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超级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高月

    明仁眉头一皱,可是官府我们不认识。

    这个不用担心,朱家在这里还是有点面子,明天我请刘大管事出面找罗源县令,他和官府的关系很好,这边地价也就两贯钱,最多三贯钱就能让他们高高兴兴出售。

    明仁心中算了笔帐,他们带了一万贯钱,第一期买千亩土地需要三千贯钱,再加上雇人,造几排房舍,租船运输,大概四五千贯钱就够了。

    老二!明礼在叫他了。

    明仁走上前,明礼指了指里正道:刚才杨里正说,很多人家都有这种石头,我们可以收购,河里也有不少,河水很浅,孩子们都可以摸出来,你觉得怎么样?

    明仁点点头笑道:可以,我出价百文钱一块收购,另外我给里正三贯钱,帮我们找个地方收购,再宣传一下。

    杨里正笑道:我可以不要钱帮你们宣传,但估计你们需要一个会说当地话的向导,我儿子今年十七岁,在闽县读过县学,会说官话,也很能干,不如让他来帮你们。

    这个顺水人情当然可以做,明仁当即道:我出六贯钱一个月雇你儿子,如果用得不错,就长期雇佣了。

    这个价格是当地劳务费的三倍,杨里正大喜过望,他是地头蛇,很快帮他们在附近的慈明寺租了几间屋子,又让儿子杨青来帮他们兄弟二人。

    众人随即分头行动,王管事回去找刘大管事出面和官府联系,三名随从则跟随明仁明礼留下来,他们带了五百贯现钱,专门用来收购农民手中的田黄石。

    消息很快便传开了,有人要用百文钱一块收购田黄石,石头越大,价格越高,这个消息顿时轰动四乡。

    从当天下午开始,连续五六天,都陆陆续续有农民挑着担,从四面八方向慈明寺涌来。

    各村的小孩子也纷纷跳进小溪里,在溪流中寻找田黄石。

    收获出人意料的丰盛,仅仅在明仁明礼兄弟抵达寿山溪的第一天,他们便收进了一千多块大大小小的田黄石。

    兄弟二人随即写了一封信回平江府,向父亲汇报这边的情况。




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达京城
    七天后,范宁三人的船只抵达了京城,也是三年前的这个时候,范宁跟随范仲淹来到京城,三年过去了,依旧还是那座虹桥,店铺还保持着原样,甚至连行人都没有变。 小 说

    但范宁却知道,很多事情已经变了,尤其是自己的心境,和三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

    他默默望着两岸的景色,心境却没有了三年前的激动,反而平静如水。

    客船过了虹桥,向一座临时码头靠拢过去,这座码头专供外地船只停靠,只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之所以船只没有进城,是因为进城有税务官,要上船严格搜查,而几名船夫都携带了偷税货物,借助范宁他们的身份,一路上都没有检查,但进京城却逃不过搜查。

    范宁很理解他们的难处,三人便在城外上岸了。

    和船夫们告别,三人雇了两辆牛车,带着行李向京城里而去。

    东京汴梁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最早是后周的京城,随着人口不断增多,旧城已经远远容纳不下,宋朝便只得扩大京城,修建了外城,到了仁宗时代,人口继续增加,连郊外也开始热闹繁华起来。

    范宁一行是从新宋门入城,他们的住处安排在内城东南角的观音桥,那边有一座张巧儿客栈,是李大寿堂舅开的客店。

    据李大寿说,这个堂舅他从未见过,但碍不过母亲的一再要求,他们只得来这家客栈投宿。

    小官人,那就是观音院桥!

    赶牛车的车夫指着远处一座破旧的石拱桥笑道:不过这一带都叫观音院桥,小官人说的客栈应该在桥的前面。

    这家客栈怎么样?范宁笑问道。

    既然叫客栈那肯定不错,一般脚店会差一点,既然叫客栈肯定会有独院,条件都不会太差。

    车夫看了一眼范宁和苏亮笑道:两位小官人是进京赶考吧!

    赶考的士子很多吗?

    不少呢!解试后就陆续进京,光我拉到就有三批了,考生一般都喜欢住旧城,旧城商业多,热闹,新城几乎都是住宅,等再过段时间,旧城的客栈就住满了,大家只能住新城去。

    不多时,牛车抵达了一家两层楼的旧房前,大门上方挂了一块牌子,‘张巧儿客栈’。

    两辆牛车刚停下来,里面便迎出一个伙计,热情招呼道:欢迎几个官人住店!

    车夫高声道:小哥儿,是进京赶考的举人!

