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比萨饼
“当然是好主意!”熊文灿也能听得懂,洋洋得意地道。
“可是为什么他们不实行呢”孙承宗反问道。
“因为他们是清流!”熊文灿嘿然道,然后他说道:“稚绳公,你可知我在粤督任上,一年藩库有多少银子收入吗”
“多少!”孙承宗忙问道。
熊文灿说了一个数字,让见惯大钱的孙承宗都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老熊治粤省,对内是开垦荒地、开掘矿产和发展丝绸业、手工业,对外贸易,所获甚丰。
“藩库有两本账,一本是拿给朝廷看的,另一本是我自用的。”熊文灿告诉孙承宗道。
“我是浊流,我不能上交朝廷,否则清流就会咬死我去!”熊文灿木然地道。
清流拿不来银子给朝廷,而浊流却不敢交银子给朝廷。
好一个清流,自己干不了,还不让别人干。
这是一个起源,以后还有得崇祯乐的,等到他穷途末路之时,他放下了皇帝的尊严与面子,向皇亲国戚和大臣们求捐钱以便发军饷,那帮家伙却装疯卖傻,一是舍不得,二来真的捐了,清流会说:“哎,别人都没钱,你这家伙贪污这么多钱!”
得,谁敢捐钱哪。
“东林党害人不浅!”孙承宗愤怒地道。
熊文灿失笑道:“当年稚绳公说的可是东林党的好哟!”
孙承宗脸皮够厚,反驳道:“你这个贪官,足够抄家十次了!”
两人哈哈大笑!
笑尽了官宦之路的辛酸,多少烟云事,尽付一笑中!
第589节 老熊任总督(一)
载着熊文灿的巡航舰靠港,慢慢地停上了码头。
码头上站了不少校级军官还有穿着中山装的文官-----按颜大少的想法,中山装其实是一种便装,军民皆可穿上,却变成了东南府文官的官衣,其他老百姓是不能穿的!
身穿少将军装的甘辉手一挥,军乐队马上高奏起“迎宾曲”!
穿着一身无军衔标志东南军军装的熊文灿已经站在露天甲板上,他满面笑容,如同东南亚的太阳般灿烂!
欣然地看着金山港景象,那是欣欣向荣,人、货往来众多,港口依旧在不停地延伸,工地、脚手架、工人在忙碌着。
往后几年,就是俺的地盘,要让其他人看看,前大明官员不逊色于其他东南府的高官!
放下跳板,熊文灿稳稳地从军舰的露天甲板上踏足金山港的水泥地,甘辉抢前三步,啪的一声立正,向熊文灿行了一个军礼!
而熊文灿也还他一个军礼,然后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欢迎熊总督的到来!”甘辉由衷地道。
他对于熊文灿的到来持积极欢迎的态度,毕竟他是东南府总参谋部的副总参谋长,这个职位可比金山省总督有吸引力得多,而且他也得到吹风,回去将要高升,他可是归心如箭,想的是早点享受他的荣耀。
“感谢甘总督的贡献!”熊文灿深表谢意地道。
甘辉在金山省总督的任期不长,实际上主要工作是剿除土著,如今功成身退,回去旭日港述职。
两人共乘一辆马车,前往总督府。
金山城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蓬勃发展,富有活力,来来往往的人脚步匆匆,大家都在忙着赚钱。
虽说是个移民城市,但在甘辉手里,管理相当有力,至少不见到什么脏乱差。
两人闲聊,熊文灿向甘辉请教如何治理金山省。
“请甘参座不吝赐教!”熊文灿提前说着甘辉的职务道。
以前甘辉职务是副总参谋长,叫做甘副座,这一次回去旭日城将被扶正,叫做甘参座了。
“熊总督过谦了,大家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甘辉心中舒畅,又冲着熊大的面子,说出他的看法。
“金山省之所以得名,来自金子,如何把金子弄到财政府的金库里,是件头等大事!”甘辉是军人出身,很直截了当地道。
熊文灿的表情严肃起来,他知道金子的重要性,东南府太需要金山省的金子了,有了金子做预备金,就可以溢价发行纸币当钱,钱多是好事,钱多能办事,但纸币没有贵金属的支撑,很快就会沦为废纸。
东南府发行的纸币,从来都是真金白银为基础而发行的,确实可以兑换,譬如一个红毛番,他拥有纸币十万元,他老了,准备离开东南府回欧洲,那么他向东南府银行提出申请,要求兑换黄金,东南府银行是会换给他的!
