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皿
户部尚书吧。”
张任一听这话,跪在哪里良久,默然无语。
“子堪,平身吧。”
……
“子堪,平身吧!”赵弘又重复一遍。
……
所有的人都觉得不对了。
一个老太监近走进张任,轻声喊道:“尚书大人,陛下唤您平身。”说着,那太监以为张任是年老,自己爬不起来,于是去搀扶张任。
不想,当那老太监刚刚碰到张任,张任身子一软,瘫倒在了地上。
那老太监看了一眼赵弘,又看了看诸葛亮、刘晔、顾雍和陆逊,然后伸手向张任的鼻息处探了探,猛然收手道:“陛下,张尚书没……没气……”
赵弘没有想到张任竟然就这样去世了,他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来人,去知会张尚书的儿子,让他们来收尸,并且嘱咐他的儿子,一定要厚葬尚书大人。”
张任的尸体被抬出了福宁宫后,赵弘问道:“步骘在监牢之中,张尚书刚刚病故,你们说说,谁能继续彻查空印大案?”
诸葛亮、刘晔和顾雍都默然不语。“既然你们不说话,那我就来任命吧。”赵弘的目光首先落在顾雍的身上,道:“顾大人,你兼任户部尚书彻查空印案。”顾雍还来不及说话,赵弘又看着刘晔道:“刘丞相,
你兼任兵部尚书,辅佐中书令大人彻查空印案。”
刘晔毫不犹豫的答道:“微臣遵旨!”
顾雍还想拒绝,但是他没有想到刘晔竟然答应得这般的爽快,他也只得应道:“微臣遵旨。”
赵弘又问诸葛亮道:“孔明,你绝对派谁去消灭这支贼寇为好啊?”
诸葛亮道:“陛下,微臣原因亲自领兵前往剿贼。”赵弘道:“不成,你不能走,如今杨太傅病重,张尚书又病故,刘丞相、顾尚书又要去彻查空印大案。你不要去,我让姜维走一遭吧。”赵弘知道诸葛亮这也是准备逃离朝廷,他当然不能让诸葛亮走了。
三国之黄巾天下 第0829章 两派合流
约莫一更天气,夜色如墨,凛冽的北风呼啸地穿过邺京城,在城中的每个角落肆虐,丞相府邸前昏黄的灯火将两尊石狮子的影子投射在冰冷的围墙上。在又窄又长的街道
和巷子里,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敲着破铜锣或梆子,瑟缩的影子出现一下,又向黑暗中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采的锣声或梆子声也在风声里逐渐远去。
一个黑影在丞相府邸门前转悠了一阵后,沿着围墙,往后门方向而去。
到了丞相府的后门,那黑影靠近门前,往后身左右看了看后,轻轻的敲响了后门。
刚敲了三声,门便开了。
随即那黑影犹如鬼魅一般,窜了进去。
“中书令大人,让我好等啊。”
那黑影不是别人,正是大渠国的中书令顾雍。
而着说话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大渠国的丞相刘晔。
顾雍没有想到开门的竟然是刘晔,问道:“丞相大人如何知道在下今夜要来,而且是走后门?”刘晔也顾雍请进了后门的门房,支退了所有的下人,微笑道:“今日里在福宁宫你见我一口就答应了的陛下圣旨,弄得你也不好拒绝,你当然想问问我为什么这么做?白日
里,你不好来,晚上便走后门,在下所言对也不对啊?”
“正是。”顾雍沉默片刻问道:“那你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
刘晔反问道:“中书大人,陛下的圣旨,无论是你,还是我,咱们都不可能拒绝得了吗?”
顾雍听了刘晔的话,沉默良久,问道:“丞相大人,咱们可不能步了步骘和张任的后尘啊!”
刘晔问道:“敢问中书令大人可有什么好的计策可以避祸吗?”顾雍道:“子扬先生,子扬先生,在下此次来,就是来向先生求计的,请先生救救自己,也救救在下吧!”刺史顾雍对刘晔的称呼也变了,称呼“子扬先生”,只为显得二人
亲近。顾雍说罢,恭恭敬敬的向刘晔躬身行礼。
刘晔看着顾雍,沉默良久道:“难道中书令大人没有妙计化险为夷吗?”
