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比萨饼
与奥斯曼军队相比,莫卧儿人确实比不上奥斯曼人。
奥斯曼军队属于军界中的平头哥,要不在打仗,要不就在打仗的路上,任何一个苏丹,只要坐稳位置,就会对外开战,因此奥斯曼人战斗力胜人一筹。
这些年来,南华帝国皇帝颜常武更是平头哥,每隔数年就是战争,打个不停,南华军的战斗力直线上升,那些老总在军前一站,军队杀气自出,已然胜了三分。
莫卧儿人身处一言不合就跳舞的阿三世界中,被严重拉低了b格,战斗力可想而知!
所以想要速下马士腊,那是妄想。
事实上,守马士腊城的南华军老兵们觉得战斗远不如怼上奥斯曼人,战斗是轻松加愉快。
加麦尔·阿贝德心凉半截,哑声道:“明天,明天我们只能把所有的军队都压上去了!”
马库斯静静地看着他,答非所问地道:“我要是你,就派出更多的部队外出,去看看异教徒在做什么!”
老将绝非是无的放矢,加麦尔·阿贝德惊道:“异教徒在做什么?”
虽然莫卧儿人实力看似人多势众,但很尴尬地,他们的骑兵打不过南华军骑兵,导致斥侯无法派出去,不能知道外围环境的信息。
南华军请来了两个蒙古大汉嘎勒丹拜和察罕负责骑兵,效果立竿见影,骑兵更加活跃敢战,打得莫卧儿骑兵不敢外出!
至于马库斯是被贬职,并无出兵权,只有一个名义而已。
他心中不安,非常担心莫卧儿军的外围环境,既然加麦尔·阿贝德来了,就对他提一嘴儿。
加麦尔·阿贝德追问道:“异教徒会做什么?”
马库斯淡淡道:“你自己想,请回吧!”
作为一只老狐狸,有的话他不会明说,就把加麦尔·阿贝德打发走了。
加麦尔·阿贝德回营,将事情经过对巴里·鲁宾与拉姆兹·阿鲁夫说了。
军帐内,除了将军们,还有数位亲近的万夫长一起参加会议。
听闻马库斯并无破城良策,将军们不觉得诧异,但对于马库斯的警告,将军们心中发麻,都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军人刀头舔血,最讲征兆,一有觉察,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明天派人远出去搜索一下,看看外围情况吧!”巴里·鲁宾提议道。
拉姆兹·阿鲁夫说道:“我们军队如此强大,虽然异教徒的主力还未真正地出现过,可我们现在还有五十万人,就算是异教徒举全国之兵,我们最少也处于不败之地。”
巴里·鲁宾站起来,帐内的光影随着他的走动而变化。
“我越来越担心,我担心的不是我们这里的大营,而是德里。”巴里·鲁宾说着,脸上的眉毛都皱起来。
“德里?”加麦尔·阿贝德在边上惊叹道,这句刚出口,立刻就在军帐内引起了一个小小的骚动。
“德里城还是有很强的防御的,皇太子穆阿扎姆镇守......”拉姆兹·阿鲁夫不肯定地道。
“想想老皇时代,异教徒区区数万人,就打破了德里城!”巴里·鲁宾摇头道。
老皇就是沙贾汗,奥朗则布的父亲,被奥朗则布篡了位,皇太子穆阿扎姆(1643-)则是奥朗则布的长子,如今镇守德里城。
“要不要把这个看法向皇帝陛下报告,叫他早做准备?”万夫长阿卜德·拉赫曼在一边问道。
“报告?小心有人说你扰乱军心!而且这些只是猜测,陛下会相信吗?”骑兵万夫长乌瑟·穆斯塔发在边上冷哼了一句,由于骑兵不能上城,他的骑兵部队参战不多,接近于齐装满员。
阿卜德·拉赫曼冷笑道:“要不是你的骑兵打不过异教徒,我们何至于在此猜测!”
乌瑟·穆斯塔发怒道:“要不是你的步兵连城外的营垒都打不进,我们何至于在此猜测!”
“行了,别吵了!”巴里·鲁宾不耐烦地道:“明天全线进攻,每个方向动用五万人,不打下这座敌城,誓不收兵!”
他扭头对乌瑟·穆斯塔发道:“明天你的骑兵也全部出动,分两路,到左右侧检查一下敌军情况!”
众人均表示同意,回营作准备。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天一早,莫卧儿部队还在出动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传来:“德里城失守了!”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54节 决定奇袭德里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之雄霸海外最新章节!
计划赶不上变化对于南华军也是如此,第十军向着莫卧儿大部队后方运动的时候,接到一位阿三刹帝利的报告,军长李定国想的是如何更好的消灭莫卧儿人,他决定奇袭德里城!
南华帝国皇帝驻跸亚格拉城,准备率主力与莫卧儿人决战,关键在于切断莫卧儿人与后方德里城的联系,这个光荣的任务交到了第十军的头上。
打的正是长平之战的翻板,又有所变化,南华军诱敌深入,然后主力猛攻马士腊城外之敌,同时派出大将去切断敌军与后方的联系。
可想而知,到敌后方去的部队的任务艰巨与重大。
三个军长李成栋、贺珍与李定国都争夺这个任务,颜常武钦点李定国负责!
李定国,八大王的义子,颜常武麾下的魔家四将之一,实际就是四大天王之一,初来乍到,就得到了颜常武的充分信任。
说干就干,第十军是南华军六万人(五个步兵师与一个骑兵师),加上皇协军八个军团,接近十一万人之多,还有三万的中国民夫,从莫卧儿大部队的右侧擦肩而过,准备去抄莫卧儿人的屁股。
南华军主力有二十万人,还有二万人正赶来,没赶上大战。
协助第十军的皇协军八个军团中竟有四个是缅甸皇协军,里面有个典故,深切地表明了中缅胞波友情。
由于大战的缘故,除了在印度的皇协军,颜常武也带了一些皇协军随军,再把斯里兰卡、缅甸的皇协军统统召来,尤其是缅甸皇协军,国王白莽一声令下,直接把六万的的缅甸王家军队转为皇协军十个军团,到印度参战!