其余子民,兑换金银也都行,不过必须经过批准,有合适的理由。
金山省出金,但金子在百姓手里,政府不能硬抢,只能想办法引诱百姓把金子交给政府。
这是对于总督的考验!
“第二件事就是移民,这是我东南府的大政方针,如何把民众吸引来金山省,让他们能够定居,并安居乐业,要看总督的能力。
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比不上金子和移民,这两桩事情
总督府位于金山城内光辉大道上,有一个巨大的广场,前临大街,背靠大海,地方广阔,呈一个巨大的圆形,其样式就象一块巨大的金币,没错,总督府建筑物的颜色就是土豪金!
这是经过执政官特批建造的,尤其是主门上的东南府星辰、大海和山峰大幅雕塑采用了黄金打造而成,金光辉煌,普通的总督可不敢这么嚣张。
毕竟金山省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可以自由地刨金,总督府当然得显示它的特色。
在总督府的大会议室里,由人事部副部长刘之凤的主持下,当着驻军高级军官和高级文官的面,甘辉和熊文灿完成了工作交结。
这是一个形式而已,熊文灿早先派出的小班子已经于一星期前进驻,办好了主要的交接内容。
ok!
仪式完成之后,老熊就是金山省的第二任总督了!
上任的第二天,老熊就推出了
第590节 老熊任总督(二)
严打!
依法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活动,包括刑事犯罪、欺行霸市等不法犯罪行为,连过马路不听指挥的,也给干了!
由于金山省是新区,难免有不周到的地方,而且金子多,让一些人心头活动,手里出力,干起坏事来。
譬如金矿地区的强买强卖、强占地盘什么的,甘辉任总督时做过镇压,但等他出外杀人放火时,对金矿地区的管制就松懈下来。
老熊自己亲自带头,公检法齐上阵,人手不够其他部门一起凑,连同当地驻军都出动,如风暴般地吹过了金山省,把一切犯罪分子一扫而空!
严打过后,当地人连口水都不敢往地上吐,过马路听指挥,象宝宝那么乖,可想而知这次严打的威力!
严打不杀人,除非是犯了死罪,即便如此,也押后不杀,再三复核,慎杀。
主要以劳动改造和判罚社会服务令为主。
劳动改造,那是重体力劳动,包括砂场、砖场、矿场、岛屿开发等等,一天做足十二小时的体力活,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极需要人力,严打中得到免费的劳动力,看谁撞到枪口上。
社会服务令:比方说往公共地上乱吐口水,以前顶多罚款,现在就要罚扫街道十小时,为之谓社会服务令。
那些不听指挥乱过马路的,得,在马路边打小旗子,以前是捉到新犯规的就可以解脱,现在起码得五个小时才能走!
公审大会开得轰轰烈烈的,街招贴到满街都是,社会风气为之大好!
谁都不傻,知道老熊正红着眼睛想找免费劳动力,谁也不想给他找到。
如此老熊声名四起,告他状的人,居然没有!
金山省确实乱,前任总督甘辉对于杀人更感兴趣,治理不够上心,老熊来这次严打,依法依规,又不乱杀人,别人找不到错处。
有了严打,法制跟上,金山省就有了合适的生活居住和工作环境,虽不至于路不拾遗,社会风气好转。
金山省找金子,老熊首先第一步就是不犯错,能够收金子的只有东南府官方的“东南银行”,他给东南银行痛快地批出地皮,对于其经营关怀备至,不过最主要的还是金子换土地。
一般地,新移民到来授地五十亩,实际上,最高可授到百亩土地,可由总督决定,这是给的政策!
因此老熊对那些淘金客说只要向政府上交金子,就按一百银元的金子被收购后(以纸币换金子),给多十亩地来算,最多给到一百亩,国人如此多授出十万亩地,就有了一百万银元的金子被回收!
金山省地域宽广,收上千万银元的金子不在话下,反正给出的土地同样要收租的(二十分之一的租),不怕土地有人要,最怕土地没人要。
给出土地,许多淘金客也在本地定居下来,从事开发。
之后,老熊进一步搞经济建设,金山省是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当地地形起伏和缓,雨量丰沛,多分头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达90%以上,非常落后。
岛的中间是山地,四周为平原。南部地势很低,成为大片湿地,当地的河流比较短小,总的来说,土地肥沃程度不足,比不上爪哇的火山土好。
但中国人从来不被困难压倒,老熊虽然六十多了,却不辞辛苦,四处规划!
