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高月
“他们两人反对和谈,要求继续和辽军作战。”
范宁大概清楚了,他微微笑道:“其实我的意见和富相公文相公相似,我也赞成和辽国谈一谈,不过具体方案上略有出入。”
赵顼有点奇怪道:“之前范爱卿不是反对和谈吗”
“陛下,微臣现在依旧反对结盟,只是微臣赞成停战。”
范宁又不慌不忙道:“我估计交换战俘没有问题,然后岁币上肯定谈不拢,辽国最多答应维持檀渊之盟的数额,至于易州换大同州,现在辽国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之时,他们绝不会拿大同府这样的战略要地来做交换,易州换大同府绝对不可能,所以要想达成盟约,除非大宋让步,否则盟约肯定成不了,但我希望双方能达成一个两到三年的停战协议,最好是三年,让我们能集中精力打击西夏。”
“三年时间能击败西夏”
富弼有点怀疑,他可是参加和西夏战役的,西夏的山地兵极为精悍,各种要塞修建得险要坚固,宋军赢他们都困难,更不要说两年时间解决西夏。
范宁淡淡一笑,“富相公,我可是全歼了十万辽国大军,占领易州,攻破辽阳府,从前的宋军能办到吗”
文彦博笑道:“彦国兄,你还别小瞧他,他那套水军战加国力战的战略这才还真成功了,估计对付西夏,他还会采用这一套。”
“文相公说得一点没错,我们战船沿着黄河北上,就直接兵临西夏都城,如果是麦收期过去,还能切断他们黄河东岸的产麦区造成明年西夏的饥荒。”
富弼摇摇头道:“这个办法从前试过,但能用的船只都太小,而西夏的皮筏子却很厉害,我们的战船占不了上风。”
范宁反驳道:“对方的皮筏子之所以厉害,是因为我们战船太弱,我们在觉华岛海战,对付辽军的皮筏子根本就是碾压,如果我们二十万大军屯兵兴庆府的黄河对岸,庞大的战船队切断兴庆府和黄河对岸的联系,西夏军这个时候再死守边界要塞又有什么意义”
富弼和文彦博都参加过西夏战役,范宁的方案听得两人匪夷所思,他们面面相觑,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富弼反驳道:“你的意思在兰州造船,可我们根本没有在黄河上造过大船,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何年何月才能造出几百艘五千石大船出来”
“不从上游走,从下游北上去西夏,隋唐以来,陕晋之间黄河航道一直很发达,就算壶口也找到了旱地行船的办法,北方边军的粮草就是通过黄河运过去的,相信今天一样可行。”
“当时可以拉纤,而现在北方被辽国所占,怎么拉纤”
“有蒸汽机船和福船,我觉得不需要拉纤。”
“这......”富弼一时语塞。
赵顼却兴致盎然,笑问道:“两位相公,小范相公的方案可能成功”
富弼一脸茫然道:“从未往那边想过,也没有做过,微臣真的不知道。”
文彦博沉吟一下道:“西夏的实力还是很强大,尤其是铁鹞子,可谓天下无敌,范相公有点轻敌了。”
范宁摇摇头,“铁鹞子无非就是重甲骑兵,以西夏的国力,它能支撑多少最多三千人不得了,重甲骑兵再强大,它顶得过铁火雷的威力它们怕不怕猛油焚烧怕不怕陷
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
范宁的方案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尤其粮草必须提前北上,还有民兵的招募流程,这些细节富弼和文彦博赶回知政堂商议,范宁则被天子赵顼留住了。
“陛下和太后相处还好吧!”
没有人在旁边,范宁说话便率直了很多。
赵顼轻轻叹口气,“总得说还好,就是.....就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以及大臣任免上,我们的想法有些抵触。”
“主要是指变法吗”
赵顼点点头,“皇祖母除了民兵法和农田水利法批准了意外,其他变法她一概否决,另外,王相公推荐了几个大臣,还没有到从三品,但她还是插手否决了,还有,朕想在太学中设立工学,她也不同意,要求把工学改成为画学。”
范宁心里也明白,虽然曹太后表面上退让了,让出了军权的政务权,她只掌从三品以上人事权,但这些退让是不能违背她的原则,曹太后可以说是强硬的保守派,涉及变法革新之类,她一般都不会同意。
自己去年耗费了多少口舌才勉强说服她答应把劳役改成民兵法,王安石推行的保甲法和青苗法已经被彻底否决,其他新法也很难过曹太后那一关,不过她居然反对在太学中设立工学,自己要和她谈一谈此事。
沉吟片刻,范宁微微笑道:“或许太后认为变法时机还不成熟,陛下暂时把精力放在西夏和辽国上,等我们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再回过头谈变法也不迟。”
赵顼默然,半晌,他叹息一声,“也只能如此了!”
