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皿
这天夜里,丞相府挂起了白色灯笼,府中上下人等皆是麻布孝衣大放悲声。
同时,在丞相府的房顶上站着贾府的仆役,拿着贾诩身前的衣服,反复呼叫着:
“丞相归来……”
“丞相归来……”
“丞相归来……”
声声呜咽,声声凄厉。
他们希望贾诩的灵魂能听见,将贾诩从幽冥之界唤回来。
诸葛亮和吕蒙作为贾诩的弟子首先到达贾府,给贾诩披麻戴孝,持子侄礼。
贾诩是大渠国的第一任丞相,是文官之翘楚,留在京中的文武百官,也纷纷来给贾诩送行。
丧仪过后,赵弘给贾诩定谥号:文襄。贾诩的丧事结束以后,赵弘任命贾诩的三个儿子——贾穆、贾访和贾玑做了百户长,而且是邺京附近的百户长。赵弘原本是想遵照贾诩的遗嘱,不给任命他的三个儿子做
官的,但是想来这样也太不合适,显得太过无情了,所以他给这兄弟三人安排了这么一个小职务。
无论如何,贾诩的后人衣食无忧。
随即,赵弘召见了诸葛亮。贾诩走了,赵弘也仿佛一夜之间就老了许多,显得有些虚弱的道:“孔明啊,如今丞相走了,一旦司马懿和刘豹知道了这个情况,我怕他们会再次乘机进犯,如今幽州、辽
东的粮食……嗬……嗬……嗬……”赵弘咳嗽了两声,诸葛亮急忙给赵弘端了一杯热茶,赵弘呷了两口后接着道:“如今幽州、辽东的粮食不足,说如何是好啊?”
诸葛亮沉吟半晌,答道:“陛下,微臣愿意前往辽东,主持军务,对抗司马懿和刘豹。”
赵弘微微颔首,表示满意,问道:“孔明,可是去了辽东,那朝中的事情,仅凭子明一个人,只怕他处理不过来啊。”
诸葛亮道:“陛下,可以启用荀攸、程昱、张昭和顾雍,有他们四人协助子明,朝中之事就不会有误。”
赵弘问道:“一起启用四人,是不是多了一些?”
诸葛亮道:“那请陛下用荀攸与张昭。”
赵弘道:“荀攸这个人选可以,只是张昭,恐怕不行。”
诸葛亮道:“张子布先生老成持重,应当正是人选之列才是。”赵弘道:“荀攸是中原望族,让他出山,当然是最好;只是张子布,他虽然是孙权麾下的重臣,但是他是流亡北士,不属于江东人物,用张昭,不如用顾雍,顾雍是江东四
大家族之一,用他更容易稳定江东士族,觉得呢?”
诸葛亮道:“陛下思谋深远,微臣说不如也。”
赵弘又问道:“要不要带几员曹操和孙权的旧将一同去辽东啊?”
诸葛亮道:“全凭陛下做主。”
赵弘道:“这样吧,曹操和孙权的旧将,一边选两个,跟着去辽东。”
诸葛亮问道:“陛下,关将军、子龙将军、兴霸将军,还有文长将军,有他们在辽东,何必还从曹操、孙权的旧部中取选人?”赵弘道:“孔明啊,用人是的弱项。如今天下一统,只剩下高丽和漠北还在负隅顽抗,如果我们将曹操的孙权的旧部都拒之门外,这不是逼着他们和我们作对吗?沮授、
审配和逢纪如今都在刘豹那里,不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吗?不要给自己增添对手,要用他们,也要防着他们,以用为主,并且用他们就是在防他们。”
在用人方面诸葛亮确实又短板,蜀汉在刘备死了以后,诸葛亮连一个魏延都不能用,北伐怎么可能成功呢?
诸葛亮道:“陛下圣明,微臣遵命。另外,微臣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弘道:“孔明啊,和子明都是我的股肱,有什么话,只管说就是了。”诸葛亮道:“如今兵部侍郎是张郃与邓艾,而邓艾又在外领兵,兵部事务全由张郃主持,一旦荀攸和顾雍再进了中枢,只怕世家大族会乘机复辟,微臣建议请陛下让张任复
职。”
赵弘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行,去对张任说吧,让他明天来朝廷上朝吧。也早些上路吧,免得子龙将军和关将军他们在辽东又吃司马懿的苦头。”
诸葛亮道:“微臣遵命。”
次日,张任复职。赵弘任命顾雍为中书令;吕蒙为右丞相;荀攸为左丞相。黄权告老,在邺京之中闲居。
顾雍一听说赵弘任命自己做中书令,大喜过望,对传旨的太监千恩万谢;但是荀攸却以身体老朽有病为理由,拒绝了赵弘的征调圣旨。
赵弘得了回报,也并不生气,并且还亲自去见了一回荀攸。
赵弘没有亏待曹操和孙权的旧部,他们每个人都分得了一个小院,虽然不如过去风光,但是对于他们这些降臣而言,已经是十分的厚待了。
当赵弘看到荀攸的那一刻,知道荀攸确实不是担任丞相的好人选,满头的白发,老态龙钟。
荀攸见了赵弘,哆哆嗦嗦,恭恭敬敬的行礼道:“草民荀攸,拜见陛下!”
