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超级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高月

    耶律胡睹点点头,“这估计是他们在测试........”

    他还没有说完,只听‘嘭!’一声巨响,一块大石呼啸着向城墙飞来,众人吓得大喊,纷纷蹲下躲避。

    大石越过城墙,砸到城内去了,很快,超级投石机开始慢慢后退十几步,不多时,又一块巨石砸来,巨石正中城头,在城头反弹而起,正好砸在城头一架重型投石机的腿柱上,腿柱喀嚓断裂,投石机轰然倒下,将两名躲闪不及的士兵压在下面。

    耶律胡睹恶狠狠咒骂一声,这样挨打可不行,必须有对付敌人超级投石机的武器。

    有士兵建议道:“大帅,床弩射程可以超过对付!”

    一句话提醒了耶律胡睹,他点点头,“速令军匠官来见我!”

    .........

    耶律胡睹意识到了危险,他立刻加大了创造的制造,在仓库里本来就有两百多张床弩,被他下令全部抬上城头。

    “射击!”

    城头上辽军将领一声令下,两百张床弩同时发射,密集的箭矢射向五百步外的超级投石机。

    床弩的弩矢长约三尺,比大拇指还粗,六百步内能穿金裂石,杀伤力极强。

    宋军的超级投石机也有防护,在前方放了一块两丈高的木板,用三角木柱支撑,但宋军也没有想到对方的床弩是如此强劲,竟然射穿了木板,数十支床弩箭钉在高高的木架上。

    投石机是用巨木制成,木桩本身并不怕箭矢,但顶端的支架连接处和抛竿都比较敏感,是投石机的要害部位,由于位置太高而无法防御,宋军的超级投石机顶不住城头上的强劲弩矢,不得不缓缓后撤,退到床弩的射程以外,城头上顿时一片欢呼。

    下午时分,范宁和曹诗带领数千军队,赶到了幽州东城外,此时超级投石机已经撤到床弩的射程外,范宁翻身下马,上前问道:“有没有什么损失”

    负责测试的军器监官员行礼道:“启禀相公,投石机被射中三十八箭,但要害处没有中箭,基本上没有损失,但有两名工匠受了重伤。”

    “可送去医治了”

    “已经送回璐县医治。”

    范宁点点头,走到投石机下方,又问道:“测试的效果如何”

    “测试效果非常成功,包括蒸汽机的拉力也十分到位,我们能将百斤巨石准确砸中城头。”

    “那有什么办法防住敌人的床弩”

    军器监官员犹豫一下道:“初步考虑在三处连接点前方放置一面铜盾牌,但又担心稍细的木柱被射断,或者担心床弩上绑缚燃烧火药筒,还是会对投石机有影响。”

    这时,曹诗对范宁道:“不要去想什么防御兵器,实际上最好的防御手段就是进攻,用几百颗铁火雷轰炸城头,什么床弩都统统炸成齑粉!”

    范宁笑了笑,“这话有几分道理,不过在二十架超级投石机发威前,适应的防御措施还是要有。”

    他又对军器监官员道:“我不管你们包裹铁皮也好,包裹牛皮也好,你们自己考虑,但我不希望任何一架投石机倒在敌军的弩箭之下。”

    ..........

    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半个月后,二十架超级投石机全部组装完成。

    这天上午,二十万大军兵临幽州城下,在距离幽州城三里外的旷野里搭建板墙式大营,数万顶大帐仿佛雨后的蘑菇一样,迅速出现在旷野里,宋军的大营只有东面和南面,呈‘l型布局,总长度约有十余里,从城头望去,密密麻麻的帐篷铺砌在大地上,格外的壮观。

    入夜,数十头健牛拉拽着庞大的投石机缓缓而来,为了运输这二十架投石机,宋军费




第六百九十五章 哑雷事件
    天渐渐亮了,夜间的远程互攻战已在夜里两更时分结束,在两轮铁火雷爆炸后,辽军的床弩便损失过半,耶律胡睹当即立断,将剩下的床弩全部撤离,辽军率先停战。

    而宋军也在四轮铁火雷投掷后停止了进攻。

    随后的半夜,城头上俨如死一般寂静。

    当清晨的阳光照在城头,城头是一片令人触目惊心的破败景象,四十架装在城头上的投石机被炸得只剩下残肢断臂,城垛碎裂,满地都是投石机和床弩的碎片,随处可见一摊摊触目惊心的血迹。

    士兵们正忙碌地清理尸体,宋军的四轮轰炸,辽军阵亡六百五十余人,伤一千人出头,大部分都是被淬毒铁钉击中,如果无法及时排毒,那他们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

    虽然损失惨重,但东城的守军依然十分警惕,耶律胡睹又派出五千人上城头防御,士兵都靠在墙根下,每人手执盾牌,这是吃了大亏后的补救,盾牌可以有效抵御铁钉的疾射。

    不仅城头在忙碌,城下宋军也在忙碌,昨晚被射断皮带的投石机已经拖走,宋军在投石机前安装更高的防护厚板,防护板的高度达到三丈,在不影响投石机的情况,这个高度已是极限,另外防护板加厚成双层,辽军的床弩再也无法射穿防护板。

