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超级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高月

    “仓库有什么收获”

    “有粮食三十余万石,草料二十万担,白银七十万两,生铁四百余万斤,铜二百万斤,还有兵甲、盾牌之类,另外,战马缴获了两万匹。”




第六百四十七章 驱逐宋人
    兴庆府城内一片混乱,数十万党项百姓的涌入使京城不堪重负,这里面也包括了从西平府送来的数万党项百姓。

    西夏朝廷依然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混乱之中,他们从未遭遇过这种危机,在慌乱中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策,最大的决策错误就是调兵勤王,直到八万大军陆续赶到兴庆府后,西夏朝廷才反应过来,他们竟然把拱卫都城的定、顺、静、怀、灵五州白白让给了宋军。

    随即数十万百姓向兴庆府涌来,使西夏朝廷更是茫然,到底该不该接收还是梁太后下旨,开城门让数十万百姓入城。

    寺院里、大街上,所有空地上都挤满了从各地被驱赶来的党项百姓,搭建着帐篷,哭声、喊声,喧闹不堪。

    数百名侍卫保护着梁太后巡视城内的难民,陪同梁太后巡视街头的,是大将军都罗马尾和副相国李钟鸣。

    街头臭气熏天,梁太后紧皱眉头对李钟鸣道:“怎么会臭成这个样子”

    副相国李钟鸣连忙道:“启禀太后,主要是吃喝拉撒都在大街上,肯定会很臭,这个没有办法。”

    “什么叫没办法,眼看大暑将至,出现疫病怎么办”

    李钟鸣一脸为难道:“实在是没地方给他们住了,兴庆府人口已达一百一十万,整个城池都要挤爆了,臭一点、脏一点都是小事,关键是粮食只够维持一个月,一个月后怎么办”

    梁太后重重哼了一声,“那就把民间的粮食都搜出来,实行严格的配给制,要保证军粮,普通百姓就少吃一口,饿不死就行了。”

    大将军都罗马尾道:“微臣倒有一个建议,可以稍微舒缓一下。”

    “什么建议”

    “太后,城内还有十几万汉人,他们都有房子店铺,索性将他们全部驱赶出城,首先街头百姓就有了地方住,其次也可以减少粮食的消耗,他们的财产也可以没收给士兵,提高士气,可谓一箭三雕。”

    都罗马尾早就想这样干了,兴庆城不少汉人都颇有家产,都罗马尾早就在打他们主意,驱赶汉人出城,必然是由军队来执行,那汉人的财富首先就会落在自己手上,今天他等到了这个机会。

    都罗马尾又补充道:“这不光是微臣的建议,很多党项权贵都希望这样做,宋军驱赶党项民,那我们也应该驱赶汉人。”

    梁太后知道自己不能不答应,否则党项权贵又该指责自己庇护汉人了,她便点点头,“准!”

    “微臣遵令!”

    ...........

    兴庆城的数万大军立刻出动了,他们将所有汉人全部从家中和店铺中强行驱赶出来,开启南城门将他们直接赶出城,城内鸡飞狗跳,哭声震天,城内的十几万汉人百姓连收拾细软的机会都没有,便被强行赶出家门,紧接着被骑兵用鞭子驱赶出城。

    都罗马尾效率极高,短短一个时辰,城内的十四万汉人全部被驱赶出城,他们满腔悲愤,却又不知所措,黑压压的人群扶老携幼,延绵数里,哭哭啼啼向南面的三十里外静州走去。

    就在汉人刚被驱逐出城,一支两千人组成的队伍便开始在十几家汉人巨富的府中收罗各种财富,珠宝、黄金、白银、铜钱、绸缎等等贵重财富全部被转移走。

    然后才由数万普通士兵挨家挨户搜查粮食、布匹、牲畜、生铁等等物资,最后露宿街头的党项百姓被安排住进了汉人的家中。

    走了数里,一万宋军骑兵出现了,了解了情况,骑兵便护卫着十几万汉人百姓前往静州。

    范宁是在天黑时赶到静州,静州城内已经安静下来,十几万百姓也各自找了空房子住下,得到了赈济的粮米,吃了一顿饱饭,大部分百姓都累得疲惫不堪,已经倒头入睡。

    范宁刚进了城,便有士兵把宋锦绸缎铺的张掌柜引来见他,张掌柜真名叫张甫,官任情报营参军。

    他上前躬身行礼,“卑职无能,竟然被赶出了兴庆府,无法再执行任务了。”

