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比萨饼
诸舰上一片欢腾,“妈祖保佑”的声音不绝于耳,众将士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而海盗船上则是不安、惊慌和惶恐,好好的风向改了,看官军的夹板船乘风破浪而来,有得麻烦了。
“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刘香发出旗号和吹响号角,着散落的各船向中间靠拢,准备应战。
……
“进入射程,各舰自由射击!”颜常武兴奋地道。
火炮上膛,严阵以待,炮手们紧张地看着舷窗外。
“开炮!开炮!”军官们吼叫着。
轰轰轰轰!
炮声轰隆,此起彼伏,火炮喷出炽热的火焰,弹丸离膛而去。
24磅火炮和18磅火炮威力强大,弹丸重重地击在了海盗船上,那些冲前的小船船身中弹,被打坍了大片的船壁,甚至穿透了船身。
由于对方身矮,东南舰队有的炮舰舰长用上了链弹,那呼呼作响,左右旋转的的链弹,象剃刀般地削去了对方的索帆,不好运的则给打断桅。
训练收到效果,东南舰队命中率极高!
炮击威力不小,前面一片海盗船纷纷中弹,简直有如被打得前仰后伏一般。
飞溅的木块砸得海盗们头破血流,迸出的木刺让海盗们鬼哭狼嚎,有的人甚至被打飞下海!
他们所谓的“复合装甲”彻底地out了,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比之下,海盗船的反击薄弱得可以。
冲前的都是小船,虽然有舰首炮,但炮管小,射程和弹丸威力远远不及对方,又疏于训练-----火药补给不易,又不是公款开支,海盗们舍不得多用。
海盗头目们还是很清楚自家事,他们没有下令还击,知道此时开炮,只是成为对方的笑柄罢了,他们只是催促已方战船靠近!靠近敌舰!
没纪律的海盗们则不待命令,他们咬牙切齿地开炮还击。
果不其然,打出去的炮弹几乎落空,侥幸的几颗砸在敌人舰上,根本不能破防,砰砰作响,比扔棉花糖砸大象响亮一些。
双方距离再近,东南舰队各舰上的枪声和炮声喧哗起来,他们肆意地用火枪猛烈射击,而架设在舷墙边的1磅小炮也冲着海盗船开火。
&nb
第234节 又一个历史节点
海盗船队这次损失不小,有上五十船击毁,总算刘香见机得快,逃得快没有招致更大的损失。
他们取西航行往海岸接近,利用水浅和暗礁摆脱东南舰队的追击。
东南舰队依旧不慌不忙,不急于求成,只是远远地跟着,不把自己陷于危险之中。
刘香对军师余仙客叹息道:“那东南府大龙头颜常武,据说年龄才到二十,做事却是老辣之极,实属难以对付!”
余仙客无言以对。
他惮思竭力,想尽一切办法去对付东南舰队,没想到对方是如此地扎手!
火炮威力巨大且不算,火力也极是充足,根本无懈可击!
过往对付水师,官军的船小,胆气也小,遇到海盗悍勇,多不敢硬战。
反倒是各地民团壮勇,为了保卫家乡,给海盗们不小的麻烦。
可他们装备太差,只是给海盗们麻烦。
对付红毛番,固然他们的船象东南府一样船大炮利,但他们的数量往往不多,且船上人数太少,顶不住近战来蚁多咬死象,出现大船还打不过小船的窘境。
这东南舰队就是个怪胎,船大炮利数量也多,人数也多,枪炮多极了,开炮震天价地响个不停,好象不要钱一般,更恐怖的是他们不怕死!
刚才面对面的炮轰,排队枪毙式,他们浑若无事,好象死的不是自己一样!
他x的,摊上这样的对手,简直好似对战海神一般!
一想到海神,余仙客心里一阵哆嗦,东南府信奉妈祖,难不成这个颜常武真的是妈祖派来的,如此的厉害!
……
到得天黑,海盗船队这才摆脱了东南舰队的追击,但有上十多条船只掉队,海盗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东南舰队追上,逐一击沉!
此战东南舰队大获全胜,击沉或摧毁对方六十二条船只,杀死上千海盗,只捉了几十人的俘虏----他们的火枪火炮见人就打,几乎没什么俘虏。
大炮为上!
死掉的敌人是最好的敌人!
自身没死一人,大概受伤不到三十余人,轻松有如借火。
军官们在感慨的同时,更加体会到“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颜式语录一点都没错!
