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雄霸海外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比萨饼

    他们讲究享受,选用瘦羊肉、小牛肉、鹿肉、瘦牛肉和禽类进行加工,再用上了姜黄、肉桂、藏红花、苏马克粉和干薄荷碎、加上胡椒、肉豆蔻等香料/调味料来入味,佐以各种各样的水果,东南军官们吃得满嘴是油!

    莫卧儿帝国很大方,不仅华人军官有得吃,还把大量的肉食送到军舰上让士兵们享用,后来出访官兵们一致认为,环球远航中吃得最好的地区/国家正是莫卧儿帝国!

    临海的绿荫下、铺着精美地毯,凉风席席,内贾比与洪熙官各倚在厚实的背垫上,洪熙官早脱了军装,穿着一袭的莫卧儿宫廷贵族衣着。

    除他们之外,还有几名东南军的高级军官和他一样的衣着打扮,都成了华人版的三锅了。

    陪客不少,都是地方官和当地富商大贾,大家同坐在地毯上用餐,这是波斯式的吃饭方式。

    “我的朋友,我真舍不得离开你们!”洪熙官真诚地道。

    好吃好住,有上等礼物消受,还有美女秀色可餐,洪熙官真有种乐不思蜀的感觉。

    来到三锅的家,怎么少得了歌舞,须知三锅是一言不合就跳2舞的!

    &n




第606节 洪熙官的报告
    华人商品如潮水般地涌向外国,在许多方面都是华人胜出,但如果比语言种类多和复杂程度,华人在这方面绝对会被三锅完爆。

    说起语言,中国虽然有多个民族语言,由于汉民族占绝大多数,官方语言为汉语。

    哪怕发音不同,写的字却是一样的。

    甚至东南府推行简体字,大明使用繁体字,但识字华人对于简繁体都能无师自通,东南府人到大明去能够看得懂繁体,而明人到东南府也清楚简体汉字是什么,毫无不便。

    现在莫卧尔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在北方民间主要用乌尔都语,而在南方民间则用印地语,单是印地语则有五大方言,包括西部印地语、东部印地语、比哈尔语、拉贾斯坦语和山地印地语,而且每种大方言里又各个若干小方言。

    不仅如此,主要语言达罗毗荼语系有五种语言:

    分别是马拉雅拉姆语、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坎纳达语、孔卡尼语。

    印度-雅利安语系十种语言:

    分别是马拉地语、乌尔都语、古吉拉特语、奥里亚语、旁遮普语、阿萨姆语、克什米尔语、信德语、尼泊尔语、梵文。

    ……

    其语言多如牛毛,很小的语种超过上千种,道理非常简单,三锅家太容易进入了,乃四战之地。

    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接着公元前600年到前200年波斯与马其顿入侵,来干过一轮三锅;

    从前2世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又把三锅轮了一遍,塞人的侵略尤其广泛,他们在整个西印度建立了许多公国。

    大月氏人成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们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这个国家被列举为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国(罗马帝国、安息、贵霜帝国和汉朝)之一。,

    公元700年前后从中亚侵入印度的嚈哒人(白匈奴)将三锅给操翻在地;

    然后是突厥人杀到,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却是绿教,与本地流行的婆罗门教截然不同。

    三锅家生活悲催,整个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被外族轮流凌辱的历史,不断地外来冲击带来了无数的宗教、民族、种姓、地区等种种对立,语言众多在所难免,属于那种一哄而起就跳舞、一言不合搞开挂、一塌糊涂很混乱的国度。

    开挂----洪熙官亲眼看到三锅们表演敬神仪式,他们用尖刺穿过两腮,不流血,不叫痛,面色自如!

    他们的语言多到东南府语言大师洪熙官都要逃跑,须知洪熙官有语言天赋,在三锅家只学了二种语言:波斯语和印地语,其它的语言再不敢奉陪。

    太多了,学下去要发疯的。

    洪熙官只在莫卧儿帝国的海港城市打转,却能管中窥豹,认为莫卧儿帝国只是名义上的共主,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帝国内部土邦林立,竟有数百个之多,彼此间语言不通,自立关税和军队,分裂割据!

    领导阶级除了皇帝,还有土王,他们在土邦内称王称霸,莫卧儿帝国的北方还好一点,南方简直就是自立为王,听调不听宣的那种,甚至彼此间大打内战,而莫卧儿帝国毫无作为!