    那就更欢迎了,我们店举人都喜欢。

    又出来一名伙计给他们拎行李,掌柜也迎了出来。

    掌柜是个瘦高的中年人,不苟言笑,随时都是一本正经的样子。

    在下姓严,是本店的掌柜,有什么可以为三位举人效劳?

    范宁笑问道:独院还有没有了?

    很抱歉,小店的独院只有一座,已经被人住了,也是来赶考的士子,从巴蜀过来的,昨天刚到。

    那上房呢?

    范宁又问道:不会上房也没有了吧!

    上房有,有好几间呢,三位小官人每一间都够了。

    那就每人住一间。

    范宁他们已经考虑过了,他们都要温习功课,住同一间屋会互相影响,每人住一间屋最好。

    掌柜笑了笑道:早点进京的好处就是可以每人住一间屋,要是一月份进京,那时住宿就紧张了,差不多要三四个人挤一间屋。

    范宁三人都有举人推荐书,凭推荐书,很快就登记好了房间,价格不算贵,每间屋每天七十文钱,当然,租房更便宜,每间屋每天只要二十文钱,不过肯定是客栈住得舒服,早晚有热水供应。

    范宁交了十两银子的押金,便上楼去了,伙计已经先一步帮他们的行李扛上楼。

    二楼中间是一条窄窄的通道,两边都有房间,都是单间上房,档次比较差一点的在一楼,就是房间稍小一点,五十文一天,但几文钱一天的大通铺这里没有,一般在郊外的脚店。

    如果喜欢安静,可以住在最里面顶头,当然,夏天不行,夏天西面太热,反正现在是九月下旬了,住西面其实也无所谓。

    伙计帮他们行李拿进房,范宁要了最西面靠街一侧的物资,对面是苏亮,苏亮的隔壁是李大寿。

    虽然客栈是李大寿堂舅开的店,但他丝毫没有提及这层关系,这就是李大寿的性格,能不麻烦别人,就尽量不要麻烦,他可不想占堂舅的便宜。

    不错,房间很宽敞明亮!走进房间,范宁便忍不住称赞道。

    房间至少有三十个平方,最里面是一张厢床,四面都有围挡,用料足,做工考究,这种床在宋朝属于财产,比较值钱,像潘金莲嫁给西门庆,嫁妆就是两张床。

    窗户很大,上面糊有窗纸,还有窗帘,窗下放着一套宽大的桌椅,范宁的书箱已经放在桌子旁了。

    靠门处有一座橱子,里面有铜盆泡脚桶茶壶牙盐等日用品。

    更有趣是墙角放着一架屏风,屏风背后是一只带盖的朱漆马桶,靠墙边还竖放着一只大木盆,那是用来洗澡的。

    小官人有什么需求尽管向我开口,我们会尽力满足,有什么需要跑腿的地方,小人也愿意效劳。

    我知道了,辛苦你帮忙搬行李。

    范宁随手从衣兜里抓了一把十几文钱塞给伙计,钱不多,拿去喝杯茶!

    伙计顿时笑逐颜开,连连拱手,他又指了指屏风,后面是马桶,早上放到马桶间,楼梯正对面那间屋,会有人拿去清洗,中午送回来,每次十文钱,到时一并结帐。

    这就是范宁非常喜欢宋朝的一个原因,不仅商品丰富,而且服务业十分发达,任何事情都考虑得十分周到,只要肯花钱,生活会非常舒适。

    比如到了夏天,就有专门卖冰的行业,他们在冬天屯集了大量冰块,盛夏时,会给人家提供特别的冰桶,每天都准时更换,使房间降温很多,一桶冰也就是几十文钱。

    对富裕人家还可以提供冰墙,在夹墙中放置冰块,直接使房间里如沐春风。

    伙计告辞走了,范宁在床上坐下,被褥都浆洗得干干净净,书桌上也擦拭得一尘不染。

    范宁,我们吃午饭去。苏亮在门口探头高声道。

    好啊!大寿去不去?

    我问过他了,他要练字,哪里都不肯去,让我们给带一点。

    范宁一阵头大,这家伙,我真没法说他了。

    张巧儿客栈在观音院桥北面,不远处就是观音院,南面数百步外便是著名的春明坊,那里是权贵高官的聚居之地,房价属于京城顶级,一座五亩的宅子都要卖十万贯以上。

    再向西走三里便是大相国寺范围了,那边才是名店荟萃,美食如林。

    不过只想吃饱就没有那么麻烦了,在客栈斜对面,靠近汴河边就有一座小食棚,相当于后世的大排档,档次比较底,但胜在便宜,品种也很多。

    此时,正好是吃午饭之时,食棚里坐满了客人,大多是底层的百姓,食棚上挂了一个牌子,牌上只有一个字,‘面’,原来这里是以面食为主,当然不止是吃面条,包子馒头都有。

    在京城,肉馒头都称为包子了,这里光包子种类就是有十几种。

    范宁和苏亮找一张小桌子坐下,一名老妇人上前给他们擦了桌子笑道:两位小官人想吃点什么?

