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高月
张孝杰也知道让对方改变立场答应岁币是不可能了,但自己同样也有天子严令,也不可能让步。
他有些沮丧道:“看样子岁币的共识是无法达成了,那么之前达成的共识又该怎么办”
“张相国,不如我们先退一步吧!就之前我们达成的共识来签订一个协议。”
“协议”
张孝杰冷笑道:“没有岁币条款的协议,不就是你们需要的吗”
“张相国应该先问一问是什么样的协议。”
“文相公请说,我洗耳恭听。”
文彦博不慌不忙道:“现在我们双方正处于战争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宋军不可能从易州和觉华岛撤军,只有暂时停止战争状态,撤军、交换战俘,交换土地才可能实施,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先达成一个停止战争状态的协议,简称停战协议。”
“可是.....这和盟约有什么区别”
“区别很大,盟约签署后,双方就是友好的国家,会有正常贸易,有正常人员往来,而签署停战协议并没有改变双方的敌对状态,只是停止战争,让双方能做一些事情。”
张孝杰沉默不语,旁边副使耶律平辉冷冷道:“是不是交换战俘和土地后,双方在继续接着打。”
“这就看双方的意愿了,如果不想打,那可以确定一个停战期限,在这个期间内双方尽量停止战争,如果某一方做出了违背协议的事情,那停战协议随时可以撕毁,如果双方都不想打仗,那在停战期限内,双方可以相安无事。”
“这个停战期有多久”张孝杰忽然问道。
他也发现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既然没法达成盟约,又要让宋军撤军,交换战俘,那么签订一个没有约束力的停止协议岂不是正和天子之意。
“这个双方可以协商,三个月,半年,一年,或者三年,我想无外乎就是这四种吧!”
“好吧!请容我请示天子。”
文彦博微微一笑,“没问题,我们有的是时间。”
.........
返回辽国馆路上,耶律平辉有些不满道:“很明显,宋朝根本就没有诚意达成盟约,这份停战协议他们早就准备好了,这就是他们的目的,不是吗”
张孝杰暗暗叹息,天子怎么会派这么一个愚蠢的人来当自己的副手
他平静说道:“耶律同知,所有的谈判都会准备几套方案,宋朝事先准备好这份停战协议,也不足为奇,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得到什么”
“意思是,张相国对这份停战协议很满意”
“是啊!”
张孝杰毫不否认道:“盟约达不成,易州怎么办被宋军俘虏的东京贵族和大臣怎么办耶律同知有别的办法吗”
“这......”耶律平辉不知该怎么说。
张孝杰又淡淡道:“当然,这件事并不由我来决定,我会飞鹰传信给天子,让天子来决定是否签署停战协议”
回到辽国馆,张孝杰随即写了两封短信,尽量简洁汇报这次谈判和最后的停战协议,随即将鹰信发给了幽州。
目前辽国天子耶律洪基就在幽州府大德寺内,数千人僧人正在举行盛大的水陆法会,超度辽军士兵亡魂。
这几个月的宋辽战争,辽国先后阵亡了九万余人,举行法会超度亡魂也是说得过去。
但为了这次法会,耶律洪基却耗费近十万两白银,南京道仓库的彩帛都被耗费殆尽,南京道连招募新兵的钱的没用,汉军军俸几个月都没有发了,耶律洪基却耗费巨资操办佛事,这就让人诟病了。
作为天
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
下午,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东京著名的朱骷髅茶馆前,张孝杰从马车里下来,对十几名护卫士兵道:“就在这里等我!”
他带着两名贴身心腹进了茶馆,一名茶姬将他领带白玉堂,他对两名心腹道:“你们不用进去了,在这里等候,不准其他来打扰。”
“遵令!”
两名体格健壮的心腹一左一右在房门前一站,叉手而立。
张孝杰走进了茶堂,这是套间,外面有茶童在煎水,一名美貌的茶姬在里屋点茶,在桌前赫然就坐的,正是大宋参知政事范宁。
“让小范相公久等了。”
范宁微微一笑,摆手道:“张相国请坐!”
张孝杰坐下,这时茶姬已点好一盏茶,白沫饱满而不溢出,点得十分完美。
“这是京挺茶,大宋排名第三,仅次于龙凤茶,张相国在上京也应该能喝到吧!”