顾雍道:“子扬先生,在下若有妙计,就不会夤夜来求见先生了。”
刘晔又沉默了良久。
刘晔沉默是有道理的,事情到了这一步,数万名官员被赵弘关押进了监牢,再官员们人人自危,官不聊生的时候,再多关押他和顾雍两个也不会觉得挤。
顾雍看出了刘晔的顾虑道:“子扬先生,今天这里没有一个人,出先生之口,入在下之耳,绝对不会有另一个人知道。”刘晔之所以在这里后门等着顾雍也确实是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顾雍,如果两人不能步调一致,那下场后果,恐怕比步骘、张任更惨。他听了顾雍的话后,道:“元叹先生,
为今自保之计,只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顾雍问道:“还请先生说得细一些。”刘晔道:“你我都知道,空印案是官场公开的秘密,说得白了,这三万多名官员,都是受了不白之冤。此为其一;其二,天下官员,人人都渴望分封土地。你我可以明着继
续查案,而暗中则应当帮助那些蒙受了不白之冤的人洗刷冤屈。”
“可是……”顾雍道:“陛下当朝,依先生之计,只怕会引力灭门之祸啊!”
刘晔放低了声音,凑近顾雍道:“陛下年事已高,难道你不知道吗?”
顾雍恍然醒悟,拱手道:“多谢子扬先生赐教。”
刘晔忽然道:“元叹先生,在下有一问,请先生指教。”
顾雍道:“先生请讲。”
刘晔问道:“陛下百年之后,谁能继位为君?”
顾雍没有想到刘晔会问出这样敏感的问题,既然刘晔这样问,那自然是反对赵无忌继位,他沉思良久反问道:“依先生之见呢?”
刘晔道:“元叹先生,事到如今,你为何还对在下留着防备之心呢?如果你我不能在这件事上达成一致,只怕最后你我最终难逃灭门之祸啊!”
顾雍拱手道:“先生所言甚至。”顾雍又沉默了片刻道:“吴王殿下如何?”
刘晔微笑道:“甚好,甚好,先生与在下之间不谋而合啊!”
“可是……”顾雍不无忧虑的问道:“吴王殿下已经自愿革除帝位继承权了,如果真的拥戴吴王殿下,如何向天下交代?”
刘晔笑道:“元叹先生不愧是江东名儒。”刘晔话语的潜台词是说顾雍太过书生气,太过迂腐。
顾雍当然明白刘晔话语中的意思,尴尬的微微一笑:“请子扬先生赐教破解之道。”刘晔道:“只要吴王殿下继位,直说当初的那份文告是秦王迫害吴王而书写的,同时也可以说是陛下年老昏聩,才上了秦王的当,这样的话,一箭双雕,既可以稳定吴王殿下的帝位,同时也可以佐证,正是因为陛下的昏聩,故而今日的案件都是冤案,为这三万多人翻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样的话,吴王殿下的帝位不就越发的稳当了吗
?”顾雍听了刘晔的话,激动的满脸通红,道:“妙计,妙计,这样的话,世家大族再分封天下土地,也就顺理成章了!”说到这里,顾雍忽然目露凶光:“对于跟着陛下的那一
班老臣老将,一个也不能放过,须得乘这个机会除掉。杨铭、赵云、张辽、徐晃,一个都不能放过,要利用这些冤案,将他们都卷进来才好!”
“尤其是姜维。”刘晔道:“陛下一旦宾天,极有可能将军权交给姜维。”顾雍道:“对对对,有姜维在,吴王殿下的位置也只怕坐不稳。还有魏延——”顾雍现在最为痛恨的就是魏延,如今被卷进空印案的江东世家大族都是拜魏延所赐,“也不能
放过,务必将他也卷进来。”
“不可!”刘晔道:“元叹先生,现在谁都可以动,唯独魏延不能动,动了魏延就有灭顶之灾。”
顾雍道:“子扬先生,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刘晔道:“元叹先生,陛下之所以任命魏延做扬州刺史,这是为他自己预备的第二个家。所有的刺史都卷进了空印案,魏延原本是幽州刺史,他就这般的干净吗?肯定不是,这是陛下在保他。所以,如果我们现在动了魏延,那必然会惊动陛下,并且既有可能让陛下误以为我等有不臣之心,那你我恐怕就万事皆休了。”
三国之黄巾天下 第0830章 这都是你们逼的!
