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太后没说孙家是冤枉的,毕竟证据不是摆设,这案子是由三司会审,虚假的证据要能蒙混过他们的眼,他们都可以告老还乡了。
但能拖一时就拖一时,或许事情还有转机呢。
皇上知道太后打的什么算盘,有些事能拖,有些事不能拖。
现在太皇太后病倒,孙家的案子压后,这在百官眼里是他这个皇上屈服了,对孙家起了放纵之心。
到时候替孙家求情的大臣会更多,案子会更难判。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止在战场,在朝堂上也一样。
太皇太后把先皇抬出来,皇上也抬了,“先皇临终前,叮嘱朕后宫不得干涉,太后是要插手孙家之事吗?”
一顶干政的帽子扣下来,太后脸色变了一变。
就是太皇太后也架不住啊。
皇上看着太皇太后道,“朕知道太皇太后对孙家的感情,但孙家犯错太大,国法难容,太皇太后要觉得此举让您蒙羞了,处置孙家的事,朕可以交给您来。”
“大义灭亲,太皇太后必定得百姓称颂!”
说完,皇上转身叮嘱太医,“好好照顾太皇太后。”
丢下这一句,皇上大步流星的走了。
太皇太后靠在大迎枕上,进气多出气少了。
太后看着皇上走远,皇上的话让她心慌不安,她一直觉得皇上羽翼未丰,不成气候,可皇上能说出让太皇太后下旨处置孙家的话来,够狠。
皇上不仅铁了心要除掉孙家,还怕担个不孝之名,让太皇太后亲自下手。
这是不把太皇太后活活气死不罢休啊。
太皇太后气的眼泪横流,但拒绝的话,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一来是气大了,二来皇上的话虽然狠了点儿,但对太皇太后来说确实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保住了太皇太后的尊严,甚至还落了个“大义灭亲”的美名。
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
太皇太后惨笑不绝。
听的万寿宫上下后背都发寒。
皇上去了议政殿,继续商议朝政。
等朝政商议完,太皇太后也没派人去否决皇上的提议,皇上就当她是答应了。
“太皇太后悲愤孙家所作所为,让朕不要看在她的面子上轻饶孙家,”皇上冷道。
“该怎么判,由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商议而定。”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督察院刘大人站出来领命。
百官唏嘘,横行霸道了几十年的孙家居然就这么倒了。
而查清这个案子的是沈钧山。
冀北侯府二少爷的威名传遍京都。
他是京都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却查清楚了这么一件轰动的案子,冀北侯以前有多为这个二儿子丢人,现在就有多自豪,引以为傲。
当然了,冀北侯内心是既高兴,又不敢置信,这真的是他儿子查的吗?
孙家上到老太爷,下到几位老爷,被判斩首。
其他旁支和小辈,流放千里,女眷则充作官奴……
孙家是皇亲国戚,享受了几十年的荣华富贵,现在要被流放了,实在受不了这样的落差,还有充作官奴,大家闺秀哪受得了给人端茶递水做粗活,甚至可能下场更凄凉,一根白绫挂了脖子。
消息传到太皇太后耳中,太皇太后心情更悲痛,病情更重了。
太后一心给沈钧山添堵,让皇上下旨特赦先皇赐婚给沈钧山的未婚妻,孙家有罪,但既然没有被处死,那先皇的赐婚就还算数。
太后心疼孙六姑娘家逢巨变,无处可去,让沈钧山早日迎娶她过门。
这事可是把人恶心坏了,却又无可奈何,谁让这是先皇赐婚呢。
太后把孙六姑娘接进宫,让她照顾太皇太后,这颗带着恨意的棋子哪天嫁进冀北侯府,一准能闹的冀北侯府鸡飞狗跳。
先皇赐的婚,想休都休不掉。
颜宁心疼表哥,也怕孙六姑娘祸害冀北侯府,求皇上收回先皇赐婚的圣旨,成全沈钧山和云初。
皇上一个头两个大,“别的事,朕都能依你,可唯独这事,朕想帮忙都帮不上。”
若是先皇的赐婚那么好收回,他就不会娶宝妃进宫了。
先皇耳根子太软,宠幸太后,没把帝位交给齐王已经很不容易了。
颜宁也知道这事难办,云初劝她别为难皇上,颜宁看着她,“那你和表哥怎么办?”