张孝杰苦笑道:“京挺茶是有的,但辽国是用煮茶,里面再放些盐、葱姜,最后全部喝掉,用来解牛羊肉之腻,没有这么高雅的点茶。”
“辽国文人之间也没有吗”
“有煎茶,但没有点茶。”
张孝杰端起茶盏闻了闻,香气扑鼻,他由衷赞道:“茶好,点得也好。”
茶姬羞涩一笑,把另一盏茶端了范宁,范宁又笑道:“再煎一壶茶,然后就没有你们的事了。”
茶姬点点头,下去煎茶去了。
范宁笑问道:“谈判结束,张相公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按照计划大概明天就回去,哎!这次本想去密州看看,恐怕没机会了。”
“张相公祖籍是密州吗”
张孝杰点点头,“我曾祖父六十年前来到幽州,他去世后,家人想办法把他的骨殖葬回了密州家乡,我祖父和父亲都葬在幽州,他们一直希望我能回密州给曾祖父扫墓祭祀,只能下次了。”
范宁笑了笑道:“相信还会有机会,比如下次谈判,就可以安排在密州,这样张相公就能如愿了。”
“如果是那样,我真的感激不尽。”
这时,茶姬送上一壶茶,然后和茶童都退下去了。
范宁亲自给张孝杰斟满茶,淡淡问道:“我岳父说,张相公找我有私事,会是什么事”
张孝杰沉吟一下道:“如果我想在海外买一座岛,你觉得可能吗”
范宁一怔,他们千方百计诱引耶律乙辛在外海买岛,没想到张孝杰居然主动提出来,让范宁有点惊愕。
“张相公,这话怎么说”
张孝杰叹了口气,“你们还没有看出来吗副使耶律平辉其实是负责监视我的,就因为我是汉人,耶律洪基骨子里并不信任我,虽然贵为副相,那只是耶律洪基需要我而已,但我在朝中的地位,却还不如低我两级的契丹官员。”
范宁有点明白了,“狡兔三窟,张相公想在海外购岛,其实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张孝杰点点头,“我得罪了太子耶律浚和皇后萧观音,一旦太子登基,他必不容我,恐怕我的家族都会惨遭屠戮,与其到时走投无路,还不如趁现在先留条后路,这件事我之所以不敢对其他人说起,就怕人多嘴杂,泄露了机密,目前只有你我知晓,如果不行,那我就告辞,如果可行,那我们再具体谈一谈。”
范宁沉思片刻道:“大宋掌握海外岛屿数万座,送给张相公一座沃野百里的无人岛其实也无妨,不过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最后张相公能留一个信物给我,然后我派人去上京找令郎联系。”
张孝杰听说是送给自己一座岛,他心中大喜,连忙从腰间取下一枚玉佩,放在桌上推给范宁,“这是我家传玉佩,小范相公可派心腹持它找我在辽国太学读书的次子张周联系,别人就不用找了,此事还要烦请小范相公保密。”
范宁点点头,“这件事我会向天子汇报,然后我们单线联系,不会有其他人知晓。”
张孝杰起身道:“在外面时间太长,会让耶律平辉怀疑,我先告辞了,这件事就拜托小范相公。”
“放心吧!我会尽快安排岛屿。”
.........
从茶馆里出来,范宁便直接来到了皇宫,在紫微殿外求见天子。
片刻,一名宦官将他领进御书房,赵顼放下笔,笑眯眯道:“今天怎么想到来见朕”
“陛下,今天有件很意外的事情。”
&n
第六百三十五章 变法之灯
范宁记得很清楚,王安石的青苗法和保甲法触怒了曹太后,曹太后已经在考虑罢免王安石的相位。
赵顼点点头,“朕昨天已经拿给皇祖母看过,她同意扩大加强官学的方案,至于裁减冗官,皇祖母让朕多听听大臣的意见,尤其听一听范相公的意见。”
“听我的意见”
范宁苦笑一声,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吗
但天子在等着自己表态呢!范宁想了想道:“说实话,微臣一向不赞成王相公烈火猛油似的变法手段,一刀切下去,也不管会引发什么后果,他方案微臣持保留意见。”
“那范相公有没有自己的方案呢”赵顼又连忙问道。
“微臣曾经考虑过,可能还不成熟。”
“相公不妨说说看,让朕也开拓一下思路。”
范宁沉思良久道:“王相公的报告分成三部分,微臣就针对他的方案来说说自己的思路。”
“范相公请说,朕洗耳恭听。”
“首先王相公提出扩大官学,将大量进士闲置官送去州县官学教书,这个我不太赞成,州县官学一向是太学毕业生的领地,这实际上是扩大矛盾,进士们不愿意,太学生也不高兴,其实微臣从保甲法中得到一个启示,朝廷可以在各乡镇设镇长或者乡长,然后规矩,所有县官必须从乡镇中提拔,不经乡镇,不得进县衙。”
赵顼不解,“之前范相公指出保衙事件的弊端,现在又怎么支持乡镇官”
“陛下,这两者性质完全不同,保衙是私自封授的官,而乡镇长是朝廷或者州衙任命的官员,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朝廷的管理延伸到了乡镇,现在各乡镇都有耆长,而大小纠纷都是由乡绅来管,脱离了朝廷控制,加一层镇长和乡长后,就由乡镇长来管,乡绅协助。”
