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的无限旅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翼孤行

    更始帝刘玄三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




第623章 得玉玺各奔南北
    见到李南呆立不语,面有疑色,完颜宗望为了性命连忙说道:“暂且制美宝,千载助兴王。华夏既失鹿,此宝归北方。子孙宜慎守,世业当永昌。敢问霍将军,可曾听过此诗”

    李南微微摇头道:“不曾。”

    完颜宗望解释道:“辽圣宗耶律隆绪为帝之时,辽国到达最壮盛的时期,此人能文能武,这首诗便是他所做的《传国玺诗》。不仅如此,在辽重熙七年,辽国进行科举大比,试题的标题题目便是《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

    “哦。”李南听懂了对方话中的含义,“你的意思是说,传国玉玺一直在辽国手中”

    “不错!”

    完颜宗望继续说道:“石敬瑭在契丹军的辅佐下大北后唐军,石敬瑭攻破洛阳城后,唐末帝李从珂襟怀传国玺登玄武楼身亡,以后这件宝物就绝迹人世了。然则契丹的儿天子石敬瑭死后,他的养子后晋出帝石重贵登基,其后,辽晋开战,后晋被辽国所灭,这枚传国玉玺就落在了契丹人的手中。”

    石敬瑭攻破了洛阳城,而传国玉玺就在洛阳城中,这么算起来的话,这枚玉玺的来历要比宋国从农田里捡到的真实了不少。

    对于传国玉玺没有人会不在乎,因此李南问道:“那你又是从何得来的这传国玉玺呢”

    谈及此事,完颜宗望骄傲的说道:“天祚帝一路逃亡,曾率五千多军兵与我交战。当时虽然我只有千余兵士,却依旧将这位辽国皇帝打的屁滚尿流。虽然最后天祚帝又逃了,但是我却擒获了他的儿子赵王耶律习泥烈从及传国玉玺,另外还获得了牧马一万四千匹,车子八千辆。”

    李南没有问出你得到了传国玉玺,为什么没有交给金主完颜阿古打的蠢话,毕竟这东西对于每个有野心的人来说,都珍贵无比。

    传国玉玺是宝中之宝,更是万宝之王,由于它的存在,早已经跨越了宝物的范畴,它便是山河社稷的象征。

    一个帝王,要是手里没有这枚传国玉玺,那么他便是伪天子;纵然一个引车卖浆、可能山贼草寇获得了这枚玉玺,他也敢说本身便是正统天子的象征。

    李南现在杀了完颜宗望,最大的可能就是造成金国东路军群龙无首,进而乘胜追击,不过己方弹药消耗的七七八八,想要全歼敌军肯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更何况李南现在最担心的不是金兵,而是宋国人,所以他决定不能让自己人拼到毫无反击之力。

    考虑了片刻,李南来到完颜宗望面前,郑重的提出自己的条件:“将传国玉玺交出来,命令你麾下的兵马返回黄河北岸,本将军便放了你。”

    完颜宗望也算是位枭雄,做事绝不拖泥带水,也没有让对方赌咒发誓,而是说道:“我军兵马先渡河,最后在黄河之中交接玉玺”

    “可以!”

    这批金国东路军的将士都跟随完颜宗望多年,对其忠心耿耿。再说昨日一战他们也用生命和鲜血见识到了帝的强悍实力,心中多少有些惧意和归意。因此在得到主帅的命令后,剩余的几万士卒并没有出现太大骚乱,较为平静的开始渡河。

    渡河进行的很顺利,毕竟前几天这些金兵才刚刚由北向南的渡过一次了,这次也算驾轻就熟。

    当金兵全部回到黄河北岸后,李南亲自乘坐一艘小舟押着完颜宗望来到黄河之中,而从北岸也飘来一艘船。

    两舟相遇,自有从人用铁锚连接船只,李南接过完颜宗望心腹递过来的黄锦布包,将打后见一华贵无比的檀香宝函。

    &nbs



第624章 闻敌踪三面合围
    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间万物皆是如此。

    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化生出万物,并形成雨雾、雷电、雨露、阳光、空气,相互交感,生命体方得以产生。所以,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生命。可见,阴阳交感又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

