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谢景宸没说话,董承琅气大了,“果然是你!”
“你怎么能烧我的裤子呢?!”
“……。”
谢景宸觉得烧他的裤子总比偷换要好。
董承琅一屁股坐下道,“你是怎么烧掉我裤子的,还有是怎么烧掉粮草的?”
谢景宸扶额道,“用望远镜烧的。”
董承琅眉头一皱。
差点忘了。
那日大齐南安郡王落下一望远镜,只是送到他舅舅手里的时候是坏的,并不能用。
原来——
又是他捣的鬼!
说起这事,董承琅就心疼。
当着他的面捡起的望远镜,谁能想到过个手的功夫,就让人在眼皮子底下动了手脚?
这要不是谢景宸主动说及,他到现在都还不知道。
想到自己可能被卖了很多次,他还喜滋滋的帮人数钱,董承琅心底就郁闷的厉害,更要命的是,谢景宸是赵诩的表哥,他如今拉着舅舅站到赵诩这条船上,还要成为人家的妹夫了,撕破脸的机会都没有了。
还有望远镜怎么能烧掉粮草?
董承琅一定要弄清楚。
谢景宸倒也不瞒他,如实相告。
董承琅没想到那么多的粮草竟然是被一块小小镜片给烧没的。
然后——
董承琅拍着桌子道,“送我一个望远镜,你骗我的事一笔勾销!”
谢景宸一脸为难。
董承琅两眼瞪他,没得商量。
谢景宸道,“我送你一个倒不是不行,只是……。”
“只是什么?”
“你得保证那望远镜不会用在和大齐交战上,”谢景宸道。
不然回头皇上和东乡侯怪罪下来,他也吃不消。
董承琅一口允诺。
董承琅也不是扭捏之人,毕竟从南梁京都回军营,他就知道谢景宸是赵诩的人了。
虽然谢景宸隐瞒了自己是大齐人的事。
但他也在大齐箭下救过董承琅好几回,算是功过相抵了。
事情说开了,心里的芥蒂也就消了,董承琅看着谢景宸的脸道,“以前你的脸配不上你的才华。”
“现在我倒觉得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脸了。”
谢景宸,“……。”
“还有你在南梁做卧底,大齐用不着对你那么狠,又是吊起来,又是鞭笞吧?”董承琅道。
“……。”
“我在大齐地位不高,”谢景宸心累道。
“……。”
。乐文手机版网址: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落水
一句话把董承琅堵的不上不下。
地位不高?
不说他是大齐公主的驸马,大齐皇上和东乡侯的女婿了,就是镇北王世子这个身份就够尊贵了。
可谢景宸说自己地位不高,赵诩还在一旁点头表示他所言不虚。
上头两个岳父,还有大小两舅子,地位怎么高的起来?
董承琅嘴角抽抽,心疼谢景宸。
然后——
他更心疼自己了。
一旦赵诩推翻了朝廷,必然是新帝。
赵大姑娘肯定会被册封为公主,他娶了她,岂不成驸马了?!
镇北王世子就是他的前车之鉴啊。
一想到自己将来地位不高,董承琅就迫切的想退亲。
娶谁也不能娶公主啊!
不怕,不怕。
成亲还早,他一定能想到一个不伤大家情分的办法把亲事退了。
本来施大将军离开军营,谢景宸做卧底的使命就算完成了。
他离开军营许久,也是时候回去了。
只是担心路上会生变,才跟着一起来,顺带见见赵诩和赵相。
他最多在赵家再待一天就回去了。
谢景宸是赵诩的表哥,赵大姑娘自然也称呼谢景宸为表哥,将来董承琅娶了赵大姑娘,自然随她叫。
凉亭内,三人把酒言欢。
来之前,董承琅觉得以后少不了这样的机会,知道谢景宸是镇北王世子,他就知道这样的机会不多了。
他已经习惯了谢景宸这个跟班了。
突然要没了,心里实在是失落。
之前就喝了不少的酒,虽然没醉,但也酒意微醺了,现在拎着酒坛子灌,真就醉了。
董承琅要和谢景宸比划拳脚。
谢景宸看他醉的不轻,让小厮扶他回去。
董承琅执意要比,谢景宸只能奉陪。
只是这一比试——
直接把赵大姑娘比进了莲花池里。
赵大姑娘急着找赵诩,她不想自己的亲事这么贸然被定下来,可是赵相和夫人都在忙,根本没工夫搭理她。
赵大姑娘知道赵诩是最疼她这个妹妹的,她可等不及明天再来找他,她会翻来覆去一晚上睡不着的!