正当顾雍和刘晔准备“大展拳脚”,准备利用赵弘政令的漏洞将拥戴屯田制的人一网打尽的时候,赵弘先下手为强了。首先,赵弘将所有被关押的官员分为三类,一类只是涉及了空印案的官员;另一类涉及了空印案,同时又涉及了贪污腐败;一类是涉及了空印案,同时又涉及了私分土地。赵弘通过对案卷的审查,涉及贪污腐败的,不见得涉及私分土地,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能,世家大族对于泥脚杆子出身的大区官员,压根就不领着他们玩,但是
,只要涉及了私分土地的,没有一个是没有涉及到贪污腐败的。
对于第一类官员,只是为了图个方便,没有贪污腐败的,更没有私分土地的,全部释放,官复原职。
这些官员不多,赵弘下令抓了三万多官员,属于这一类的,也就不足千人,仅有八百九十四人,其中没有一个刺史、州牧。
在这些官员返回故里的前三天,赵弘特地将这些人都聚集在顺天殿中,摆下酒宴,一同进餐。
在饭局上,赵弘首先对这些官员谢罪。
赵弘已经七十有一,他身着龙袍,满头白发的站在百官面前,端起酒杯,恭恭敬敬的道:“众位爱卿,这一次让你们吃苦头了,我敬大家一杯。”
在陪的只有赵无忌和诸葛亮两人。近千名官员,没有一个人进过顺天殿,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刚刚出了牢笼,转身便进了皇宫,赵弘的这一番言语已然说得千官热泪盈眶,又一见赵弘端起酒杯敬酒,也纷
纷端起酒杯。
赵弘道:“干!”赵弘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就这一个字,在场的官员中有一多半泪流满面。
“干啊?怎么都不动啊?”赵弘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当千官将杯中的酒都吃尽以后,赵弘又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不是我一个人的错,你们也都有错。”说罢赵弘扫视全场,都看着自己,无一人说话,只是有人在抹着眼
泪。
赵弘将手中的酒杯递给一个太监道:“再给我倒一杯。”
那太监小声的提醒道:“陛下,请您保重龙体。”
“倒酒!”赵弘的语气不容犹豫。
那太监被震得急忙将酒杯倒满,双手奉给赵弘。
赵弘接过斟满的酒杯,轻呷了一口后,接着问道:“你们说说,你们有没有错?”
“微臣有罪!”千人齐呼。
赵弘道:“我知道,你们说‘微臣有罪’,那是假话,心里是不服气,那今天我就和你们说说,你们错在哪里。”说到这里,赵弘又呷了一口酒,然后又递给老太监:“斟满!”
那太监不敢拒绝,但有不敢斟满,看了一眼赵弘身旁的赵无忌和诸葛亮。
“斟满!”
那老太监等不及赵无忌和诸葛亮受益,急忙给赵弘将酒杯斟满。赵弘接着娓娓道来:“我想你们当初都知道空印这件事是有问题的,是可以让贪官污吏有机可乘的,可是你们不仅没有一个人点出这里面的弊端,不仅没有点出弊端,反而
还任其发展,你们说说,你们有没有错?你们说你们当不当有这一次的牢狱之灾?”
在场的所有官员一听这话,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弘道:“我不要你们三呼万岁,我要你们回去了以后都好好的做官,做个好官,同时,我要你们好好的琢磨琢磨,今后怎样才能避免空印案的发生。从今天开始,我给你
们一个特权。”说到这里,赵弘又吃了一大口酒,“你们是还不是很想知道我给你们特权啊?”
“请陛下明示。”
赵弘道:“我给你们的特权就是,你们又专折密奏之权。就是说你们人人都可以给我写奏折,只要上面有个‘密’字,就可以专称呈递给我,而且任何人不能阻拦。”
八百多名官员一听这话,再次三呼。
赵弘的年纪大了,吃了几杯酒脸上便泛起了潮红,道:“来,再干一杯,算是我赵弘给你们赔礼道歉,也算是你们给大渠国赔礼道歉了!”说罢,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官员们也纷纷将杯中酒饮酒,赵弘还要太监倒酒的时候,赵无忌一把跪在赵弘的面前道:“陛下,陛下,您年事已高,还请保重龙体。”
赵弘看了一眼赵无忌,微微一笑,道:“既然储君劝我,那我就听储君的吧。”
赵无忌连连磕头:“微臣,叩谢皇恩!”
