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南梁皇上派人刺杀赵相和赵诩。
……
再说边关,施大将军这一歇养,歇了大半个月。
施大将军明显懈怠,自己不出营帐,不参与作战方案的讨论,也不鼓舞手下将士。
那些将士暗中揣测,施大将军是不是放手让护国公折腾,等护国公在大齐东乡侯和镇北王手中碰够了钉子,再一举夺回军权,逼南梁皇上召回护国公。
存了这样的心思,这些将军跟着懈怠了。
护国公又急功近利,屡屡攻城,越败越战,越战越败。
因为施大将军什么都不做,只安心养伤,护国公世子想通过谢景宸知道点内幕都办不到。
第三次被找去,护国公世子已经没什么耐心了,“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谢景宸摇头。
护国公世子冷道,“是真没有,还是你不敢说?”
谢景宸欲言又止。
护国公世子道,“本世子一直对你和颜悦色,你是不是觉得本世子不敢拿你怎么样?”
谢景宸道,“施大将军只是怒气未消,自打护国公进军营以来,他提出的作战方案,护国公一个也没有采纳,反倒还背了黑锅,受了冤枉,这一次又中毒,差点丢了性命。”
“施大将军觉得自己上不上战场都一样了,上了战场,看着护国公把将士们往火坑里推,他会忍不住想揍人,养病正好眼不见为净,趁机把身子养好,还能让皇上知道谁更合适统帅三军。”
护国公世子冷冷一笑。
果然施大将军存了这样的心思。
“除了这些,还有呢?”他问道。
谢景宸继续道,“施大将军一直暗中关注护国公作战方案,他不止一次提到老护国公灭掉飞虎军的事。”
“当年大齐飞虎军号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南梁屡屡在大齐手中吃败仗,可以说是闻风丧胆,可这么一支无敌的军队还是被南梁给灭了。”
“大齐东乡侯重建飞虎军,就是要雪当年被灭之耻辱。”
“老护国公英勇善战,护国公差太远了,被飞虎军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大齐飞虎军再现当年辉煌,护国公却不是当年的老护国公……。”
谢景宸越说,护国公世子的脸就越难看。
虽然夸的是他的祖父,但损的是他亲爹!
就是因为老护国公扭转败局的本事,才使得护国公一再打败仗,皇上也信任他的原因。
失败不算什么,谁能笑到最后才是最重要的!
护国公世子握拳道,“我护国公府能灭飞虎军一次,就能再灭第二次!”
谢景宸很想问问当年老护国公是用了什么样的计谋灭的飞虎军,但他忍耐住了。
想灭飞虎军不易,护国公没准会故技重施,他只需静静的等着就行了。
谢景宸退下后,护国公世子去找护国公。
护国公也正为战事困扰,接连吃败仗,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威望了,将士们士气不振,大齐飞虎军骁勇善战,他是恨的牙根痒痒。
护国公世子提出再灭飞虎军,护国公道,“哪那么容易灭掉飞虎军?”
若是那么轻易能灭掉,他岂会容忍飞虎军活到现在?
不只是飞虎军,他连镇北王的命都想一起收了。
护国公世子望着护国公道,“父亲和祖父当年是怎么灭掉飞虎军的?”
这事,护国公世子还真不知道。
他问过许多次,护国公都没有和他透露过一言半语。
见护国公世子执意想知道,护国公把手下人都退下去,把当年灭飞虎军的经过告诉护国公世子知道。
因为赢的不够光彩,所以过程并不值得炫耀。
“当年若没有崇国公相助,决不可能灭了飞虎军,”护国公道。
护国公世子也觉得过程惊险,差一点点都不行。
但要说再灭飞虎军,也不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护国公世子道,“大齐军营也不是就没人帮我们了。”
护国公看着自己的儿子,“你是指……。”
“东乡侯至今都不知道当年飞虎军是怎么被灭的,否则绝不会允许崇国公活到现在,”护国公世子道。
“故技重施,也一样能成功!”
护国公有些犹豫,当年飞虎军被灭的地方在南梁境内,距离军营二十里地。
也就是故技重施之前,得先把这座城池拱手送给大齐。
护国公世子觉得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灭掉飞虎军,还愁城池夺不回来吗?
