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皿
赵弘问赵云道:“听你赵子龙的意思,今天我赵弘不听你们的称帝,我们黄巾军就会垮咯”
赵云毫不犹豫的答道:“未可知也!”
诸葛亮一看赵弘和赵云要说的僵住了,忙道:“渠帅既然不愿称帝,那便先称王,以观天下动静,而后再定方略,未为迟也。”
赵弘沉默半晌,没有说话。
吕蒙上前一把跪在赵弘的面前,痛哭流涕道:“称帝不许,称王也不许,莫非渠帅真想寒了黄巾兄弟们的心吗”
黑山忽然站了起来,叫道:“既然渠帅不愿称王,那大家伙便散了吧,散了吧!”
赵弘长叹一声:“你们这些人啊,罢罢罢,既然你们要我称王,那我便称王就是了,至于是什么王,是草头王还是什么王就由你们说了算吧。”
诸葛亮忙献出一份表章:“请渠帅进位长安王!”
赵弘话音刚落,所有的黄巾军将领一起磕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说了,我不是皇帝!”赵弘断喝一声。
诸葛亮给众将使了个眼色。赵云等众将一起改口道:“长安王,千岁,千岁,千千岁!”随即,诸葛亮亲自出马,在灞上筑坛,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锦旗仪仗,文武群臣依次序排列。诸葛亮、杨铭请赵弘登坛,进冠冕玺绶讫,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为长安王。立刘钰为王后,赵邦为世子,封杨铭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贾诩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封甘宁、徐晃、赵云、张辽、马超为五虎大将;诸葛亮为益州牧
 
第0403章 首要大事
“还有一件事我不放心。”赵弘看着诸葛亮道。
“大王请说。”诸葛亮道。
赵弘问诸葛亮道:“进了益州,你准备如何对待世家大族你进益州的时候他们应该没有土地了,但是他们的声望还是有的,他们还是可以蛊惑许多百姓的。”
诸葛亮道:“以法治理。”
赵弘道:“什么法”
诸葛亮一愣,他没有想到赵弘会问这样一个问题,答道:“律法。”
赵弘道:“孔明,你可知道,律法是有倾向性的。”
“倾向性”诸葛亮一脸的懵懂,问道:“何谓倾向性,请大王明示。”赵弘道:“倾向性就是说你的法律是为谁定的。百姓有一句话叫做,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不仅仅说的是贪官污吏,而是说这个法,是为有钱人量身定制的,所以寻常百姓和富人打官司,那就只能是任人宰割。你去了益州,制定的律法一定要偏向寻常百姓。如果寻常百姓和世家大族之间打财货官司,只要不是寻常百姓太过理
亏,那就不能让世家大族赢。”
诸葛亮对于赵弘的这一套说话有些不能接受:“大王,法贵公平。”“律法当然是贵在公平,但是现在,此时此刻却不能和世家大族讲公平!再说了,当初世家大族掌握着益州权柄的时候,他们又和寻常百姓讲公平了吗”赵弘显得有些激动的道:“对于益州的世家大族,你不要放松分毫。对这些人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不是我们黄巾军压住他们,就是他们压住我们,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为了让他们永远不能成为祸害,除了将他们的土地屯田以外,就是要让他们在寻常百姓的面前威风扫地,也要让百姓们都觉得,只有我们黄巾军能够给他们伸冤,给他们做主。我让文和先生在益州收拾他们,等收拾得差不多了以后你就去益州,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该打击的就打击,能收买的就收买。但是原则只有一条,无论是谁,个
人拥有的土地不能超过十亩,其家族拥有的土地不能超过十五亩。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诸葛亮听了赵弘的话,深思良久,道:“大王的意思属下明白了。”
“那你说一说,我是什么意思”诸葛亮道:“遏制世家大族,一定不能让家族势力在益州死灰复燃,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舆论上,都要让他们威风扫地。当然,为了瓦解一些世家大族,可以以少量的
土地对个别的世家大族进行收买。”
赵弘补充道:“一定要让这些世家大族打官司打一场败一场,就算是胜了,也要让他们占不到一个铜板的便宜!”“微臣遵命!”诸葛亮读了许多的法家书籍,在他看来,律法的精髓就是公平,但是他自幼跟着赵弘南征北战,后来又在黄巾军中担任了重要的职务,对于赵弘的命令他心
里清楚:咋一看去或许是错的,但是执行到最后却都是对的。
赵弘将碗中的茶水一饮而尽,站起身来道:“孔明,如果没有什么事,那我就先回去了。”
诸葛亮忽然发现了什么:“大王,你没带断肆、孟寒潇二位将军吗”“哎——”赵弘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他们两个自从加入咱们黄巾军以来,就一支跟在我的左右,断肆为了护着我还丢了一条胳臂,如今他们也老了,我也不想让他们再每
第0404章 谁在利用谁?