她急匆匆的来,董承琅和谢景宸在比划拳脚。
未免被打到,她往一旁退。
董承琅挨了谢景宸一脚,往后退了好几步。
赵大姑娘怕被撞上,跟着退了几步,结果不小心踩到自己的裙摆,扑通一声栽莲花池里去了。
救命声传来,董承琅才反应过来有人落水了。
赵诩一听是自己的妹妹,赶紧要下水救人。
只是他刚要跳下去,谢景宸脚一抬,直接把董承琅踹了下去。
赵诩,“……。”
董承琅,“……。”
既然落水了,肯定要先救人。
董承琅抱着赵大姑娘飞上岸,赵大姑娘想死的心都有了。
她本着退亲来的,这一落水被救,她还怎么退亲?
没定亲都要定亲了。
怕赵大姑娘冻着了,赵诩吩咐丫鬟道,“快送你主子回去更衣。”
丫鬟扶着赵大姑娘走了。
董承琅浑身湿透,风一吹,什么样的醉酒都清醒了。
他瞪着谢景宸道,“你为什么要踹我?”
“你的未婚妻,又因你落水,你不救谁救?”谢景宸问道。
“……。”
董承琅嗓子噎住。
半晌都说不出来话。
这落水可不是随随便便都能救的,毕竟会肌肤相亲。
谢景宸肯定不能救,赵诩虽然是哥哥,却不是亲哥哥。
赵相和施大将军给他们定亲的时候,他还纳闷,为什么不让赵大姑娘嫁给赵诩,将来母仪天下。
“你也回去换衣服吧,”谢景宸道。
董承琅那叫一个郁闷啊。
才原谅他,就这么对他。
之前做跟班的时候多好,就算坑他,也不会坑的这么直接。
董承琅走了,谢景宸和赵诩回凉亭。
一坐就是半天。
虽然夜深了,但赵大姑娘落水被董承琅救了的事还是传开了。
听说了的都觉得他们是天生一对。
虽然在京都的时候,就打过照面,但今儿赵大姑娘并未出来见客,没想到会被董承琅救了。
赵大姑娘换了衣服裹着被子坐在床上,眼泪巴巴的,“他救了我,我还怎么退亲啊?”
虽然自家姑娘倒霉了些,但丫鬟还是没忍住想笑,“长宁侯世子不错,姑娘一落水,他就飞扑过去救姑娘呢。”
“这么好的男人,姑娘为什么不想嫁呢?”
“我又不了解他,”赵大姑娘红着脸道。
“嫁给别人,姑娘也不了解啊,”丫鬟道。
“……。”
赵大姑娘语噎,半晌没想出来怎么反驳,只能生闷气。
这一夜,赵大姑娘和董承琅两人都没能睡好。
董承琅习武之人,身强体壮没事,赵大姑娘这一落水着凉了。
第二天,施大将军和赵相见面的时候聊起这事,施大将军笑道,“本来我这个做舅舅的替外甥定下亲事越矩了,没想到他们小辈这么有缘。”
“琅儿也老大不小了,赵大姑娘嫁了,也不会离开赵相和夫人膝下,我看不如挑个良辰吉日让他们把亲事办了?”
虽然长宁侯和长宁侯夫人还没来,但要不了几天就到了。
施大将军的提议,赵相和夫人欣然同意。
董承琅,“……!!!”
赵大姑娘,“……!!!”
董承琅废了谢景宸那只踹他屁股脚的心都有了。
口口声声做兄弟,就是这么做兄弟的吗?!
