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皿
这里面的奥妙已经太明白了,姜维在军事上马马虎虎,但是在政治上的反应就太过于的缓慢了一些。
赵弘这是在肢解益州派系,在肢解益州派系的时候他还在躲起来,不要让别人看见,他赵弘的手里拿着一柄刀。
一柄肢解、夺权的刀。
姜维领着五员益州派的将领到了云中,首先感觉到诧异的是姜维的父亲姜炯。
姜家父子在云中没有豪宅,一家人就挤在一个四间房的小院子里。小院子的四间房是这样分配的,一间房屋由姜炯夫妻二人居住,一间房则是姜维和他的妻子居住,一间房是姜维的书房,另有一间房是姜维接待麾下的诸将和客人们的客
厅。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气已经过了,茫茫草原之上的的积雪还没有开冻,院子中心的大水缸沿上挂着一层薄霜,缸里的水虽然一天一换,仍结满了
蛛丝般的细凌。天气显得十分干冷。
在姜炯的卧房中,姜炯正在和姜维做着一次长谈。自从上回在云中和匈奴人杀了一回以后,姜炯的身体状态就是一年不如一年。他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面色苍白,气息不畅的对姜维道:“儿啊,你知道陛下为什么
要你带这五名将领来云中吗……”姜炯一口气说这许多的话,实在是忍不住了,连连咳嗽,胀得满脸通红。
姜维急忙起身,轻轻的拍着姜炯的后背道:“父亲莫急,父亲莫急,有话慢慢说,慢慢说。”
姜炯的喉咙里发出“呃、呃”声,伸了伸手。姜维急忙端起茶几上的一杯热茶,轻轻的送到姜炯的嘴边,然后慢慢的喂入姜炯的嘴里。姜炯吃了一口茶后,有气无力的推了推茶杯。姜维将茶杯还原,姜炯继续道:“维儿,你要好好的想一想,陛下让你从邺京带来这五员都是益州出生的将领,肯定是有其他
目的的,你要小心。”
姜维沉吟半晌,问道:“父亲的意思是陛下要他们来监视儿子的吗?”
姜炯微微摇了摇头,道:“为父看不是的。”
姜维道:“请父亲指教。”
姜炯道:“如果陛下要监视你,根本就不会用你,大渠国的诸将之中,能征惯战的将领多如牛毛,你什么也不算。”说到这里,姜炯微微一笑。
姜维问道:“请父亲指教。”
姜炯道:“父亲愚钝,也揣测不透陛下的用意,但是为父看来,这五人来陛下必有用意。”
姜维问道:“那依父亲之见,儿子该如何面对这五名益州将领?”
姜炯道:“为父看来,将他们当作土地公土地婆,高高的供起来,就可以了。”
“高高的供起来?”
“对,就是高高的供起来……”姜炯觉得喉咙里面有些发痒,伸了伸手,示意还要喝茶。姜维急忙将原来那杯已经微微发凉的茶水倒掉,然后斟满一杯热茶端给姜炯。姜炯清呷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接着道:“就是恭恭敬敬,好酒好肉的养着,练兵,他们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你也不用强迫他们,你要商议军机的时候,通知他们,
他们来就来了,不来,你最多也就是埋怨几句,什么也不要管。”
姜维道:“这样成吗?”
姜炯道:“不管成不成,你先试试,不成的话,顶多也就是陛下训斥几句,如果陛下也是这般考虑的,那陛下日后定会重用你的。”姜维犹豫了片刻道:“儿子听父亲您的。”其实姜维觉得自己父亲说得不对,既然陛下派他们来了,怎么会是让自己将他们供着呢?但是父亲在病中,他不便和父亲争执,
也就含含糊糊的敷衍过去了。姜炯知道姜维是在敷衍自己,于是道:“维儿啊,平日里你除了练兵就是读兵书,你也要和士兵以外的人多打打交道,也要懂一些人与人之间的那些心思,不然的话,哎…
…”姜炯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你上的位置越高,给朝廷,给国家,给天下带来的灾难越大。”
姜维顿了顿了,道:“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姜维虽然客客气气,但是知子莫如父,姜炯知道,儿子还是在敷衍自己,心中暗道:“希望我是看错了吧……”
其实这就是两代人之见的代沟所在。姜维自以为自己用兵打仗要强过父亲,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专业能力比他的父亲要多,可是他却不懂得,你的专业能力虽然强过你的父亲,但是见人见事,也就是说在社
会经验上,姜维却远远不如他的父亲。
姜维凭能力说话,而姜炯以人生论事。这便是儿子女儿和父亲母亲形成代沟的原因所在。
(iishu)是,,,,!
