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相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北境

    人家的意思很明确了:你乖乖离开,这事就算了。如果不肯,就休怪老僧不客气了。

    见李响迟迟不语,老僧有些不耐烦了,声音严厉起来:“怎么,施主想试试老衲的耐心吗”

    “不、不,大师误会了。”李响连忙陪笑道:“其实,我来千佛寺并无歹意,只是想找一样东西。”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天舆传承
    走进去五六米,李响能明显的感觉到有一个倾斜向下的角度。

    走了十多分钟,李响终于到了山洞的底部,周围也是漆黑一片。

    李响释放出神识,一股奇异的波动,出现在神识感知之中,顿时引起了李响的注意。

    这股波动是从右侧传递过来的,李响转身朝着波动传递过来的方向走去。

    右侧出现了一个通道,并不是很宽敞。通道很长,越往里走,就越显得拥挤。

    走了将近三十米的样子,就走到了通道的尽头。

    波动还在继续,但是这里却没有路了,李响陷入了沉思之中。

    波动的方向就是正前方,但是正前方却没有路,这就不对劲了。

    突然之间,诡异的波动浓厚起来。

    李响一怔,喃喃道:“难道是灵器……”

    没有任何的犹豫,李响直接朝着正前方继续前进,就在他要撞上这岩壁的时候,整个人就没入到了岩壁之中。

    下一秒,李响出现在了一个石室内。

    石室很大,顶上散布着能够发光的萤石。

    石室内,有着一座方形祭台,祭台上耸立着三根石柱。

    最让李响惊奇的是,祭台前面,趴着七个人,七个死人。

    七个人都以一种固定的姿势趴着,这种姿势便是——五体投地!

    李响脑中思索了片刻,迈开步子,朝着前面祭台走去。

    进入石室的时候,李响就用神识探测了一番,没有察觉到危险。之前吸引自己的那股特殊波动,随着自己进入到石室内,也消失了。

    石室内给李响一种十分特殊的感觉,从进来的时候,这种感觉就存在着。越是靠近祭台,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似乎脑海中一直有个声音在呼唤自己。

    李响心中暗自警惕,走到了祭台前面,也就是七个五体投地死者的前面。

    走到这里的时候,李响脑海中的那股念头也更加的强烈了。

    “这祭台有古怪。”李响心中暗道。

    祭台上面的三根石柱并不是很高,视线平视过去,刚好可以看清楚石柱上面的东西。

    最左边的是一枚手镯,手镯是玉质的,手镯上散发出淡淡的灵场波动,这是一件法宝。

    右边的石柱上空荡荡的,什么东西也没有,中间的石柱上摆放着一本古籍。

    三根石柱,一个是空的,一个是一枚手镯,还有一个是一本古籍……李响的神识锁定在古籍上。

    忽然,李响感觉到自己的神识被什么东西吞噬着,就好像水流冲入了一个无底洞中。

    就在李响试图收回神识的时候,一个虚幻的身影,缓缓的凝聚起来。

    须臾,凝聚的身影清晰起来。

    是一个老者,眯着眼睛,看着李响。

    一人一影,就这样的对视着。

    “不错!不错!”老者忽然说话了。

    “你是谁”李响已经暗中调动了体内的灵力,以不变应万变。

    “小家伙还挺警惕。”老者笑了笑,脸上一副很满意的表情。

    “你到底是谁”李响再次询问。

    “老夫乃刘基。”老者面带一笑,看着李响,淡淡的说道。

    “刘基!”

    听到这个名字李响心中万分震惊。

    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接受传承
    书中第三句:“中中无直传天下,却是春禾换日头。”指出了吕不韦,点明了秦统天下。

    而第五句“卯坐金头带直刀”正是繁体的“刘”字,刘邦的刘。

    汉朝建立四百年,至东汉末年,诸葛亮出山,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传世预言:《马前课》,共十四卦,每卦讲述一个朝代。

    对于清朝的预言是《马前课》的第九卦:“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若宾”。

    水月有主为清字,古月为胡字,胡人为君,满人入侵。“统”指“宣统”,“十传绝统”是指清朝从顺治入关称帝到宣统共经历十个皇帝。

    伟大的预言天舆一直不绝!