    事实上,昨晚大部分投石机都没有调试完成,一些隐患还没有排除,所以只射了四轮,但就是这四轮投射,投石机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排除,必然会导致发射失败。

    宋军工匠至少要用两天的时间来重新调试,排除隐患。

    范宁正在听取昨晚指挥发射的主将汇报,他眉头皱成一团,问道:“你能确定真有一颗哑雷”

    统制陈青躬身道:“卑职可以肯定,昨晚有专门士兵确认爆炸数量,三批士兵的结果都一样,一共爆炸了七十五次,但我们却射出了四轮七十六颗铁火雷,那肯定有一颗没有爆炸,就不知道是落在护城河,还是落在城内”

    范宁沉思片刻,回头问道:“昨晚巡哨可发现敌军出城”

    “回禀相公,没有发现任何敌军出城的情况。”

    旁边曹诗也道:“就算是射到城内,也要先给主将耶律胡睹过目,然后再决定是否把哑雷送走,应该没有那么快。”

    范宁点点头,对当值将领道:“再投入三倍巡哨,昼夜巡逻,不准任何人离开幽州城!”

    .........

    曹诗的判断没有错,辽军确实在清理一处靠墙边被炸毁的民房时,发现了一枚没有爆炸的铁火雷,辽军如获至宝,立刻通知了主将耶律胡睹,耶律胡睹也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

    铁火雷已经被士兵抬到不远处一座民宅的院子里,四周戒备森严,耶律胡睹望着这个黑黝黝,外型酷似大南瓜的铁家伙,心中一阵激动。

    天子曾经下旨,凡能搞到宋军的铁火雷,官升三级,赏银五万两,可两年过去,却一无所获,但自己终于搞到了一枚未爆的铁火雷,更加弥足珍贵。

    他回头问一名火器匠,“这枚铁火雷如何”

    火器匠摇摇头,眼中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道:“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铁火雷研究了五十年没有搞出来,宋军居然成功了,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另一名火器匠小心翼翼道:“大帅,要不要把它给我们好好研究一下,看看我们能不能仿造”

    耶律胡睹犹豫了一下,这件事他不敢做主,必须征求天子的意见。

    “我立刻发鹰信询问天子,如果天子同意,那就交给你们研究。”

    耶律胡睹立刻写了一份鹰信,让信鹰带去北方的上京。

    两天后,耶律胡睹受到了天子耶律洪基的亲笔回信,“若获两枚,幽州可留一枚,若只有一枚,须即刻送至上京,不得擅自妄动。”

    耶律胡睹叹了口气,果然和他意料的一样,天子要把这枚铁火雷孤品立刻送去上京,不准自己研究,可问题是,他该怎么把这枚百斤重的铁火雷送去上京

    这是一个简直无法完成艰巨使命。

    .........

    深夜三更时分,北城的水城门嘎嘎开启,一艘小船悄然驶出,小船上是一名瘦小的男子,牵着一匹强壮的战马,战马后面托着一个沉甸甸的大包袱,后面紧接着又出来一条小船,船上也是一人一马,男子却是十分强壮。

    小船缓缓驶过护城河,在护城河边靠岸,远处忽然有人大喊:“是什么人”

    他们被宋军巡哨发现了,两名男子顿时慌了神,立刻牵马上了岸,翻身上马,催马便向北方奔去。

    只片刻,数十名骑兵疾奔而至,他们看见了护城河中的小船,又听见远处马蹄声,立刻喊道:“有敌军出城了!”

    他们立刻调转马头向北方追去,一名士兵同时向天空射出一支火箭。

    在四周巡哨的宋军骑兵从四面八方向这边汇集,只片刻,巡哨汇集成一支三百人的骑兵



第六百九十六章 远程火攻
    天快亮时,范宁拿到了审讯报告,城内有三万辽军,装备以铁甲为主,又招募了三万民兵,大部分都有从军的经历,装备皮甲,幽州城内居然有六万军队。

    范宁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战略,必须从意志上摧毁敌军和整个幽州城的斗志,然后才谈得上攻入城内展开巷战。

    天刚大亮,宋军的部署发生了异动,二十架超级投石机开始陆续转移战场,前往南城,东城外取而代之的是五十架重型投石机,这种重型投石机射程约两百五十步,只有超级投石机的一半。

    但城头上辽军的投石机已经悉数被摧毁,只要辽军的床弩拿不出来,二百五十步内,辽军拿宋军的投石机毫无办法。

    超级投石机还没有完全撤走,五十架重型投石机便轰隆隆驶上前,不等辽军部署床弩,五十架重型投石机便接二连三发射了。

    宋军投射的是火油罐,俨如酒坛子一样的薄皮陶罐,里面装满六十斤火油,在陶罐外面绑了五六支燃烧火药管,这和火箭上的药筒完全一样,一旦点燃后会剧烈燃烧,它们负责点燃火油。

    五十架重型投石机接二连三地抛射出火油罐,有的砸中城墙,有的翻越城头,飞进了城内,在城内点燃了大火,但大部分火油罐都砸中城头,火药筒迅猛燃烧,点燃了城头上流淌的火油,一时间,城头上浓烟滚滚,赤红的火焰吞没了城头的一切。

    守城的五千士兵惊慌失措,纷纷向城下逃去,上千名无路可走的士兵,要么从城头跳下,要么被烈火吞没。

    城头没有了士兵,投石机的战术开始改变,三十架重型投石机开始向前移动,一直来到护城河前,它们依旧将一只只火油罐抛进城内,但这些火油罐却抛进了民宅内,很快,幽州城南面靠近城墙的大片民宅都燃起了大火,大火迅速蔓延,城内百姓哭爹叫娘地向北城逃去........