    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以人类的生理病理来看,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保持协调的结果,如果阴阳失调,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现象,就会出现问题。

    李南在生化世界时曾经感染了c病毒,这种霸道无比的病毒按照阴阳学说来划分的话,属于至刚至阳之物,所以不管任何病菌和毒素进入李南的体内,都会被其焚化摧毁,这才因祸得福获得了百毒不侵的能力。

    此后李南还习练了冰火世界光之王的血祭之法,这位邪神的火焰血脉法术不用问,自然也是阳刚一脉。

    李南的体内如今严重的阴阳不合,可以说没有强大的系统给予保护,平时又经常使用吸收诸女体内的阴寒之气加以维持,李南恐怕早就被烧死无数次了。

    虽然传国玉玺的名声很大,也是天下之主的正统象征,但李南最看重的还是这方玉玺传来的丝丝冰凉气息。

    李南握着传国玉玺,只感觉这股凉气进入体内后,就宛如在沙漠中跋涉良久,猛然跳进了水池之中浸泡般的舒适畅爽。

    享受着这种甚至要比男女之事还让人愉快的感觉,李南顿时舒服的无以复加。

    “圣上……”

    米兰达匆忙冲进帅帐,看到李南脸上那愉悦而又怪异的表情后,顿时愣住了。

    李南被闯进来的米兰达惊醒后,将手中的传国玉玺放回宝函中,这才问道:“出什么事了”

    “呃……”

    米兰达还没有搞懂为什么李南拿着一方玉玺会有那种达到顶点的表情,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每个人都有一些怪癖。

    想到刚刚收到的紧急军情,米兰达连忙禀道:“陛下,瓦迩发现远处有宋军靠近!”

    “宋军”李南虽然早就想到宋国不会对自己有什么感激之情,但是他没有想到对方的动作竟然这么快,毕竟太原城还被金国完颜宗翰率领的西路军围攻。

    考虑片刻,李南问道:“有几路宋军过来大概多少人数”

    “两百五十里之外,共有三路宋军,人数大约有二十万左右。”米兰达答道。

    易形者瓦迩操控的乃是猛禽中的苍鹰,这种鹰体长可达60厘米,翼展约13米。可以在两三千米的高空飞翔,一小时可以跨越一百六十公里的距离。

    根据苍鹰的飞行距离计算,看来这些宋军应该是刚刚出现在瓦迩的侦查范围内,就被发现了。

    宋国如今能凑到二十万大军,那就说明种师道从西夏撤军后,完全没有去管太原城的战斗,而是直接被派到了这里。

    除却种师道率领的十万征西大军之外,另外两路中应该还有京城四壁指挥使李纲率领的禁军,至于另外一路,李南就猜不到来历了。

    宋国君臣的想法非常的明显,不管是完颜宗望的金国东路军取胜,还是李南率领的帝国远征军赢了,想必都会损失惨重,而这二十万宋军就可以趁机歼灭两军残部。

    古代行军不易,尤其是路况较差的宋国。

    根据木桶原理,军队的移动速度和军队中最慢的单位一致,那么按照一般军队中最慢的民夫速度,就算六七里每小时,充其量也就一天四十里就到达极限了。再考虑到古时候人的营养不良,身高有限,步子相对小,七减八除的,多兵种的混成军队一天能走四十多公里都应该是精锐了。

    按照李南对宋军的了解,就算是种师道率领的军队,如果没有任何辎重的话,每天最多也就行进六十里。而李纲的禁军和另一路兵马估计速度都达不到四十里,简单的说帝现在还有四天四夜的时间可以转移。

