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高月
天色渐渐亮了,宋军开始清理城内的尸体,阵亡的宋军士兵辨别身份后进行焚烧,然后骨殖放入陶罐,贴上名字送回家乡。
辽军阵亡士兵则集中起来焚烧深埋,天气还比较热,这些事情一点不能耽误,否则会引发疫病。
十余大军依旧控制了幽州城,并实行全城戒严,一队队士兵开始挨家挨户搜查,收缴兵器,抓捕藏在民宅中的辽军士兵。
短短半天时间,六千多名辽军士兵被搜出,只要不反抗,宋军也没有杀戮,将他们押解出城,在城内一片空地上,各种搜出的兵器堆积如山。
这时,范宁陪同赵顼在一万骑兵的护卫下进了幽州城,尽管四成的幽州城建筑已被战火摧毁,但整个城池依旧显得宏伟壮观,令赵顼感叹不已。
“范相公,这座城池会不会再被辽军夺走”赵顼有些担忧地问道。
范宁笑着摇摇头,“辽国虽然有心,但他们已经没有那个实力了,恐怕他们现在担心东京道和西京道会不会被大宋夺走。”
赵顼一颗心放下,他知道现在也不是讨论夺取大同府的时候,他看了看幽州城笑道
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
燕山大捷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东京汴梁的百姓还沉浸在收复幽燕的喜悦之中,各大报纸长篇累赘地写着各种关于幽燕的文章,民众们也百看不厌,酒楼茶馆里整天都在谈论着有关幽燕的话题。
这天中午,京城东大街口上的黄尖嘴酒楼热闹异常,一楼和二楼的大堂上坐满了酒客,酒客们都是老客,很多彼此都认识,聊起来也很随意爽快。
在靠窗的一张小桌前坐着一名戴纱帽的年轻男子,正自斟自饮,很是悠闲,这名年轻男子正是范宁,只是他的相貌和平时略有些改变了,留起一蓬虬须,眉毛也变得粗浓。
范宁当然是化了妆,情报司最新发明了一种人皮面具,假胡子,假眉毛,贴在脸上就完全变了一个人,范宁也是没有办法,认识他的人太多,走到哪里都会被认出来,然后被热情的民众们围住,使他失去了独自出门的自由和乐趣。
这些天,他喜欢到各处酒楼喝酒吃饭,为了不被认出,他便向情报司要了虬须面具和眉贴,这下再也没有人认出他,使他又得以享受自在。
当然,他的护卫还是有的,就在他斜对面,两名体格彪悍强壮的大汉也在喝酒,目光却警惕地望着四周。
范宁端起一杯酒,黄尖嘴是茶楼的老牌子,前年开始做酒楼,它的酒非常醇厚,放一点点桂花,那种淡淡的香味令酒客们着迷,范宁也极为喜欢它家的桂花清酒。
这时,一阵议论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幽燕拿下来了,那大同府和云州什么时候能拿下来啊幽云十六州,我们拿下了幽州、平州、蓟州、易州......还有哪里”
旁边有人补充道:“还有檀州、顺州、涿州、妫州、武州、新州、儒州、蔚州。”
“应州、朔州和寰州也拿下来了。”
“那就对了,现在就只剩下大同府云州了,拿下大同府,幽云十六州就全了。”
“云州可不好拿,听说那里驻扎了三万精锐骑兵,我们大宋在骑兵方面不是辽军对手。”
“不会吧!我们在鲲州养了十万匹马,又拿下了河西,听说朝廷战马总数已达五十万匹,不会连三万骑兵都敌不过吧”
“不是马的问题,而是骑兵的问题,辽军从小生活在马背上,每个人都是马术大师,宋军骑兵在马上确实敌不过他们。”
这时,一名中年男子道:“我昨天给谏院上了一封信,提出了我的建议,我建议在河西走廊招募一支羌人骑兵,我觉得能和辽军骑兵一战。”
“招募羌人从军,就怕养虎为患啊!”
“这又没关系,战争结束,把他们解散就是了。”
“还是老老实实训练大宋骑兵吧!外族是指望不上的,我觉得发展对付骑兵的新武器才是正道。”
范宁暗暗点头,最后一人说得有道理,发展对付骑兵的新武器才是正道。
........
从酒楼出来,范宁上了马车,他撕掉虬须和眉贴,放进一只盒子里,恢复了本来的面目。
马夫在外面问道:“相公回大内吗”
“不!去军器监弩院。”
马车缓缓掉头,向京城西北方向驶去。
军器监弩院是一个单独的兵器部门,负责研发弓、弩、投石机以及弩炮等等,位于城外西北两里处,占地约三百亩,从外面看就是一座十分狭长的军营,周围有高墙。
马车缓缓在弩院大门前停下,片刻,弩院的主管官员杜俅带着两名从事迎了出来,他是正八品修职郎,出任弩院主事。
“卑职参见范相公!”