这个结果,最高兴的莫过于谢景宸了。
董承琅和安南郡王他们性子差不多,都叫人不放心。
不把亲事坐实了,这一走,还真不知道会不会起波澜。
吃过早饭后,赵诩领着谢景宸去见赵相和夫人。
谢景宸还是易容的,有些事,不便让人知道,尤其是施大将军。
见了赵相,谢景宸作揖见礼,赵相赶紧把谢景宸扶起来,“不敢当世子大礼。”
谢景宸望着赵相道,“当年若非相爷和凌王出手相助,我母妃到不了大齐,我可能这辈子都没机会见她一面。”
提到王妃,赵相叹息,“你母妃早些年是吃了不少的苦头,好在如今已经苦尽甘来。”
“可惜你贵为大齐镇北王世子,若是生在南梁,以你的谋略,定能助诩儿一臂之力。”
赵诩笑道,“表哥已经帮我很多了。”
赵相瞪了赵诩一眼,“人家不遗余力的帮你,你不还是把事情给搞砸了?”
“揍了北漠大皇子两回,你能娶的回荆山公主?”
赵诩,“……。”
一说起这事,赵诩内心就颤抖。
尤其是知道赵大姑娘要许给董承琅后,他就看董承琅不大顺眼了,总担心他会辜负自己从小疼到大的妹妹。
北漠大皇子可能对他也是这么个心情。
赵相望着谢景宸,“这事,还得仰仗镇北王世子相助。”
“这事表弟和我提过,”谢景宸道。
“我会尽力帮他的。”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失误
赵诩能娶到荆山公主,那他推翻南梁朝廷的事就有八成把握了。
这个忙,谢景宸不能不帮。
再者,哪怕荆山公主不是北漠公主,只是一个寻常女子,她也是赵诩倾慕的姑娘,表弟的心上人,做表哥的帮忙求亲也应该,何况赵诩和荆山公主能走到一起还是谢景宸牵的线。
只是他们两本事太大,硬生生的把一根权谋线扯成了姻缘线。
谢景宸在赵家待了一天,这一天过的和在军营里没什么区别,施大将军和赵相他们商议军情,谢景宸在一旁看着。
谢景宸毕竟不是南梁人,不通南梁地貌,也不懂各守城将士的品性,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他就不发表看法了。
只是施大将军很看重他,几次问他,谢景宸就随便说了几句。
这一天,谢景宸和赵相他们一家用的饭。
不过赵大姑娘不在,落水伤寒了,没法出门。
赵相和夫人对谢景宸多有感激,自是不提。
翌日,谢景宸就启程回边关了。
赵诩和董承琅相送十里。
“这一别,就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了,”赵诩伤感道。
谢景宸拍着他肩膀道,“等你成事,我会亲自来南梁道贺。”
“那时候,没准儿母妃也会来。”
东临王府能洗刷冤屈,王妃应该是最高兴的。
离开南梁故土十几年,王妃肯定会想回来祭拜下列祖列宗。
王爷亏待王妃太多,这么点小要求,王爷不会不答应。
赵诩点头。
重聚的这一天,不会太久的。
谢景宸望向董承琅,拍他肩膀道,“不止我,南安郡王他们也拿你当兄弟。”
董承琅,“……。”
南安郡王?
那个差点用烙铁逼他招供的南安郡王?
他能不能说那天之后,他连做了好几天的噩梦?
噩梦里全是他们。
只是谢景宸这么说,南安郡王又是赵诩的兄弟。
这兄弟,反正不管他认不认,都是他的兄弟。
董承琅,“……。”
“来不及喝你和赵表妹的喜酒了,贺礼我会差人送来,”谢景宸道。
董承琅心累。
贺礼不贺礼的他无所谓。
以后不要再踹他就行了。
不过这一别,想被踹也没那机会了。
依依惜别了会儿,谢景宸翻身上马。
“望自珍重,”谢景宸道。
说完,谢景宸骑马离开。
赵诩和董承琅目送谢景宸走远,看不见了才翻身上马回府。
他们三人一起出的门,结果只回来两人。
施大将军见了道,“李牛呢?”
董承琅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赵诩道,“我爹派他去办事了。”
赵相暗瞪赵诩一眼,哪有这样做儿子的,拿他这个爹做挡箭牌。
施大将军望着赵相,“相爷定是有要紧事托他去办了,那小子年纪不大,心思之缜密,远胜过他们几个小辈,我正想向相爷讨了带在身边悉心培养,将来必定是大少爷的左膀右臂。”
赵相,“……。”
赵相还真不知道怎么接话。
他们这些人还真没有资格培养大齐镇北王世子。
谢景宸的身份不便告诉施大将军,不然不明摆着承认了他们算计了他吗?
