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黄巾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皿

    第一次看到了赵弘以这种眼神看着自己,也不禁有些惶恐。

    他知道,此时的赵弘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渠帅赵弘,而是离帝位只有只差一步的长安王了。

    贾诩跪在赵弘的面前道:“请大王治微臣驭下不严之罪。”

    “只是驭下不严吗”赵弘冷冷的道。

    贾诩道:“只是驭下不严。”

    赵弘道:“你没有向吕王妃泄露军机大事吗”

    “回禀大王,”贾诩不卑不亢的道:“微臣再是糊涂,也断然不敢将军机大事泄露半分。”

    赵弘问道:“那你准备怎么办”

    贾诩道:“微臣明日便彻查此事,是谁将军情泄露出去的,微臣一旦知晓,严惩不贷。另外,微臣将相府中所有的官吏全部撤换,以保证日后再不会有类似之事发生。”

    赵弘微微点了点头道:“也不会全部撤换,动静太大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微臣遵命!”

    赵弘道:“那请丞相先回去休息吧。”

    贾诩恭恭敬敬的道:“微臣告退。”

    仅仅过了三天,贾诩便将当初泄露消息的十一个人人全部抓获,然后向赵弘请示如何处理。赵弘道:“文和先生,你说如何处理便如何处理。”

    “微臣之意,全部斩首不留!”

    “不,不能乱杀人了。”

    贾诩立刻高呼:“大王英明仁慈,此乃天下苍生之福也!”

    “那先生准备如何处置他们”

    “全部发配入屯田所。”

    赵弘道:“不仅发配他们,还得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被发配的,以儆效尤!”

    “微臣遵命!”说罢,贾诩从怀中取出一封书简道:“泄露的源头在微臣这里,不处置微臣,不足以服众,请大王免除微臣的丞相之职。”

    赵弘看着贾诩,沉默良久,他不知道贾诩这是什么意思,发配他贾诩这是在和自己软对抗吗

    贾诩猜透了赵弘的心思,道:“禀报大王,行法跪在公平,如果不处置微臣,实难服众啊。”

    赵弘听了这话,依旧没无表情,其实他的心里已然释怀了,于是道:“既然这样,那就免了你的丞相之职务,贬兵部尚书,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国务军马。”

    贾诩听了‘兵部尚书’四个字一愣,问道:“敢问大王,这‘兵部尚书’是个什么官职”赵弘道:“兵部尚书是我新设的一个官职,主要掌管武将的选用奖惩及兵籍、军械、粮草、军令和换防等。放在汉朝,差不多就是大司马。这个职务的下面还会设置几个兵

    部侍郎,每个侍郎分别官吏一个事情。”

    贾诩听了赵弘的话,立刻想到了一个问题:“大王这是要改革官制,看来这个丞相我从今往后还是不要做的为好了。”当冬日里的第一缕阳光射透云层,落在地面积雪上的时候,一支雄壮矫健的骑兵,总数约莫在三百人上下,为首的一将四十出头,身着棉甲,头上过了一条黄巾,手提一

    杆大刀,踏着积雪,风驰电掣一般的往冀县县城方向而去。

    &nb




第0417章 杨铭审案
    赵政这是第一次受到百姓的膜拜,也是他第一次品尝到了权利和声望带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他将那客栈老板和店小二扶起来后,又说了一些勉励他们好生的开店等一类的官场上的套话以后,便在杨铭的催促下——当然,杨铭不可能明着催促,只说时候不早了,还有许多的大事要做——离了客栈,在三百骑兵的护卫下,径直去了县

    衙。刚到县衙门口,几个衙役慌慌张张的从里面跑了出来,一把跪在赵政、杨铭和陈到的面前,那日里刁难赵政的衙役道:“三位大人,不好了,不好了,我……我家大人他悬

    梁自尽了!”

    “什么!”赵政首先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昨天还和自己说了话的刘典,今天一早就没了。杨铭反而显得十分的平静,仿佛事情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一般。其实这也不奇怪,杨铭跟着赵弘已然是经历了无数的腥风血雨,对他而言,死一两个人真的不算什么。再者,对于刘典的死他是有心里准备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杨铭不相信刘典一个小小的知县,有胆量敢对他这个黄巾军的太傅下毒手。他刘典不顾及自己的性命,他还

    不顾及自己家人的性命吗这后面一定还有人,如今这个刘典自尽了,那就越发的说明他后面的这个人还是个厉害的狠角色。赵政、杨铭和陈到在那衙役的引领下,在刘典的卧室里的床榻上见到刘典的尸体的,刘典已经被人从房梁上放了下来。黄巾军中有规矩,任何地方官吏不得在家乡为官,

    并且除了妻妾,不能有任何家眷陪同。杨铭赵政没有在刘典的卧室中看见刘典的妻妾,那就说明他没有带着妻妾赴任。杨铭径直走到刘典的尸身旁,见他的眼睛微微闭着,嘴唇微微张开,像要说什么话,却来不及说。杨铭又用手去扣开了刘典的嘴巴,然后问那衙役道:“这刘典的妻子不在