他在河流两边发展种植业,种植稻米、玉米、木薯(当传进来之后,如今颜大少已经派人去找了)、黄瓜、南瓜,力促本岛主食副食不求外。
经济作物则以大规模种植胡椒为主,山坡高地种烟叶,沿海地区出口西米、椰子干、卡奇染料(cutch,自红树皮提取)及水产。
他的开发不是长官意志,而是尊重专业人员,找寻合适的地方进行耕种,同时注意保护森林,没有规划的就不开发。
再有进行金子、煤、铜、铁、硫、银、浮石、石灰石的开发。
老熊有一个有利之处,他自已灰常有钱,因此他往金山省投资了近半的家产----五百万银元!
这笔数额很巨大,变成了一座座的种植园和矿场。
没有足够的人
第591节 浊流比清流可爱
且说大明旧官熊文灿在东南府金山省做得有声有色,而在万里之外的大明,为了他,朝堂上闹成了一锅粥。
曾经被孙承宗讥笑过的刘宗周在金殿上,对熊文灿痛斥道:“……熊某身为朝廷重臣,却不思报国,不顾君恩,遇事而逃……”
他体形高瘦,却声音洪亮,中气充足,这一顿骂,足足有小半个时辰,说脏字也不带重复的,不愧是大明名臣!
最后他来结案陈词道:“当向天下发海捕文书,追捕犯官熊文灿归案,派人向东南府要人,如果他们不给,就宣布东南府为叛逆,褫夺东南侯的名份与爵位,封锁他们的贸易,派出兵船征伐他们!”
“如若不纳臣言,则天下罪人尽皆仿效,出声后往台湾一躲,更有甚者,到了东南府,改头换面,就成了富家翁,如此天理何在!”刘宗周言之凿凿地道。
哗啦一声,地上跪倒一大片的科道谏官,冲着龙椅一齐叩头道:“恳请陛下下旨严惩熊文灿!”
崇祯皇帝手搓脑门,一阵头痛!
刘宗周虽然讨嫌,却言之有理。
熊文灿死不足惜,可他逃掉了,崇祯皇帝的脸往哪搁!
问题是真要是依了刘老贼之言,那就跟东南府开战,打起来,等于大明单挑三大寇,这下齐活了,从北到南,大明遍地开花,都是敌人!
这些年来,崇祯皇帝发现自己给东南府颜大少封的侯爵爵位其实是低了,薄待颜大少了!
不说别的,单说漕运。
中原流寇四起,长江以北各处状况百出,京杭大运河的漕运经常被切断,例如之前黄台吉入寇,攻到通州,通州正是漕运的终点站,结果那里屯积的物资被搬运一空,停泊在那里的大量船只被毁。
但是北京不慌!
漕运主要运送南北货各种物资和部分粮食,如今大明南方的全部税收和部分粮食,实际上走的是海运!
每年南方户部收缴了税粮之后,就会雇佣东南舰队护航,直送到天津那里,从没出过错!
东南舰队很有职业道德,除了运输费,只收半成的“漂没”,再不多收,反正肯定按足量交货。
其实海运比漕运更合算,经济效益高,问题是“漂没”足令皇帝要吐血!
海上风浪莫测,更难估摸的是人心,你要是运十万两银子走海运,那些黑心的官员们敢百分百地漂没了这笔钱!
漕运也有漂没,可百分百的漂没则风险太大,毕竟大海茫茫,什么都好说,而大运河有底,可以找得到蛛丝马迹。
说起来大明官府心黑胜贼,而身为海贼的东南府却是正经无比地做生意!
崇祯皇帝这些年才渐渐明白过来这层道理。
他瞅了瞅那些激昂陈词的清流们,心中升起阵阵的厌烦!
他又有明悟:浊流好过清流啊,不象清流那样哪壶不开提哪壶!
象浊流官员们都是一言不发,他们对于皇帝顾忌的东西,从来都是聪明地绕开,当做没看到。
贵为皇帝,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浊流官员不揭人短,而清流官员,则专找痛处说个没完没了,却拿不出什么好主意去解决问题。
打,拿什么去打,那边暂署闽抚的福建布政使陈敏吾上奏说他是个文官,不会打仗!
而福建海防总兵则上奏说没有闽抚的指挥,出兵是名不正言不顺,无法打仗!
朝中浊流官员们聪明得很,坚决不肯出任闽抚。
至于清流,尽会跳脚,他们专职骂人,当然不会做闽抚,崇祯皇帝目光阴郁地看过他们,很有一种从他们当中挑一个出来任闽抚的冲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