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高月
一万四千西夏军如潮水涌进了外城,抽取攻城梯,开始继续攻打内城。
崔山成也登上南城头,他这才看清楚这座大城的原貌,原来有内城和外城,内城就是从前的天德城,外城都是空地,还种着一片片蔬菜。
崔山成眉头稍稍一皱,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来。
一万四千西夏军全部杀进了外城,攻城梯搭在城墙上,继续大举攻打内城,数百名士兵抱着长长撞城木,准备撞开城门。
城头上箭如雨下,箭矢比刚才密集多了。
“不对!宋军的守军怎么突然变多了。”
他发现内城城头上至少有一万宋军,远不止刚才的数千人,凭着一万守军,也完全守得住外城,为什么他们要放弃外城
‘诱敌深入!’
崔山成脑海里忽然跳出这个词,他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急声令道:“收兵!”
话音刚落,内城里忽然传来震天的战鼓声,‘咚——咚——咚!’声音低沉,像是一个行动的信号。
紧接着,内城铺天盖地的火箭腾空而起,射向城外,城外意外燃起了大火,掩埋在土中的火油被点燃了,大火在外城内迅速蔓延,浓烟滚滚,火焰飞腾,守城士兵不断倾倒火油,一架架攻城梯被点燃了。
西夏士兵顿时大乱,掉头向外城城墙奔逃,火势太大,不少士兵奔跑着,一头栽进火焰中,被烧得惨叫起来,西夏士兵拼命推攘,互相践踏,三万守军一起射箭,兵箭如雨点般射出来,一片片西夏士兵中箭摔倒,伤亡极其惨重。
这时,崔山成猛地回头,他听到了城外有号角声,‘呜——’号角声低沉。
只见两支各有数千人的骑兵,正一左一右向城外留守的士兵杀来,城外一千留守士兵抵挡不住,被宋军杀得四散奔逃,战马和干粮也被宋军抢走。
崔山成这才明白自己上了当,轻敌付出了惨重的代
第六百四十章 惊天骗局
就在宋夏两国争夺河套的同一时刻,辽国天子耶律洪基却在东京辽阳府,接见前来出使辽国的日本国天皇特使藤原祐章。
耶律洪基去年曾经派使者去过平安京,他知道藤原家族才是日本真正的掌权者,这位藤原祐章是藤原家族第二继承人,在家族地位很高,耶律洪基对他也以重礼接待。
有意思的是,辽国无人会说日本语,而日本也无人会说契丹语,他们找到了一个共通的语言,那就是汉语。
去年前往平安京的辽国使者也幸亏会说汉语,才避免了无法交流的窘况。
在新落成的东京皇宫内,藤原祐章举行仪式,向耶律洪基郑重递交了国书和关白信件。
耶律洪基随即设宴,宴请日本特使一行。
耶律洪基汉语很不错,他直接说的汉语,藤原祐章说的是日语,由旁边一名精通汉语日本官员翻译。
“好像藤原先生也会说汉语”耶律洪基笑问道。
藤原祐章微微欠身,一本正经道:“日本贵族子弟从小就要求学习汉语,学习中原文化,从隋唐时就是这样,一直是传统,我当然也会汉语。”
旁边翻译将他的话翻译成了汉语,耶律洪基笑着点点头,“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都用汉语交谈”
藤原祐章解释道:“汉语学得不是很好,身为国使,就怕用错了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所以尽量慎重,不使用外族语言。”
耶律洪基哈哈大笑,“说得对,这才是合格的使者,不能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旁边耶律乙辛笑问道:“我们天子很关心日本的造船业,不知日本造船水平如何”
藤原祐章摇摇头,“日本造近海小船可以,造跨海大船不行,我们乘坐的船,还是从宋朝购买。”
耶律洪基眼睛一亮,手执酒盏问道:“你们可以随意从宋朝购买船只吗”
“我们只能购买五千石以下船只,而且价格很贵,是他们宋朝人购买价格的三倍,没办法,宋朝卖给日本货物,都比他们本土贵得多。”
耶律洪基迅速给耶律乙辛使个眼色,耶律乙辛会意,他知道该怎么和日本国做生意了。
..........