    冀县吗”

    那衙役答道:“回禀大人,不在。”

    杨铭又问道:“是谁发现刘知县悬梁自尽的”

    那衙役道:“回禀大人,是府里的一个丫鬟。”

    “丫鬟人呢”杨铭问道。

    那衙役道:“将那丫鬟带上来。”

    不一会儿,另两名衙役带着一个丫鬟进来。

    杨铭看那丫鬟约莫十五六岁的样子,低着头,一副怯生生的样子。

    杨铭对那丫鬟道:“抬起头来说话。”

    那丫鬟微微抬头,一双眼睛却不敢去看杨铭。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你们的知县大人悬梁自尽的”杨铭问那丫鬟。

    “回禀大人,”丫鬟又低下了头去,答道:“今日一早……”

    “本官要你抬起头来说话。”杨铭低声断喝。

    那丫鬟微微的抬起头来,接着道:“今日一早,奴婢来唤老爷起身……”

    杨铭不待那丫鬟回答完毕又问道:“每天早上都是你唤你们的老爷起身吗”

    “回禀大人,是的。”那丫鬟答道。

    杨铭看着那丫鬟的双眼问道:“为什么你家老爷每天早上要你来唤他”

    “奴婢是夫人的贴身侍女,所以……”

    “你昨天见你家老爷有什么异常的模样吗”杨铭又不待她回答完了方才一个问题,又问了下一个问题。

    “回禀大人,昨天晚上……”那婢女瞟了一眼那衙役:“昨晚上老爷没有什么异常的模样。”

    杨铭之所以让这个婢女抬起头来说话,就是为了捕捉到他脸上细微的变化。当那个婢女回答了自己的问题以后,杨铭又问那衙役:“你叫什么名字”

    那衙役拱手答道:“回禀老爷,小人姓郝,名叫郝老大。”

    “你是哪里人啊”杨铭问道。

    郝老大回答



第0418章 赵弘请贾诩
    郝老大等三名衙役和婢女小娥被押下去以后,杨铭对陈到:“陈太守,今天晚上,冀县县衙大牢由你的兵士接管。”

    陈到问道:“大人觉得会有人去杀他们”

    “我只是有这么想法,到底行不行,还不知道。”杨铭对陈到道:“陈太守,你让你的人盯紧一点,别让真正幕后凶手钻了空子。”

    陈到想了想道:“太傅大人,你这活下官不敢接啊。”

    杨铭知道陈到是什么意思,道:“陈太守啊,我和殿下在这冀县人生地不熟的,能调得动的人马也只有你陈太守了。”

    陈到道:“太傅大人,如果他们真有个三长两短,您老别以为是我动的什么手脚。”

    杨铭笑眯眯的问道:“陈太守啊,你觉得这事和你还拖得开干系吗”

    陈到一听杨铭的话,立时就知道了事情的严重,额头上都沁除了汗水。

    杨铭又补充一句:“饮食一定要主意,防着有人下毒。”

    长安城中,赵弘正在油灯之下阅读着诸葛亮从成都以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书信。

    大王明鉴:

    今接大王令旨,封存鱼鳞册,大王拳拳爱民之心,天日可表。然为黄巾之大业谋划,臣亮窃以为不可。如今我黄巾义军虽有精兵百万,但东面有刘备、曹操和孙权三路贼兵,时时筹谋联兵进犯;西面有鲜卑小丑,游走边塞,常怀觊觎;南面仇敌孟获,厉兵秣马,时思报复

    。天下之势属谁,尚未知也。大王此时封存鱼鳞册,虽为清查田亩人丁,乃是谋万世之举,但我黄巾义军也必然因此而军心动摇以致不战自乱。

    为今之计,当时与民休息,三年之后,必然兵精而粮足,而后出师东征,扫定奸凶,还民以太平。

    臣虽远在成都,奉表涕零,不知所言。赵弘看了诸葛亮的书信,不由得不陷入沉思。诸葛亮说得十分的有道理,对于封存鱼鳞册的后果他也是知道的,如果真的查到了马超、赵云、黄忠、徐晃、甘宁、魏延,这些大将真的有私藏土地的行为,你是处理还是不处理不处理吧,那就等于是纵容;处理怎么处理坐牢还是杀头处理一个那就等于捅了马蜂窝,会有什么后果,

    那是谁也无法把握的了。可问题是,他赵弘已经下达了封存鱼鳞册的令旨,现在收回来,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练吗最重要的是,如果真有人私藏了土地,而自己又收回了封存鱼鳞册的令旨,那

    不是等于给这些人打气了吗

    “哎——”赵弘谈了一口气:“我应该再考虑考虑,再等等的,再等等的……怎么办呢”谁都知道,天下是没有后悔药吃的。

    “来人!”赵弘走到书房门前,呼吸了一口冬夜的冷空气,仿佛冻入了心肺一般。

    一个护卫道:“属下在,大王有何吩咐”