    什么面食都有?

    都有,包子夹子兜子滑子饼子,什么都有,但没有酒,可以给你们来碗骨头汤。

    夹子就是今天的饺子,兜子是指烧卖,滑子是馄饨,饼子的种类就多了,但这里指的是汤饼,也就是面条。

    范宁想了想道:我要一笼包子,羊肉馅的,再来一盘三鲜夹子,放点醋,再来一碗肉沫掏面,我够了,小苏你要什么?

    肉沫掏面就是肉沫凉面,味美量足,是范宁的最爱,苏亮却不太喜欢。

    苏亮笑道:我和你一样,但我要油泼面,另外再来五笼包子,我们走的时候带上,给同伴带的。

    我明白了,小官人稍等,马上就来。

    老妇人高声吩咐道:先给两位小官人上汤!



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访欧阳修
    吃罢午饭,范宁回房好好睡了一觉,旅途的疲惫才彻底恢复过来。

    醒来时已经是下午,客栈里很安静,范宁好好洗漱一番,这才换了一件浅白色的士子服,头戴纱帽。

    对面苏亮的房门关着,他下午去亲戚家了,可能要晚上才能回来。

    李大寿的房门永远关着,估计他还在挥汗如雨地练习书法。

    大寿,我出去走走,要晚点回来!

    嗯!

    房间里传来一声沉闷的回应,范宁摇摇头,手执折扇出门了。

    范宁当然是去欧阳修府上,与其过几天再去被他臭骂一顿,还不如早点过去,至少自己的态度还不错。

    这几年范宁几乎没有和欧阳修联系,至于和欧阳倩写信,也是第一年,后来两年便渐渐淡了。

    距离虽然会产生美,但距离产生更多的是陌生。

    以至于范宁这次进京,他都不太想去见欧阳修,心中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他只觉得三年前的往事已经渐渐远去。

    欧阳修前年就已经搬家了,这是欧阳倩最后一封来信告诉范宁。

    朝廷在拱桥子大街一带修建了一批官宅,他父亲分到一座五亩宅,打算下个月搬家

    算起来,欧阳修两年前就搬家了。

    范宁叫了一辆牛车,前往拱桥子大街。

    大概的方位很好找,几乎所有的车夫都知道拱桥子大街这边修了一片官宅,大概有三四十座。

    但欧阳修家具体在哪一栋,就很难说清楚了。

    不过范宁再缩减范围,占地五亩的宅子约有十四座,就稍微容易一点了,实在不行,他就挨家挨户敲门询问。

    下了牛车,范宁沿着一条种满树荫的小路一路寻找,这一带都是五亩官宅。

    范宁发现每家门口都有一块木牌,写着‘王宅李宅张宅之类’,现在,他只要需要找到欧阳宅。

    在最东面一座不起眼的官宅前,范宁终于找到了他正在寻找的木牌:‘欧阳宅’。

    众人寻它千百度,它却静静躲在一旁。

    范宁正要走上台阶,却听身后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你找谁?

    范宁一回头,只见身后站着一个俏生生的少女,穿着杏黄色短襦,下穿一身宽大的浅绿色百褶裙,乌黑的秀发梳成双环髻,长长的秀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粉面如桃花,显得格外娇艳。

    你是你是倩姐!

    范宁认出了眼前的少女,正是三年前认识,又和自己通信一年的欧阳倩,她变化很大,已经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少女,出落得楚楚动人。

    欧阳倩刚从隔壁的朋友家里出来,正要回家,却见一个瘦高的少年在自己家府门前探头探脑,显得鬼鬼祟祟。

    欧阳倩愣了一下,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你究竟是谁?她觉得眼前少年很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来。

    倩姐,你真不认识我了?

    范宁有点沮丧,只有女大十八变,哪有男大十八变的道理,这才三年不见,欧阳倩居然不认识自己了,太打击人了。

    你是范宁!

    欧阳倩终于认出了范宁,她顿时高兴得跳了起来,阿宁,真是你,你什么时候来的?

    范宁心中终于舒服一点,连忙笑道:我中午刚到,欧阳伯伯在吗?

1...111112113114115...3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