赵弘道:“公达先生不必多礼。既然先生不能入阁,那先生以为何人可以入阁?推荐一个。”
荀攸道:“刘晔。”
赵弘道:“还烦劳公达先生给刘晔去一封书信,请他出来为朝廷效力。”
荀攸道:“这个不难,老朽有一问,想请陛下明示。”
赵弘道:“先生有话但讲无妨。”
荀攸道:“陛下在天下遍行科举,自然有智谋之士为陛下效力,陛下为什么不用他们,而在降将降臣之中选宰相之才?”赵弘道:“先生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不怕实言相告。学子之中,虽然不乏良才,但是想从他们中间选出宰相,为时过早,他们还需要锻炼。另外,这些学子,我还想留给
我的儿子,也就是将来的新皇帝提拔,至于我嘛——”说到这里,赵弘笑了笑:“我就将就着,用一用老人算了。”
荀攸听了赵弘这话,也笑了,但他却不知,他这是躲过了一劫。
赵弘对荀攸道:“先生,那我就静候的佳音了。”荀攸道:“请陛下放心。”
(iishu)是,,,,!
第0769章 出巡
【】(iishu),
【 】,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次日,张任、顾雍、刘晔相继入朝。刘晔担任左丞相;顾雍担任中书令;张任复职兵部尚书。曹操旧部中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辈都已经老态龙钟,诸葛亮选了曹休、夏侯霸,孙权旧部则选了徐盛、潘璋,率领两万步骑,往辽东而去。诸葛亮领兵刚走不
远,又有刘璝、张翼、高沛追上来,他们是奉赵弘圣旨,随军出征。
朝廷的政局重新稳定下来以后,转眼又是一年初春,赵弘准备南巡。
赵弘突然要南巡当然不是临时动的心,而是在调换刺史的时候他就有了这个心思。只是当时的政局太过紊乱,他也不敢乱走动。当下,他将朝政吕蒙、刘晔、顾雍、杨铭、张任等人处理,有任何朝政先传给在范阳的太子过目,由太子处置;军务则一式两份,由他亲自处置,另一份交给太子,太子
也需知道,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月底,赵弘领着姜敖、牛二蛋、孟寒潇和杨锋,还有五六名护卫,装扮成行商,离京南行。当然,作为大渠国的皇帝,谁也不会让他只带这么点人南巡。姜敖和牛二蛋另布置了一千多名御林军的兵士,三三两两一群,扮作各类人群,就环视在距离赵弘里路
程的周围。过了黄河道入洛阳境,那便是进了河南。其时正是五月初,天气渐次热上来。路旁的庄稼,那长势却稀稀落落。远看倒也“麦浪起伏”,近瞧时便令人摇头,麦秆细得线香似的,麦穗儿大多长得像中号毛笔头大小,田头一些小穗头儿也就比苍蝇大些儿。赵弘虽然是名穿越者,但是穿越来了这几十年了,对于农家的这些事,他也早就熟悉了
。
从路上到地头,分大中小号穗搓开在手心里数,平均每穗只有十五六粒,不禁摇头暗自嗟讶。就这样走走停停,待到阳翟城,已是过了五月端午。
阳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为《史记》中所记载的夏启的都城。据传夏启曾经在此会盟诸侯进行钧台之享。后来阳翟又是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当天夜里,赵弘一行人在阳翟城北下马,打前站的护卫来禀:“……包租不到客栈,只有夏家老店房子宽绰些,已经住了人。我们租了正房,偏院里的客人,老板不肯撵。”
“老板做的对。”赵弘毫不犹豫的说道,“凭什么我们要撵人家走?”说着便吩咐,“就住夏家老店。”赵弘一行人是大客户,出手阔绰,下的定银也多。店老板带十几个小伙计拉牲口、搬行李,打火造饭,忙活着侍候他们用了晚饭,又烧了一大桶的热水,一盆一盆送到各
房,天已经黑了。赵弘在东屋里歇了一会儿,就想出去逛一逛,自从穿越以来,他就没有见过什么叫做太平盛世,如今天下太平了,而且这个太平还是自己创造的,他如何能不想出去看看
呢?他对孟寒潇道:“老孟,咱们出去溜达溜达,怎么样啊?”
孟寒潇对于前番在桂阳遇险的事还历历在目,忙道:“陛……掌柜的,不可冒险啊!”
赵弘笑道:“老孟啊,怎么年纪越长这胆子越小啊?”
孟寒潇苦笑道:“掌柜的,咱这肩上挑着全副的家当,胆子大不了啊!”