“这座城池也不会白丢,正好可以拿来做人情。”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中毒
大齐,军营。
苏锦闲的发慌,和秦菡儿溜达到了训练场。
将士们训练的汗如雨下。
见到苏锦她们过来,喝声更大。
苏崇他们背对着苏锦,喝声一大,几人就猜到是苏锦她们来了,不约而同的转了身。
苏崇不赞同苏锦来训练场的,边关干燥,风沙大。
训练场因为训练,更是沙尘滚滚,再加上将士们训练出汗,苏崇怕汗臭味熏着了苏锦。
不过苏锦是真的无聊啊,营帐就那么点大,整日闷在里面人都要憋坏了。
官兵搬了桌椅来,苏锦和秦菡儿远远的坐着。
哪怕远的都快看不清楚了,将士们训练也比之前更认真了三分。
谢景川在打木人桩。
一声爆喝后。
木人桩被他打断一根。
苏锦眉头多看了谢景川两眼。
上回谢景川被挟持中毒晕倒后,就留在了军营里。
王爷的意思是让他伤养好后就回京。
谢景川不想离开,就多养了几天伤,他“伤好”的那天,正好大齐和南梁在打仗,谢景川就上了战场,拼命杀敌,还在敌人的箭下救了一将军。
他立了军功,又执意要留在军营,再加上好几位将军帮着说好话,王爷就让他留了下来。
撇开上回他派人刺杀苏锦不提,这些天,只要大齐和南梁对战,他就冲在最前面,那股子狠劲倒像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一般。
训练强度比南安郡王他们有过之无不及。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和军中不少将军来往过密,王爷就两个儿子,谢景宸遭遇了血崩,生死不明,那么多将士都遇害了,谁也不信谢景宸格外的命大能逃过一劫。
苏锦虽然有孕在身,但谁也不知道她腹中怀的是男是女,就算是个男孩,等他长大到能独当一面至少也要十几年。
十几年,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顶着未来镇北王的身份,谢景川拉拢谁都格外容易,当然,明面上支持谢景川的也没多少人,毕竟还要顾及苏锦和东乡侯的感受。
南安郡王和楚舜他们是怎么看谢景川怎么不顺眼,一颗想揍他的心那是蠢蠢欲动到随时会压制不住。
全靠谢景宸的叮嘱撑着,不要管谢景川做什么,盯着他,护好苏锦就成了。
谢景川知道南安郡王他们不待见他,这些天,没有和他们起任何的冲突。
这一天,谢景川又立功了。
他带人冲锋陷阵,抓了南梁一将军,打斗时,胳膊被敌军刺伤。
军医给他包扎的时候,王爷去看他了,王爷不赞同他这种不要命的立功方法。
谢景川望着王爷,眼神落寞道,“大哥出事,至今下落不明,怕大嫂伤心,军中都没人敢提这事,还对我充满了敌意。”
“我若不拼命立功,您早就让我回京了。”
“我知道您厌烦母亲,但军中那么多将士都能上阵杀敌,我却不能,这对我公平吗?”