贾诩看着赵弘称王的消息,激动得浑身颤抖:终于称王了!终于称王了!渠帅称王,我黄巾军大兴大旺啊!与赵弘称王的消息一起来还有任命贾诩为丞相的文书。对于这份文书,他贾诩是看不上,他看不上的原因不是他贾诩不想当这丞相,或者是不屑于当这个丞相,而是他知
道,他现在在益州做的每一件事,日后都会让他名垂青史。
更重要的是,当他知道了诸葛亮是日后的益州牧以后,他越发的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益州全面的施行屯田,不做成这件大事,他是没有脸面去长安做黄巾军的丞相的。正当贾诩准备调动大军,开始冲击各地的世家大族的庄园的时候,赵弘又来了一封书信。书信的大意是在全面施行屯田的过程中,如果世家大族没有发动叛乱,黄巾军就
不要动用军队去屯田,而是要让百姓们也加入到全面屯田的过程中来,只要百姓参与的屯田,才是真正的屯田。
贾诩看到了这封书信,沉默了良久,让百姓们也加入到屯田的过程中来,如何让百姓加入进来呢
想着想着,贾诩不知不觉中沉沉睡去。
这时,黄忠和法正来求见贾诩。贾诩府邸中佣仆都认识黄忠,也不阻拦他,让黄忠和法正径直去了贾诩的书房中面见贾诩。
黄忠和法正进了贾诩的书房,见贾诩正靠在一张太师椅上睡着了,手上握着一封写在白布上的书信。
黄忠、法正对视了一眼。黄忠准备去唤醒贾诩,法正做了个不要打搅的手势,然后轻轻的从贾诩的手上扯过那封书信。
法正刚刚去扯那书信,贾诩猛然惊醒:“谁”
黄忠和法正一起对贾诩行礼道:“成都太守黄忠、尚书令法正,参见丞相。”
贾诩还在朦胧之中,一时没有转过神来,随即看清楚是他们,于是道:“哦,原来是汉升和孝直啊,快坐,快坐。”
法正笑道:“丞相辛苦了,是否是大王又来了令旨啊”
既然黄忠和法正都看到了,贾诩自然也不好隐瞒,终归着屯田的事情还要依靠他们的协助才能完成,笑道:“大王确实是又来了令旨啊。”
“还是屯田的事。”法正终究是个谋士。
贾诩道:“还能有什么事呢大王所忧虑的也只能有这件事了。”
黄忠问道:“二位大人,老夫看来,这事容易,你们让麾下率领三万人马杀出去,谁不同意屯田,不要一顿饭的功夫,老夫就能将他们杀得干干净净!”