督军的话如黄吕大钟:“我给你们准备了大舰、大炮和火枪,你们就要把军舰给带好,努力训练好他们(士兵),时刻为战斗做好准备!”
总算,大家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案!
损失的地方微不足道,各舰上有木匠,士官们的动手能力也很强,即时修复损失的部位,象没受过任何损伤一样。
……
舰队分成了两部分,沿海岸搜寻着海盗的踪迹,不出所料地,颜常武率领的那一队在往南的线路上发现了海盗船大队。
抢上风!开炮!给我打打打!
大家已经明白了颜大少的三板斧,没有上风他宁愿不打,利用自己船好抢风快占据上风。
然后就是不停地开炮,开枪!
硝烟弥漫,刘香恨得几乎咬碎一口烂牙(他们很少刷牙),对方虽然船只少,但是他们聪明的没有杀进已方阵中,就是不断地放炮,过分!可恶!
哪怕是刘香有意派出一支船队引诱对方追击,可是东南舰队不为所动,牢牢地占据着上风口
当天在付出了十三条船的代价后,海盗船队才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第三天又不幸地被咬上了,东南舰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很踏实地一条船地一条船地干掉海盗们!
差不多付出了三十多条船的代价,刘香船队进入了珠江口流域,那里的岛屿众多,好不容易才摆脱了颜常武的追击。
那时期走路靠脚,行船靠风,通讯靠吼,
第235节 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虽远必诛!
“江边鼓吹何喧阗,商行贾舶相往旋:珊瑚玳瑁倾都市,象齿文犀错绮筵;台浦明珠连乘照,日南火布经宵燃……”此诗出自明末天启年间韩上桂的《广州行呈方伯胡公》,此“方伯胡公”即为时任两广总督的胡应台。从这首诗里,我们一方面可以感受到400年前古代广州商业所筑起的无边繁华,而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其海外贸易的带来的繁华,毕竟,珊瑚玳瑁、象齿文犀、日南火布之类来自海外。
纵贯明朝统治期间,“海禁”一直是明政府对海洋的基本政策,不仅远洋性质的海外民间贸易被禁止,明政府甚至不容许百姓进行捕渔业及沿海贸易。
不过上有政策是下有对策,既然官方不许,那就走私好了!
官府明面上不许外贸,福建的关税收入,万历初年只有两万两,崇祯最高时也不过五六万两,但据史志宏《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后果》一文估计,从隆庆五年到明末的七八十年间,仅通过中国-吕宋一墨西哥这条太平洋“大帆船贸易”路线流入中国的美洲白银就不下6000万比索,折合成库平银当在4000万两以上。再加上倭国的银子呢通过马六甲海峡来的银子呢
这么多的银子流入,就有价值这么多银子的商品外流,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了走私方式卖到国外,赚回银子。
明代的外贸中心是福建,外贸对象则主要是南洋,次为日本。
再有江南走私,而广东外贸,亦非常兴旺,当时,不仅外国商船进入广东沿海港口日多,而由广东启航前往、西洋的商舶也不少,明末屈大均记载:“广东望县人多务贾,与时逐以香糖果箱铁器藤蜡番椒苏木蒲葵诸货,其南走澳门,至于红毛、日本、琉球、暹罗、斛、吕宋等,帆绰二洋,悠忽数千里,以中国珍丽之物相贸易,获大赢利。”
瞧,广东走私路线,无能力者,运货到澳门,给那些红毛番(就是葡萄牙人,不过统称红毛番)的大货船运走。
有能力者,不受葡萄牙人的盘剥,上大海船,扬帆海外,到达红毛、日本、琉球、暹罗、斛、吕宋等地,直接与各地夷人进行交易。
海商有钱,但海商的危险也极大!
天灾:台风袭来,人船俱毁!
明白为什么妈祖的信仰在海边是如此的坚定
那时期的船只都是木制,在大自然的伟力下脆弱无力,无能为力,只能求神拜佛。
天灾之后,还有。
海商们辛辛苦苦跨海,就有人眼红想赚快钱,那就是海盗!
有象刘香、李魁奇这些本土海盗,也有念着《圣经》“汝不可杀人”的红毛兼职海盗,更有甚者,直接对海商们下手,吃大户的红毛番地方当局!
