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迷情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卷帘西风1
“滚!”顾晓妍停下脚步,强憋着笑,朝他吼了一句。
他也真听话,答应了一声,掉头便往另外的方向走去,刚走了几步,却见胡总的奥迪车拐了进来,于是喊了一声晓妍,便快步迎了上去。
胡介民春风满面的下了车,见了他,也不说话,伸手照着肩膀就给了一拳。
“不错,我没看走眼,你小子,确实是块材料。”胡
第138章 风马牛不相及
几个人寒暄过后,很快就进入了正题。尽管是在家里,但钱市长讲话,还是条理清晰、头头是道,先是阐述了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然后又对华阳集团近期的工作做出了肯定和表扬,最后又谈到了施工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中就包括方远途家的那块坟地咯。
钱市长的态度非常坚决,不论是谁家的土地,也不论是做什么用途,都必须以大局为重,无条件为天然气管道让路,同时也很策略的表明了前任市长李百川同志的意见,那就是决不能因为这里有自己的亲戚,就搞什么特殊,在征地补偿这方面,要一视同仁,绝对不暗箱操作。
在一通冠冕堂皇的开场白之后,钱市长话锋一转,像是很不在意的聊起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当然,领导说话嘛,都是点到为止,只说双方发生摩擦和冲突,也是情有可原,但也含蓄的指出,中国人对祖坟向来都很重视,这是咱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可以理解云云,所以,建议华阳集团在工作中要灵活掌握,更加人性化一点。
由于是在家里,所以这场谈话的性质就很随意,气氛也相对轻松些,胡介民绝顶聪明,当然知晓其中的奥妙,于是待钱市长说完,便佯作不知情,连忙询问方远途昨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方远途则真诚的表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情况,事情已经都过去了,从今往后,大家就当压根没发生过。他本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定积极配合华阳集团工作,主动将祖坟迁走。
同时,还委婉的提出,希望胡介民从中协调,将昨天的当事人都找到一起,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化干戈为玉帛,不要影响了彼此的团结和友谊。
听到这里,陈曦实在憋不住,扑哧一下笑出了声。
“这个老东西,看来,他是真怕昨天晚上他的那副德行公布于众啊!其实,就这点事,还用把市领导抬出来吗只要上午来把合同一签,我立刻就能把这些照片删除,保证书也当场销毁,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他不屑的道。
胡介民则撇了下嘴:“人就是这样啊,坏事做多了,心思自然就重。他是怕咱们玩阴的,毕竟那些照片啥的,可以随意复制呀,所以才搞了这么一出。不过,这样也好,当着钱市长的面,咱们是八只眼睛四张嘴,有凭有证。他主动将祖坟迁走,而且不要任何费用,征地补偿按照普通林地计算,我们这边保证事态不扩大,将所有相关材料全部销毁。市政府的一把手二把手做见证人,这事谁要说了不算,那可就得说道说道了。”
“他什么时候开始迁呢”顾晓妍问了句。
胡介民笑着道
:“方远途这货心眼多着呢,自己迁坟,而且放弃了征地补偿款,表面上做得漂亮,不过私下里却提了个附加条件,让我们出面,请一个道长给做一场法事。我估摸着,这场法事的费用也不能少,不过,当着钱市长的面,我只能答应了。”
话刚说到这里,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了几下,随即,方远途推门走了进来。
出于礼貌,陈曦和顾晓妍赶紧站了起身,胡介民则坐着没动,而是热情的招呼方远途坐到自己身边。然后指着陈曦道:“老方啊,我正骂这小子呢,胆子他妈的太大了,事先也不打招呼,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实在是有点过分了。”
方远途瞥了眼陈曦,又偷眼看了看顾晓妍,这才无奈的叹了口气道:“算了,这也怪我欠考虑......”
“行了,这事过去了。”胡介
第139章 辛酸的往事
方远途走后,胡介民苦笑了下,这才说出了一段辛酸的往事。其实,准确的说,不是华阳集团与一个道观有关联,而是胡介民本人与这个玄衣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这件事说来话长,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华阳集团虽然是半军事化管理的企业,但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冲击。当时公司的总工程师胡海清首当其冲,罪名竟然是他与国民党某高官是同宗亲戚,这个原因在如今看起来简直是个笑话,可在当年,却几乎要了胡海清的命。
他被造反派们拘捕,并没日没夜的批斗和殴打,在被折磨了一个多月之后,胡海清不堪受辱,愤然从被关押的楼上纵身而下。
本来想一死了之的他,却如同有神灵庇护,意外被楼外的一棵三十多年的枣树挡了一下,从四层楼一跃而下的他,居然只受了一点轻伤,甚至连逃跑都不耽误。
既然没死,那就只有逃命了,慌不择路的他在市区东躲西藏了几天,最后,在一个漆黑的夜里,敲开了玄衣观大门,观中的一个道士收留了他,藏匿在后院的地窖里,最终躲过了搜查。
在那个荒唐且动荡的年代,单位的总工程师稀里糊涂的失踪了,竟然也无人理睬,胡海清也不敢露面,伤好之后,便在观中住了下来。
谁也没想道的是,他这一住就是七年。
一九七六年,动荡结束了,一切开始重新走上了正轨,胡海清也从道观中回到了华阳公司,但一切早已满目疮痍、物是人非。
妻子在他失踪之后,被那帮人殴打折磨致残,已于前年含冤去世了,唯一的儿子也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终日流浪街头,打架斗殴,和社会上的小流氓混在了一起,如果不是动荡结束,他重新回到了岗位,估计儿子就跟那群街头混混儿一起,在八二年的“严打”中被送到大西北了。
组织上为胡海清恢复了名誉和工作,让他和儿子重新生活到了一起。
胡海清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随企业入朝参战,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保证部队的运输线畅通立下过战功,社会动荡期间又被迫害,如今当然得到重用,他在华阳集团又工作了五年,最后在组织上即将任命他为公司总经理的前夜,突然提出了辞职。
1982年的中国,辞职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驳回了他的辞职申请,不批准!