日本国使者被安排在贵宾馆,藤原祐章屏退左右,这才对翻译官员抱怨道:“我说自己不能假扮使者,范相公非要让我上,今天漏出一句汉语,差点被戳穿。”
这位藤原祐章当然不是真的藤原祐章,他的真实身份是北海外经略使余孝年,奉命假扮的日本使者。
当然,他携带的国书、仪服都是真的,这是范宁和藤原教通达成的秘密交易,宋朝支持藤原家族对付源氏家族,藤原教通便配合宋朝对辽国实施战略欺骗。
翻译官是北海外经略副使程清,几名随从都是经略府的官员假扮。
程清微微笑道:“余使君不是解释得很好吗日本贵族都要学汉语、汉字,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很正常。”
余孝年喝了一口酒道:“今天我看出来了,耶律洪基想通过我们购买宋军战船,果然被小范相公猜中了,我真搞不懂,小范相公怎么会那么精明”
“问题是出在耶律乙辛身上,是他引出的话题,郭奎说,他们已经收买了辽国内部一名重臣,我怀疑就是这个耶律乙辛。”
“这样能说通了,估计小范相公是想用劣船狠狠坑死辽国,到时海战爆发,数万辽军跟随船只沉入海底,那一幕真是壮观。”
这时,外面传来了禀报声,“耶律相国来了!”
余孝年立刻改用日语笑道:“左卫门,辽国羊肉滋味不错,回去时我们要多带一点。”
耶律乙辛快步走了进来,笑眯眯道:“藤原先生好像心情不错。”
程清用汉语道:“我家少主人觉得辽国羊肉很不错,烤出来很香,准备带点回去。”
“那很容易,你们走的时候,能带多少就带多少。”
余孝年用很蹩脚的汉语道:“非常谢谢!”
耶律乙辛哈哈大笑,“举手之劳,不用谢!”
他收起笑容,缓缓道:“我家天子想用生铁换取宋朝三千石和五千石大船,由你们代为购买,这个方案可行吗”
余孝年故作沉吟道:“可是可以,但大船很贵,还要,你们要多少”
“贵不是问题,我们在你们买价基础上,再加价两成,作为你们的利润,我们想要五十艘三千石大船和二十艘五千石大船,可以办到吗”
余孝年道:“大宋不会一次卖给我们这么多船,这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来慢慢购买,不过我先声明,这不是日本国的贸易,而是我们藤原家族和辽国的生意,日本国和大宋有协议,不能卖战略物资给辽国,这件事就当日本朝廷不知道。”
耶律乙辛一口答应,“这个没问题,还有别的
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
耶律乙辛回到自己位于东京的别宅,养子耶律善跑上来小声道:“郭怀信来了,在父亲书房!”
耶律乙辛点点头,他知道郭怀信今晚会来,他翻身下马,向府内走去。
这已经是耶律乙辛第四次和郭怀信谈生意了,第一次他们做成了五十万两银子的生意,第二次郭怀信又向他买了三百匹种马和一千五百匹母马,第三次他要郭怀信安排日本使者来见辽国天子,顺便达成了一万只羊和十万斤生铁的生意。
而这一次,他相信郭怀信会给自己带来好消息。
其实,耶律乙辛已经在隐隐感觉到了什么,郭怀信的来历绝不是皇商那么简单,他恐怕对自己另有企图,只是郭怀信给他带来的巨大利益让他欲罢不能,这就像吸毒一样,明知这样下去会有被揭穿的一天,但他依然会毫不犹豫和郭怀信交易。
房间里,郭奎已经等待多时,这时耶律快步走了进来,连声道:“让先生久等了。”
“无妨!”
郭奎行一礼,淡淡一笑,“希望日本使者到来能让你满意。”
耶律看了他一眼,警惕地问道:“莫非日本使者有问题”
郭奎摇摇头,“日本使者没有问题,只不过他们是顶着日本国天皇使者的名义,实际上为了藤原家族的利益而来,这一点你们没有看出来”
“看出来了,其实我们也知道,日本天皇只是一个傀儡,实权掌握在藤原家族手中,一点也不奇怪!”
郭奎又笑道:“你们要的船只也是我负责去买,但我丑话说在前面,大宋船只有两种,一种是官船场造的战船,另一种是私船场造的战船,我给你们的,只能是私人船场的战船,官船场的船只搞不到。”
“两者有什么区别”
“官船上是全新的战船,而私人船场是旧船翻新。”
“可你卖给我们的价格,却是按照官船价格的三倍,这是不是太黑了”
郭奎太了解耶律乙辛,稍有正义感的官员都会拍着桌子大骂,‘用旧船翻新,想害死辽军吗’但耶律乙辛却丝毫不提船的问题,而是在指责他赚得太狠了,郭奎当然闻弦知雅意。
他微微一笑道:“准确地说,只有两倍利润是我的,而另一倍利润是相国的,有财大家发,我不会只管自己发财。
“风险是我担,至少一人一半吧!”