云初朝她摇头,“我还要在宫里伺候你两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沈钧山对文远伯府的恩情,她一辈子也还不清。
之前沈钧山在梁州遇刺,虽然她知道的时候,沈钧山已经平安无事了,但云初那时候就打定主意了,即便给他做妾,她也绝无怨言。
但她的亲事,她做不了主。
颜宁宽慰云初道,“二表哥的性子我最了解,除非他自己愿意,否则拿刀架在他脖子上也休想逼他成亲。”
“二表哥钟情你,他一定会想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娶你过门,绝不会委屈你的。”
云初点点头。
沈钧山以受伤未愈为由拒绝现在就成亲,太后也拿他没辙。
不过太后也不急,孙六姑娘活一日,就一日是他的未婚妻,他赖得了一时,也赖不了一世,他更不敢弄死孙六姑娘。
为了更好的给冀北侯府添堵,太后还给孙六姑娘找了个靠山,认了义母。
太后找的人,那肯定是向着太后的,再者孙六姑娘要嫁的是冀北侯府,多这么一个亲家,高兴还来不及呢。
欢喜记事 第四十三章 掺和
近来沈钧山的脾气是一天比一天暴躁。
好不容易才帮文远伯府平了冤屈,云初对他软化了点儿,太后又闹幺蛾子,她拿着先皇赐婚当令箭,就是再气也没辄。
更可恨的是文远伯府一案孙家是不是被人当枪使了都还没查清楚,孙家老太爷就在刑部大牢里服毒自尽了。
直觉告诉沈钧山,这案子虽然是孙家做下的,但在背后怂恿推波助澜的是太后。
只是苦于没有证据,怀疑也没有用。
他现在最头疼的还是先皇的赐婚,退不掉,又不能娶。
他借口受伤拖着,可也只能拖一时,他的伤总会好,时间久了,只怕太皇太后会给他宣太医诊脉了。
为了这事,沈钧山在酒楼喝闷酒,一杯接一杯。
不过近来也不全都是烦心事,好歹交了几个朋友,比如南安郡王……
以前他纨绔之名在外,打架遛狗都不在话下,别人对他要么是看不上眼,要么是敬而远之。
如今他一举破了文远伯府的案子,告诉大家他虽然纨绔,却也有几分真本事,不是一般的败家纨绔能比的。
这桩困扰他的亲事,让大家帮忙出谋划策,一个个都爱莫能助。
除非孙六姑娘人没了,否则这亲事没有丝毫转圜余地。
偏偏他们都不是心狠手辣之辈,但凡心狠一点儿,这都不叫事。
这事困扰了沈钧山半个月,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迎来了转机。
飞虎军回来了。
崇国公世子上官暨带着飞虎军上了战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打的南梁节节败退。
这场战本来打的就莫名其妙,时机不对,真打起来,才知道是南梁内乱导致的,故意在边关生事,南梁朝廷没有和大齐开战的想法。
只是真打起来了,也只能硬着头皮打几个月看看大齐的实力,如果能打下大齐几座城池,逼的大齐和亲求饶,倒也不是件坏事。
打了几个月,南梁胜少败多,知道眼下不是和大齐交恶的时间,南梁派人求和了。
臣下作乱,祸及大齐,南梁朝廷承诺一定会活捉叛贼,给大齐一个交待。
南梁求和,大齐哪还能继续往下打?
接受了南梁的求和,飞虎军也就打道回京了。
这一仗,飞虎军名扬天下。
本来有不少大臣反对组建飞虎军,是崇国公鼎力支持,上官暨挨个的上那些将军府游说,才勉强把飞虎军组建了起来。
这支飞虎军上战场的时候勉强过三千人,大部分人是崇国公麾下挑选的精锐。
到了战场,打了几个漂亮胜仗,就有不少将士主动提出想加入飞虎军了。
飞虎军离京的时候才三千人,打了半年战,回来有五千多人了。
这么一只前途光明的军队,那些将军都想把儿子塞进去,让他们建功立业。
冀北侯也有点动心了,他最羡慕崇国公的就是崇国公有个好儿子,他三个儿子加起来还比不上人家一个。
年纪差不多大,崇国公世子已经能和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谈论兵法了,自家三个儿子,不气他就不错了。
冀北侯夫人也望子成龙,和冀北侯商量,“我记得你和我说过崇国公世子组建飞虎军要八千人,眼下只有还差两千多人呢,不少人都想把儿子送去,咱们是不是也该送个进去?”