    赵弘想了想道:“派个人,去将文和先生请来。”贾诩和法正,赵弘更信任贾诩。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贾诩匆匆忙忙的进了长安王府,到了赵弘的书房前,轻声道:“微臣贾诩,拜见大王。”

    赵弘赶忙打开房门迎了出来:“如果不是有要事,我也不敢夤夜劳动文和先生啊。”

    贾诩道:“微臣是大王的属下,大王有召,微臣应当随时听召。”



第0419章 猪养肥了,只怕杀不动!
    贾诩道:“大王,还有一事请大王立刻降下令旨以阻止。”

    “请先生指教。”赵弘道。

    贾诩道:“立刻让善登先生将冀县之事结案,不要再深究。”赵弘当然明白贾诩的意思,冀县属于凉州境内,如果冀县真的出现了私占土地之事,那多半是凉州的世家大族所谓,而凉州最大的世家大族就是马家,如果这件案子真的

    牵连到了马家,那结果有可能是灾难性的。赵弘沉吟良久道:“文和先生,那就烦劳你往冀县走一遭,你去将这个案子结了吧。”

    贾诩道:“微臣遵命。”赵弘之所以让贾诩去结这个案子,目的就是不结案。说破天了,贾诩不过是个丞相,现在还只是兵部尚书。诸葛亮和贾诩考虑的是十分有道理,如果真的是黄巾军中文臣

    武将在私占土地,现在去封存鱼鳞册,清查田土,那就真的是逼着他们造反了,那黄巾军的大业,恐怕就得重蹈太平天国的覆辙了。

    当然,在这个时代只有赵弘一人知道太平天国天京事变的典故。

    贾诩走后,赵弘也出了书房,到了他平日里召见文臣武将的大殿东边的暖阁之中,他准备在哪里洗个澡,然后看会儿书,今天晚上就在哪儿睡下了。孟寒潇在前面提着灯笼给赵弘引路;断肆抱着断刀在后面护卫。在路上赵弘想起了方才让贾诩去冀县结案的事,他越想越觉得憋屈。孙权在江东打虎他已经从于氐根的内

    卫处得知了这个消息,可是他黄巾军的大王,却不敢彻查一件因为私占土地而牵连出官员被杀的案件,看来自己是越来越怂了。其实啊,人就是这样,当你的事业很小,或者是才刚刚起步的时候,你会没有任何顾及,一往无前冲锋,可是当有了成就之后,特别是有了比较大的成就之后,就会变的

    畏首畏尾。赵弘到了东暖阁,东暖阁的一间偏阁的四个角上都放着一盆炭火,将个偏阁烘得温暖如春。几个小太监正将几大海盆热水注入一个木桶之中,满屋里湿热蒸汽弥漫,笼得

    灯烛都不甚光明,面对面了也难分不清人来。赵弘在两个老太监的侍候下,脱得精光,缓缓的走进了澡桶,对两个太监道:“你们出去吧,让我好好的泡一泡。”

    一个太监扯着鸭公一般的喉咙道:“大王,您老不能一个人在这儿洗澡,就让老奴给您老搓搓背吧。”

    赵弘知道,这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但他现在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的想一些问题,道:“你们将四盆炭火都搬走,我不会有事的。”另一个太监道:“大王,就算炭火都搬走了,小人们也不敢走啊,您老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老奴虽然每个后人,可是老奴还有亲人啊,那老奴亲人们的身家性命都只怕是保

    不住了。”说着,两个老太监都落下了泪水了。

    “好了好了!”赵弘有些不耐烦了:“搓吧搓吧。”赵弘趴在桶沿上,两个老太监一个给他搓背,一个给他捏手。赵弘独自陷入了沉思:从古至今,所有的王朝更迭,无不是因为世家大族贪赃枉法,或者鱼肉百姓,导致起义遍地,比如汉朝、唐朝、明朝;或者是暗中积蓄力量,一旦有机可乘,就突然出手,谋朝篡位,最最典型的莫过于如今在给刘备做着军师的司马懿。寻常的百姓只要有

    口饭吃,就算杀人不犯法,他们也只会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过日子,绝不会搅扰得天下打乱。赵弘要清查土地人

    口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在黄巾军中再出现世家大族。这一回冀县的案子,虽然现在只死了一个知县,牵连了三个衙役和一个婢女,但是赵弘可以确信

    ,再查下去,一定会查出大人物来,不然谁敢下这样的黑手

    可是,如果真的像贾诩说的那样



第0420章 下定决心
    赵弘突然一丝不挂的从澡桶中站了起来,只吓的两个样貌甜美,身材曼妙的侍女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赵弘走出澡桶,哈哈大笑的看着坐在地上的两个侍女,道:“你们

    两个,自己爬到床上去等老子!”

    后面的内容少儿不宜,详细描写网站不让发,故而省略三千字……
1...9495969798...2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