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高月
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
赵顼点点头又问道:“那相公下一步打算怎么走”
“陛下,辽军已将幽州的五万军调去镇守辽阳府,整个幽燕只剩下三万人守幽州城,微臣准备集结河北二十万大军夺取燕山府。”
赵顼有些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负手来到窗前,怔怔望着天空,终于要攻打幽州了,如果能夺取幽州以及燕山府其他各地,那自己也能向先祖交代了。
赵顼长长出了口气,克制住心中的情绪,这才转身对范宁道:“现在辽国特使就在京城,是否要把他直接打发回去”
范宁想了想问道:“对方是什么述求”
赵顼冷笑一声道:“耶律洪基要求无条件停战,要求我们将井陉的辽军放回辽国,作为回应,辽国可以书面承诺不再谋求大宋岁币。”
范宁笑了起来,“这好像是以胜利的姿态来说话,耶律洪基真的自大到这个程度”
“所以朕让知政堂不要理睬对方,等他们清醒一点再说。”
“陛下,微臣建议谈判也不要破裂,要给耶律洪基一线希望,使我们能顺利夺取燕山府。”
“那大同府是不是一并夺回”
范宁微微欠身道:“陛下,微臣还是那个意见,以国力对阵国力,慢慢和辽国耗下去,最后用国力这根绳子绞死辽国。”
赵顼点了点头,“朕明白了!”
..........
范宁和赵顼足足谈了一个多时辰,从御书房告退出来时,已经是中午时分。
赵顼知道范宁是坐船回来,特地安排一辆马车,送范宁回府。
范宁回到府中,着实让家人惊喜万分,得知丈夫还没有吃午饭,朱佩急忙让小厨房安排午饭,又让管家去安排随从士兵的吃饭休息。
坐在舒适的高背椅上,范宁慢慢喝了一口酒,对朱佩歉然道:“我倒是希望能在京城多住几天,但战局已到关键时刻,我最迟后天一早就要出发,返回河北。”
“夫君,这场战争还要多久才能结束”欧阳倩在旁边问道。
“一到两个月吧!等这场战役结束,我就能好好休息一两年了。”
“也是,这几年夫君一直在东征西战,报上说,夫君只是挂了一个参知政事头衔,基本上没有在知政堂投过票。”
“好像投过的吧!”
范宁想了想笑道:“我记得年初投过票的,还有教改方案不是我推行的吗怎么是挂个参知政事头衔呢是哪家报纸在胡说八道。”
“《信报》上说的,夫君要不要带兵去把它查封了”朱佩捂嘴笑道。
“老爷子的报纸,那就算了。”
范宁忽然想起一事,又问道:“北岛那边有什么消息”
朱佩想了想道:“应该没有什么消息吧!二叔和二婶去北岛了,这次是搬过去养老,以后恐怕就不会回来了。”
“那奇石馆怎么办”
“奇石馆好像交给范家了,现在的掌柜我也不认识,好像是个远房三叔,好像叫做范弘。”
范宁摇摇头,他也没有听说过,他吃罢了午饭,长长伸个懒腰,回书房休息去了。
..........
次日上午,范宁去了知政堂,在知政堂圆厅内,除了韩绛在莱州和登州安置辽国汉民没有回来,其他五位相国都在坐,专注地听取范宁阐述了目前的局势和接下来的计划。
“目前井陉围困战主要由河北军队来完成,我们已经投入了八万大军,河北边境的驻军只有十二万人,考虑到还要留一部分军队防御,那么能动用的军队目前只有十万人。
所以我昨天要求从陕西路的二十万驻军中,调十万大军入河北参战,官家已经同意我的请求并下旨调兵,但光有军队还不行,还必须有后勤保障,所以我希望知政堂能从河北南部调五万民兵参与后勤运输。”
富弼有些不解问道:“动员民兵支援后勤没有问题,但五万人是不是太少”
范宁摇摇头笑道:“燕山府河网密布,桑干河几大支流已经把重要的城池覆盖了,可以行驶三千石的货船,我们有蒸汽机船为动力,不需要人力拉纤,五万人只负责装船卸船,足够了,现在夏收正忙,不需要增加太多人手。”
“请问小范相公,后勤重地准备放在哪里”文彦博问道。
&nbs
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临幽州
就在宋军占领居庸关的同时,莱州水军的战船从儒河北上,五千宋军也同样占领了卢龙县。
十万东路大军沿着璐水一路浩浩荡荡北上,在璐水中,数百艘三千石船只满载着粮食和各种军用物品跟随着大军。
范宁骑马在队伍中缓缓而行,按照宋朝制度,必须文官出任主帅,范宁自然是这次北伐的主帅,具体统兵由两名副帅负责,一个是西路军主将、太尉种谔,另一个是殿前副都指挥使、上将军曹诗。
曹诗娶了仁宗皇帝的女儿兖国大公主为妻,目前已成长为曹家第四代中坚,曹家和高家虽然在南岛发展,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会放弃宋朝的地位和资源,这次赵顼任命曹秀为北征副帅,实际上也是把收复幽燕的功劳给了他。
仁宗曾经给赵顼留下遗旨,收复幽燕者可封王,而范宁在灭西夏时已封吴王,那么封王的指标也就留给了副帅,这个机会很多权贵世家都在极力争取,但也只有曹家能得到这个机会。
另外老将种谔是范宁直接点名,他也得到了封王的机会。
这让曹诗和种谔都格外激动,种谔甚至只用五天便率十万大军赶到了河北。
“曹兄,南岛情况如何”
范宁娶了曹诗的堂妹曹秀为平妻,和曹诗自然也是妻舅关系,加上两人交情一直不错,所以两人都是一路同行北上。
曹诗微微笑道:“南岛不如北岛发展快,听说北岛已经能制造蒸汽机,令人羡慕啊!”