“我只想凭着自己的努力封侯拜将。”
一番话说得王爷哑口无言,再加上有将军帮谢景川说情。
王爷道,“以后不得再这么冒进了。”
丢下这一句,王爷转身离开。
看着王爷离开的背影,谢景川看着胳膊上的浸透纱布的血迹,眼底晦暗莫名。
不过即便王爷叮嘱谢景川不要急功冒进,谢景川依然故我,谁劝都不听。
东乡侯虽然不喜他,但身为大将军,他得公平公正,便封谢景川为先锋将军。
先锋将军打先锋,谢景川被封为先锋将军后,带着手下将士攻打南梁,碰到的正好是董承琅和施大少爷。
两人帮着谢景宸揍过谢景川,这事谢景川没有忘记。
如今两军对阵,谢景川要和董承琅一较高低。
董承琅自然应战。
只是真对上,董承琅就力不从心了。
不是他武功逊于谢景川,而是突然浑身无力,根本握不住手中长枪,被谢景川夺了去,一脚扫下马背。
施大少爷去救自己的表弟,结果和董承琅一样,被谢景川活捉。
谢景宸一直跟着董承琅,这一次也不例外。
就在谢景川要刺向施大少爷的时候,谢景宸身子一闪,将他的长枪挡下。
谢景川远不是谢景宸的对手,但谢景宸也没能救下施大少爷和董承琅。
大齐将士看谢景川处于劣势,刀架在董承琅的脖子上,逼谢景宸就范。
谢景宸不能不顾董承琅的死活。
他扔下手中长枪。
谢景川这个先锋大获全胜,夺下南梁右翼,叫人捆了施大少爷和董承琅做人质威胁护国公。
施大将军在军营里养伤,并没有上城门观战。
人质被带去后,东乡侯和王爷停止攻城,护国公也没反攻。
双方僵持不下。
护国公和施大将军关系并不好,借大齐的手除掉施大将军的儿子和外甥正中护国公下怀。
可施大将军的手下劝护国公救施大少爷和董承琅,再加上谢景川夺下南梁右翼后,带人从后面包抄,护国公即便不把城池让出来,也难保住这座城池,不如卖施大将军这个人情。
护国公抬手,“撤退!”
大齐大获全胜。
东乡侯放了董承琅和施大少爷。
回了营帐后,董承琅和施大少爷就去了施大将军的营帐,谢景宸跟在身后。
两人被谢景川活捉的事,施大将军已经知道了。
他们能安然无恙的回来,施大将军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
董承琅找施大将军告状,“舅舅,有人给我和表哥下毒!”
施大将军眉心一紧。
他也觉得自己的儿子和外甥被谢景川活捉不大对劲。
谢景川是镇北王的儿子,可他的儿子也不差,怎么就那么轻易被活捉了?
施大将军望着自己的儿子,施大少爷点头,“打斗时,我和表弟都浑身无力。”
不是中毒,他想不到别的可能。
正说着呢,一将士走进来,将士手中拿着一水囊道,“已经查过了,这水囊里的水有毒。”
董承琅指着水囊道,“你确定是这水囊有毒?”
将士点头。
董承琅望着谢景宸道,“可这水李兄不也喝了吗?”
施大少爷喝过后递给他,他喝了几口后,扔给了谢景宸。
谢景宸是当着他的面灌下几口的。
谢景宸和谢景川打斗,明显没有中毒。
谢景宸还真没料到会有人在施大少爷的水囊里下毒。
这个人是谁,不言而喻。
可护国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事的时候,现在不止董承琅和施大少爷,施大将军也看着他,等他解释为什么同样喝水,他却没有中毒的事。
谢景宸道,“我以前中过剧毒,几乎命悬一线,大夫救活我后,一般的毒就奈何不了我了。”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犹豫
董承琅惊讶之余难掩羡慕,“那你岂不是百毒不侵了?”
谢景宸摇头,“只是一般的毒我能抵抗或能延缓毒发时间。”
可就是这样也够叫人羡慕了。
没有人怀疑谢景宸说的话,尤其是董承琅,总不至于护国公给他下毒,却给谢景宸解药。
施大将军眼底寒芒闪烁,他了解东乡侯和王爷,他们都不屑在战场上用下毒这样下三烂的手段,可护国公给他们下毒,被大齐活捉来逼他退兵,这不等于是将城池拱手相让吗?
这一点,施大将军实在想不通,董承琅猜测道,“莫非护国公是没把握守住城池,又怕折损军威,被皇上责骂,让我和表哥担下丢失城池之过?”
施大将军猜也是这可能,但谁也没有证据,他还欠了护国公一份人情。
谢景宸站在一旁,他嗅出几分不寻常来。
前几天,他才诱使护国公世子除掉飞虎军,今天护国公就白白送了座城池出去。
直觉告诉他这座城池的丢失和护国公要除掉飞虎军有关。
虽然没人知道飞虎军到底是怎么被灭的,但飞虎军在哪里被灭的却是人尽皆知。
当年,飞虎军不就是在夺下这座城池后被灭的吗?