    莫卧儿帝国幸运的是三锅都是战五渣,土邦之间打着打着就不了了之,很少存在灭邦之战。



第607节 也门见闻
    他们到达的地区实际是也门,在记者姚文启所写的游记中抱怨道:“此地贫瘠,海边沙滩延伸过去就是无边无际的沙漠,间有绿洲,我们在那里购买猫眼石、大珍珠和珊瑚树,几乎无甚出产!”

    当地人友善,亦见过远洋船只来往,舰队顺利地补给足淡水,然后买来羊只、蔬菜水果打牙祭,再买来面粉和牛奶,加糖与盐做起硬饼干来。

    华人素来谨慎,官兵们不把自己的仓库给填满就浑身不舒服。

    自巴赛因地区开航前,好客的内贾比大人已经用大饼、肉干、果干和果酱把他们的三条战舰的粮仓都给填满了,送来的大饼,其实就是馕,因为在面里加了奶,馕烤出来真的是香气四溢。

    馕的制作不怎么用杆面杖,主要是靠甩。做馕的人把一块小饼子旋转着抛上抛下,很快就变成一张中间薄边上厚的大饼了。地上挖个两三米深的大坑,里面生火,囊就被贴在四壁上烤。然后用个长长的木夹子夹出来。刚刚出炉的馕,就那么白嘴儿吃,奶香,面香,外焦里嫩,好吃无比,官兵们一致感谢内贾比大人。

    还有加了羊肉的馕,与加奶的馕都是属于上等人的食品,普通的阿三是没机会吃到嘀。

    经过消耗后,粮仓出现短缺,官兵们专门用了一天,集体做饼干,还买来牛,宰杀了做牛肉干!

    这等鬼地方,天气又炎热,登陆的官兵们上岸转了转,就回船打牌去了。

    记者姚文启和博物学家陶元藻倒是兴味盎然,新到一个地方,他们总要探索一下,在两个士兵的保护下,他们登陆到处乱逛。

    他们进入的那座古城似乎叫做“季拉”,位于山地丘陵地带,天气十分的干燥,当地人就用泥土修建房屋,望过去一片灰扑扑的,有钱的用颜料涂抹过房外,但在当地强烈的日照和干燥作用下,很快就会褪色,更是难看。

    房屋不知道是多久的,像积木给胡乱堆进古城里,使纵横交错的窄街小巷变成最复杂的迷宫。

    他们只敢走在大路上,不敢进入小巷。

    走进古城里的集市,集市还不小,里面倒是有不少东西卖,有衣服、食品、工艺物品……四人走在五颜六色的男人和黑纱包裹的女人构成的人流中,缓缓前行。

    作为旅行家,每到一地都要品尝当地食物,主要是大饼和烤羊还有手抓饭,不算出彩。

    在集市里有三哥开设的货摊,猫眼石、大珍珠和珊瑚树就是在那里买到的,非常便宜,指头大的珍珠,价格相当于国内的五分之一。

    此地无甚东西购买,姚文启和陶元藻买了白色的阿拉伯长袍、又买了短刀和腰带,买到的短刀式样不俗,刀柄镶有宝石,刀鞘用金银丝编织成精美图案;腰带宽宽,用黑色布料为底,上用金银丝编绣,华美绚丽。

    可是他们换装后,穿戴不到十分钟,惊觉周围当地人脸色不善,对他们指指点点。

    “不对!”陶元藻猛醒,立即与姚文启找了地方,换掉那套衣着装束。

    原来,他们这身打扮,在当地属于上层阶级,不是一般人能穿戴的,人家可不承认你哦!

    没问题,不会白买,过了这村到那店再换上,俺们就是阿拉伯上层贵族!

    不过想起来,那些卖长袍腰带和短刀给华人的店主,看着他们进去换装也不吱声,忒够可恶!

    华人商品果然无所不在,集市有卖东南府的精白食盐、食糖和奶糖,有鲜艳的丝绸!

    价格昂贵,是上等货物。

    显然,要不是红毛番要不是华人已经铺货到了



第608节 红海一行
    小舰队进入红海,它是印度洋的一部分,是个海峡,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亚洲阿拉伯半岛之间。

    红海名称的来源,解释甚多。

    其一是用海水的颜色来解释红海的名字。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其二是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

    其四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华人到来的时候,红海并不红,一眼看到就足以动人心魄的,是那海水之蓝,这是那种深海大洋,不含陆地冲下来的污染物的高度透明的海水才能有的色相,海水超级超级的蓝,且称之为“洋之蓝”,

    在记者姚文启所写的游记中抱怨道:“阳光、海水,就是没有沙滩,没有树!”