赵相打马虎道,“能跟在施大将军身边学习,是他的福分,只是短时间内他怕是回不来。”
施大将军笑道,“办正事要紧。”
被人念叨,骑在马背上的谢景宸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大齐,京都。
城门口,苏崇骑马往前。
身后是囚车和飞虎军。
城门两边是百姓,烂菜叶和臭鸡蛋乱飞。
即便飞虎军离的远了,也难免遭受波及。
这一路回来倒没有遇到崇国公和齐王劫人。
一来回京不经过齐王攻占的地盘。
二来也没有救谢景川的必要。
谢景川投敌卖国,意图帮南梁灭飞虎军,吃里扒外,人人得而诛之。
谢景川下毒被抓现行后,被吊成那里,每隔半个时辰,就会浑身疼痛难忍,一看就知道不是中毒就是中蛊了。
苏锦擅长下毒,秦菡儿擅长下蛊。
齐王和崇国公就是把谢景川救回去,解不了毒蛊也是白搭。
谢景川这颗棋子本来就没起多少作用,还办事不利,把崇国公祸害兄长的事给暴露了,死不足惜。
在城外砸鸡蛋的多,城内砸鸡蛋的就更多了。
飞虎军活捉了南梁护国公,还杀了护国公给前飞虎军报仇雪恨,大快人心。
然后就出现了非常矛盾的场面,一边为苏崇这个飞虎军少将欢呼,一边为谢景川这个叛国贼唾弃。
臭鸡蛋、烂菜叶横飞。
人群里,苏小少爷和九皇子四个抬了一小箩筐鸡蛋来。
四人用弹弓扔鸡蛋。
鸡蛋脆弱,容易碎,用弹弓弹出去很讲究个巧劲。
四人拿这个当作比试,砸的不亦乐乎。
差点害死他爹和大哥,还有林叔和青云山众兄弟,砸死都不解恨。
四人鸡蛋一个接一个朝囚车飞去。
只是飞的多了,难免失误。
苏小少爷几个不小心把苏大少爷给坑着了。
鸡蛋在苏大少爷头顶上撞上了。
啪嗒一声碎裂开。
苏大少爷注意力在苏小少爷身上,没能及时躲开。
蛋花掉在了他肩膀上。
九皇子,“……。”
苏小少爷,“……。”
沈小少爷,“……。”
赵小少爷,“……。”
苏崇一脸黑线的看着铠甲上的蛋液往下滴。
还好。
不臭。
苏小少爷几个脖子一缩,转身就要跑。
可惜人堆如墙,根本躲不开。
“过来,”苏大少爷臭了张脸道。
虽然人群哄闹,但苏小少爷他们还是听见了是叫他们。
四人缩着脖子走上前。
“大哥,我们不是故意的,”苏小少爷道。
苏大少爷看着铠甲上的蛋黄,脑壳有点疼。
太阳大,晒的铠甲发烫。
有点像煎鸡蛋了。
“怎么扔的是鸡蛋?”苏大少爷问道。
“……家里没有臭鸡蛋。”
“这是我们拿自己的钱买的,反正他又不洗澡,过两天就臭了,”苏小少爷指着谢景川说道。
苏崇扶额。
他这弟弟的脑回路和爹一样,叫人猜不透。
苏小少爷走上前,要苏崇抱他骑马,苏崇道,“你的马呢?”