    城南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宋军远程进攻非常有章法,二十架超级投石机负责摧毁南城头上的防御体系,然后数十架重型投石机登场,把辽军逼下城头,再然后便是近距离攻击城内民宅。

    这种进攻方式充分体现了范宁的战略思想,摧毁辽军和幽州城的抵抗意志。

    幽州城内并不是单一的契丹族,除了契丹人外,还有汉人、奚人、渤海人以及熟女真等等,他们很难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对外,更不会越挫越强。

    尤其在辽军撤军去辽阳府,在某种形式上就是放弃了幽州后,使城内军民能同仇敌忾的外部条件已经消失,更何况,幽州城内还有宋朝的卧底会散布谣言,不断削弱城内军民抵抗的意志。

    正是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范宁才决定用极限施压的战略摧毁敌军的意志。

    南城头上三轮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后,城头上的五十架投石机已经彻底消失了,原本部署在南城头上的两百张床弩也被炸得支离破碎,紧接着天降烈火,四十架重型投石机参战使城头变成了一片火海,重型投石机开始继续前行,开始针对城内民宅的进攻。

    这时,一艘宋军的百石哨船靠上了水门,它是从东面的一条支流过来,没有遭遇任何城头上的袭击,无论东城头还是南城头,都没有一个辽军士兵。

    水门高一丈五尺,和其他水门一样,有内外两道铁栅门,铁栅门很沉重,每根铁栏杆都有婴儿手臂般粗细,如果用钢锯,确实可以将这些铁栏杆一一锯断。

    辽军当然也知道水门是防御的弱点,所以他们在城内也部署了不少士兵,一旦宋军士兵靠近水门,便会乱箭齐发,或者辽军也在水中泼洒火油,用烈火来阻止宋军对水门的破坏,甚至还会有最后一招,用巨石水门内填死。

    当然,最后一招也不能轻易使用,那会让宋军反而从容地运走巨石,打开一条进入城内的通道。

    此时,城内熊熊燃烧的烈火已经将靠近的辽军士兵统统驱离,水城里面并没有辽军士兵。

    小船上的几名宋军士兵将一颗重达一百五十斤的爆城型巨大铁火雷挂在铁门上,点燃火绳后便迅速离开了。

    不多时,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竟然将巨大的铁门炸得飞出来,硝烟弥漫,上方的砖石扑簌簌落下,变得十分破碎。

    这场远程烈火攻击战直到下午才结束,整个幽州城近两成的民宅被大火烧毁,数万人无家可归,数千辽军士兵和上万平民死在烈火之中。

    从上到下,每个人的心情都变得格外沉重,他们都意识到了宋军战斗



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陉内讧
    井陉围困战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辽军的粮食早已吃光,不得不依靠杀马来充饥,连续高强度的进攻也使辽军死伤极其惨重,困在井陉内的十二万大军只剩下不到八万,太多的尸骨积累加上动物的传播,最让军队胆寒的恶魔终于出笼了,一种不知名的瘟疫在辽军中迅速蔓延。

    辽军的战斗力迅速被削弱,连续高强度的进攻也被迫停止,这时,宋军也发现了辽国的异常。

    宋军主帅狄青发布五条紧急命令。

    第一,有发热、呕吐和腹泻症状的士兵要立刻隔离。

    第二,所有宋军士兵必须每天服用铁舟去炎散。

    第三,不准接触井陉内的动物,不允许喝生水,水必须烧开后饮用。

    第四,不准触碰敌军尸体,战斗结束后,要用火油焚烧尸体和山道,并用生石灰掩盖路面和茅厕。

    第五,不准接受任何形式的辽军士兵投降,凡有辽军士兵靠近关隘,必须立即射杀。

    五条紧急命令使宋军上下高度紧张,这时,人人都知道辽军内部爆发的瘟疫,战争的性质开始改变了,由最初不准辽军突围出逃,变成了不准瘟疫士兵出谷。

    天还没有大亮,娘子的守军便发现了山道上的异动,一支千余人辽军士兵打着白旗向关隘走来。

    主将曹文静得到消息,立刻赶到关城,他用单筒望远镜向山道上望去,只见三四百步外,大群步履蹒跚的辽军士兵举着白旗,正有气无力地向关隘一步步走来,一个个目光呆滞,面带病容。

    “狗日的,竟然让病人来投降!”
1...338339340341342...3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