    在唐朝,李淳风和袁天罡将未来推算到了两千年后,预言以谶、颂和图记录,共六十象:“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这部预言也就因此称为《推背图》。

    《推背图》第三十四象谶语:“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又有颂诗说:“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精确无比地预言了太平天国从兴到亡的历史。

    北宋真宗四年,诞生了伟大的易学家邵雍,他以十首诗预言了身后直至今天的历史大事,总名《梅花诗》。

    对于宋朝的灭亡,《梅花诗》中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来预言。

    其中“山河虽好非完璧”指北宋割让燕云十六州,“黄金”者,定都黄龙府的大金是也。

    “三百年来终一日”指北宋共享国祚300多年,“长天碧水叹弥弥”是指宋朝悲壮的崖山海战。

    明朝时又出现了大谋士刘伯温,因为一个烧饼,君臣彼此问答,一直讲到今天历史上将要发生的大事,这就是《烧饼歌》。

    一个个精准的预言犹如历史剧本,这种预言天舆的现象是风水界中的谜,它是如何出现、怎样传承的,在整个风水界中,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根本没有任何的踪迹可寻。

    “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诸葛亮的《马前课》,袁天罡的《推背图》,邵雍的《梅花诗》,刘伯温的《烧饼歌》,此乃风水界的五大预言天舆传承神人。”

    “小家伙挺不错。”刘伯温的身影淡淡的一笑。

    “晚辈李响,见过前辈。”李响恭敬地行了一个风水古礼。

    “不必多礼,这不过是我三魂七魄中的一残魄而已,所能存留在阳间的时间不多了。等待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一个适合的人。”刘伯温注视着李响,“小家伙,你能到此地,便是机缘,这里是我所立的传承之地。”

    李响想说什么,刘伯温做了一个制止的动作:“我知道,你此刻心中有着无数的疑问,你也不用询问,我会将这一切都告诉你。”

    “炎黄一族,立于华夏大地,数千年前就存在,上古时代至今,有着三大守护,守护着华夏大地,我们天舆传承就是其中之一。”

    “这三大守护分别华夏十大风水家族,天舆传承和昆仑传承。十大风水家族以战斗力著称,天舆传承是以堪舆预测著称,而昆仑是以医护著称。”

    “自炎黄之后,三大守护一直存在,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华夏十大风水家族出现出了衰退之势,天舆传承也出现了断层,昆仑传承则是消失……”

    “前辈,华夏十大风水家族我知道,天舆传承我也听说过,至于这昆仑传承……”李响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又到阴间
    “抱元归一,空明洞心,无思无念……”

    由于有修炼的基础,李响很快就进入到了一种空明的境界,感知一瞬间就变得万分敏感起来了。

    刘伯温双手一挥,一股庞大的生机,凭空而起,直接笼罩住李响。

    几乎是在同一瞬间,祭台上面的三根石柱,也瞬间爆发出耀眼的光芒。

    空着的石柱是红色光芒,放着玉镯的石柱是绿色光芒,放着古籍的石柱是金色光芒。

    三种光芒形成一个彩色的蚕茧将李响包裹,一股庞大的信息,直接灌注到李响的脑海中。

    就像是用气球在向自己的脑袋中打气,李响顿时就有一种脑胀的感觉。

    对此李响早已有所准备,并没有惊慌。不过接下来,李响就有点心乱了,因为十秒之后的信息变得更加的庞大。

    一股剧痛,从脑海传遍全身,自己的脑袋就好像要爆炸了一样。这并不是错觉,这是自己的灵海一时间接受不了这么大的信息量。

    如果不是自己庞大的神识支撑着,换做一个普通人,突然间接受这么大的信息量,将会直接神魂溃散而亡。

    “固元守一!”刘伯温低沉的喝斥了一声,双手再次动作起来。

    就见悬浮在半空的刘伯温右手一挥,瞬间结印出一个印记,另一只手摆出一个古怪的手势。

    印记直接飞向李响,然后融入李响的体内,李响那皱着的眉头顿时舒缓了一些。

    紧接着,从刘伯温手中一个又一个的印记浮现出来,然后接连没入李响体内。

    刘伯温的身影渐渐的黯淡下来。

    当最后一个印记融入李响体内,刘伯温的身影已经模糊不清了,就好像是一道青烟,似乎一阵风,一口气就能够吹散。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李响依旧笼罩在三色光芒之中。