法正看了一眼贾诩,笑眯眯的对黄忠道:“黄老将军啊,如果能杀的话,丞相大人就不用在书房里面愁眉不展了。”贾诩看了一眼法正,他知道法正这是在套自己的话,但是从长远考虑,贾诩还是愿意让法正觉得自己是个好对付的角色,无论怎么说,日后他们都是要去长安同朝为官的,再者说来,让一个益州人来出谋划策屯益州的田,这不是很好吗贾诩故作苦笑道:“还是孝直了解我呀。”说罢,贾诩将赵弘给他的令旨递给法正:“孝直啊,给我出个
主意吧。”
法正推却道:“哎呀,这是大王给丞相的令旨,在下哪里敢僭越啊”
贾诩道:“孝直啊,你尽说些见外的话啊,日后你我还有同朝为官,我可还指望着孝
第0405章 曹刘屯田
刘备原本谋划的是在攻下了邺城以后,再接再厉,拿下关中。拿下了关中,那中原就不在话下了。在攻占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以后,再来整顿内政。
可是从现在的局面来看,不整顿内政不成了,如果在不整顿内政,黄巾贼寇一旦打来,不用厮杀,就那《白毛女》的戏就足以让他刘备的大汉江山土崩瓦解了。刘备在官场上也摸爬滚打这么些年了,对于袁氏政权的弊病他是了如指掌的,他攻占了邺城之后,求成心切,照单全收,所以在攻打关中失败之后,北汉的江山是岌岌可
危。
现在必须有所改变了。
袁氏政权的弊病就是世家大族横行不法。这些世家大族不仅占据了大量土地,还隐瞒了大量的人口。土地被占据,人口被隐瞒在直接的恶果就是大量的赋税外流,世家大族在地方的势力足以对抗中央的一切政令
军令。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朝廷对这种事都是无法容忍的。此谓主权下移。
刘备问司马懿道:“军师,你说此番屯田,让谁来主持为好”
司马懿心中暗道:“莫非主公有意让我来主持屯田我司马仲达可不愿做这千古罪人。”道:“主公,以属下之意,以糜竺来施行屯田,最为有利。”
“利在何处”司马懿猜得不错,刘备确实有让他来主持屯田之意。“糜竺先生原本就是徐州大族,对于世家大族欺上瞒下的手段最是熟悉,故而以糜竺先生主持屯田,世家大族难以作假。”司马懿当然知道仅凭这些是不可能改变刘备的想
法的,接着又道:“糜竺先生为人温文尔雅,让他施行屯田,也可循序渐进。”刘备微微一笑道:“仲达先生说糜竺先生温文尔雅,却是我最为忧虑的。虽然此番屯田不涉及到世家大族的土地,但是那些世家大族却想涉及这些无主的荒田,想从他们的
嘴里夺食,温文尔雅之人不是他们的对手。”说到这里,刘备看着司马懿道:“仲达先生啊,我想来想去,除了你司马仲达,没有一个人是这些世家大族的对手啊!”
既然刘备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司马懿知道自己不接受这个任务是不行了。刘备又道:“不过仲达先生可以放心,我让刘封全力协助先生做成这番大业。”刘备的话一出口,司马懿就知道刘备打的是什么算盘。刘备的两个妻室都在黄巾军的手里,别说他救不回妻室,就算是救回来了,他也是不会再要了。他还在袁尚手下做
臣子的时候就又娶了妻妾,并且有了一个儿子,取名刘禅。没有刘禅的时候,作为义子的刘封自然是炙手可热,可是如今有了刘禅,刘封就显得有些多余了,不仅多余,还成了刘备的一块心病。刘禅今年才三岁,一旦他这个做父
亲的有个三长两短,刘禅如何是刘封的对手
所以,刘备就让刘封跟着司马懿去屯田。刘备相信,在屯田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世家大族站出来反对,那就让刘封是收拾他们。当屯田完成之日,刘封必然也被整个河北的世家大族所仇视,就算自己有个三长两短
,刘封想谋
第0406章 孙朗打虎(上)
就在黄巾军、曹操和刘备都在费尽心机的屯田的时候,孙权在建业也没有闲着。他在给周瑜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之后,也开始整顿江东的内政了。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剿灭