不料胡海清去意已决,他将自己的办公室钥匙交给了秘书,不顾儿子的苦苦哀求,挂印封金、飘然而去。
其实,胡海清倒也没去别的地方,他又回到了玄衣观。在
观中避祸这七年,他与曾经解救自己的道士成了莫逆之交,本来就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他,在这七年当中精读了大量道家典籍,甚至可以这样说,此刻的胡海清已经是一位精通易理的道学大师了。
国有企业的总经理辞职,跑去道观里出家,这在当年绝对是轰动性的,也就是当时信息不发达,否则,胡海清一定能成为火遍大江南北的网红。
后来,组织上见事情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便也就作罢了,他的儿子被以接班的名义招进了公司,也算是给了胡海清一个交待。
胡海清后来改名为胡道全,道号至遥,从此便一直留在玄衣观,由于道学渊博,九十年代时竟然被推为住持道长,还曾经一度担任过省市两级道教协会的秘书长。如今虽已八十高龄,却仍在观中修行。
&n
第140章 给自己找了个麻烦事
三十多年了,胡介民至今还是无法理解父亲,一个曾经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出生入死过的**员,即便受了些委屈,怎么可能心灰意冷,放弃事业和亲生儿子,而跑去修身成仙呢
近些年,随着职务的升迁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他渐渐原谅了父亲,虽然年少之时所经历的痛苦和波折渐渐远去,但却仍旧固执的认为,既然选择了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那就各行其道吧,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即便是父子也是一样。
可万万没想道,方远途这个老混蛋居然给自己出了这么个难题,本来以为不过是花钱做法事而已,所以他在钱市长和李副市长面前大包大揽的答应了下来,现在却说要去玄衣观请什么余道真,这可如何是好啊
我去吗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父子,相见之后说什么怎么开这个口呢要是我不去的话,偌大的华阳公司,又有谁能把这件事办好呢
见他双眉紧锁,面沉似水,顾晓妍和陈曦自然不敢多说什么,都老老实实的呆在一旁,连大气也不敢出,房间里的空气一时都有些凝重了。
胡介民摸出一根烟叼在嘴上,陈曦见状,连忙殷勤的拿出打火机,啪的一声点燃后送了过去,不料胡介民却一愣,抬头看了他一眼,忽然嘴一咧,嘿嘿的笑了起来。
“对了,我咋把你小子给忘了呢”胡介民道。
他一时有点摸不着头绪,愣愣的看着胡总,支吾着道:“您......这是啥意思”
胡介民推开了他的手,将香烟往茶几上一丢,一只手捏着下巴,然后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看得他心里一个劲儿发慌。
“陈曦,这个......这个......”胡介民少有的支吾了起来:“俗话说,编筐编娄,全在收口,这件事你确实干得非常漂亮,可是,还差最后一步了,我考虑了下,如果我出面去玄衣观把这个余道真请出来,岂不是等于抢了你的功劳所以啊,还是你亲自去办,怎么样,最后所有的功劳都记在你头上!”
