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黄巾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皿
    赵弘看了一会儿陆逊,道:“我想听听你的建议。”

    陆逊问道:“陛下的意思是如何保卫云中郡吗?”赵弘道:“不是如何保卫云中,而是如何彻底的消灭匈奴人,我要彻底的消灭他们!我在武威集中了一万精锐的骑兵,另外在范阳、辽东也都集中了七千骑兵,而云中,只

    是我准备用来攻击匈奴人中的一支。现在既然匈奴人主动进攻云中,你觉得我们现在是应该让西线的武威和东线的辽东同时反击呢,还是再等等?”

    陆逊想了想道:“以微臣之见,现在可以反击,但是仅仅只是让辽东,或者是范阳的人马开始反击。”

    赵弘问道:“你说的反击只是东线的反击吗?”

    陆逊道:“对,微臣是这个意思。”

    “西线呢?”赵弘反问道:“难道西线按兵不动吗?”陆逊道:“陛下,伯约将军的书信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攻打云中的贼兵中三万是司马懿的人马,只有一万四匈奴,显然,匈奴人对于攻打云中并不卖力,那也意味着他们的主力还没有动,但是,一旦东线的大军反击,刘豹一定会动用主力来应战,并且司马懿也会再次调动人马来协助刘豹,因为他有三万人马被困在了云中,而在这个时候,西线的主力,突然挥师西进,直取匈奴人的王庭。只要攻破了匈奴人的王庭,只要我军击破了匈奴人的王庭,刘豹必然返回,而这个时候,匈奴人的士气会因为王庭的陷落而低落,而我军的士气会因为攻取了王庭而大振。在此之前,中路大军应该已经摆脱了贼兵的纠缠,也立刻北上,如果西路军和中路军能会和在一起,一举消灭匈奴

    人的主力是完全有可能的。”

    就在陆逊说话的时候,赵弘依旧目不转睛的看着米看钱巨大的舆图。

    “伯言,你今年有四十岁了吧?”赵弘忽然问了一个和方才陆逊所说的话完全没有关系的问题。

    陆逊一愣道:“微臣今年四十二岁。”

    赵弘道:“年轻真好。”

    陆逊谦逊的道:“多谢陛下称赞。”

    赵弘道:“你先下去吧,然后去对外面的人所,让他们去将中书令顾雍召来。”

    陆逊道:“微臣遵旨。”陆逊退下去以后,赵弘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双腿,然后坐到了一张椅子上,端起手边的茶水,轻呷了一口,沉思道:“陆伯言是一个可以值得信奈的人吗?哎,我应该早

    点让邦儿和他多结交结交的,等邦儿一回来,我就找个理由把他的官给罢了,让他在最为难的时候,让邦儿伸手拉他一把吧。”

    不多时,顾雍来了,赵弘对他道:“顾爱卿,你现在立刻给辽东的丁奉拟一份圣旨去,令他立刻出兵,发动对匈奴的进攻。”

    顾雍道:“微臣遵旨。”

    就在顾雍拟旨的时候,一个太监从外面进来道:“陛下,有一道从范阳来的八百里加急密折。”

    赵弘一愣:“范阳的密折,还八百里加急?”问道:“是谁送来的。”

    那太监道:“是给太子殿下医病的郎中。”

    顾雍虽然在拟旨,可是一听这话,立刻觉得不妙。

    八百里加急,一般是军报,用在密折上,还是少之又少的。同时,赵弘也隐隐觉得不祥,他去过密折,打开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太子殿下因病薨逝”八个大字。赵弘顿时觉得天旋地转,打了一个踉跄,两眼一黑,轰然摔倒在地……

    (iishu)是,,,,!




第0793章 择师
    【】(iishu),

    当赵邦病逝的消息传遍整个邺京城的时候,整个京城都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宁静之中。

    赵弘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天后他站了起来,他知道,自己现在不能倒,因为有很多人现在就盼着他自己倒,只要自己一倒,会有无数人的嘴巴都笑歪的。

    赵弘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召见了顾雍。

    “陛下……”顾雍跪在赵弘的床榻前,不敢多说一句。

    赵弘十分虚弱的问道:“我让你拟给丁奉的圣旨,已经发出去了吗?”