第0791章 定计
【】(iishu),
赵弘在邺京之中日日夜夜等着赵邦的归来。
但是等来的是姜维的军报。
赵邦为什么没有回来呢?
范阳送来了一封奏折:太子殿下病中重,请缓日赴京。
皇帝的圣旨要太子回京,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太子有胆量拖延,就算是死,也应当死在返京的路上。
赵弘接到这封书信,不禁皱了皱眉头:他是真的病了吗?
随即,赵弘派了一支由八人,都是张仲景、华佗的弟子组成的御医队伍,赶赴范阳为赵邦诊病。
华佗垂垂老矣,已然是骑不得马,坐不得车了。
姜维的军报上写道:匈奴人和司马懿的人马在云中东北方向两百里处大量集结,总数当不在四万以下。请陛下明示。
赵弘看到这封信笑了,他知道司马懿或者是刘豹,又准备故伎重施,主动出击。
其实,就在赵弘看到这封军报的那一刻,一个崭新的,完整的作战计划,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形成。当然,他知道,自己不是大渠国中最聪明,最有谋略的人,他虽然有了战略计划,但他还是想听一听其他人的建议。于是,他将吕蒙、刘晔、顾雍、杨铭、张任、陆逊等
重臣都召进了顺天殿。
“大家说说,司马懿和刘豹,这是准备做什么啊?”赵弘在把姜维的战报给众人看了以后问道。
吕蒙道:“陛下,贼寇的目的很见到,他们显然已经是察觉了我军的动向,他们准备先下手为强。”
张任接着道:“而且这一回司马懿他们选择主动进攻的地方十分的巧妙,云中郡,这里是我军的中路,如果他们攻破了云中,歼灭了姜维部,那……那他们会长驱直入的。”
赵弘没有表态,而是问刘晔道:“子扬,你意下如何啊?”刘晔没有想到赵弘会主动问自己的意见,他顿了顿道:“陛下,微臣的建议是,既然贼寇要攻打云中,那我军可以采取围魏救赵之策,由辽东出兵,攻打司马懿的丸都城。
迫使司马懿撤军。”
赵弘道:“这是个不错的计策,”赵弘扫视众人:“还有更高明的吗?”杨铭道:“陛下,微臣以为,子扬先生的计谋很是高明,不过微臣建议,是否可以让在范阳的张郃将军赶往云中,云中不能失守,一旦云中死守,恐怕整个并州都会遭受到
一场浩劫。”
赵弘又问顾雍:“中书令大人,你的建议的。”
顾雍尴尬的笑道:“陛下,微臣对于军旅之事,不甚熟悉,还请陛下见谅。”
赵弘又问陆逊道:“伯言,你说呢?”
陆逊沉默良久道:“陛下,微臣以为,我军应当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陆逊的第一步棋和赵弘想到一起了。
陆逊赶忙下拜道:“微臣没有别的意思……”
赵弘道:“伯言,我没有说你有别的意思,你接着往下说。”陆逊道:“陛下,微臣的意思是,如果现在我朝的天兵要消灭司马懿和刘豹,现在一定不要进攻丸都城,而是要等贼兵开始进攻云中之后,再攻打丸都城,这样的话,就可
以让贼兵首尾不能相顾。”
陆逊的战法和赵弘不谋而合。
赵弘依旧没有表态,而是问道:“众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建议吗?”
群臣一起下拜,齐声道:“陛下圣明。”赵弘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无比的厌恶。这些家伙,都是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小人,他们当着自己的面,和颜悦色,高声颂扬,可是转过脸去,又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盘算。当然,赵弘的这些话只会放在心里,面色平和的道:“我的想法和伯言的差不多,所有的人都不要动,要坐视贼兵攻打云中。我倒要看看,一个云中郡能够吸引多少
贼兵。”
顾雍问道:“那……那要是云中失守了呢?”
赵弘道:“那你就给姜维拟一道圣旨,命令他死守云中,范阳的张郃将军,随时随地会取增援他。”
顾雍道:“陛下,您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按兵不动吗?”
赵弘诡诈的微微一笑道:“我只是说按兵不动,没有所圣旨不动。我这一道圣旨对于姜维而言,就是十万援军。”
云中郡,姜维已经开始部署进攻了。
对,就是进攻。
姜维麾下虽然只有四千精锐的骑兵,而敌军是四万,是他的十倍,但是姜维并没有将这些敌人放在眼里。
因为在云中郡有最完善的屯田制,云中城有三十万百姓,那就是三十万大军,他以三十万大军防守坚固的城池,对抗区区四万人,那时绰绰有余的。
姜维召集了他麾下所有的千夫长和百夫长,当然,还有张翼、张嶷、杨怀、刘璝、高沛五员将领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当张翼、张嶷、杨怀、刘璝、高沛得知姜维准备主动进攻的时候,他们都吃了一惊:“伯约,你想以四千对四万?”