“相国有所不知,我还得花钱打点沿海巡逻水军,我可赚不了两倍,不过我还是会再给相国一点补偿。”
他将一份岛契放在桌上,推给耶律乙辛,“这是小琉球群岛中的一座大岛,面积和耽州差不多,岛上有河流、湖泊、森林和山峦,还有一片草原,面积有几万亩,可以放牧,也可以开垦种地,这种岛屿我已经用相国的名字买下来,它现在就属于耶律相国了。”
耶律乙辛大喜过望,他对海外岛屿早已盼望很久,上次他只是提了一下,辽国人能不能买宋朝的岛,郭奎就把岛屿送到自己面前了,这人还真是个七窍玲珑心。
“居然是我的名字,这也办得到”
“别忘了我是皇商,不瞒耶律相国,之前的种马虽然去了日本,最后由日本转给了鲲州,实际上是给鲲州买的,就凭这一点,天子特批了你的岛屿。”
耶律乙辛虽然之前已经料到种马最终去了鲲州,但郭奎这么坦率地说出来,还是让他有点尴尬。
他咳嗽一声,岔开话题问道:“这座岛在哪里”
“这座岛名叫仙鹿岛,从渤海港坐船过去,大概要走三天,是大宋贸易船队是日本的必经之地,耶律相国如果有兴趣,可以让令郎跟我一起去看看。”
范宁挑选给耶律乙辛的岛屿就是后来的奄美岛,距离日本鹿儿岛不远,这座岛目前属于琉球群岛,为了收买并控制耶律乙辛,范宁便把这座岛拿出来给他了。
不过,耶律乙辛家族将来有没有福气用这座岛,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耶律乙辛欣然点头,“回头我安排一下,就让我的次子跟随先生去接收这座大岛。”
............
兴庆府城外人山人海,无数百姓出城来参观气势浩大的王师北征,十万大军已集结完毕,在战鼓声缓缓起拔,两里外的码头上各种粮食物资堆积如山,数百艘巨大的皮筏子停泊在岸边,数千民夫正忙碌地将粮食和各种物资抬上皮筏。
这种体型巨大的皮筏子最小也在千石以上,由无数个小皮筏子叠加捆绑而成,西夏人口稀少,很难像宋朝那样大规模动员民夫,无法组织大量陆路后勤辎重队伍,所以西夏也充分利用了水路,造出了大型皮筏,沿黄河运输。
在参观的人群中,宋锦绸缎铺的张掌柜和几名伙计也在,一名伙计低声对张掌柜道:“那皮筏子至少能载重三千石吧!”
&nb
第六百四十二章 断其后路
十万西夏大军浩浩荡荡抵达了顺化军城,这座距离河套约百里的军城,在黑山威福军被全歼后,它也被宋军拔掉了两百余名士兵死的死,逃的逃,城内粮草被付之一炬,军城也被夷为平地,只剩下一点点残垣断壁。
大将军罔萌讹脸色铁青地望着这座军城,在所有西夏军印象中,都是他们烧宋朝的城,焚宋军的营,今天很多士兵第一次看到了自己军城的惨相,心中竟有种说不出的忐忑。
“把此处清理干净!”
罔萌讹命令左右把废城清理干净,大军随即又继续北上。
次日中午,前军和中军的八万大军率先抵达了河套入口,远处宋军哨塔的烽烟直冲天空。
罔萌讹重重哼了一声,马鞭一指烽燧,“摧毁它!”
两千士兵立刻向远处的山岭奔去,宋军烽燧就在山岭之上。
大军渡过了黄河,继续加快速度,向宋朝五原城方向杀去。
他们不用管后面的辎重船队,辎重船队有后军两万人护卫,一般都要比前军和中军晚上一两天。
但罔萌讹怎么也想不到,就在他们渡河后行军不到五十里,一支由五十艘蒸汽机船组成的船队出现在河口,掉头向黄河南面驶去。
.........
数百艘巨型皮筏子组成的船队长达三十余里,数千名纤夫拉拽满载辎重的皮筏子缓缓而行。
虽然是顺水而行,但黄河水流十分平缓,没有纤夫助力,航速会十分缓慢,而且纤夫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控制船只,防止皮筏子在黄河上失控,虽然水流缓慢,黄河上还有不少暗流旋涡,很容易使皮筏子遭遇暗流而倾翻。
岸上,两万西夏军骑马而行,尽量保持和皮筏子同步速度。
这时,黄河上传来的轰鸣声,一种很奇怪的船出现在西夏士兵的视线中,两根巨大的烟囱竖在船上,烟囱上冒着黑烟,船尾两个大明轮翻滚,驱动着船只前进。
“等一等!好像是辽国的船。”
士兵们发现为首大船上挂的旗帜是辽国的狼头大旗,让他们很惊愕,辽国的船只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从未听说过的事情。
但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障眼法,后军主将立刻醒悟过来,大喊道:“所有皮筏靠岸!”
皮筏子缓缓向岸边靠拢,但不能完全靠边,这里不是码头,岸边河内大多布满了乱石,石块边缘锋利,批皮筏子底部很容易被划破。
但就算皮筏子靠拢岸并不代表安全,只是进入两万后军的保护范围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