    顾雍道:“回禀陛下,已经发出去了。”

    赵弘道:“你再给武威的邓艾去一道圣旨,让他在接到圣旨后的半个月,立刻出兵,直取匈奴人的王庭。”

    顾雍道:“陛下,您的身子……”

    赵弘断然道:“我的身子与用兵没有关系,你只管去拟旨便是了。”

    “等等……”顾雍正要走,赵弘又喊住他:“你再拟一道圣旨,令幽州刺史魏延,亲自率领军马,护送太子妃与诸世子反京。”

    “遵旨。”

    “另外,你去传诏,让杨太傅立刻进宫,没有我的口谕,任何人不得进宫。”

    顾雍道:“微臣遵旨。”

    “还有,”赵弘接着道:“秦王和吴王,两位皇子没有我的允许,不得走出他们的王府一步,文武官员,没有我的允许,也不许去见他们,违者休怪我不讲情面。”

    赵弘的语气虽然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但是顾雍却分明听到了令人生畏的杀机。

    顾雍走后,赵弘让一个宫女拿进来了一个靠枕,垫在背后,他坐靠在了床上。

    赵弘坐在床上,默默的流泪,他觉得自己对不住刘钰,同时也为这天下的百姓忧心:

    邦儿啊,你怎么就这样就走了呢?你就这样就扔下我这个老头子走了,这江山,我交给谁呢?你要我怎么办?怎么办啊!

    交给政儿?

    不,不能交给他,交给了他,那就等于让黄巾军的这帮老兄弟个个都成了新的世家大族,他们不会将任何人放在眼里,说不准外戚专权,强臣弱主的局面立刻就会出现。

    这里的外戚和强臣指的就是吕蒙。

    秀儿呢?秀儿越发的不行,他现在就已经和世家大族勾结到一起了,这江山如果交给了他,且不说世家大族会立刻复辟,屯田制、科举制都会被废除,就是我的这帮老兄弟,恐怕

    一个都活不了。

    而还有一件事情也是赵弘最担忧的,就是无论是赵政还是赵秀继位,他们都会杀了自己的兄弟,以巩固自己的帝位。

    怎么办?

    邦儿啊,你怎么就这样就走了呢?

    你让我这个父亲怎么办啊!

    赵弘的眼泪已经打湿了被褥,但是他强忍着不哭出声来。

    不一会儿,杨铭到来,向赵弘行礼过后道:“请问不下有甚吩咐?”杨铭的年纪虽然比赵弘要年轻一些,如今也已然是须发花白,尤其是他的身体素质没有赵弘好,所以他显得比赵弘要苍老,高高的额头上是一条一条的皱纹,背也微微的

    有点驼。赵弘问道:“善登兄,你是我们大渠国的老兄弟了,太子薨逝的消息你应该是知道了,我就想问一问你,你觉得政儿和秀儿,或者是我别的那个儿子,能够继承我这帝位啊

    ?”

    赵弘当然不可能只有赵政、赵邦和赵秀三个儿子,只是其他的子女都太年幼,无法和三位兄长夺嫡,故而忽略不计。

    杨铭一听这话,立刻听得出赵弘的言外之意:陛下不准备册封赵政或者是赵秀为太子了。他急忙跪倒在地,道:“请陛下恕罪,微……微臣不知……”

    赵弘道:“善登,如今正是国事艰危之时,你应当不为艰险,为国效力,如何能说什么‘不知’这种话来呢?你到底是不知,还是不愿说?”

    杨铭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微臣真的不知,真的不知呀!”

    赵弘沉默良久,忽然轻轻的吟诵道:“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杨铭听了赵弘吟诵的诗词,虽然他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是内心受到了深深的打击,热泪盈眶。当初他不就是被世家大族逼得走投无路了才落草为寇,最后加入黄巾军的吗

    ?

    正如诗词中所说的那样,“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他当然也不忍心“……将夙愿,付与东流……”

    赵弘问道:“善登兄,你觉得让谁来做这个太子为好啊?”杨铭不敢提议谁来做储君的原因很简单,历代谋臣最后没有落个好下场的原因就是因为参与了嫡位之争,但是如今赵弘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也将心一横道:“陛下,

    微臣举荐故太子殿下世子赵无忌殿下为皇太孙。”

    赵弘道:“说说你的理由。”

    杨铭道:“世子殿下无帮无派,登基后更容易协调各派力量。”

    赵弘道:“可是无忌只有十一岁啊。”

    杨铭问道:“陛下是觉得世子殿下的太年幼了吗?”

    赵弘微微颔首。杨铭道:“陛下,十一岁,已然不小了,在寻常人家十三四岁都要成亲自立门户了。俗语有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如今朝廷正是艰危之时,正好让世子殿下出面‘为国酬’

    。”

    赵弘道:“好好好,善登兄所言甚是。那无忌的老师,还是善登兄如何啊?”

    杨铭道:“陛下,微臣老矣,一个人做不得世子殿下的老师了。”

    赵弘想来,杨铭说得有理,道:“那你给推荐几人给现在的世子,将来的太子做师傅吧。”

    杨铭道:“孔明和子明。”赵弘一愣,他万万没有想到杨铭会说出他们两个的名字来,但是随即明白,杨铭的这两位老师的人选确实是个高明的对策,首先,可以安抚各方的人心;其次,有助于平衡各方的势力;其三,也可以让赵无忌在修习学业之时逐步的了解他们,也为将来化解各方的恩怨,打下基础。

    (iishu)是,,,,!