    “这件事不怪张参军,其他弟兄是否安全。”

    “安全倒是安全,只是还有不少情报藏在店铺内,没有来得及带出来,实在发生得太突然,士兵冲进店铺便把我们向外强行驱赶,稍不服从便用鞭子抽打,我们连去后院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赶上大街,马上就被押送出城。”

    范宁冷笑一声道:“这是西夏军要谋财呢!”

    “是!一点没有错,所有人都空着手,连收拾细软的时间都没有,只有女人身上的一点首饰没有被抢走,所有的财富都丧失殆尽。”

    “这些人中会不会混有西夏的奸细”

    “不敢肯定说没有,但卑职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太大,一般西夏不太相信汉人,如果用他们当奸细,都会部署在大宋境内,而且队伍中若混迹了党项人,马上就会被识别出来打死,相公如果谨慎一点,也没错。”

    &nbs



第六百四十八章 怀州陷阱
    怀州位于兴庆府东南约而二十里,四周全是一望无际的麦田,东面也紧靠黄河,怀州城池不高,甚至略有些低矮,它本来就不是为防御而设计,只是农业中心,需要一座这样的城池。

    怀州位于产粮中心,城内粮库极大,是西夏仅次于兴庆府码头粮库的第二大粮库,拥有粮食四十万石,草料二十万担,比兴庆府城内的皇室粮库还要大一倍。

    怀州原本有两万军队驻守,仓促勤王赶去兴庆府后,怀州便落入宋军之手,粮库也自然成了宋军的囊中之物。

    张甫说得没错,兴庆府人口太多,粮食严重不足,在驱赶了汉人后,还是解决不了粮食严重短缺的问题,他们的目光就转向了外界,首先便盯住了怀州,西平府倒是有粮食,但太远,又在黄河东岸,定州、静州、顺州的粮食都不多,只有怀州的四十万石粮食足以解决他们眼前的危机。

    都罗马尾随即派出探子去探查周围以及怀州的情况,除了黄河内外,方圆十里内,没有发现宋军怀州大概有两三千驻军,静州和顺州也各种有数千驻军。

    虽然几座城池驻军不多,但都罗马尾并不打算把周围的城池都夺回来,他很清楚宋军希望他分兵,那样便于他们各个击破,夺取粮食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一连观察了数天,粮食没有被转移的迹象,探子发现,到了夜间,宋军的守备格外松懈,城头上守军很少,都罗马尾有点怀疑这是宋军的诱兵之计,可如果是真的呢毕竟其他几座城都一样,并非怀州特殊。

    踌躇了两天,被缺粮折磨的都罗马尾终于下定了决心。

    两更时分,一支三万人组成的抢粮军抵达了怀州,他们赶着数千辆大车等候在城外一里外,这时城头上忽然爆发出喊杀声,将率军大将李清惊出一身冷汗,这时,飞奔来一名士兵,急声禀报道:“城内守军已被惊动,但城门被我们夺下,请将军立刻入城。”

    李清大喜,喝令道:“杀进城去!”

    两万士兵大吼一声,向城内飞奔而去,片刻杀进了城内,城内三千宋军见敌军全面攻来,纷纷从东门撤离。

    西夏大军重新占领了怀州,城外赶着大车的一万西夏向城门赶去,粮库已被打开,里面堆积如山,大概有二十万石左右,还是被宋军运走一半,但李清已经很满意了,他立刻下令所有士兵一起动手搬粮。

    就在这时,城外黑压压的宋军已经将怀州城包围,上万支弓弩对准了怀州西城门,三万骑兵埋伏在兴庆府前往怀州的必经之路上。

    粮库内这时发生了异常,西夏士兵在搬了表面一层的两千石粮食后,忽然发现下面的粮食变重了,有士兵用匕首划开粮包,顿时惊呼起来,里面不是粮食,而是砂子。

    李清也惊呆了,严令再查,很快有士兵禀报,除了第一批的两千袋粮食外,下面全是砂袋,再下面连沙包都不是,而是泥土直接堆积。

    “上当了!”

