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超级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高月

    众将一起躬身施礼,“死守太原,绝不辽贼进城一步!”

    “很好!大家都去忙吧!我和杨老将军再探讨一下军情。”

    众人施礼离去了,范宁走到城墙边,扶着城垛,目光望想远处波光粼粼的汾水,对杨文广道:“汾水上会有一支水军从外围协助你们,至少不会让你们觉得在孤身抗敌。”

    杨文广很赞同范宁的话,“确实如此,外面有一支自己的军队,对鼓舞士气有很大好处。”

    “现在还有什么欠缺”范宁笑问道。

    杨文广沉思一下,“我觉得粮食还是不够,希望能再送三十万石,另外火油和铁火雷还需要一些。”

    范宁点点头笑道:“太原水运很方便,我会安排,过些天就有船队送来。”

    船队通过汾水驶入护城河,再从水门直接进城,在运输上确实很方便。

    范宁想了想又道:“等粮食物资进了城,雁门关的部分守军也可以撤回太原了。”

    “为什么”

    范宁微微一笑,“辽军大举南下,是否攻打雁门关对辽军就没有意义了,辽军必然会从雁门关撤军去幽州,辽国可是要防止我们从水路进攻幽州。”

    杨文广哑然失笑,听小范相公的意思,他又想在幽州插进一根钉子了。

    范宁随即又在杨文广的陪同下巡视城防和太原城内情况。

    城头上,工匠们正忙碌地安装重型投石机以及去年刚研制成功的弩炮,不仅如此,在东西南北四座城墙内侧,还各修建了一座超级投石机,这种超级投石机高达五丈,抛竿达二十丈,利用蒸汽机动力卷动绞轮,一次可将百斤重的巨石射到两里之外。

    这种超级投石机是第一次投入战场,威慑力极大,更具有重大意义的是,这是蒸汽机第一次直接用在军事上,以前最多是用蒸汽船运输货物。

    城内的气氛也比较紧张,不过井然有序,店铺依旧照常营业,街上行人不断,一队队维护秩序的士兵在大街上随处可见。

    范宁忽然停住战马问道:“城内可曾搜捕过辽国细作”

    杨文广点点头,“一直在搜捕,我们动员百姓举报,搜查了二十余家契丹人和辽国汉人开了店铺,其中三家有奸细嫌疑,已经抓人封店,其他暂时没有嫌疑的店铺也被重点监视,另外,全城已严禁民间鸽信和鹰信,设有专门的观察哨,只要城内出现鸽子,就立刻会有士兵搜捕,即使城内还有奸细,也确保情报送不出去。”

    杨文广的面面俱到令范宁深感欣慰,他马鞭一指水城门,笑道:“水门也是一个隐患,老将军有没有考虑如何防范”

    杨文广微微笑道:“除了里外两层铁栅外,我打算用巨石把水城门封死,这样就一了百了,没有后顾之忧了。”

    范宁本

    想说可以用火油来防御水门,但杨文广提出用巨石封死水门,似乎比火油防范更有效果,他也不提了。

    巡视完城内,范宁又再三嘱咐杨文广道:“西夏的教训要吸取,被长时间围城,一定要当心疫病,我会给太原城再加派一千名军医和大量药材,但这不够,一定要养成很多好的卫生习惯,牲畜的尸首要及时焚烧隔离,茅厕要定期用生石灰清理,还有腹泻呕吐的病人注意隔离,要动员全城百姓参与防范,这是大事,一点不能掉以轻心。”

    “卑职遵令!”

    ........

    &n




第六百七十五章 辽国情报
    辽阳府火器司内,数百名工匠正忙碌地装配陶瓷火雷,辽国火器匠在研制铁火雷整整一年后,始终无法成功,火器司官员当然不会把责任揽到自己头上,他们把责任推给了重要原料的缺失,辽国无法获得重要的原料——火胶。

    至于火胶这个词还是京城的细作打听到的,它具体是什么,无人知道,只知道它产自海外的热带岛上,是一种很有爆炸力和燃烧力的材料。

    这就是火器司最后写给耶律洪基的报告。

    万般无奈之下,耶律洪基只得下令重启薄瓷火雷的制造,这也是辽国所能制造的威力最大的火器,它的杀伤力就是陶罐炸开时飞溅的陶瓷片,和威力强大的铁火雷完全不是一回事。

    耶律洪基在主管官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仓库,见原本堆积如山的火器都不见了,不由眉头一皱问道:“朕记得仓库里还有很多火器,现在在哪里去了”

    几名官员面面相觑,为首官员小心翼翼道:“启禀陛下,新火药已经断货很久了,我们只得把从前的旧火器拆掉,用里面的火药造陶瓷火雷。”

    “为什么火药会断货”耶律洪基不满地回头质问道。

    耶律蕊奴满头大汗解释道:“实在是财力匮乏,硝土矿和炼硝场只得暂停,包括织造府、酿酒坊等等,所有的民品工坊都停止,现在还有军器监的工坊和铁矿山在运作,其他都没有了。”

    “有这么严重”

    “启禀陛下,微臣已经有半年没有领俸,东京府的官员也都停俸三个月,工匠的给养钱也早就停掉了,辽阳府钱库存钱不足一万贯,粮食不到十万石,危机严重啊!”