这分明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陈曦一听,赶紧说道:“胡总,方远途那么大面子,开了上百万的价码,都请不出来这个余道真,我去了能有狗屁用啊,再说,您的老爷子不是在观里做住持道长吗这样的方便条件为啥不利用下呢”
不料胡介民却把眼睛一瞪道:“我平生最恨的就是走后门和暗箱操作,我爹在观里当住持,然后我跑去求他办事,这不是徇私舞弊嘛!再说,要是那样的话,也显不出你的能耐啊,这事就这么定了啊,给你一周的时间,把这个余道真给我请出来,办成了,老子重重有奖,办
不成......那你就别回来了,在玄衣观出家算了。”说完,也不待陈曦回答,直接便起身朝门外走去。
“胡总,您再考虑一下呗......”他还想再说点什么,胡介民却置若罔闻,大步出了办公室,也不跟任何人打招呼,径直上了车,便扬长而去了。
目送胡介民的车消失在视线中,陈曦看了眼同样目瞪口呆的顾晓妍,垂头丧气的嘟囔道:“我这可真是没事找事啊,吃饱了撑的。”
顾晓妍没说什么,低着头想了下,却扑哧一声笑了。
“你咋还笑上了呢”他不解的问:“我都快愁死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今天回安川了呢,也省得给自己找这个麻烦事。”
顾晓妍歪着头看了他一眼,压低了声音说道:“挑战总是和机遇并存的,高风险高难度,才会有高
第141章 当了一回孙子
玄衣观,位于平阳市的西北郊,而陈曦目前的位置,正好处在城市的东南,所以,他等于是开车走了个对角线。
城市交通拥堵,是个全世界性的难题,平阳也是如此,足足用了将近一个半小时,陈曦这才远远的看到了玄衣观的高大巍峨的山门。
据史料记载,这座号称“关外第一道观”的玄衣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了。道观依山势而建,共有三进院落,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气势不凡。
由于道观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也算是平阳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收费是自然的。
陈曦在附近停好了车,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在山门外的售票处花三十元钱买了张门票,这才跟着稀稀落落的几个游客迈进了玄衣观的大门。
在观里转了一圈,拜了下玉皇和三清,却连一个道士也没见到,心里正有点纳闷,忽然见一个中年道士从配殿出来,低着头,快步朝后殿走去,他一见则悄悄跟了过去。
道士走得很快,眨眼进穿过了第二进院子,朝后面的院子而去,他并没有跟的太近,只是远远的缀着,见那道士拐过一道影壁,这才快步走了过去。
影壁后面,是一道高大的青砖墙,足有三米多高,上面爬满了各种植被,郁郁葱葱很是幽静,墙角处有一扇木门,朱红色的油漆已经脱落的差不多了,露出了木头的本色。
他走过去才发现,木门旁边的墙上钉着一块牌子,上写四个大字:游客止步。伸手推了下木门,竟然在里面被锁上了。
游客止步,这是啥意思莫非老道们都躲在后院修炼,还不让参观心里想着,于是抻着脖子朝里面看去,只见院子中间有一棵两人合抱的老槐树,老干虬枝、盘根错节,整个后院几乎都在他的树冠笼罩之下,令整个院落平添了几分幽静和神秘。
这可真是修神养性的好地方啊,他不由得暗暗赞道,正探头探脑的往里看,却听身后有人朗声说道:“请问这位善信有什么事吗”
善信,就是道士对普通信众的称呼,跟和尚叫施主的意思差不多,陈曦的老家就有一处道观,所以对此还算了解。
他赶紧转回身,却见一个五十岁上下的道士站在身后。花白的头发盘着发髻,穿着一身蓝布道袍,洗得已经微微有些发白了,颔下蓄着胡须,看起来倒是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他赶紧双手合十,深施一礼道:“师父你好,我是来找人的。”
那道士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微笑着道:“你来找谁啊”
他略微想了下,往前凑了凑,从兜里套出烟,抽出一支递了过去,
却被道士拒绝了。
“观中严禁烟火,吸烟是要罚款的。”
他一听这话,赶紧将烟收了起来,然后四下看看,见没什么人,便小声问道:“师父啊,我想跟你打听个事,不知道能否能透露一二”说完,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百元钞票塞了过去。
道士非但没有伸手去接,反而将身子往后撤了一步,淡淡的道:“善信这是何必呢?有什么事直说无妨。”
他眼珠儿转了下,试探着问道:“我想打听一下,这道观里,是不是住着一个叫余道真的道士呀”
“没有。”道士回答的简洁明了,其态度之坚决,几乎不容置疑。
“没有不可能
第142章 孙子不好当
那老道一愣,身子微微往旁边闪了下,歪着头看了看跪在面前的陈曦,脸上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表情。
“你是......”他沉吟着问道。
陈曦算是豁出去了,心里暗暗念叨,爹啊,儿子对不起你了啊,这也是为了工作,好端端的把您老人家也搭进去了,不过这老道八十多岁了,估计也是位得道高人,也不算让您受委屈。
“爷啊,我是您孙子啊,我叫胡岩,我爸是胡介民啊。”他灵机一动,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胡岩--胡言,胡言乱语,也算给这份荒唐的行为加了个备注。
老道的身子微微晃了下,一旁的中年道士见状,赶紧伸手扶了一把,却被老道轻轻的推开了。
“你是.....介民的儿子”老道虽然还皱着眉头,但却伸手抓住了陈曦的胳膊,似乎是想将他拉起来,他也不敢抬头,只是跪在地上,心想,妈了个巴子的,这谎是越撒越大了,这出戏要是演砸了,回去还不好交代了呢!
“孩子,快起来吧,我看看你。”老道轻声说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站起来是说不过去了,他硬着头皮站了起来,偷眼瞥了下,却发现老道的眼圈红了,眼睛里隐隐的闪着泪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