范宁这个想法确实大开脑洞,让赵顼一时没有适应过来,他提拔迅速把范宁这个思路记下,又笑道:“朕需要好好考虑,范相公请继续说。”
“王相公提到的第二点便是裁减撤销虚官,这里面包括节度使、防御使、刺史、太守、团练使、别驾等等,还包括各种虚官府衙的开支,这是裁减冗官的大头,一刀下去,朝廷的俸禄开支至少减少四成,王相公的方向我同意,但手段我不同意,一刀切下去太简单粗暴,微臣很清楚,这些虚官未必稀罕这点俸禄,但他们要的是荣誉,我们要想个折中的办法,剥去俸禄开支,但要保留他们的荣誉。”
范宁走几步道:“陛下,可以在爵位上进行改革,恢复唐爵,在王以下设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每等爵位给他们封地,但这个封地是海外的土地,比如从南大陆、中大陆中的土地,在撤销虚官的同时,给了爵位,而且爵位可以世袭,然后再以海外土地给他们补偿,这样抵制的声音就会小得多。”
赵顼连忙提笔记下范宁的思路,他暗暗感叹,虽然范宁比王安石年轻,但手段之圆熟老辣,却远超王安石,王安石的书生意气还是太重了一点。
“范相公请继续!”
范宁又不慌不忙道:“王相公第三点是恢复三省六部制,这里面涉及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合并一下就可以,关键是利益怎么调和,如果利益无法调和,那么最后只会越改机构越庞大。”
“那该怎么做”
“办法也简单,陛下把调子定下来,一定要改,然后进行公开讨论,包括在报纸上的公开讨论,讨论上几个月,微臣想,方案就应该渐渐明朗化了,大家都有了共识,然后改革的阻力基本上就没有了。”
赵顼叹息一声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朕觉得应该由范相公来推行各种变法才对,王相公得罪人太多,很多人反对,其实都是反对他的人,而不是反对事情,最后总是弄得一团糟。”
范宁微微笑道:“陛下,大臣们都很清楚现在的弊端,也都愿意看见大宋走向强盛,关键还是利益,臣从不赞成什么改革派、保守派的说法,那样只会撕裂大宋,使朝廷陷入严重内耗,应该让大家一起参与变法,允许大家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利益损失要给予补偿,利益获得则要付出代价。
就像军队变法,如果不是陛下在海外利益上给了军方高层足够的补偿,怎么会推行得这么顺利百姓们获得了免除劳役的利益,那他们就要负担起民兵训练的责任,这就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袭天德城
两人见面,大笑着拥抱一下,韩绛又给他肩头一拳,故作不满道:“我好歹也是参知政事,陕西路经略,天子竟让我无条件服从你的调遣,为什么”
范宁微微一笑,“以韩相公的睿智,想不到是什么原因吗”
韩绛点点头,“当我看到朝廷送来的绝密军报时,我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想到从北面进攻西夏,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可能,可当宋辽之间交接了东胜州,军队进驻榆林县,我才发现,这个方案竟完全能实施,直接南下灌顶进攻西夏,为什么从前想不到这个办法”
“从前是因为被辽国阻隔了,直接进入西夏境内,又是茫茫大沙漠,不现实,所以只能从南面艰苦作战,只要我们进入河套建立根基,又有充足的后勤补给,西夏向南面建立的层层防御线就彻底没用了,兴庆城将直接暴露在我们面前。”
“说得对,所有你需要工匠、大石和石灰、糯米都准备好了,为了准备砌城石,我们拆了三座延安府的军城和绥德县,还有大量军堡备石,足以建成两座中等县城。”
范宁这次行动,最关键就是要快速,以最快速度在河套建立根基,等西夏反应过来,大举进攻时,宋军已经在河套站稳了脚跟。
一般修建一座城池大概需一年左右,其中六成以上时间都耗费准备材料上,然后一千名工匠悠悠哉哉修砌,要想缩短工期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事先准备好建筑材料,其次增加工匠人手,范宁双管齐下,他希望在二十天内完成城池修建。
范宁听说所有物资都已运到榆林,心中大喜,也顾不得休息,便立刻跟随韩绛向仓库群帐走去。
..........
广义上的河套平原又分为西套、东套、前套和后套,西套地区是指西夏国的统治核心,兴庆府、西平府、静州、定州、灵州等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