    帝目前在黄河南岸的浚州扎营,宋军分别由西、南、东三面包围过来,看起来除了渡河北上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的退路。

    李南唤来众将,大家围在地图前筹谋片刻,目光都锁定在东方。

    帝国远征军现在弹药稀缺,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跟西方而来的种师道十万精锐交战,趁着南方李纲



第625章千里奔逃为粮愁
    &bp;&bp;&bp;&bp;&c;&1cc;&6;&1cc;&56fd;&4a;&1a;&62cd;&533a;&0020;&003;&003;&006a;&006a;&002;&006;&006;&000;&52;&b4;&4f60;

    &bp;&bp;&bp;&bp;&c;&1cc;&6;&1cc;&56fd;&4a;&1a;&62cd;&533a;&0020;&003;&003;&006a;&006a;&002;&006;&006;&000;&52;&b4;&4f60;

    &bp;&bp;&bp;&bp;&c;&1cc;&6;&1cc;&56fd;&4a;&1a;&62cd;&533a;&0020;&003;&003;&006a;&006a;&002;&006;&006;&000;&52;&b4;&4f60;

    &bp;&bp;&bp;&bp;太原城内,居民仅有两万余人,士兵仅有王禀率领的胜捷军三千人以及一些厢军。胜捷军本是童贯亲军,是童贯从西北招募的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童贯在离开太原之前,任命王禀为副都总管即副帅,并留下一部分胜捷军让王禀指挥,令他负责守卫太原。

    &bp;&bp;&bp;&bp;王禀,字正臣,出生于将门世家,其祖父和父亲皆为西军将领。跟随童贯平定方腊暴乱时,王禀曾经担任步军统制,立有战功,后又跟随童贯北伐,再后来擢升为河东宣抚司都统制,随童贯驻守太原。

    &bp;&bp;&bp;&bp;为了加强城防,弥补兵力不足,张孝纯与王禀商量后下令,太原城内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编入守城之列。张孝纯与王禀决心与金军进行殊死拼杀,坚壁固守以待援。

    &bp;&bp;&bp;&bp;张孝纯对城内军民说:“金人虽在城下,无能为害,太原自古雄藩,城坚粮足,加之兵勇,我非不欲出师,当俟金人粮尽气失,将骄兵惰,乃候援兵附近,内外相应,使胡骑匹马不归,上为朝廷报复,下保汝等血属,可乎”众皆唯诺。

    &bp;&bp;&bp;&bp;金军在攻占太原外围诸县后,以“锁城法”将太原城紧紧围困。

    &bp;&bp;&bp;&bp;所谓的锁城法,就在在城外箭矢投石之外,筑垒环绕,重病防守,将城市变城绝对的孤立。

    &bp;&bp;&bp;&bp;因为此时消息不通,所以完颜宗翰认为太原城未攻下,河东宋军必乘其后而击,因此不敢分师南下。再说还有完颜宗望在东路南下,所以他便在太原旧城筑元帅府为指挥中心,下令金军强攻太原。

    &bp;&bp;&bp;&bp;自金国西路军抵达太原城之后,已经击败朔州守将孙翊所率之援军,孙翊战死于太原城下;又在汾河北岸交城一带,连续击败府州知州折可求、鄜延路守将刘光世等所率之四万援军。

    &bp;&bp;&bp;&bp;围城已经数日,而新的救援之兵迟迟不见到来,河东路安抚使兼太原府知府张孝纯心急如焚。

    &bp;&bp;&bp;&bp;张孝纯和王禀,以及太原城的军民都在期盼着朝廷能派种师道的征西大军来援,可惜他做梦都想不到,那只他们苦苦等待的军队早就去了他处。

    &bp;&bp;&bp;&bp;种师道和李纲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来至黄河岸边后,并没有看到李南的帝,留给他们的只是一座空空如也的大营。

    &bp;&bp;&bp;&bp;“将军,营中帅帐中找到一封书信!”

