀或者杨谅但他们好像都没这么蠢。

    “这番话是谁告诉你的”苏东笑容满面。

    “我嬷嬷啊”杨阿五说道。

    “昂”苏东恍然大悟,感叹于杨阿五的诚实,杨阿五此来陪嫁侍女二十二人,其中便有六位老嬷嬷,这六位老嬷嬷乃是杨阿五小时候杨坚亲派的,从杨阿五小时候便一直跟随在杨阿五身边,专门负责杨阿五的日常膳实,衣物裁缝等。

    “那你嬷嬷有没有告诉你,皇帝可以杀人”苏东脸上的笑容愈发浓烈,这让杨阿五心中不由有些发毛。

    “你...你什么意思”杨阿五惊恐的看着苏东。

    “来人啊。”苏东脸上的笑容转眼即逝,目光凛冽的盯着外殿的六位老嬷嬷。

    “将这六个老妪统统拿下,押入殿中监严加拷问,查出是谁胡言乱语祸乱贵姬耳根的,查出之后立即杖杀。”

    “遵命!”

    侍驾而来的太监蜂拥而上,立刻便将跪在外殿的六位老嬷嬷拿下。

    眼看着六位老嬷嬷被一众太监拖出外殿,那惊恐嚎啕大哭的哀求,杨阿五的玉脸逐渐变色。

    “你...你...”

    “从今日起,玉和殿封锁,没有朕的口谕,不许任何人探视,不许杨贵姬踏出玉和殿半步!”

    “遵命!”

    苏东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彻底陷入痴怔中的杨阿五,头也不回的朝外走去...

    阿杨五的一番行为让苏东扫兴,初见杨阿五,苏东看她俏美动人,还以为俘获至宝,但没有想到的是,杨阿五竟然这般的愚昧搞笑,便如同一个小学生一样,简直给杨坚和孤独伽罗丢脸。

    但杨阿五怼的没错,苏东确实不敢杀她,但软禁她,让她生无趣,求死不能,苏东还是可以做到的。

    苏东并不会虐待杨阿五,这么一个绝美的尤物苏东还舍不得,但调教还是需要的,杨阿五这养尊处优,被杨坚和孤独伽罗宠溺的不像个样子的傲慢性格,也是时候需要改变一下了。

    苏东随命殿中监将玉和殿所有来自隋朝的陪嫁侍女统统裁下换岗,另挑选十二名宫女,八名太监进玉和殿昼夜伺候杨贵姬。

    按照南朝陈皇贵姬的侍从人数规定,皇贵姬侍从人数为十二名宫女,八名太监,统共二十人。杨阿五带来的陪嫁侍女就有十六人,再加上那六位老嬷嬷总共二十二人。

    苏东本不想裁换杨阿五的陪嫁侍女,虽然也担心这些人中有杨坚安排的密探,但苏东怕裁换了杨阿五这些熟悉的陪嫁侍女,引得杨阿五伤心难过,毕竟杨阿五身处异姓陌城,本来就很无助,身边要再没有了这些熟悉的侍女,恐怕会度日如年。

    苏东考虑的是好,也为照



【028:十一重臣共议;完善科举制】
    三月二十二,距三月初二太极殿十一重臣共议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科举制创设一事已过去二十日,苏东终又诏十一重臣于太极殿统一科举制完善意见。

    长达二十天的缓冲,九大士族重臣也逐渐接受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一事,他们虽知创设科举制对于士族门阀的未来将有冲击,但无奈于皇主大志所向,他们也只能顺从。

    毕竟创设科举制是利国利民的事,而今朝廷人才匮乏,士族又举荐人才不济,致使朝廷人才断层,满朝尽是老目浑浊,迟暮之人,难见青年才俊。

    九大士族重臣虽心以士族为重,但隋朝的强大也令他们惴惴不安,依照而今的局势,若他们再不支持国治,那南朝陈终会被强大的隋朝兼并,但那时候城破国亡,他们士族也会随之毁灭。