说起这事,苏小少爷就郁闷呢。
这大半年,他长高了不少,可马是长的更快,已经从比他们矮长到比他们高一个头了。
那么高的马,他们就算敢骑,娘也不让他们骑啊。




欢喜记事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一半
苏小少爷靠近,好让苏大少爷拎他上马。
可真等苏崇伸手,苏小少爷又后退了一步,捏了鼻子道,“我还是不和大哥一起骑马了。”
他扔的是鸡蛋,可别人扔的是烂菜叶和臭鸡蛋。
苏崇离囚车不远,一阵风吹来,那味道……
真不是一般的酸爽。
苏小少爷他们转身跑了。
苏崇回头看了囚车一眼,谢景川脑门上全是烂菜叶。
苏崇把他押去刑部,然后进宫向皇上复命。
苏崇给皇上行礼,皇上将他扶起来,手沾到铠甲上的蛋白,那脸色……
嗯。
皇上以为那是鸟屎。
皇上没帕子,随手在福公公身上擦了下。
福公公,“……。”
皇上,不带你这么欺负人的啊。
看着皇上和福公公的表情,苏崇嘴角抽抽道,“这不是鸟屎,是阳儿和九皇子他们扔的鸡蛋,不小心砸在我身上的。”
皇上,“……。”
福公公,“……。”
还好。
不是鸟屎。
皇上坐回龙椅上,问苏崇边关的情况。
苏崇离开边关的时候,护国公死了,尸体还在军营被被南梁带走。
不过回来这一路,边关发生的大事,苏崇知道,皇上应该也知道。
南梁太子到了边关,施大将军叛变,带走了四万兵马投靠东临王府遗孤赵诩。
“父亲说边关的战打不起来了,”苏崇道。
“等南梁求和的事妥了,他就和王爷他们和祖父汇合,灭齐王。”
虽然猜到是这样情况,但亲耳听苏崇说感觉又不同。
本来大齐和南梁开战,皇上真没多少把握。
没想到大齐不仅打的南梁节节败退,还夺了南梁几座城池。
皇上看着苏崇道,“继续打下去,大齐有没有可能吞并南梁?”
南梁有野心。
皇上未尝没有。
只是没有那么野心勃勃,非要灭了南梁不可。
如今南梁内乱,这可是绝好之机,不怪皇上生出这样的念头来。
苏崇看着皇上道,“如果一定要打,能吞下一半的南梁。”
“怎么才一半?”皇上皱眉。
苏崇看着皇上道,“北漠郕王还活着,人就在南梁京都,这事北漠王已经知道了。”
“如果咱们大齐要吞并南梁,北漠一定会参战。”
另外一半南梁地盘肯定会被北漠侵吞。
北漠虽然和大齐关系还不错,但也不会坐视大齐吞掉南梁,就算年之内,不会灭北漠,等调养完,肯定会一举将北漠拿下。
在皇权面前,北漠王和东乡侯那点子交情根本微不足道。
再者,哪怕不打着北漠郕王和南梁勾结的幌子,南梁还曾借兵给北漠,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不妨碍北漠打着报恩的旗号,在大齐灭了南梁后出手……
那时候,大齐危矣。
只要大齐存吞灭南梁之心,和北漠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好局面不仅会付之一炬,还会再起战火。
再者,大齐内乱还没平息,和南梁打仗,还全靠半道劫了南梁从北漠坑去的钱粮撑着。
东乡侯和王爷都是将军,哪个将军不想打下半壁江山,名留青史?
实在这战不宜再打下去,夺下南梁五座城池,不错了。
皇上也知道灭掉南梁不易,虽然赵诩也起兵了,但赵诩毕竟是南梁人,还是忠良之后。
南梁百姓不介意换个南梁人做皇帝,却未必愿意南梁被大齐吞并。
做皇帝也要知足常乐。
最感慨的还属福公公。
他可是和赵诩结过善缘的,只是没想到这善缘结到了南梁,甚至将来可能是新的南梁皇帝。
当初赵大少爷帮忙写的引经据典骂人的话,因为花了钱,福公公都没舍得扔。
赶明儿一定找人装裱好,这可是赵大少爷的亲笔啊。
苏崇待了两刻钟,方才和皇上告退回府。
镇北王府。
南漳郡主和谢锦瑜吵着要出府,李总管拦着不让。
王妃有令不许她们出王府一步。
李总管拦门,四下丫鬟婆子看着南漳郡主的模样,内心唏嘘不已。
南漳郡主多住在佛堂,除了心腹丫鬟,旁人根本见不到她。
没想到大半年没见,南漳郡主已经憔悴成这样了,鬓发见白,和上回见天上地下。
这半个月,南漳郡主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憔悴。
谢景川要去边关,南漳郡主欣然同意。
她以为谢景宸死了,王妃生的又是个郡主,王爷膝下只有谢景川一个儿子了,就算以前因为她对谢景川态度寡淡,现在也会看重这唯一的儿子了。
1...477478479480481...5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