    &bp;&bp;&bp;&bp;征西安抚使种师道,接过这封书信,只见外面写着:“种、李,两位将军,亲启!”

    &bp;&bp;&bp;&bp;看完这封李南留下的书信后,种师道沉默片刻,对身边的京都防御使李纲说道:“伯纪,你看看吧。”

    &bp;&bp;&bp;&bp;李纲展开书信,只见上面写道:“种将,李帅安好。霍某虽与两位素味平生,但久仰大名,霍某虽然击溃金二太子完颜宗望的十万大军,但闻听诸位率数十万众来此迎接,实在愧不敢当,故而先行告辞。望吾离别之后,盼二位能与宋主整顿军政,诛杀六贼,发扬蹈厉,北抵金兵,西扫西夏,早日重现大国风范,威慑天下,四海扬名!”

    &bp;&bp;&bp;&bp;李南率领的帝国远征军对宋国秋毫无犯,还击败了金国的十万东路军,信中也五恶言恶语,反而有很多话说到了种师道和李纲的心中,因此两人不禁对视暗叹起来。

    &n



第626章 对外鼠却对内狼
    苍鹰呼啸升空,锐眼俯瞰大地。

    瓦迩双目转白,用鹰之视野探查四方,片刻后收回术法。

    “陛下,二十里外有一小城,此刻城中混乱不堪,恐怕是遭了贼匪乱兵之灾。”

    李南为民不为国,此次力排众议率领三万精锐奔赴千里援宋,为的都是那些宋国百姓,因此即便缺粮,他也不想攻打州府城池劫掠良民。

    此刻闻听有贼匪在城中作恶,那既可以从这些恶人手上筹集粮草,又可以为民除害,正是一举两得之事,李南当即亲率五千骑兵直奔那座城池。

    虽然如今兵士和战马都缺短粮草,疲惫不堪,但骑兵就是骑兵,不到半个时辰李南等人就赶到了这座小城近前。

    李南站在城门前抬眼一望,只见城墙上写着三个大字:“临邑县”。

    并不算高的城墙外丢着些许的滚木石,几十个宋兵的尸体倒在城关前面,他们应该都是被成头上扔下来的滚木石砸死的。

    看到这些尸体后,李南心中就有些数了,城中作乱的看样子并不是山贼恶匪,而是宋国从别处逃来的溃兵。

    艾力冈用力推开城门,众人纵马缓缓进入城中,可以看到很多未着衣物的妇人尸体倒伏街边上,某些部位一片狼藉。

    看到那些犹自在女人身上折腾的宋兵,李南冷冰冰的吐出一个字:“杀!”

    罗马角斗士出身的艾力冈,这些年在军中也熟读兵书,得到李南的命令后,派出三千骑兵进城四处剿杀溃兵,其余两千骑兵一分为四,分别封堵临邑县的四门。

    这些宋国的溃兵就算跟帝国精锐正面交锋,也都不是对手,何况是这种情况

    一个多时辰后,三千铁骑就走遍了这座不大的县城,除了那些正在奸女的溃兵被当场击杀之外,还抓到了数百个在百姓家中翻箱倒柜寻找财物的士卒和城中的无赖地痞。

    李南没有亲手杀人,而是命亲兵寻来一些衣物遮掩那些死去妇人的尸体。

    跪满一地的宋国溃兵和地痞,面对四周身着银甲,手持长枪,雄壮威武的帝国骑兵,就连丝毫的反抗之意都不敢升起,预感到自己命运的他们,全都浑身发抖的沉默着。

    不管是什么时代,只要敌军入城,那最先遭殃的一定是这些无辜的女人。对待战争中的女性,自然成为衡量战争的道德尺度。

    古代教育系统不发达,或者是生性野蛮的异族入侵先不说,就连后世二次大战时,作为正义方的盟军士兵表现的也都如畜生一般。
1...163164165166167...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