只是和当年不同的是,这回是护国公拱手相让,当年飞虎军却是攻打了两天两夜才把城池夺下来……
当年夺这座城池,东乡侯是亲身经历的,城池易守难攻,他已经做好了一两个月都攻打不下来的准备,没想到却这么轻而易举的就把城池夺了下来?
这种出乎意料的感觉实在叫人不踏实。
大齐活捉了施大将军的儿子和外甥,凭着护国公和施大将军的内斗,他应该趁机落井下石才对,却为了施大将军做出这么大的退让,这么反常怎么能叫人安心?
不过东乡侯的不安,没有影响将士们又攻下一座城池的喜悦,尤其谢景川。
这回活捉董承琅和施大少爷,逼退护国公,他居功至伟。
谢景川的威望已经压过南安郡王他们,几乎能和苏崇一较高下了。
被活捉,被揍的鼻青脸肿的耻辱,随着活捉董承琅和施大少爷一雪而尽。
唯一不满的就是没能活捉谢景宸了。
不过这样,他已经很满足了。
这边谢景川沉浸在立下大功的喜悦中,东乡侯和王爷对他论功行赏,那边护国公世子听手下将士禀告谢景宸喝了水却没有中毒的事。
“你确定他喝了水?”护国公世子怀疑道。
将士点头。
不是确定,他不会来禀告。
护国公世子相信没人敢和他开这样的玩笑。
董承琅和施大少爷被活捉足以证明药下成功了,可同样喝了水,为什么他没有中毒?
护国公世子想不明白,他派人把谢景宸叫了来。
来的次数多了,谢景宸不向之前那般拘束了,道,“世子爷叫我来是?”
“长宁侯世子和施大少爷出什么事了,怎么会被活捉?”护国公世子问道。
为什么被活捉,他不是应该最清楚的吗?
人家和他装傻,谢景宸只能配合装不知道,“他们两中毒了,怀疑是你和护国公给他们下的毒。”
护国公世子脸色一变,怒而拍桌子道,“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谢景宸看着他道,“因为护国公为了救他们放弃了城池,他们虽然心有怀疑,没有确凿证据,不敢找护国公质问,现在在暗中查谁在水囊中下的毒。”
“还有呢?”护国公世子问道。
“施大将军觉得护国公今儿救长宁侯世子他们而放弃城池有些匪夷所思,怀疑护国公是不是要和当年一样借南梁险峻地势除掉飞虎军。”
谢景宸说的时候,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护国公世子,没有错过他眼底流泻出来的嫌弃。
那是种被人猜中想法的不快。
谢景宸还真有点怕飞虎军再次中招,毕竟当年飞虎军全军覆没,至今都不知道原因何在。
他得回大齐军营告诉东乡侯一声。
正好这时候,有官兵端了两盘子糕点进来。
护国公世子便赏了谢景宸几块。
谢景宸推辞,护国公世子不虞道,“莫不是怕本世子赏你的糕点有毒?”
谢景宸看着护国公世子道,“不敢。”
“不敢就吃吧,”护国公世子催道。
谢景宸拿了一块,当着护国公世子的面把糕点吃了下去。
吃完了,就退下了。
从护国公世子的营帐内出来,谢景宸就发现到有人盯着他,他没管,该做什么做什么。
就算护国公世子知道他不会中毒又如何?
给他下了两回毒的事,护国公世子根本不敢闹大。
倒是护国公得知此事后,把谢景宸找去询问,谢景宸挠额头道,“我也在想为什么我不中毒呢。”
一句话把护国公噎了个半死。
人家自己都好奇,能问出缘由来才怪了。
三天后,谢景宸借口去镇子上帮董承琅买东西,易容改貌回了大齐。
东乡侯不安了几天,从谢景宸处确认护国公是针对飞虎军的,心反倒安定了。
这么多年,他求的不就是当年飞虎军被灭的真相吗?