    李清蓦地转身,厉声喝令道:“这是陷阱,全军立刻撤退!”

    但已经晚了,城内忽然四处起火,城内的房宅里到处是硫磺、干柴、麦秸之类的引火之物,火势迅速在全城蔓延。

    三万西夏军惊恐万分,争先恐后向城外逃去,西夏士兵奔出城,迎接他们的,却是宋军无情地箭雨射击,无数士兵惨叫着栽倒,后面又奔出来,又被射倒,只片刻,城外的尸体便已迅速堆积起来。

    东城外也一样,企图从东城逃跑的西夏士兵也同样遭到了宋军残酷的箭雨袭击,两万宋军弓弩手将东西两座城门死死封锁,城内的火势越来越大,无数士兵还跑不到城门处便被无情的大火吞没。

    还有很多士兵向城头上奔去,城头上没有烈火。能暂时逃过一劫,就算是这样,他们也逃不过宋军天亮后的清剿。

    整个怀州城烈焰滔天,数十里外清晰可见,都罗马尾站在城头,眺望着远处熊熊烈火和滚滚浓烟,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三万军队上中计了,这一刻他的心仿佛坠入万丈深渊,令他心急如焚,立刻命令大将崔银流率两万军队赶



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
    辽国上京,关于是否出兵支援西夏已经在辽国内部争论了近十天,支持派认为辽夏唇亡齿寒,一旦西夏被灭,宋朝没有了后顾之忧,必然会全力对付辽国,应该支援西夏,使西夏始终能够从西面牵制大宋。

    而以耶律乙辛和张孝杰为代表的反对派则认为辽国刚和宋军大战结束,财源枯竭,国力疲弱,朝廷根本就无力支持大军出兵西夏,这个时候应该卧薪尝胆,恢复国力,尽管支持出兵派一度占据了上风,但从边境传来的几个消息让辽国朝野顿时清醒了很多。

    “砰!”

    耶律洪基重重一拳砸在桌上,咬牙切齿道:“该死的宋人,竟然敢如此羞辱大辽,朕一定要杀进汴梁,屠尽这些卑鄙的宋狗!”

    就在今天,他连得两个消息,在靠近鸭绿江外的海岛上,宋军竟然屯兵数万人,距离辽国海边不足百里,另一个消息是,女真人竟然用铁火雷炸塌了阿图先城,怀化军节度使高元纪被当场炸死,女真人杀入城中,辽军伤亡近三千人,抢掠辽国战马上万匹、兵甲万副,女真人当然不会有什么铁火雷,分明是宋朝借女真人之手向辽国示威。

    这两个消息让耶律洪基气得暴跳如雷,房间里,一班重臣都沉默了,五国节度使萧陶苏斡沉声道:“陛下,至少我们现在明白了一点,女真部和克烈部之所以屡灭不掉,就是因为他们背后有大宋在支撑,如果我们不尽快灭掉这两个部落,他们在宋军的支持下,迟早会成为辽国的心腹大患。”

    南府宰相耶律蕊奴也道:“宋朝的铁火雷只出现了一次,说明宋朝并没有真的把这种火器交给女真人,宋朝只是在警告我们不要干涉西夏。”

    北院宰相耶律乙辛很了解耶律洪基的担心,他安抚耶律洪基道:“鸭绿江口外的宋军基地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它们忽然出现固然是宋军在警告我们,但同时也是好事,至少我们知道宋军在那里还藏有威胁。”

    耶律洪基终于冷静下来,他慢慢靠在椅背上,感受着虎皮带来的暖意,半晌道:“前几天宋军战船出现在觉华岛附近,也是一个意图吧!”