冀北侯看着冀北侯夫人道,“我是有这打算,但飞虎军不好进。”
冀北侯夫人笑道,“就冲你和崇国公的关系,这事不难吧?”
冀北侯端茶摇头道,“我是想儿子们能进去,但不是靠关系走后门,崇国公世子是有大才之人,让这些娇生惯养的世家子弟进了飞虎军,没得把飞虎军从根子上给带坏了。”
“我和崇国公交情越深,就越不能张这个口。”
“飞虎军不是公然选拔的吗,只要他们三能达到加入飞虎军的要求,飞虎军的大门会为他们敞开的。”
要进就得靠真本事进。
这是冀北侯的态度。
冀北侯夫人想着自家三个儿子虽然比崇国公世子是差远了点儿,但比大部分世家子弟那也不是强一星半点儿的。
那些世家子弟能进去,她儿子还能进不去?
崇国公世子上官暨凯旋归来,皇上对他是赞不绝口,上官暨和上官通虽然是兄弟,但同父异母,关系并不好。
皇上想拉拢上官暨,他组建飞虎军,皇上在先皇跟前是帮忙说过好话的,虽然他的说情可能并不管什么用。
但上官暨是重情重义之人,皇上想用实际行动支持他,加入飞虎军,但是上官暨没同意。
他要的是一只纯粹的军队,并不想里面掺和进其他。
当时的皇上是三皇子,六皇子也就是现在的齐王是上官暨的表弟,没道理让皇上加入了,不让齐王加进来。
把储君之争带入飞虎军,那他想组建飞虎军的愿望这辈子都达不成了。
上官暨婉拒了皇上,皇上贵为三皇子,能为朝廷出力的地方很多,他加入飞虎军大材小用了,现在飞虎军只是刚起步,大家的支持很重要,但将来飞虎军能走多远还得看皇上的。
上官暨的话没有明说,但皇上听了心里很舒服。
当时太子病重,六皇子和太后是反对组建飞虎军的,如果将来登基的是六皇子,飞虎军不解散,也会更将易帅。
当初上官暨就表现出拥戴皇上之意了,在帮文远伯府伸冤的事上,上官暨也是出过力的,皇上希望能拉拢他,给自己添一份助力。
上官暨对权势没有什么野心,他更喜欢战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现在一堆人想把儿子塞进飞虎军,他正为这事头疼呢。
直接拒绝,太伤人了,这对飞虎军没好处。
可不拒绝,飞虎军的辉煌十有八九就到此为止了。
不想心血毁于一旦,上官暨和皇上谈了这事。
皇上也知道让那些世家子弟加入飞虎军不是什么好事,只是朝堂大臣历来就这样,一块肥肉摆在跟前,夺不到手怎么也要想方设法咬上一口的。
皇上看着那些大臣道,“昨儿崇国公世子和朕详谈了飞虎军的未来,诸位大臣愿意把儿子送入飞虎军,这是对飞虎军的鼎力支持,他高兴,朕也深感欣慰。”
上官暨站出来道,“这么多大臣支持臣,臣已经定下下月初为飞虎军选拔之日。”
“这么急?”皇上诧异道。
上官暨回道,“眼下南梁是和我们大齐求和了,但南梁的态度并没有服软,只怕边关还会再起战火。”
“臣想早日把飞虎军凑够八千之数,加强训练,到了战场之上,活下来的可能才更大。”
“飞虎军回来比走的时候人多了,但训练不够,仓促上了战场,虽然打了不少胜仗,却也损失惨重。”
“飞虎军多打头阵,拼杀在最前面,一旦士气弱了,恐会影响全局。”
那些大臣一个个脸都白了。
上了战场是会死人的!
欢喜记事 第四十四章 质疑
他们只想到送儿子进飞虎军,沾点飞虎军战无不胜的威名,可没想过送儿子去战场上送死,正如上官暨说的,飞虎军上了战场,是要打头阵的,最危险的事都由飞虎军去完成。
这在上官暨说服先皇的时候,百官亲耳听见,无需赘述。
只是才刚和南梁打了大半年,打的南梁服软求饶,边关怎么也要平息个年吧,这年足够他们儿子借飞虎军做跳板了,怎么又要开战了?
有大臣质疑上官暨危言耸听,崇国公护子心切道,“既然边关短时间内没有战乱的可能,李大人又何必这么急的把儿子送进飞虎军?难道李大人不知道国库空虚,太平盛世的时候,需要将士们解甲归田,为朝廷减轻负担吗?”