查了这么多年,一无所获,如今南梁护国公要故技重施,他必须抓牢这次机会,将真相一举挖出来。
只是如此一来,他就要赌上八千飞虎军的性命。
成功——
将如愿洗刷当年的冤屈。
失败——
飞虎军将重蹈覆辙。
东乡侯行事一向果断,可这一次他犹豫了。
为了重建飞虎军,他吃了太多的苦头。
看着自己的兄弟死在眼前,那种痛苦他不想再尝试一回。
若失败了,他没有当年那份勇气再重建飞虎军了。
是不是配合护国公走当年的老路,东乡侯迟迟拿不定主意,他把当年仅剩的飞虎军叫来共同商议。
想到当年,一个个鼻子泛酸,恨意遍布全身。
当年他们就该和那八千兄弟一同赴死,活到今天,不就是想找出当年飞虎军被灭的真相吗?
如今真相就在眼前了,他们岂能退缩?
“飞虎军不惧死,我们只想要死个明白!”林叔哽咽道。
其他人和林叔一样想法。
兄弟们都赞同冒险求真相。
东乡侯站起来道,“那这回不成功便成仁!”
有飞虎军老将大笑一声,道,“最坏的结果不过是隔了十六年,我们去追大将军的脚步罢了,黄泉路上,有那么多兄弟在等着我们,又何惧之?”
十几个兄弟把十六年前飞虎军被灭之前的回忆都翻出来。
十几年都没能愈合的伤口被剥开,鲜血淋漓。
东乡侯撑着桌案道,“回去让兄弟们写好家书。”
“三天后,我们攻城!”
。顶点...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口渴
为了查清当年的真相,东乡侯和飞虎军已经豁出去了。
八千飞虎军写家书,这事不可避免的引起军中将士的怀疑。
王爷劝东乡侯不要做冒险的事,但东乡侯不该初衷。
转眼,三天过去了。
这一天,天不亮,东乡侯就起来了。
站在城墙上。
身前是南梁,身后是大齐。
晨曦从南梁升起,朝霞绚烂,和记忆中的那天是那么的相像。
只不过今日只有他一人站在城墙上眺目远望。
当年一群兄弟骑马朝朝霞升起的地方奔去,乌压压一片,回来时却只剩下他们十几人了。
东乡侯在城墙上站了半个时辰。
等他回军营,将士们已经整装待发了。
王爷要和东乡侯一起去攻打南梁,东乡侯没有同意。
这一仗是属于飞虎军的。
他不想任何人掺和进来。
吃过早饭后,东乡侯和苏崇就带着飞虎军出发了。
出发的时辰都和当年一样。
苏锦昨晚翻来覆去没能睡着,等她醒来时,飞虎军已经出发了。
她和杏儿赶到城门上,只能远远的看到一抹残影。
杏儿望着苏锦,“姑娘,你害怕吗?”
苏锦摇头,“父亲会回来的。”
“飞虎军也会回来。”
像东乡侯这样坚毅重情重义的人,上天一定会厚待他的。
边关风沙大,城门上风就更大了。
苏锦站着没动,她上城门的时候不多,尤其这座城池才刚夺下来。
暗卫站在不远处护着,城楼上没有一个陌生人。
就在暗卫觉得时辰差不多,该劝苏锦回去的时候,一阵马蹄声传来。
紧闭的城门打开,南安郡王几个骑马奔远。
杏儿爬在城墙上看着,“侯爷不是不让他们跟去吗?”
那边秦菡儿走过来,苏锦望着她道,“楚舜他们怎么追去了?”
秦菡儿道,“我劝了,劝不动他们。”
“不过他们也不敢忤逆侯爷的意思,说是谢景川不见了,去找他的。”
说是找人,其实就是去观战。
南安郡王他们平时损了点,捅兄弟刀子那是毫不留情,可这一仗这么凶险,让他们在军营里等,就跟把他们放在油锅里没什么区别。
他们执意要出城,谁又能拦得住?
若不是身怀有孕,又不会骑马,苏锦都想跟去。
这一仗,护国公打算故技重施,东乡侯配合到底。
当年出城势力,遭遇伏击,这一次也一样。
南安郡王和楚舜他们远远的看着,无数次都想冲上去,都按捺住了。
他们不能坏了东乡侯的计策,搅合进这一场仿佛从十六年前移过来的战争。
观战良久,知道南安郡王内急。
他从马背上下来,往那边走。
在树林里方便,准备回去,突然一阵马蹄声传来。
南安郡王瞥了一眼,就看到两道身影骑马从眼前掠过去。
1...473474475476477...5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