    苏东心中欣慰,九大士族重臣能明析其中道理,也让他暗松一口气。

    创设科举制,大选人才,乃是立国大治、改革图强的第一步,苏东还真怕九大士族重臣不予支持,与他相持。那样的话,满朝士族文武也势必不会支持,纵算苏东以天子令强令推行科举制,那也必会步步维艰 ,难以顺利推行,到那时,苏东的强国之梦完全就成了笑话,南朝陈的政权也完全没有了未来。

    十一重臣共执科举制完善,尚书令袁宪率先进言,认为科举制核考范围应于士族教育范围一致,应以《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为核考范围。

    苏东点头,同袁宪一样,他心中也将四书五经列为科举制核考范围,四书五经乃是儒学经典,具有极深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是中华儒家文化精华的集大成者,凡学子皆应熟学。

    可还未等袁宪话语尽落,中书令毛喜便进言,他认为科举制核考范围决定未来南朝陈文化学派的走向,若按照袁宪进言,只尊儒学,那与当朝百学共进的思想相悖。

    毛喜建议,应再将道家《老子》、《庄子》、《列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等学派经典著作同归入科举制核考范围内。

    苏东听完毛喜之言,心中便是一惊,暗叹自己大意疏忽,差点酿下大错,若不是毛喜提出,苏东他之前确实忽略了这一点。

    要知道而今南朝陈所提倡的是文化齐鸣,各文化兼容并蓄,以求重现春秋、战国百家齐鸣的文化巅峰,而若只将儒家经典归于核考范围,其他的学派一概不考,那无疑是在宣布从此只尊儒学。

    苏东细思恐极,心中大赞毛喜,对于毛喜的进言很是满意,当朝给予称赞。

    司马申再进言,提出应再将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五礼(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纳入核考范围。

    苏东觉之有理,数学和思想品德本便与语文和历史一样重要,凡学子皆应熟学。

    皆是重要,皆是应学,皆不能忽视,但这样皆算下来,核考的范围实在过大。

    苏东核算了一下,这么多的学派藏书、再加上九数,五礼等,恐怕一个学子专心学上十年也无法全部学透,实在有点过于强人所难。

    之后陈伯山、江总及其余四部尚书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苏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一记在心中,

    萧摩诃、司马申进言武举人核考范围。

    武科举应以五射(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



【029:天子令;科举制创设】
    东山元年,三月二十五。

    苏东于太极殿行天子令,颁布创设科举制度令,并明令从东山元年三月二十五起,科举制为南朝陈主要人才选拔渠道,察觉制与九品中正制为辅,并明确科举制人才选拔细则。

    科举制分文科举、武科举,每一年举行一届,仅限男性,规定年龄为二十岁至六十岁之间,若有少年神童或是隐世鸿儒,则不拘于年龄限制,在小试考地的当地县府登记上册后,便可以同其他考生一同参加考试。

    规定士族子弟暂不可参加科举制,依旧延续察觉制与九品中正制,将科举制人才选拔名额尽数留给普通学子。

    科举考试分为县试、郡试、州试及三省联试。

    县试为小试,由朝廷统一发放多道命题交于当地县府,小试当日由当地县府县令择选其中一道命题开试,由县府所在郡地,郡府太守遣派监考使监督小试。

    县试的第一名为问元,考试合格者为文人,县试的前三名可继续参加郡试,其余考生则淘汰。

    郡试为中试,由朝廷统一发放多道命题交于当地郡府,中试当日由当地郡府太守择选其中一道命题开试,由郡府所在州地,州府刺史遣派监考使监督中试。

    郡试的第一名为解元,考试合格者为举人,郡试的前三名可继续参加州试,其余考生则淘汰。

    州试为高试,同样由朝廷统一发放多道命题交于当地州府,高试当日由当地州府刺史择选其中一道命题开试,高试已是重要,朝廷会钦命御史为监考使,监督高试。
1...56789...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