    众人以沉默来回答,耶律洪基叹了口气,“一向懦弱的宋朝几时变得这么强硬,和他们新登基的天子有关吗”

    张孝杰低声道:“陛下说得没错,他们新皇帝才二十余岁,一心想做大事,加上西夏自身内部混乱,便被宋军抓住机会。”

    “那朕该怎么办就这样被宋军吓住,不敢出兵援夏”

    耶律洪基已经消泯了支援西夏的念头,他现在只是面子上放不下,宋朝的几个威胁就让他罢兵,把他耶律洪基当成什么人了

    耶律乙辛眼珠一转,上前道:“陛下,虽然我们无法出兵支援西夏,但我们可以劝和,派使者去汴梁,一方面调停宋朝和西夏的战争,一方面要求宋朝不要再支持女真人和克烈族,微臣的意思,就是以不出兵西夏为条件,换取宋朝停止支持女真人和克烈族。”

    耶律乙辛这个方案很不错,公开调和宋朝和西夏的战争,辽国有了台阶,同时再和宋朝秘密谈判,要求宋朝不再支持女真人和克烈族,众人纷纷赞同。

    耶律洪基随即任命南府宰相耶律蕊奴为特使,出使大宋。

    众人都退下了,耶律洪基只觉一阵心烦意乱,起身道:“摆驾!朕要去兵器院。”

    不多时,耶律乙辛陪同着天子耶律洪基来到了辽国兵器院,辽国兵器院是辽国研究盔甲、兵器的专门机构,除了上京外,在南京和东京又各设一座分院。

    位于上京的兵器院是总院,下面分为甲院、刀院、弓院和火器院四个分支,其中火器院是辽国唯一研究火器的场所。

    辽国的火器要比大宋落后很多,基本上是研究如何仿造大宋的各种火器,他们造出了火箭、火鹞子、纸火雷和瓷瓶火雷,但要研究更先进的铁壳火雷,以他们的现有技术还办不到,他们只善于仿造,所以辽国千方百计想从大宋那里搞到铁火雷实物。

    去年,汴梁的探子费劲心机搞到了一枚老式铁火雷,辽国如获至宝,立刻将它千里迢迢送到上京兵器院,兵器院的火器匠研究了一个月后才开始动手切开铁火雷,开始研究里面的构造和火药配方。

    但从去年到现在,兵器院始终仿造不出铁火雷,令耶律洪基既恼火又郁闷。

    今天他是第三次视察火器院,正是女真人用铁火雷的消息刺激了他,尽管知道是宋朝假女真人之手,但耶律洪基还是焦虑难安,铁火雷迟迟研制不出来,已经成了他的心头之患了。

    耶律洪基来到兵器院,负责兵器院的十几名官员迎了出来,耶律洪基一挥手,“去火器院!”

    众官员见天子脸色难看,都不敢多说什么,连忙领着耶律洪基和耶律乙辛来到火器院。

    辽国火器院占地约二十亩,一半用来制造火药,另一半则用来制造各种火器,有火药匠三十余人,火器匠五十余人,一半左右



第六百五十章 谣言四起
    梁乙埋在汴梁呆了十天,宋朝对他礼数很周到,但坚决回避了实质问题,不肯回应求和一事,梁乙埋渐渐开始绝望了。

    这天中午,他独自坐在房间喝闷酒,外面忽然传来脚步声,有手下在门外禀报,“相国,今天的报纸出来了,好像和西夏有关。”

    “把报纸拿给我看。”

    手下走进房间,递给一份《信报》,梁乙埋接过报纸,发现里面夹着一张特别战报,他心中顿时一惊,前几天,宋军兵临兴庆府城下,就是用了这种特别战报,他已经知道,只有出现重大消息或者战果,这种特别战报才会出现,他简直有点不敢看了。

    他还是忍住心中的不安,抽出了这张特别战报,战战兢兢细看,标题很大,‘西夏南部防御全线崩溃’。

    里面的内容竟然是陕西路宋军分两路攻占韦州和夏州,西夏边军主力北撤,被三十万宋军包围在盐州。

    梁乙埋眼前一黑,险些晕倒,西夏的南部防御竟然被宋军全线攻破了。

    手下连忙扶住他,“相国!相国!”
1...323324325326327...3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