    沿岸少见滩涂而多珊瑚礁,大片珊瑚礁离水面很近,行船须小心。

    可见到不少商船,俱与他们同向而行,也有的反其道而行之。

    此处环境险恶,海上天气炎热,可见陆地热气升腾似蒸锅!

    实行淡水管制,官兵们又惨沦入二壶水用一天的局面。

    感谢华人们的开拓,军舰上有引航员王赤火,是到过此处商船的老板,他东瞄瞄,西看看,辨识地形,突地大叫道:“前方有水源!”

    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个近岸取水点有部族重重把守,绿洲里有水流发出,流向大海,部族在绿洲中活动,从望远镜里看到他们衣着华丽,短刀和腰刀上嵌套宝石和金银,骑着的骆驼高大威猛。

    “取水点的生意好啊!”副航海长施琅傻乎乎地道。

    而舰上老兵们一起笑了!

    “我说错什么吗”施琅摸摸鼻子道。

    记者姚文启笑道:“让姚大伯来告诉你吧,你知道猛兽在什么地方收获最大吗”

    “请教!”施琅不懂就问道。

    “它们就在水源边伏击猎物,最有收获!”姚文启讲道。

    “受教了!”施琅点头道。

    事实上,舰队虽小,也不是当地部族能够吃得下的,当小艇带人与水桶上岸时,受到了部族人们的热烈欢迎!

    华人全副武装,带着长枪短枪、刀子斧头和炸弹,谁会不长眼来惹他们!

    没收华人水费,等于送给他们,双方交换物资,华人以糖烟茶叶和银锭交换了他们的一大群活羊,华人再送上三十把锋利的弯刀!

    部族人还邀请他们一起吃饭,应该是真心的,一般而言,部族人邀请人吃饭就是将他们当朋友,华人则以要赶路为由推掉了。

    重新开船,部族人送到岸边,频频招手,很热情哩!

    引航员王赤水往海里狠狠地吐了一口口水道:“这个部族非常有名,他们势力很大,能远出上千里,抢劫其它商队的货物。”

    “吓!”施琅惊道。

    王赤水转向洪熙官道:“巡航舰就是



第609节 将军的敬礼!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现在势力强大,一国单挑全欧洲,但港口官员不傻,见到是东方人的炮舰,以前也见过华人商船,知道东方有华人大国,不可轻视,如今见着,炮船不在红毛番之下,不负盛名,遂延请东南府军舰进港。

    洪熙官的旗舰靠岸,但是他没上岸,当地官员不够格请他上岸!

    “我们长官是东南府特命全权代表,请你们的地方最高长官派代表来!”旗舰上的军官这么说道,此乃客气的说法。

    火鸡国的官员也不着恼,说他们已经将东方华人大国来人的消息飞报埃及总督阿里帕夏,等候他的指示。

    结果,坐镇开罗的阿里帕夏先行遣使到来,说他将亲临港口会见东南府特使。

    于是港口官员愈加恭敬,他们送上上好的食物、淡水和果蔬,上舰拜访,殷切控望。

    除了他们之外,又有在此地的华人船主过来求见拜访,竟有五艘之多,洪熙官亲自接见了他们,与他们交流。

    东南府有遵纪守法,按时纳税,就官不拢民之举,且说到做到,那些船主面对将军,亦是从容。

    交流中,原来此间距离地中海最短,最易做生意,奥斯曼人收税甚重,但是可以走私,买通官员,把货物从东方运到西方。

    但整体而言,此间物流不容易,奥斯曼人十分严苛,所以生意额不大。

    接着又有一些船主上舰拜访,对于这些歪果仁,洪熙官不接见他们,他接见了一个华人老板。

    他叫许安仁,在这座港口城市开了一间饭店!

    换言之已经在此落户,他上舰来是送一席饭菜,是东南军订购的。

    许安仁是个很朴实的一个汉子,四十多岁,脸上总挂着生意人的谦和笑容。

    他带着伙计把饭菜盒子送到了巡航舰的军官餐厅,伙计退下了,餐厅里只得洪熙官还有他的副官,许安仁一件件地把菜肴取出来,介绍道:“这是扒酿海参、这是鸳鸯凤尾虾、牛仔骨、金牌炸乳鸽、炖羊羔……”

    洪熙官肃然站稳,说道:“东南府伟业必成!”

    顿时许安仁停住了动作,他看着洪熙官,楞楞的,直到洪熙官再说第二遍:“东南府伟业必成!”

    他生涩地应道:“红毛番巴黎陷落!”

    洪熙官再讲道:“你的名字无人知晓!”

1...169170171172173...9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