    刘伯温模糊的身影,脸上似乎露出了一股欣慰的表情,最终模糊的身影化为一股青烟,消散在空中。

    对于这一切,李响毫无知觉,直到三色光芒黯淡消失。

    睁开双眼,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李响心神到了一种明悟的境界,暗道:“箴堒堪舆、道九极穷……原来,天舆之术的精髓是这样……”

    接受了天舆传承,李响顿时明白了许多东西。

    天舆传承以堪舆预测为主,讲究的是算天机。接受了传承,就像是吃饱了饭,还得靠自己慢慢的消化。

    李响还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天舆传承的堪舆之术是以消耗自身气运来进行堪舆的。严重的,甚至会以寿命为代价。

    所以,若非万不得已,不可轻易施展天舆之术。

    “前辈,多谢了。”李响发自内心的自语一声,随后看向石柱上的两样东西。

    玉手镯是灵器,上品灵器。

    风水界中,法器最次,法宝其次,灵器最佳。

    接受了天舆传承之后,让理想知道这手镯是一件防御型灵器,能够静心养神,能够防御神识攻击。

    至于古籍,是天舆传承一脉的至宝。

    风水界历史上的五位神人,都是施展过大预言术的人,不过他们都没有消耗多少自身的气运,全都是因为这古籍。

    这本古籍就是传说中的气运书,能够聚集天地气运,为天舆传人护道的好东西。

    气运书原本在刘伯温使用之后,所剩下的气运就不多了,不过经过千年的积累,气运也恢复了大半,能够支撑李响施展一次大预言术。

    将玉手镯和气运书收入紫金红葫芦中,李响知道这个天舆传承之地很快就会消失了。

    转身走到岩壁面前,李响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摆渡人
    就在这时,李响忽然神色一怔,赶紧找到了一个地势低洼的地方,将自身隐藏好。

    “如此浓厚的阴煞之气,难道是有鬼物出现”李响心中暗道,就在刚才,一股十分浓厚的阴煞之气,出现在自己的感知中。

    很快,李响就听到了一阵脚步声,十分整齐的脚步声,甚至连地面都能够感受到轻微的震颤。

    一股迷雾,慢慢的飘移过来。在这迷雾之中,有着无数模糊的身影。

    李响知道这是什么——阴兵过路!

    传说阴兵过路就是阎王在阳间巡逻,所以引一队阴兵开道,活人如果看到阴兵的话,最好趴在地上,切记不可抬头看,或者回头看,头不可高于肩部,就算想看,也只能用眼角余光。

    如若不然,会被阴兵吹熄了肩头的阳火,日后必定会大病一场,严重者甚至会因此而丧命。

    如果是阴间的阴兵过路,就更加的凶险了,因为阴间的阴兵就像是阳间的军队,是有番号的。说白了就是正规军,战斗力十分强悍。

    “居然有上百阴兵!”李响眯着眼睛,看着越来越近的队伍。

    李响尽量的将自己隐匿起来,不出意外的话,按照阴兵所走的路线,并不会发现自己。

    很快,李响就能够看清楚这些身影了。

    确实是一支阴兵部队,踏着整齐的步伐,有条不絮的前进着。

    “居然由阴将带队,看来这些都不是普通的阴兵,他们要去干什么”李响心中颇为好奇。

    看着阴兵的队伍经过了自己,再与自己拉开一段距离后,李响缓缓的站起身来,长长的吁了口气。

    “要不要跟上去看看”李响心中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念头,“出动了精英阴兵,还有阴将带队,而且还是朝着阴间中心地带前进,绝对不是小事。”

    李响心中犹豫着。

    算了,阴间的事情,不是阳间人能够参与的,还是不要自找麻烦。
1...301302303304305...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