“有什么好羡慕的,北岛造出机器,难道不会供应你们”
“说得也是,二叔写信来,说南岛还是人口太少,贤弟,你说辽国汉民有多少人愿意去海外”
范宁笑了笑道:“我看韩相公的报告上说,大概有一万户左右愿意去海外发展,不过他们都习惯了辽国寒冷生活,不愿去热带,鲲州那边人口已经饱和了,不会再要人,那就只有去南大陆了。”
“那我们南岛和北岛的气候不是更适合他们”
“这个要求我已经向知政堂提出了,富相公倒是同意分三千户人口给我们,但吕相公却反对,说南岛和北岛是私岛,不受朝廷管辖,朝廷不应该把人口分给南岛和北岛。”
“关他什么事”
曹诗低低骂了一声,又问范宁道:“那最后呢”
范宁微微笑道:“最后当然是投票表决了,我和富相公、欧阳相公投了赞成赞成票,文相公投了弃权票,吕相公和鲁相公投了反对票,最后是三比二通过决议,其中两千户给北岛,一千户给南岛。”
曹诗长长松了口气,范宁又道:“其实吕相公的反对也有道理,我们两座岛确实是在揩朝廷的油,但因为有天子默许,所以知政堂才网开一面。”
这时,范宁见前方出现一座县城,便问曹诗道:“前面可是武清县”
曹诗点点头,“正是!”
“我们看看去!”
他抽一鞭战马,加快速度向前方县城奔去,曹诗催马跟了上去,他们带着数百骑兵很快来到了县城前。
武清县是一座中县,原本驻扎五百辽军,但战争爆发后,县城内的辽军便已撤走,县城内冷冷清清,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
这时,几名官员带着十几名宋军士兵跑来,为首官员是宋朝刚刚接管武清县的县令,这次随军还带了一批年轻官员,他们负责接管沿途的县城。
“卑职新任县令李汶参见范相公!”
后面两名官员也跟着行礼,一个是县丞,一个是县尉,县丞也是朝廷派官,而县尉是原来的辽官。
范宁点点头,“李县令对城内的情况可了解”
李汶连忙道:“大致了解了,城内原本有居民两千户,现在只剩下三百多户了,大部分是汉人,还有几十户契丹人,都是种粮为生的贫民,卑职刚才正在给他们讲述朝廷规定。”
这时,士兵带着大群契丹百姓过来,大约有五六十户二三百人,妇孺老弱都有,也有数十名青壮男子。
众人听说是宋军主帅,纷纷上前跪下,范宁看了看他们,除了服饰和汉人略有不同外,其他也没有什么区别,这些都是转为农耕的契丹人,汉化程度比较深。
范宁摆摆手,对众人道:“宋军是仁义之军,不会行凶悍杀戮之举,大宋也是宽容的王朝,各族子民众多,只要大家能安居乐业,不生事端,你们也一样会成为大宋子民,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县令在旁边道:“这是相国给大家的
第六百九十三章 寻找软肋
耶律胡睹此时正站在城头上注视着民团士兵的训练,他们第一批招募了三万民团士兵,几乎都有从军经验,这些士兵身穿皮甲,手执长矛和弓箭。
仓库里有五万副兵甲,除了盔甲是比较老式的皮甲外,长矛、战刀和弓箭都和正常士兵一样,这些民团士兵武装起来,队伍整齐,喊杀声震天,完全看不出他们是临时招募的平民。
耶律胡睹颇为得意,他很清楚城内很多平民都曾被征召入伍,稍加训练兵力就增加了一倍,他一下子有了六万大军,何惧宋军
这时,有士兵大喊:“笼火城的狼烟点燃了!”