    耶律洪基不想再听下去了,重重哼了一声,转身便快步离去。

    众人只得跟了上去。

    回到东京皇宫,耶律洪基心情显然很糟糕,看得出东京的财政窘迫给他带来的压力。

    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才短短数年,辽国的财政状况会变得如此糟糕

    耶律洪基身边挤满了佞臣,真正的忠直之士已被排挤一空,或者干脆以重元乱党之名杀掉,就连唯一能对他说真话的皇太子年初因涉及造反而被杀了。

    没人会告诉他,辽国之前的税赋一大半都是汉人创造的,汉人被排挤,死的死,逃的逃,或者被抓去采矿冶铁,商业停顿,土地荒芜,百业凋敝,辽国哪里还有税赋,但在辽国,绝没有人会承认辽国的经济是靠汉人支撑,就算有人明白也不会承认。

    相反,当宋朝变得强大时,对汉人的恐惧和防备就成了辽国的主流。

    而耶律乙辛、张孝杰、耶律白、耶律蕊奴这些大臣天天在耶律洪基耳边说,是因为宋朝停止了岁币,是因为宋朝停止了边贸,辽国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财政危机。

    谎言说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耶律洪基最终听信了谗言,决定用战争来解决辽国的财政危机。

    书房内,耶律洪基负手来回踱步,他忧心忡忡对耶律乙辛道:“朕现在急需钱,用来解决战备不足问题,渤海部要价三万贯才肯出兵,奚人也是,朕答应给他们十万贯钱到现在还没有着落,相国可有什么好的良策”

    耶律乙辛缓缓道:“陛下,其实辽国有钱,只是它们不是在陛下手中。”

    耶律洪基听懂了耶律乙辛的意思,上一次他们靠灭掉女真人,掠夺克烈人,支撑了半年时间,那现在呢

    耶律乙辛取出一份名单递给耶律洪基,“这是辽国十三大富豪,在重元之乱中,他们站到楚王一边,前段时间也是他们同情萧氏,批评陛下,这些人除了给陛下拖后腿,对辽国没有半点贡献,在这个危机时刻,他们应该有所表示了。”

    名单上全是皇亲国戚,都是过去百年辽国扩张的最大得益者,耶律洪基当然知道他们每家的财富都堪称富可敌国,但他们是辽国的贵族,要动他们,耶律洪基还是有点犹豫。

    耶律乙辛又劝道:“陛下可选两三家用来杀鸡骇猴,灭了这几家,不怕其他人不乖乖地奉上钱财支援军费,同时也教训他们在重元之乱中的站队。”

    耶律洪基缓缓点头,杀鸡儆猴这个方案他可以接受。

    他看了看名单,又沉思良久,便划出了三户他早就不满已久的家族。

    “这三户以私通敌国之名查抄,钱财全部入库,其他十户,每户必须给朕拿出五十万贯钱财作为军费,这件事由爱卿全权负责处置。”

    “微臣遵旨!”

    ...........



第六百七十六章 军国议事
    次日上午,在紫微偏殿内,知政堂七相和天子赵顼举行了一次秘密的军国议事。

    自从去年教改法通过后,所有的变法都临时搁置了,知政堂的重心转到了对辽国作战上。

    这次军国议事是范宁发起,他向天子和知政堂的相国们汇报了巡视太原的情况。

    “目前太原城内有百姓五十二万,军队八万人,粮食储备了一百二十万石,草料七十万担,各种战备物资以及火器皆已齐备,坚守一年没有问题……”

    王安石举手问道:“请问小范相公,百姓五十二万人是否太多了一点我认为减少到三十万人就足够了。”

    富弼也道:“虽然百姓基数大,对招募民夫有好处,但五十万人每天的吃喝拉撒对城池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稍微疏忽就会出现疫病,防不胜防,我也认为应该再减少人口,三十万足矣!”

    众相公纷纷表态,都认为五十万人太多,不利于管理。

    这时,天子赵顼道:“范相公,各位相公都认为五十万人口太多,那你是怎么看”

    范宁微微欠身道:“陛下,太原人口最初是四十万出头,加上各县迁来部分人口,使人口增到了五十二万,微臣是从民兵角度上考虑,所以没有过多南迁。”

    “那现在迁徙还来得及吗”赵顼又问道。

    “从水路走,应该来得及。”

    “那就老弱妇孺都迁徙南下,朕也认为,三十万人比较合适。”

    范宁见众人态度一致,便点点头,“既然陛下和各位相公都认为三十万适合,那我立刻命令军队组织百姓南迁。”

    赵顼微微笑道:“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那范相公请继续!”