范宁从马车出来,笑道:“没有事先告之,很抱歉,打扰你们做事了。”
“哪里!范相公来视察弩院,是我们的荣幸,相公请!”
范宁点点头,跟随几名官员进了弩院,几名护卫也跟着身后。
范宁进官衙坐下,杜俅让茶童上了茶,范宁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问道:“现在弩院有多少工匠”
“回禀相公,工匠有三千八百四十人,大部分都是负责制造弓弩。”
“我不是指制造工匠,而是问研究工匠。”
“研究工匠有三百七十七人,弓弩各一百人,其余工匠都是研究弩炮、投石机和其他相关兵器。”
范宁放下茶盏笑问道:“上
第七百零二章 精钢契机
杜俅微微笑道:“范相公要不要试验一下”
范宁欣然点头,杜俅立刻令人将铁弩炮拉去试验场。
范宁特地跟在铁弩炮后面,注视着两个橡胶铁轮,确实非常轻松自如,近千斤重的铁弩炮竟被两人拉到了试验场。
试验场已经清空了,长达四百步,也就是说,除了床弩、超级投石机和火鹞子外,其他远程投射武器都可以在这里试验。
铁弩炮固定在发射台上,由三名士兵操作,远处三百五十步外摆了数十个木人,穿着辽军士兵的盔甲。
“范相公,可以开始了吗”
范宁点点头,杜俅立刻喝令道:“准备射击!”
两个体格强壮的士兵同时拉动弦杆,只听‘咔!’一声轻响,弦钩已到位。
另一名士兵将弩矢匣装进弩槽中,尺寸非常精准,恰到好处,又用铁扣牢牢扣住铁匣,只要操作熟练,十秒钟内就能完成。
铁弩炮自然放在地上,呈三十度仰角,发射悬刀在上面,范宁上前扳动悬刀,‘嘣!’一声沉闷的钢弦声响,铁匣子停在发射槽口上,只见三十支弩箭飞射出去,瞬间变成了黑点。
远处三百五十步外的数十个假木人俨如被疾风扫落叶一般,啪啪啪倒下了一片,二十个假木人只剩下三个矗立,其他被射中的木人纷纷倒下。
范宁快步走上前,只见倒在地上的假人有的被射中,有的是被强力撞击倒下,而三十支弩矢因撞击力太大,大部分都损坏了。
只有五支能重新返回利用,范宁摇摇头,“这一支箭矢至少要花费两百文钱,这样损耗太大,必须启用铁弩矢。”
杜俅点点头,“卑职明白了,铁弩矢还在试验,最迟一个月后拿出样品。”
这时,范宁又问道:“有没有设计一种单兵操作的蜂窝弩,也不用一次三十支箭,一次射出五支,两百步左右的射程,能不能做到”
旁边一名弩匠主事道:“范相公提到的单兵蜂窝弩,我们也正在研制,主要利用大黄弩发射,原理和铁弩炮差不多,现在还有两个难点需要突破。”
“什么难点”
杜俅接口道:“一个难点是原来的大黄弩是十石弩,重五十多斤,十分沉重,现在我们想用精钢打制,中间是空的,弩身只要两根手指粗的精钢便可支撑,尽量简化结构,虽然是用精钢做成,但重量却轻了至少三十斤,第一个难点就是精钢数量太少,宋朝的生铁偏软,加入炭后,虽然硬度加大,但还是不适合做弩身精钢,目前我们发现只有一个地方出产的精钢适合。”
“哪里出产的精钢,乌兹钢”
杜俅摇摇头,有点犹豫道:“是来自北岛的精钢,只可惜数量太少。”
范宁大笑,“问题不大,我去天子商量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什么难点”
“第二个难点就是需要很大的力量拉弦,以前大黄弩需要两名士兵拉弦,我们想办法把它做成七石弩,那么一名士兵躺在地上可以用脚蹬手拽上弦,但前提是,这名必须非常高大强壮,力量相当于一个半普通士兵。”
范宁点点头,“这个办法可以解决,以后成立重弩兵就是了,但重要的是,一千名重弩兵一次可以射出五千支弩箭,这才是关键,你们明白吗”
众官员一起躬身道:“我们将不负相公期待,尽快研制出单兵蜂窝弩。”
........