说到最后,崇国公眼神都凌厉了起来,李大人嗓子像是被人扼住了,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打仗的时候,没人站出来要送儿子去战场,这不打仗了,一个个削尖了脑袋把儿子往军营里送,便宜就有这么好捡的?!
崇国公看不上他们,当然了,上官暨也看不上,这也是他无论如何也要阻拦他们加入飞虎军的原因。
不为保家卫国加入飞虎军的,缺少一腔热血,上了战场,不会热血沸腾的往前冲杀,只会拖后腿。
平常娇生惯养长大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万一在战场上受了伤送了命,这些大臣未必记得今日一个劲的把儿子往飞虎军里送的事。
那些大臣一个个面色难堪,上官暨站出来解释他为什么觉得南梁会很快和大齐开战,朝廷不能有丝毫松懈。
劝了一通后,又打圆场道,“诸位大人对飞虎军的支持,我很感激,比试时,只要想加入飞虎军的都留下,训练一个月,如果他们还愿意加入飞虎军,他们就是飞虎军中的一员。”
这个台阶递过来,那些大臣赶紧都顺着台阶下了,崇国公也没再说什么,飞虎军的训练强度他知道,要真能和飞虎军一样训练一个月,皇上不许他们加入飞虎军,他都要替他们说好话了。
这事就这么定下了,算是皆大欢喜。
飞虎军威名远播,大家都为能成为飞虎军中的一员感到骄傲,想加入飞虎军的都在加紧训练,以求在比试时能脱颖而出,将来上了战场能光宗耀祖。
太后再逼婚,冀北侯夫人便道,“犬子想加入飞虎军,正为比试做准备,一时半会儿怕是没法迎娶孙六姑娘过门。”
太后脸拉的很长,这已经是她第四次开口了,冀北侯府竟然如此不识抬举!
有些话,太后是想说不便说,冀北侯府二少爷是帮文远伯府洗刷了冤屈,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但他的风评也一般,打架闹事如同家常便饭,这样的人加入飞虎军,是要带坏飞虎军吗?!
只是这话太后不能说,要沈钧山真这么差劲,那她还怂恿先皇给孙六姑娘赐婚,这是把人姑娘往火坑里头推。
太后压抑着怒气道,“修身齐家,有多少人在上战场前赶着把亲事办了,冀北侯府倒是一点不急。”
冀北侯夫人尴尬一笑,“做母亲的哪有不急的,只是他们三兄弟,总有个先来后到。”
沈钧山是她儿子,可沈钧山还有兄长呢。
兄长未娶,做弟弟的急什么?
先前拿这事搪塞,太后催着她赶紧把沈大少爷的喜事办了,原本这也是冀北侯夫人着急的事,听了太后的话。
沈大少爷也急着抱得美人归,但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亲事能拖多久拖多久,他这个兄长没办喜事,沈钧山这个做弟弟的才有理由搪塞太后啊。
他做大哥的不能帮弟弟什么,只能这样尽一点绵薄之力了。
好在沈钧山的未来大嫂通情达理,和沈大少爷想一块去了,他们想长长久久,也希望沈钧山能得偿所愿。
再者有个孙六姑娘这样的妯娌,冀北侯府也安生不了,帮沈钧山和云初,就是帮她自己。
晚上几个月出嫁而已,多些时间在爹娘膝下尽孝是好事。
两个月前就说要办喜事了,到现在还没过门,太后知道冀北侯府打的什么算盘,这是把她的话当成耳旁风,道,“沈大少爷不会也要加入飞虎军,不打算办喜宴了吧?!”
冀北侯夫人惶恐,“成亲是大事,冀北侯府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喜宴尽量筹备的尽善尽美,所以耽搁了时间,大喜之日已经定下了,下个月十八。”
太后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没活活气死她,这才月初!