笼火城是幽州城南面约三十里外的一座军城,城中五百士兵已经全部撤回幽州城,目前只剩下十名士兵,一旦点燃狼烟,这十名士兵就会弃城而逃。
耶律胡睹也看见三柱烽烟,他轻轻叹息一声,“宋军还是来了!”
一个时辰后,远处出现了一条黑线,随着黑线越来越近,只见旌旗招展,人马密集,俨如乌云般铺天盖地,低沉的号角声不断吹响。
范宁率领的十万大军终于抵达了幽州城,队伍在距离城池还有三里时停下,只见高高的城墙上密密麻麻站满了士兵,一架架投石机如巨人般矗立在士兵身后,整座幽州城显得气势恢宏,坚固无比,想攻破它绝非易事。
范宁催马缓缓上前,在距离城墙还有一里时停住了步伐。
夏天的阳光格外刺眼,范宁眯起了眼睛,搭着手帘打量城墙、城门和护城河,城墙是用烧制的大青砖砌成,严丝合缝,估计用铁火雷炸也未必炸得开,而城门高达三丈,宽两丈,应该是厚重的木门,外面包裹着铁皮,异常坚固。
这时,范宁的目光落在护城河上,护城河很宽,至少宽达十丈,和桑干河的一条支流相连,幽州城建了一座石桥和外面联系,高高吊桥放下来,正好落在石桥上,不过石桥桥面已经被拆除,只剩下四座石墩矗立在水中。
范宁的目光又移到水门上,一般大城都有水门,幽州城也不例外,水门高两丈,宽一丈五尺,可容千石货船驶入城中,水门内有暗道通往城头,当船只驶入时,士兵就会从暗道下来,收税或者检查,但此时水门有三道胳膊粗的铁栅栏阻隔,坚固程度不亚于城门。
范宁见幽州城确实难以攻打,心中叹息一声,调转码头回来,令道:“大军折道去璐县。”
‘呜——’
低沉的号角声吹响,十万大军转道向东,向五十里外的璐县而去。
..........
种谔率领的西路军已经先一步抵达了璐县,璐县是一座大县,城池周长有二十里,不过百姓已不足千户,宋军已将所有百姓从城内清理出来,将他们送往北面的怀柔县。
宋军开始璐县城内拆除民房,平整土地,除了县衙和几座大宅外,其他房屋都不留,全部夷为平地,璐县县城将作为仓库和军衙重地,同时在城内驻扎一万精锐士兵。
在璐县三面的旷野里已经各自搭建了一望无际的大帐,并在大帐周围构筑板墙,修建成三座可容二十万军队的大军营,
璐县紧靠璐水,河道停满了满载粮食以及各种物资的船只,数万民兵正在负责搬运物资进城,城内也搭建了上百座大型帐篷,专门用作仓库,这些仓库没有靠城墙,而是搭建在城池中央,四周修建了一圈木栅。
之所以不靠城墙,也是为了防止辽军探子从城外射火箭入城,当然,城池的三面各有一座军营,呈品字型排列,将县城包在中间,就算有辽军探子,也很难靠近城墙。
军衙也在县城内,就是利用原来的县衙,而旁边一座没有拆除的大宅则作为情报司的驻地。
此时范宁负手站在军衙大堂上,久久凝视着眼前的幽州模型,模型为木制,约一丈长宽,是按照幽州缩小比例做成,制作得非常精巧,完全和幽州城一模一样,连护城河、城门的比例都没有错。
老将种谔慢慢上前沉声问道:“相公可有了破敌思路”
范宁轻轻叹口气,“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水军,我在考虑,能不能从水路破城”
种谔立刻明白了范宁的意思,“相公是想利用护城河的宽阔”
不怪范宁想到了水路,护城河宽十余丈,深达两丈,完全可以行驶三千石的船只。
范宁点点头,“船只可以改造成为上城通道。”
“可相公想过没有,船只距离城墙太近,辽军利用火油攻击,可以轻易摧毁船只。”
范宁半晌没有说话,这
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战
清晨,幽州城内,耶律胡睹正催马向城墙上奔去,就在刚才他听到一个消息,宋军在城东竖起了一架极为庞大的投石机,让他暗吃一惊。
耶律胡睹奔上城头,一眼便看见了数百步外的巨型投石机,它甚至比巨型投石机还要庞大,高度远远超过城墙,抛竿长达十丈,比城头重型投石机五丈长的抛竿还要长一倍,下面有六个巨大的轮子,每只木轮子比人还高。
“大帅,这应该是昨晚运来的,很多弟兄都听到外面有动静。”
耶律胡睹也听到了一种异响,是一种轰隆隆的声响,好像是下面一座黑色箱子里传来的声音,耶律胡睹的眉头皱了起来,那黑色的大箱子是什么
耶律胡睹凝视片刻又问道:“只有这一架吗”
“目前只有这一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