赵弘送走了八百九十四名官员以后,接下来就是处置第二类官员。第二类是涉及了空印案,同时又涉及了贪污腐败的官员。对于这一类官员,赵弘是准备杀个干干净净的。但是他又觉得不能这么做,贪污也得分清楚大贪、中贪和小贪,如果只要贪了,就一概杀之,那就等于逼着小贪往中贪、
大贪发展。于是他决定,凡贪污六十斤粮食就罢官,贪污六百斤粮食就打五十大板再罢官,贪污八百斤粮食就斩首示众,贪污一百二十斤粮食就诛灭三族。
以此标准,一共有两千官员被罢官,三千官员被打板子,六千官员被斩首,其中有四千官员被诛灭三族!被斩首的官员中包括了荆州刺史黑山、扬州刺史张著、户部尚书步骘、杨怀、刘璝、陈泰、潘璋等人。依照赵弘定下的刑法,黑山、张著都要被诛灭三族,但是赵弘法外
开恩,以他们对大渠的功绩,免除了诛族。
接下来,就是处置第三类官员,那便是赵弘最为痛恨的一部分人,私分土地者。
对于这一类人,赵弘毫不犹豫,全部下令斩首,并且操末家产,其子孙三代之内不准许读书、不准许从军、不准许为官。
这些人里面就包括了甘宁、裴元绍和黄龙,而被杀得最多的则是江东子弟,甚至不愿为官年近七旬的虞翻,八十有余的张昭都被斩首示众。
几乎就是在一夜之间,大渠国的官员被杀了一半……赵弘在油灯下看着一个个被勾绝的名字,喃喃自语道:“这都是你们逼的!”
三国之黄巾天下 第0831章 赠《汉书》
赵无忌怕了,说怕都是轻的,准确的说是恐惧,一种让他想一想,就手脚发凉的恐惧。他万万没有想到,平日里和颜悦色,就是对大渠国战场上的死敌也能网开一面的祖父竟然在一夜之间勾绝了这么多的文臣武将,其中有不少人是在祖父宛城突围的时候就
跟着祖父的。
黄龙、黑山、裴元绍、甘宁,他们可都是大渠国的栋梁之臣啊!
并且他们都已经进入了耄耋之年,却遭此横祸,晚节不保。
更重要的时,甘宁的妻子诸葛梦雪来了皇太孙的东宫,哭得死去活来,请赵无忌向陛下求情,饶了甘宁,他们愿意辞官归隐乡里。
于是,赵无忌在距离处决人犯还有七日的一个晚上,进宫求见赵弘。一过冬至,天道日短。刚交酉时,街面上就黑乎乎地啥也看不清。天大概是阴了,黑得格外幽深,凉风掠过檐下,发出微微的啸声,像是远处有人隐隐约约吆呼着什么,
给这万籁俱寂的寒夜平添了几分神秘和不安。
福宁宫中生着一个火盆,将不大的福宁宫中烘得暖暖的。宫中只有一个老太监和一个老宫女侍候。赵弘一听说赵无忌求见,他当然知道赵无忌来做什么的,他原本不想见赵无忌,他觉得自己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但是转念一想,有忽然有了一种担心,赵邦已经不在了,
无忌的年纪还小,要是受不了这件事的打击,如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一般被吓死了,那可就万事皆休了。
最终,赵弘接见了赵无忌。
赵无忌进了福宁宫,赵弘和蔼的对赵无忌道:“无忌,快坐。”又对一个老太监道:“去,泡一壶好茶来。”
“奴才遵命。”
赵无忌坐下后,赵弘问道:“无忌啊,你今天晚上来有什么事吗?”
赵无忌站起身来,一把跪在赵弘的面前,道:“皇爷爷,您……您饶了老将军们吧。”
这时,老太监端着茶壶、茶杯过来,给赵弘和赵无忌一人倒了一杯茶水。
赵弘对那老太监道:“去取一本《汉书》来。”
不一会儿,那老太监捧着《汉书》到了赵弘的面前,赵弘接过《汉书》,对那老太监和那老宫女道:“你们先去休息吧,没有我喊,不要进来。”
太监宫女退出了福宁宫后,赵弘道:“无忌,你起来说话吧。”
赵无忌重新起身坐好。
赵弘问道:“你知道昌邑王刘贺吗?”