第0794章 于抵根的密报
    【】(iishu),

    三天后,魏延率领着三千人马,运载着赵邦的棺椁,保护着窦杏与赵无忌,还有给赵邦诊病的郎中,返回了邺京。

    从赵邦的棺椁进城的那一刻起,整个邺京就陷入了一片悲哀之中。邺京的九门插满了白旗,垂下了巨大的白幡。

    进城的时候,百姓无不身穿麻衣头裹孝布,跪拜在大道的两侧祭奠。

    痛哭之声,响彻云霄。赵邦虽然没有登基,但是他也曾东征西讨过,而邺京城中居住的多是黄巾军当初老兵,他们对于赵邦,对于这个陛下的储君,是有着神圣的崇敬的,对于储君的英年早逝

    ,邺京的百姓有着发自内心的悲痛。没有人发动,没有人号令,因为赵弘崇尚节俭,京城的百姓不太懂得繁冗的礼仪,他们只以自己特有的质朴敦厚送行着他们的储君。

    大道两旁,排列着各县民众自发抬来的各种祭品,牛头羊头猪头,都用红布扎束着整齐地摆在道边石板上。面人、面兽、面饼、干果、干肉,连绵不断。

    赵弘端坐在太子府中静静的等候,他没有流泪,虽然他也是一个人,并且是个父亲,但是作为大渠的皇帝,此时此刻他不能流泪,他的眼泪在今天以前,也已经流尽了。

    京城的所有文武:吕蒙、张任、刘晔、顾雍、杨铭、步骘、李胜等,包括黄权、诸葛均,还有秦王赵政、吴王赵秀,都在太子府中等待着赵邦归来。

    有的在嚎啕痛哭,有的在低声抽噎,有的在闭眼假泣,有的在东张西望。诸葛均跪在那里,心中一直惴惴不安,他心中暗思:“莫非大哥真的成了?这赵邦真的是被大哥给药死的?哎呀,一旦这事要是被陛下知道了,哪怕陛下只是知道一点影子

    ,那……那……那咱们诸葛家可是要灭门的,当初真该将这事告知二哥才是,告知二哥才是啊!”

    就在这时,站在太子府各个房屋顶上的人忽然喊道:“太子归来,太子归来……”

    所有的人都知道,赵邦回来了。

    当赵邦的棺椁安放稳当以后,整个太子府上哭声震天动地。

    不一会儿只见窦杏披麻戴孝一手抱着赵邦的灵位,一手牵着同样披麻戴孝的赵无忌从外面进来。见了赵弘,抽噎着向赵弘行礼。

    赵弘道:“平身吧。”随即赵弘站起身来,走近赵无忌,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赵无忌,赵无忌的年纪很大,但却不甚灵活,在这样的年纪,看来较其他的孩子要深沉一点,所以他的目光,显得

    非常的聚精会神。

    赵弘一把牵着赵无忌的手,正要说话,忽然听着府外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嚎之声:

    “邦儿,邦儿,我的邦儿啊!舅伯来晚了,舅伯来晚了……”声音未落,但见一个须发皆白,杵着拐杖的老者从府外面颤颤巍巍的走了进来,一把伏在赵邦的棺椁上,嚎啕大哭:“邦儿啊邦儿,你怎么就走了呢?你……你要我这个舅

    伯,日后怎么去见你的母亲啊,你的母亲一旦问起老朽,老朽如何向你的母亲交代啊!邦儿啊邦儿啊,苦命的邦儿啊!”

    这个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刘钰的兄长刘辟。

    姜敖走过去道:“老国舅,还请节哀……”

    “啪!”刘辟一耳光扇到姜敖的脸上,叫道:“你是个什么东西!也敢动老子!”

    众人都知道,刘辟的这一耳光打的不是姜敖,打的是赵弘,他这是在埋怨赵弘,为什么没有看护好赵邦。

    此时整个太子府没有一点声音,人人静若寒蝉,落针可闻。

    赵弘当然也知道刘辟打的是谁,扪心自问,赵弘也恨自己,但是他决然不允许有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上挑战自己的权威,尤其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赵弘没有马上说话,轻轻的抚摸着赵无忌的头,忽然对众人道:“太子病逝,这是我赵弘的悲哀,但是国不可一日没有储君,我今天就在邦儿的灵前向众位爱卿宣布,册封

    太子之子赵无忌为皇太孙。”

    窦杏一听这话,急忙给赵弘跪下,同时也拉着赵无忌跪下:“快,快给皇爷爷磕头。”虽然,母子二人一起给赵弘磕头道:“臣妾(孙儿)叩谢陛下隆恩。”

    赵弘又问道:“顾雍何在?”

    顾雍赶忙道:“陛下,微臣在。”

    赵弘道:“你给故太子拟个谥号吧。”

    顾雍沉思良久,不及说话,只听杨铭道:“陛下,微臣是太傅,请陛下准许微臣为太子殿下拟谥号……”杨铭说这话的时候,满脸都是老泪。
1...184185186187188...2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