下个月十八,沈大少爷才成亲,轮到沈二少爷迎娶孙六姑娘过门又得往后挪上两个月了。
最让太后气恼的就是冀北侯府的态度了,训斥她,乖乖受着,反驳也尽量温和,从不逞口舌之快,可要冀北侯府办的事,说阳奉阴违都算是夸她了,根本就没听进去,更别提照办了。
太后憋着一肚子邪火抬手把冀北侯夫人打发了。
冀北侯夫人前脚走,后脚太后冷道,“宣崇国公夫人进宫。”
冀北侯夫人倒是挺喜欢被太后宣进宫的,这样她就能理直气壮的去朝华宫见云妃了,出了永宁宫没多会儿,颜宁和云初就过来了。
在冀北侯夫人眼里,颜宁就是她女儿了,云初是她相中的儿媳妇。
看到她们,冀北侯夫人高兴的合不拢嘴,不等她见礼,颜宁就扶住了她,唤道,“舅母……。”
冀北侯夫人拍着她的手道,“这回没消瘦。”
颜宁面色桃腮,白里透红,看着气色就好,颜宁道,“有云初陪着我,二表哥也回京了,我吃的好睡的好,自然好了,只是太后又刁难舅母了?”
冀北侯夫人不想颜宁担心,笑道,“左不过就是那些话,听着就是。”
但再多的反应那也是没有的。
冀北侯夫人待了一刻钟,方才出宫。
这边她回府,那边崇国公夫人进宫了,太后要上官通加入飞虎军。
崇国公夫人猜太后找她来也是这事,她恼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国公爷不同意,他这颗心是偏的没边了。”
太后冷道,“百官之子都能参选飞虎军,通儿反倒不让,这是何道理?!”
“只管让他参加,崇国公不赞同,让他来找哀家!”
欢喜记事 第四十五章 合作
飞虎军通过比试选拔,崇国公不赞同上官通加入只能以父亲的身份施压,飞虎军有一个儿子带领就够了,他虽然不喜管内院俗事,却也知道两个儿子关系没那么好。
飞虎军组建之艰难,崇国公都看在眼里,不想毁于一旦,但要真阻拦,却是不能够的。
上官暨不想崇国公为难,这是对飞虎军的考验,该由他这个飞虎大将军解决。
为了能加入飞虎军,大家都在紧锣密鼓的训练,包括他这个大将军在内。
转眼,就到了选拔这一天。
皇上率百官到比试场,将士们更是士气高涨。
想加入飞虎军的人实在太多了,上官暨不得不设一些关卡把一些打算碰碰运气的人拦在门外,以减少比试的时间。
飞虎军只差不到两千人,但这次比试只挑选七百人,剩下的空缺会从其他军队中挑选精良补充。
守卫京都的将士毕竟人数有限,再加上之前已经选拔过了,如果招满的话,很难保证飞虎军将士的素质,虽然上官暨想尽快招够八千之数,但也只能计划暂缓。
名额有限,大家更是严阵以待。
不夸张的说,光是世家子弟和那些大臣的儿子、侄儿和家奴就快上千人了,关卡一设,能进比试场的不过三千人。
训练场上摆了十个擂台,让他们抽签两两比试,赢的晋级,输的离开。
上官暨把世家子弟安排在一起,让他们互相比试,这样就能尽量减少世家子弟加入飞虎军的可能。
世家子弟就是进来浑水摸鱼的,大部分都被关卡拦在了比试场外,剩下的不过四五十人,其中就有上官通和沈钧山他们。
不凑巧的是,抽签正好上官通和沈钧山对比。
他们两之前就打过架,为此齐王还挨了沈钧山一拳头,以沈钧山以下犯上为由将他关入了大牢,没想到会这么凑巧碰到一起。
上官通要赢,这样他才能加入飞虎军,分一杯羹。
沈钧山必须要赢,这样才能正大光明的有理由上战场,反抗太后逼婚。
再加上他一直挺佩服上官暨,他也希望大齐能有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
两人都抱着必胜的决心上了比试台,一拳比一拳狠,打的是不可开交。
上官暨坐在那里看着,眉头拧紧,他和沈钧山交手过,他的武功在上官通之上,怎么今儿两人会打成平手?
而且越打下去,沈钧山似乎越力不从心?
沈钧山也感觉到不大对劲,好像内力在涣散,开始没有出全力,是想给崇国公府一点面子,三两拳就把上官通踹下比试台,崇国公面上无光,只要他不想输,上官通就绝赢不了,就当是陪他玩玩。
谁想交手过后,上官通越战越猛,沈钧山越来越体力不支,饶是这样,两人还能打个平手。
时间越久,越对他不利。
沈钧山稳住心神,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赢。
沈钧山尽量避开上官通的锋芒,积蓄力量,最后抓住上官通的拳头,自己的拳头却在上官通跟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