离开弩院,范宁返回了大内,马车内范宁却陷入沉思之中。
新式蜂窝弩和铁弩炮的研制固然让他欣喜,橡胶铁车轮和精钢单兵弩的出现,更是使宋朝的兵器从木器时代渐渐转为钢铁时代。
但军队对精钢的要求尤其高,虽然北岛成功将自产的精钢打入军器监,但产量还是太少,而且北岛很快也要大量自用,显然不能满足军器监的需要。
最好的办法还是全力开发南大陆的铁矿,这件事必须要让天子和知政堂明白它的战略重要性。
一直以来,朝廷都不太重视南大陆的开发,范宁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契机,现在军器监对精钢的大量需求便成为了最好的契机。
马车在皇城外停下,范宁乘坐轿子直接去了紫微殿。
稍等了片刻,一名宦官跑来道:“范相公,官家请你进去!”
范宁点点头,快步向后殿御书房走去。
幽州战争结束已经一个月了,朝廷犒赏也刚刚结束,朝廷拿出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和五十万匹绢来重赏参加这次对辽国作战的军队,包括莱州水军、河北军队和西军以及娄烦关作战的士兵等等
第七百零三章 说服太后
富弼和文彦博告辞而去,御书房里只剩下范宁和赵顼两人,赵顼负手走了几步道:“刚才范相公说,精钢大规模用于军队要两三年后,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现阶段和辽军的作战”
范宁微微欠身道:“陛下,精钢在军中完全取代普通生铁,至少要八到十年的时间,还需要精铁的产量足够大,目前北岛那边的精铁产量可以满足弩院的需要,关键是要朝廷下决心开发南大陆。”
赵顼道:“刚才富相公也说,开发南大陆需要很大一笔先期投入,目前朝廷拿不出这么大的财力。”
范宁微微笑道:“富相公的意外之意,就是暗示微臣去说服太后,让太后从内库掏钱来投入南大陆,他们就没有意见,如果财力不足,微臣可以去劝谏太后。”
赵顼沉思一下又道:“现在南大陆的人口已经达二十万,能不能先期开采铁矿,开始冶炼起来,然后随着人口增多,产量慢慢增大”
“提前开采矿石倒可以,但要着手冶炼,恐怕还需要工匠的配。”
范宁停一下又道:“南大陆要成为大宋的永久财富来源之地,不被外人窥视占领,那里至少需要五百万人以上,分为两个道,建立十个府,用三十年时间来完成,陛下的开疆拓土必将流芳百世,被亿万大汉民族所敬仰。”
赵顼毕竟年轻,被范宁的一番鼓励,心中热血沸腾起来,他缓缓点头,“这也是朕的心愿!”
.........
从御书房出来,范宁刚走出紫微殿,一名等候在这里宦官上前行礼道:“范相公,太后宣召!”
范宁原本也打算求见太后,但不是现在,他需要回去考虑一番,不料曹太后却要见他。
范宁无奈,只得跟随宦官向慈安宫走去。
片刻,范宁被带进了偏殿,曹太后坐在一挂竹帘后,已等待他多时。
范宁上前跪下行大礼参拜,“微臣范宁向太后问安!”
“小范相公免礼平身!”
“谢太后!”
范宁起身站在一旁,曹太后又淡淡笑道:“范相公,我们已经很久没见了,倒是朱王妃常来宫中陪伴哀家。”
“是微臣疏忽了,微臣应该常常来问候长辈。”
曹太后笑了笑问道:“这段时间小范相公在忙什么”
“回禀太后,微臣在忙于备战辽国,同时在筹划南大陆的事宜。”
“哀家一直在看报纸,关于辽国局势,报纸上各种说法都有,哀家有点糊涂了,小范相公怎么看”
“太后,现在宋辽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暴风雨之前的平静,双方都在积蓄力量,等待最后决战时刻到来。”
“暴风雨前的平静,这个比喻是不是有点惊悚,有这么严重”
范宁微微笑道:“太后不会真的相信了报纸上的文章吧辽国害怕了,屈服了,但又碍于面子不敢向我们求饶”
“很多报上的文章都这样认为。”
范宁摇摇头,“那是因为写文章的人并不了解辽国,也不了解契丹人,他们是狼,他们会隐忍,会躲藏在一旁,随时袭击我们,或许会因为失败而被迫离开家园,但他们绝不会屈服。”
“那我们该怎么应对呢”
“太后,只有积极备战,研制更好更强大的武器,相信两年之内,宋辽两国必将决一死战。”
沉默片刻,曹太后缓缓道:“你说得应该是对的,你让哀家深感欣慰,至少大宋还有清醒的人。”
范宁犹豫了一下,曹太后立刻感觉出来,微微笑道:“有什么话你就直说。”
“太后,关于内库的开支。”
曹太后笑了起来,“范相公是需要内库的钱财进行备战吗”
“启禀太后,备战有左臧库支持,暂时不需要内库支援,但开发南大陆需要大量先期投入,而朝廷财政吃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