他随即又问道:“范相公真的赞成和辽国和谈”
范宁点点头,“我需要时间进行部署,另外,辽国的民族反抗也出乎我的意料,如果给我时间进行部署,以及挑起辽国大规模内乱,三年后,我们再攻辽国或许效果会更理想。”
“相公能不能详细说说”赵顼满含期待问道。
“微臣本来打算这两天写一份详细报告给陛下,既然陛下现在想知道,微臣就简单说一说。”
范宁笑着继续道:“微臣打算走四步棋,首先是建军城,一共有三处,第一处是在高丽北部的身弥岛和平岛各建一座大军城,常驻两万人,以耽州作为后勤补给基地,粮食、猪羊、蔬菜等等,保证驻军的日常需要,现在军城已经开建,估计年底能建成。
第二处是在鲸州,这一处建军城和港口陛下已经同意,现在军城和港口由鲲州负责实施,最快明年中旬能完成。
第三处是在觉华岛和辽西走廊,在觉华岛上建城没有问题,但辽西走廊上建城,肯定会遭到辽国的强烈反对,事实上,这一处建城只是作为一个烟雾,另外两处建城才是重点。”
赵顼本想说,辽国谈判肯定会涉及到觉华岛,但他还是没有打断范宁,嘴唇动了动便忍住了。
范宁又继续道:“第二步是收买辽国重臣,目前参谋司司马刘奎冒充皇商已经和辽国权臣耶律乙辛搭上了关系,并和他达成了五十万贯的交易,里面涉及到辽国严禁出口的种马和生铁,下一步是收买张孝杰,微臣想利用耶律乙辛和张孝杰的贪财,一步步把他们拉过来,再利用他们二人在辽国内部制造危机,陛下,这才是辽国走向灭亡的根本,军事打击动摇不了辽国国本,只有内部瓦解才是灭国之道。”
“说得好!”
赵顼脱口赞道:“那相公的第三步呢”
“第三步就是挑起辽国民族内乱,这几年辽国财政吃紧,对各民族的压迫非常残酷,汉人的税赋翻了几倍,女真人和草原各部也加大了盘剥,汉人造反可能性不大,但女真部、乌古部和敌烈部已经在辽国造反,我们需要暗中支持他们,利用他们消耗辽国国力。”
“第四步棋呢”赵顼已经急不可耐地想听下去了。
“第四步棋是利用利用贸易来掏空辽国的民生和战略资源,我们和辽国互市要多卖丝绸、瓷器、香料等等奢侈品,买他们的牛羊、药材等物资,严禁粮食、布匹、铁器等民生战略物资输入辽国,严禁商人和辽国贸易。
其次可以利用日本和辽国的贸易进行战略欺骗,买辽国的生铁、人口、兵甲,同时向辽国大量输入铜钱,导致辽国钱贱物贵,物价暴涨,民怨沸腾,铜钱和物资都由鲲州来操作,日本朝廷只是配合我们做做样子,作为补偿,我们可以暗中支持藤原家族对付源氏家族。”
赵顼负手走了几步道:“这里面有个漏洞,辽国会不会和高丽进行贸易来弥补自身的粮食等物资不足,然后高丽再和我们进行贸易,把物资买回去”
“确实有这个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和高丽交涉,严禁高丽和辽国贸易,如果他们不从,那他们就是大宋的敌人。”
赵顼点点头,“高丽之事,朕再和知政堂商议一下,这四条方案朕非常赞成,辛苦范相公尽快拿出书面报告。”
“微臣这两天就写好,陛下切记要保密,事机不密,最终会功亏一篑。”
“放心!这件事朕会作为军国机密来处理。”
...........
范宁在御书房足足呆了近两个时辰,出来时已经快到中午了,他坐上马车前往朱府,他现在的
第六百二十九章 铜铅活字
“阿宁,还在为移民的事情纠结吗”马车上,朱洁微微笑问道。
范宁点点头问道:“阿姑,这件事你有什么消息”
“我只是听说这是天子特批的,但是否属实,我就不清楚了。”
“天子特批的”
范宁想了想,还真有这个可能,指望知政堂主动把移民批给私人岛屿,简直是做梦,除此之外,还有曹太后,不过曹太后会避嫌,她最多顺水推舟批准了这个建议。
那么今天上午天子为什么不告诉自己这件事也或许是没到相关事件,他也没有想起来。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件让他喜出望外的好事。
“阿宁,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朱洁在后座迟疑一下道。
范宁回头笑道:“姑姑尽管开口。”
“前些天,齐儿对我说起,他想去北岛。”
范宁眉头迅速挑了一下,朱齐是自己妹婿,他要去北岛,岂不是自己的妹妹也要跟着去这件事妻子怎么没有告诉自己
“阿静呢也一起去”
“当然,他们夫唱妇随,肯定是一起去。”
范宁没有明着表态,只得淡淡笑问道:“在太学好好的,怎么想去北岛”
“他说在太学没意思,每天都很单调,而且勾心斗角,他算计不过别人,上次明仁和他聊了聊,他就有点想去北岛办学。”
又是明仁,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但范宁也不好说什么,三叔一家去了,四叔妻儿也去了,为什么自己妹妹就不能去
“这件事我找机会和他们谈谈,如果真想去,我也不反对。”
说到这,范宁忽然有一丝明悟,恐怕这是朱元丰的想法吧!正好去了六千户百姓,至少要建三座县城,朱齐过去出任县令,不是正合适吗
..........