“哎——”赵弘谈了口气道:“这一路来,还算太平嘛。早知道这样,我就单带二蛋一个人出来了。他一定不会拦着我出去逛一逛的。”
这时,只听门外有人道:“小人也不敢带着掌柜的四处乱逛啊。”话音刚落,牛二蛋和姜敖从外面进来。
赵弘一听这话哈哈大笑:“二蛋啊二蛋,也会扫兴了。”
“掌柜的,”姜敖早已不是过去的毛头小子,如今是一个老成持重的干将。他微一欠身道:“小心没过逾的,宁可无事最好。”
赵弘头枕两手,看着天棚出了半日神,问道:“们这一路,看中原的民情如何啊?”
牛二蛋道:“今年的收成看着不太好,但是路上没有遇到乞丐和流民,也没有看见成片的人家关门闭户,这就说明没有出去逃荒的。”“二蛋兄弟长进了。”赵弘笑道:“但是这里的百姓也不太富裕啊,这或许是因为我要挖河,征粮太多的原因。”随即赵弘又语气坚定的道:“无论如何,这运河一定要挖,一
定要挖成!他妈的!”
赵弘很少骂人,孟寒潇、姜敖和牛二蛋听见赵弘骂了句“他妈的”都不敢说话了。
赵弘也觉得自己失态了,将后面的话都咽了回去,说罢下炕趿了鞋走出房门。
他原本是要说“一旦让老子抓到烧粮食的畜生,老子非剥皮抽筋不可!”前店管挑水的伙计早已看见,忙上前问道:“客官,您要什么?”赵弘望着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淡然一笑说道:“屋里太热,出来透透风。刚才我听到东院有人在哭,像是
女人的哭声——是为了什么?”那伙计二十出头年纪。星光下看去虽然矮胖矮胖,但给人一种精干伶俐。他听了赵弘问话,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对母女,听口音像是江东人氏,她们自己说是家的地都被占了,男人被打死了,要去京城告御状,走到这里,身上没了一个铜板,饿得实在是受不了了,刚才掌柜的叫小人给她们送去了两碗稀粥,她们一边喝
一边哭,这黑咕隆咚鬼哭狼嚎的,扰了您呐!”
牛二蛋、姜敖和孟寒潇在上房听得清清楚楚,先都一起吃了一惊,随即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
赵弘听了没言声,转脚便出二门。
夏家老店东院房舍十分低矮,一小间挨一小间,依次排去有二十多间。有的房间一片漆黑,又得房间点着麻油灯,鬼火一样闪烁着。赵弘走到了一间房门前,听见哭声是从里面传出来,借着灯光看见屋内影影绰绰的有女人身影,便踱步到门前,推开房门进去问道:“方才是们哭?”
(iishu)是,,,,!
第0770章 赵弘惩恶
【】(iishu),
房门被突然被推开,屋里的两个女子被吓得一哆嗦,都瞪着一双恐惧的眼睛看着赵弘。乾隆看那年长的,四十岁上下年纪,年小的梳了一根大辫子,不过十七八岁模样。只是瞧不清面目,问道:“你们是说家里的地被占了,可是大渠国没有私田,你说你家的
田被占了,到底是你家的什么田被占了?你家是世家大族吗?”
“不,我家不是世家大族……”那母亲抬起头看了赵弘一眼,叹了一口气。
“你在说谎!”赵弘突然一声断喝。
那母亲一听这话,吓得不敢做声。
“我妈没有说谎!”女儿道:“是……是陛下说话不算数!”
那母亲一听这话,吓得一把将自己的女儿的嘴巴捂住:“妞儿,乱说不得啊,乱说不得啊!”
赵弘道:“你让她所,我好听听,陛下如何说话不算数。”
那母亲道:“妞儿,别乱说,别乱说,乱说了咱们要被灭族的!”那女儿道:“娘,事情都到了这一步了,爹爹都被他们给打死了,你以为咱们不说就能活得成吗?女儿就要说,不仅要说,还要说得人人都知道,就算是死,女儿也要说!
”
赵弘竖起大拇指道:“你有胆量。我在朝中还认识几个大官,你跟我说,我可以帮你告御状。”
那女儿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们要告御状?”
赵弘道:“店小里的伙计说的,所以我才来问你们。”
那母亲一听这话,满脸埋怨的对女儿道:“妞儿啊,你……你怎么能四处说呢?”
“你现在对我说吧。”赵弘问道:“你们那儿没有施行屯田吗?”
那女儿道:“这位官人,俺是吴郡故彰人氏。咱们哪儿原本是施行了屯田的,可是去年的时候,咱们哪儿发了洪灾,所有的地方都被洪水冲毁了……”
“等等,”赵弘插话问道:“屯田所首先就是兴修水利,你们哪儿没有修堤筑坝吗?”
“修业修了,筑也筑了,但是就是拦不住洪水,洪水一来就垮了。”
赵弘已然察觉到了这事里面的猫腻,问道:“就算你们那里发了水灾,屯田所还是屯田所,难道十户长、百户长不带着你们抗洪救灾吗?”
那女儿道:“他们没有领着咱们救灾,他们让咱们把地都分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