赵无忌没有想到赵弘怎么会突然提起昌邑王刘贺,他看了一眼赵弘道:“孙儿知道。”
“好,”赵弘道:“那你将昌邑王刘贺的故事说给祖父听听。”
赵无忌道:“昌邑王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
“我不要你说这些。”赵弘问道:“我只问你,他当了多长时间的皇帝?”
“昌邑王刘贺做了二十七日的皇帝。”
“他做了多少荒唐事?”
“在二十七日的时日立昌邑王刘贺一共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
“那算下来,每天至少要做四十一件荒唐事,而每个时辰要做三件荒唐事,你看看祖父算错了没有?”
赵无忌听了赵弘的这一番数据,忽然觉得《汉书》上写得事情不可靠:“祖父没……没有算错。”
赵弘又问道:“一个人,不休不眠,连续二十七天,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见荒唐事,那你说说,有这个可能吗?”
“孙儿……孙儿不知。”赵弘道:“无忌啊,一个人做一件好事简单,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不做坏事;反过来说,一个人做一件坏事简单,难的是每天孜孜不倦的做坏事,别说别人容不得他,
就是他自己也是容不得自己的。你明白爷爷的意思吗?”
赵无忌好像有些明白,却又说不清楚:“皇爷爷,孙儿明白了。”
“看你的表情我就知道,你还不明白。”赵弘道:“那你在说说汉宣帝吧。”
赵无忌道:“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孙儿啊,看书不能只是会背啊。”赵弘道:“我再问你一个问题,汉宣帝的皇后是怎么死的?他为什么不查?又为什么在霍光死了以后,他将霍家的势力,连根拔除?这三个答案,你要去《霍光传》,还有刘贺和刘询的本纪里面去找。”说着,赵弘拿起方才老太监拿进来的《汉书》递给赵无忌,“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几天回去好好的看看这
三人的传记,然后你再来说说,应不应该释放了这些老将军,好吗?”
赵无忌无奈,只得道:“孙儿遵命。”
“不要告诉别人。”
“孙儿知道。”
“那你就回府去看书吧。”
赵无忌揣着《汉书》出了福宁宫。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空开始飘着小雪了,飘飘洒洒,淅淅沥沥。赵弘站在窗户前看着赵无忌的背影,心中暗道:“傻孩子啊,你不想做昌邑王,就只能让你爷爷我帮你将道路都清理干净,不然的话,你的结果会比昌邑王刘贺还要惨,说
不准你就是秦二世啊!”
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狂,寒夜的雪风吹得赵弘身上的长袍披风往后飘起。他站立的那张御案上便多了许多条玉石镇纸,压着一份份的奏折,以免被风吹走。刘贺被霍光废黜,并不是因为刘贺做事荒唐,而是因为刘贺要将自己的人马都安插进朝廷,引起了霍光等元老的忌惮,这才废了他,至于说什么二十七天做了一千一百二
十七件荒唐事,那不过是借口而已。
至于汉宣帝的皇后,那是被霍光的老婆收买产婆杀害的,目的是霍光的老婆想让自己的闺女做皇后。
汉宣帝为什么不敢查?因为他知道幕后的元凶是谁,他也不想做第二个刘贺。
如果赵弘活着的时候,不除了这些手握重拳,又想私分土地的权贵元勋,赵无忌的下场,是可想而知的。赵弘既想保住大渠王朝,又想保住屯田制,那就只要让这些心怀叵测和自己比命长的人先死!
三国之黄巾天下 第0832章 托孤
随着刑期的临近,大渠国朝野弥漫出浓厚的惊恐、疑惑和各种猜测。
有人说,天候不祥,陛下要大开杀戒了。
有人说,犯罪的主谋都是大官,都是皇亲国戚,还不是杀几个小官了事。
有人说,往年处决罪犯都是在秋后,今年大冬天的就杀人,还杀这么的多,陛下是不是真的有些糊涂了……更有人说,如今匈奴人没有,司马懿也被打得缩进了高句丽,虽然有一小支贼兵进犯中原,但已经被姜伯约将军杀败,其主将是司马懿的儿子,也被生擒活捉了,陛下这
是要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民间流言蜚语,林林总总,但是朝堂之上却出乎寻常的安静。没有一个人给这些犯官求情,所有的人都保持着矜持的沉默,好像大渠国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一样。
就在行刑的那天早上,赵弘将赵无忌、诸葛亮、邓艾、陆逊和刚刚得胜还朝的姜维召到了福宁宫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