马车缓缓在报馆门口停下,朱洁带着范宁走进了报馆,一路上都有执事向朱洁行礼。
朱洁一边走一边给范宁介绍,“报馆分前后两部分,前馆后坊,前面报馆由一名大执事负责,下面有十几名执事,然后有六十多名报探和十几名杂务,后面是工坊,主要负责雕版和印刷,还有两名管事负责每天报纸发行和原料购入。
报馆和后世的报社大同小异,主要是职能相同,必须有人去做,像报探就相当于记者,执事相当于编辑,大执事就是总编。
但今天范宁感兴趣的是印刷,居然用蒸汽机印刷,很先进嘛!
朱洁见范宁一脸期待,便淡淡笑道:“你可能会失望!”
“为什么”范宁不解地问道。
“因为蒸汽机印刷只是一个噱头,在实际操作上,和人工印刷差不多,本钱还大,用它远不如人工合算,我们就是摆在街头用了几天,制造一些轰动效应,然后就恢复人工印刷了,否则一个光请来维护蒸汽机的匠人,每月工钱都顶上好几个印刷工了。”
“那蒸汽机还在吗”范宁有些失望地问道。
“今天还在,明天就要搬走了,明仁他们要运去北岛,那边磨面需要这个。”
走到一间仓库内,朱洁指着一台大小如汽车般,被油布盖着的机器道:“这就是蒸汽机,比较小的一种,匠作监造出来的,比较适合安装在三千石的船上。”
范宁掀起油布看了看,确实比最初的蒸汽机小了很多,最初的蒸汽机就像一辆卡车一样,十分庞大,这一台就是小汽车了。
范宁暗暗点点头,能把蒸汽机改小,就说明匠作监把它吃透了。
“那是什么”
范宁忽然发现仓库里面堆积如小山般的木板。
“那是雕版,我们每天要废弃十二块雕版,花费最大就是刻板上,每份报纸有三面,各刻四块雕版同时印刷,当天就作废,然后刻新的。”朱洁十分无奈道。
“那怎么不用活字印刷”
&n
第六百三十章 新岛消息
不用范宁去找明仁,入夜,明仁便主动上门找到了范宁。
范宁把他带到外书房,请他坐下,又让使女上了茶,范宁笑问道:“明礼呢他怎么不来”
“那小子......”
明仁摇摇头,“别提他了!”
“怎么了”
范宁脸色笑容消失,问道:“明礼出什么事了”
“还记得他老丈人吗泉州李家,明仁要把妻子和孩子送去北岛,但李家不肯,怎么也不肯,甚至把明礼的儿子藏起来。”
“那明礼妻子的态度呢”范宁一针见血问道。
“她.....她有个表哥,一直没有成婚,在等她,所以她不肯去海外。”
范宁缓缓点头,尽管明仁说得比较含糊,但范宁还是明白了,“那个孩子是谁的,是明礼的吗”
“说不清楚,明礼常年在海外,和儿子的亲情很淡,他自己也不知道那孩子是谁,或许是他的,也或许不是他的。”
“那就只有分手了!”
明仁点点头,“明礼已经下决心了,这次回来,他妻子若还不肯去北岛,那就只能休妻,那孩子他也不想要了,留给李家。”
范宁微微笑道:“其实明礼最先娶的日本女人不错,这么多年,一直在帮他照顾父母,也为他守节,孩子都十几岁了,依我看,既然去了海外,也就不要太在意家族背景之类。”
“我父亲也是这个意思,让他休妻后,把礼子扶正为妻。”
“好吧!不提明礼了,说说北岛的情况。”
“北岛发展很顺利,日本劳工以及建好了两座城,除了吴城外,又在东面两百里外修建了宋城,准备在吴城北面的海边再修建一座越城,三座城的面积都差不多,这次六千户移民过去,那人口就达八千户了,三座城池正好容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