黄巾贼寇,以洗被贾诩逼迫签订城下之盟的耻辱。
孙权在江东没有施行屯田,这是从他哥哥那一代就开始的,如果没有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他孙权是不可能坐稳江东的。但是因为纵容世家大族在江东胡作非为,官吏贪墨无度,导致江东民生凋敝,屡屡有百姓暴乱。孙权不敢独自开罪世家大族,那就只能拿贪官污吏开刀了。当然,孙权能
够坐稳江东,那也不是泛泛之辈,是有着相当深沉的政治谋略的。江东的派系大概分为三派:第一派是元老派。这一派主要是自己的父亲留下的将佐,以韩当为首,再加一个朱治。此时程普和黄盖都已经病故。这一派的势力在江东中的
力量虽然不强,但是在江东军中的号召力却十分的大;第二派是将军派。这一派的势力在江东军中是十分的大的,比如周瑜、张昭、鲁肃、太史慈、周泰、蒋钦,他们都是孙策的旧将。这一派在江东军中势力是最大的,这也
是孙权为什么一定要周瑜死的原因所在。孙权之所以让鲁肃接替周瑜,就是为了笼络将军派。
周瑜不死,鲁肃不可能当上大都督,鲁肃只要当上了大都督,他就不可能将自己和孙权之间的秘密公诸于众。第三派就是孙权自己的力量,其中的人物有阚泽、严峻、薛综、程秉、朱桓、陆绩、张温、凌统、吴粲、陆逊、徐盛、潘璋、丁奉、陈武、董袭。这些人既有寻常的百姓
,也就江东的世家大族,这也是孙权为什么会纵容世家大族在江东胡作非为的原因。
现在孙权要收拾他们了,但是他却不能自己动手,如果自己动手,那就容易将事情置于没有转圜的余地的境地上,等于是开罪了自己的势力。原本孙权是想让孙瑜去完成这件事的,但是转念一想不行,孙瑜在军中已经有些威望了,再让他做成了这件事,世家大族也会因为忌惮而依附于他,那不是等于去了一个
周瑜,又来了一个孙瑜吗孙权想来想去,权衡再三,他想到了自己的兄弟孙朗,他决定让孙朗去完成这件事,就算孙朗形成了势力,还有孙瑜可以对他形成牵制。
为了能够让孙朗顺利的完成“打虎”大业,孙权首先给孙朗配属了僚属,贾华、宋谦,并给了他五百甲士,听后调用。没有甲士,没有人会将孙朗看在眼里。从此在江东的政治版图中出现了第四派,那便是公子派。孙权命令公子孙朗坐镇吴郡,名为护卫建业,其真实目的就一个,首先拿吴郡的骄兵悍将世家大族开刀。吴郡离
建业不远,就算发生了什么事变,孙权有能力立刻调兵剿灭。无论是元老旧将,还是世家大族,他们在各地的发展似乎有些超出了孙权的掌控,这些权贵无论是在建业,还是在吴郡、会稽,或者是庐江、江夏、柴桑与荆南四郡,都无法无天,欺男霸女,贪脏枉法,民怨较大。他们不仅大肆的兼并百姓的土地,还拉帮结伙,集体贪污公款,到处游玩。比如潘璋,本性奢侈,服饰用物常常超过他应有的标准。他手下有些很富有,他就杀掉这些手下,夺其钱财。有人向孙权禀报,孙权念其功劳,从
第0407章 孙朗打虎(下)
潘璋虽然是员武将,手里也有兵权,但是真要他对孙权的亲弟弟动手他还真的不敢。还没等鼻青脸肿的潘璋爬起来,就被贾华、宋谦拖到了门外,强行架起来,在门外站
着。
潘璋哪里想得到孙朗敢对自己下如此重手,想破口大骂,只见孙朗提刀指着自己道:“没有本将军的号令,谁敢乱动,斩首示众,祸连满门!”
潘璋和在场的所有人一听这话,立刻就蔫了。
孙朗看着坐在地上的潘璋,冷冷的道:“将潘璋押进大牢,听候发落!”
贾华和宋谦顺利的将潘璋押走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孙朗初战告捷。
接下来,孙朗的目标就指向了吴郡世家大族陆家和顾家了。顾家和陆家在吴郡的势力,那比起潘璋而言是要大得多的,他们两家所占有的土地总数是吴郡土地总数的八成还要多,财货之丰茂自不用说,最主要的是他们两家都还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