姜维道:“对,就是四千对四万。众位将军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张翼提醒道:“伯约,你要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是四万骑兵,而不是步兵,以四千骑兵攻打四万骑兵,伯约,你有几成胜算?”
姜维道:“伯恭将军,我有三成。”
“三成?”张嶷道:“伯约,你太胆大妄为了,只有三成把握,你怎么就敢主动进攻,你知道云中失守以后的后果吗?”姜维坚定的回答道:“云中郡不会失守。如果我们守在城中云中才有失守的可能。”说到这里,姜维站起身来,走到张嶷的面前接着道:“伯岐将军,你要知道,云中城有三十万人,一旦被围住,那我们就会被困死,这样的话,云中才会失守。我率领四千铁骑主动出击,如果能一战攻破四万贼兵,那是最好,如果攻不破四万贼兵,那在下就
领着四千人马犹如幽灵一般的在贼寇的前后左右袭扰他们,让他们不敢太过靠近城池。”
杨怀阴阳怪气的道:“姜将军,你觉得你主动进攻四万匈奴铁骑之后还能剩下四千人吗?”
姜维不想再和这五名已经失去了斗志的将军争论下去,而是会麾下的四名千夫长和四十名百夫长问道:“你们敢主动攻打贼寇吗?”四十四名千夫长、百夫长一起跪地,目光坚毅,语气坚定的道:“将军一声令下,末将万死不辞!”
(iishu)是,,,,!
第0792章 太子病故
【】(iishu),
论资历,张翼、张嶷、杨怀、刘璝、高沛五员将领和姜维不相上下,他们不可能用自己权威来压服姜维,并且这里所有的军队都是姜维的不下,他们再怎么反对姜维大胆
而疯狂的决定,也不可能改变姜维的决定。
姜维的部署是这样的,他留下张嶷和杨怀,还有自己麾下一个名叫张平的千夫长留下来守城,并却知会全城军民,一切以张平的号令为主。
他这样做是防着张嶷、杨怀在自己离了之后夺取张平的权利。三天后的一个月明星稀但是寒风吹到人的脸上依旧犹如刀割一般的晚上,姜维率领着四千人马,还有张翼、刘璝和高沛离开了云中城,悄无声息的向四万匈高联军扑了过
去。
赵弘站在一张巨大的舆图前,已经静静的看了,而且已经看了整整三个多时辰了。
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女,就算是吕蒙、杨铭这样的大臣,都不敢打扰他。
就在这时,一个细微的声音道:“陛下,云中的军报来了。”
赵弘猛然转头,道:“拿进来。”军报上的内容是姜维在云中第一阵击溃了司马懿和刘豹的联军,但是随即他们又集结了人马,姜维无法将他们彻底的消灭,但是他并没有退回云中,他和他的四千人马驻
扎在云中城西北面八十里的地方。如果贼兵攻打云中,他将率领人马袭击贼兵的后路,如果贼兵进攻他和他的四千人马,他就领军向北撤退。
在军报的最后,姜维特意写道:“四万贼兵中,匈奴人最多不过一万人。”
赵弘知道姜维这是什么意思,他是在提醒赵弘,匈奴人的主力没有动。
“来人。”
“陛下有何吩咐?”一个太监轻声问道。
“去将陆伯言召来。”
“遵旨。”此时赵弘对于身边的这一干文臣武将一概不信任,独独只有这个陆逊,虽然他是江东的世家大族子弟,但是他自从归顺了大渠以来,从来没有在邺京当过官,也从来没有
搅进过夺嫡之争。
他还是个干净的人。
“陛下,陆逊到了。”
赵弘道:“请伯言进来。”
不一会儿,陆逊到了赵弘的面前:“微臣,兵部侍郎陆逊,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弘笑道:“伯言,快起来,快起来。”
陆逊站起身来以后,赵弘将姜维的军报递给陆逊。
“伯言,你觉得怎么样?”待陆逊看过了军报以后,赵弘问道。
陆逊当然知道赵弘给自己看这封军报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太聪明。
太聪明的人其实都是傻瓜。
陆逊问道:“请问陛下,您让微臣看这封军报是何意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