譬如1603年,杀遍欧亚非的西班牙强盗终于对吕宋的华侨动手。他们造谣说华侨和明政府勾结,要攻打吕宋,于是将大炮架到华侨们的驻地,将华人做生意的市场轰成白地。
在西班牙人的欺压下,华人们愤而起义,聚集上万人与西班牙人作战。
然而西班牙人早有准备,他们联合当地的邦牙牙人和800日本人围攻起义华人,用炮轰,用枪杀,用剑砍,杀得当地华人血流成河。据史书记载,当地华侨被杀害了两万五千名,仅余300口。
这当中,就有不知道多少的华人海商。
可怜吕宋海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消息报到明朝中央,对于华侨的死,当时的万历皇帝毫不在意。原来对于朝廷来说,只有待在国内的才叫同胞,出了国就成了乱民。他们无论受到什么欺侮,都不关朝廷的事。对于这些华侨的死,万历皇帝甚至要幸灾乐祸。仿佛在说:“看吧!这就是离开我的统治范围的后果!”
万历皇帝还是起草了一封
第236节 六条三级战列舰
如果是普通人,说“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虽远必诛”这种硬话,人家笑他是蛤蟆张嘴---好大的口气!
但是台湾的颜大少说出这话来,所有的人都觉得他绝非放空炮,因为他拥有大量的24磅重炮!
战列舰在珠江口一摆,大咧咧地道:“我是收保护费,但我也将保护你们!”
用一位粤人海商的话来说:“不怕他们要钱,怕的是要命!”
是的,在经历了逃税之后,大家觉得还是纳税的好,起码收税的家伙会为了他的税收,而打平一切敢抢他税钱的人!
还有的人说:“你们(东南府)为什么不早来!”
更有甚者:“你们能来,我们如大旱盼甘霖!”
……诸人情意殷殷,以致于颜常武动容道:“民间苦海途久矣!”
……
外伶仃岛。
还没有建立起象样的建筑,东南舰队的官兵们在海边立柱,以帆布包围挡风,形成一个会场,摆了上百张从军舰上拿下来的小马扎,放在沙地上,那些家财上百万银子的富商巨贾就坐在他们发家之后从来没坐过这等简陋椅子的,就不讨嫌地坐着。
主席台也好不了多少,几张砍下来做桌子的树木木香依旧,座位好一些,是木凳,因陋就简的主人颜常武毫不羞赧地道:“条件不好,我的钱都用在我的大炮上了,大家请将就一下!”
答案肯定是“用得好,用得好!”
坐主席台的是颜常武、甘辉和斯托姆,加上强拉来充数的戴维先生,准备负责本地事务的家仆颜清泉(已升大管事,有资格坐上座位),再有四位有名望的粤商张先生、刘先生、牛先生和朱先生,这几位先生,代表了经商的四大家族,他们沟通官府,财力雄厚,家有大船队,人手也多,船上普遍装备了火炮和火枪,实力不俗。
但即便如此,他们出洋在外,也经常被海盗抢劫(说直白点,南海就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海域,红毛番并不理会海盗,只要海盗别抢他们的就行),更受够了红毛番的气。
对于他们来说,一船2000银元的年费,实在太少了!
颜大少不是说“粤人钱多人傻吗”说的就是这四位“傻”先生,他们在开大会前见过了颜常武,什么都没多说,合伙给颜大少捐了一百万银子的军费!
六条三级战列舰啊!(单价15万两银子)
这等财神爷,颜大少哪还不来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不同于明朝那些道貌岸然的大官,他们收你的钱还是看得起你,看不起你还不收呢!
颜大少则是谁给我钱,我就敬他三分,尽量给予方便,能帮就帮。
是的,我收钱,但我提供服务!这种人品深得大家好感。
“好了,我们开会了!”甘辉首先自我介绍道:“我是东南舰队的副参谋长甘辉,我的职责是协管出军令和训练!”
他直截了当地使用了东南府的介绍方式,大家肃然起敬,按自己的理解道:“原来是兵部侍朗大人!”(六部中兵部掌军令)
“这几位是张先生、刘先生、牛先生和朱先生!”介绍到他们,一一站起来,与诸人点头致意。(先生者,在古代主要称呼老师,渐渐地变成了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男子的尊称)
“这位是颜清泉先生,他将是负责本地事务的管事!”
颜清泉站起来,向大家致意道:“大家好,我是颜清泉。”
原来是该管的主事,所谓不怕官就怕管,大家纷纷冲着他颌首点头。
“这位是斯托姆先生”,介绍到斯托姆,他站起来,向大家点点头后坐下。
“斯托姆先生是原来荷兰驻台湾的舰队司令,因受妈祖娘娘的感召,已经归化成为了我大明人氏,名叫台南生先生,现居东南府,他信奉妈祖娘娘,是我们的东南海军学院的总教官兼东南舰队副参谋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