    范宁又继续道:“刚才微臣提到水路,现在就说东线,从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辽军是打算渡海从登州或者莱州登陆,用优势兵力占领山东半岛,并以此为根基,那问题就来了,辽国两线同时作战,它的重点在哪里”

    范宁看了一眼众人,又缓缓道:“我认为辽军的重点还是在东线,这是辽国发动战争的目标决定的,他们要掠夺大宋,同时逼迫大宋每年给予他们天量岁币,那么就必须从东线着手。”

    “对不起!我再打扰一下。”

    王安石忍不住又道:“既然小范相公认为辽国的重点还在东线,那么他们攻打太原又有什么意义”

    范宁不慌不忙道:“攻打太原只是一种迷惑,给我们错觉,以为他们重点会攻打西线,一旦我们在西线部署了重兵,那西线的辽军又立刻会从井陉杀到河北,继续从河北南下,而他们的东路军以山东半岛为根基,继续席卷中原,威胁京城,而河北辽军会搭浮桥南下,和东线辽军在汴梁汇合,这是我的判断。”

    “但这只是小范相公的猜测”王安石又道。

    “确实是我的猜测!”

    范宁坦然道:“但并不是凭空猜测,是根据诸多情报的推测,耶律洪基不是愚蠢之人,以辽国对大宋的渗透,他不可能不知道宋军在太原的动作,所以他在大同府部署了十五万骑兵就知道他们并没有攻城的打算,而只是在太原虚晃一枪,然后杀向河北,所以我们必须在太行井陉布下重兵,防范他从太原杀向河北。”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在太原部署八万重兵”富弼不解地问道。

    范宁微微一笑,“那是为了防止辽国突破河北失败,不得不掉头攻打太原,所以辽国还是要打太原,但不是主动攻打,而是被迫攻打。”

    “那宋军在东路打算怎么应对”欧阳修问道。

    范宁又道:“敌军既然船来,我们当然是船往,我不会让他们登陆得逞!”

    “范相公能不能具体说一说”

    范宁命人挂上一幅地图,他指着地图给众人介绍。

     

    ;“东线我也进行了充分准备,从鲲州连续两年送来的粮食都屯放在身弥岛和平岛上,共有百万石之多,在身弥岛驻兵五万人,大小战船五百余艘,敌军船只从鸭绿江驶出,便由基地的军队来对付它们,为了防止万一,我在登州又部署了一万水军和两百艘战船,它们会出兵配合拦截,保证万无一失。”

    停一下,范宁见没人有疑问,又继续道:“这一次鲲州也会出兵,这两年,鲸州的后勤军城已经修建完成,包括海港和仓库,鲲州军队将从水路攻打辽国的老巢,由章楶司马负责。”

    “那幽州辽军怎么应对”曾公亮举手问道。



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争开始
    波光浩渺的鲸海上。一支由上百艘五千石蒸汽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正浩浩荡荡驶向北方。

    鲸海就是今天的日本海,辽国则称为东海,船队已经穿过了最狭窄的海峡,驶向鲸州的北部,这支船队是从鲲州汉县出发,满载两万宋军骑兵,前往鲸州的平夷城。

    平夷城位于鲸州最北部,正对黑水入海口,前年三月开始修建,去年十月完工,周长约二十里,城强高大坚固,目前城内没有百姓,只有两千常驻军队,存放了大量的粮草物资。

    如果没有这座后勤基地,从两千里外的鲲州驶来,就算是蒸汽船也要走五六天,粮食补给就会成为重大问题。

    在鲸州建立基地,从黑水进攻辽国腹地的计划早在十几年前范宁便提出来,直到今天才终于着手实施。

    这里面有很多条件要逐渐成熟才能达到,比如蒸汽船,使得船队能逆行而上,还要在鲸州建立补给基地,保证军队的粮食供应。

    现在,这一切都成熟了。

    负责这次北线作战的主将是参谋营司马章楶,也是范宁最信赖的左膀右臂,虽然宋军没有能避免女真人覆没,但责任并不在章楶,那时他在鲲州进行备战。

    宋朝是文官为主将,武将辅佐,章楶的副将是统制刘昆,也是一员五十余岁的老将。

    章楶站在甲板上,注视着远处的海浪,人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时,刘昆慢慢走到他身边,轻轻叹息道:“谁能想到,我们竟然是从极北之地杀进辽国发家的老巢!”

    章楶缓缓点头,“这将是一场血腥的旅程!”

    “章司马,战争本身就是血腥的。”

    “我知道,从我受命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我将面对的是什么,不过屠杀妇孺,并不是我想做的事情。”

    他回头注视着刘昆,“刘将军觉得呢”

    刘昆淡淡道:“妇孺是战场上的负担,而不是财富,我同意章司马的建议,可以不用杀她们,屠尽所有男子便可。”
1...332333334335336...3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