当时统治缅甸的是东吁王朝,于1531年在东吁创建,故名。
东吁同中国明朝关系密切。1635年迁都阿瓦后,又称阿瓦。明朝于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在底兀剌(即东吁)设宣慰使司。1425年(洪熙元年)和1430年(宣德五年)东吁曾两次遣使来中国访问。1582(万历十年)~1583年东吁王莽应里曾进犯云南,被击退,知道大明实力后,长期与大明友好。
等颜常武势力进入印度洋,其战列舰雄霸印度洋,东吁王朝审时度势,向他称臣,因缅甸是个佛国,深得颜常武欢心,把缅甸列为不征之国,取消了灭亡缅甸为新明在印度洋争取出海口的计划。(该计划的取消既是缅甸的表现好,关键在于南华的重臣们不想让新明在印度洋有出海口,因此他们阻止了这个作战计划的实施)
两中华与缅甸的关系密切,缅甸大量出口柚木及檀木、鸡翅、铁力、酸枝木和花梨木、锡、铁、蔗糖、翡翠玉石和红宝石、蓝宝石等。
南华帝国本国也有大量柚木,但禁伐,尽从缅甸进口,很多用来造舰。
至于翡翠玉石更不用说了,那是中国人的心头好,百分百销往两中华。
那个缅甸国王白莽很够义气,一听颜常武说军队数量不够,即时把训练有素的王家军队都打包送了出去。
由于中华强盛,影响力大,各国上层流行汉语,缅甸王家军队的军官多会汉语,指挥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缅甸国内空虚,有臣子担心或有人会异动?
白莽遂从东吁移驾,跑到了海边的大光吹河风拜佛,大光即仰光,建有著名的大金塔,始建于公元585年。
大光驻有南华舰队的分舰队,一旦不妥当,白莽立即坐上南华军舰跑路。
他宁可信南华帝国也不信臣子,只要颜常武打赢莫卧儿帝国,一回军,缅甸国内的什么叛逆都被平掉,因此国内安静。
李定国的大军向北,由于莫卧儿骑兵斥侯的缺位,李定国的大部队赶往莫卧儿人后方,莫卧儿人浑然不知。
他正准备发动对莫卧儿人的进攻时,突然间路上有一队阿三队伍过来,被南华军截住了。
见着是南华大军,他们也不避让,径直找上门来。
很快地,军情报处的张廷峰上校向李定国报告道:“这是一支来自德里的阿三队伍,里面有我们的一个情报员,是中国人,带来了重要的情报!”
“什么情报?”李定国问道。
“德里的城防图,上面还有德里的驻军分布!”张廷峰道。
“竟有此事?”李定国看着德里的城防图,十分详尽地画出了城防情况。
再对照一下之前下发的德里的城防图,有所改动,但改动不大。
李定国十分重视,亲自接见了那个情报员。
情报员贾坤,年有三十余岁,脸上笑眯眯甚是可亲,他再次出示了他的证件,表明他是帝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人员,被外派到印度地区从事情报工作。
贾坤,假的坤,不消说,这是个假名。
证件不能完全证明他的身份,张廷峰解释说贾坤对上了紧急联系暗语,即张廷峰说“龙门飞甲”,贾坤应“便知真假”,正确无误。
莫名其妙的暗语,后来张廷峰与贾坤说起来:“龙门飞甲”还行,“便知真假”则应得好脑残哦,结果贾坤冷笑道:“有的暗语甚至来自**,你说暗语好脑残哦,小心你就变脑残哦!”吓得张廷峰不敢说话了。
原来,南华军对外战事频繁,而南华帝国的情报系统各有山头,对外的中央情报局、军事情报局,以及经济情报局,互不通气。
为了紧急情况下把情报送出去,避免误会,对于各系统的高级情报人员,就定了紧急联系暗语,这个暗语,也有发到军队的情报主管那里,张廷峰是知道的,与贾坤把暗语对上。
贾坤说与他同行的是拉贾普达那地区的一个小国国王的王子拉吉普特·阿米特巴,他的父亲拉吉普特·沙鲁卡是个信奉印度教的国王,对外谄事莫卧儿帝国,实质亲近南华帝国,贾坤伪装行商,在拉吉普特·沙鲁卡的国内落足,关系很好,从他那里获取了不少的情报。
拉贾普达那意即拉吉普特人居住的地区,当时的拉贾普达那地区有18个国王,因此人们又把这个地区叫做拉吉瓦拉,即“国王的地方”。
拉贾斯坦位于德里西部,地区内河流交错,西部有塔尔沙漠,南部是安纳瓦利山脉。
南华帝国与莫卧儿帝国开战,拉吉普特·沙鲁卡率五千部队前往德里勤王,贾坤与他同行,发现可乘之机,即与拉吉普特·沙鲁卡合计,与王子拉吉普特·阿米特巴一起,到前线去卖掉德里城。
李定国思忖后,当机立断,决定第十军袭击德里!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55节 我们都是飞毛腿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之雄霸海外最新章节!
“跑,小子们,给我跑起来!”李定国骑在马上,吆喝着士兵。
“跑,跑起来!”军官、士官跟着吆喝。
军人们脚板踏地,奋力向前跑,跑,跑!
李定国决定突袭德里,兵贵神速,那就跑吧!
这时就看出一个将军的治军水平,你将军骑在马上,四条腿走路,要我们大兵两条腿跑,问我们大兵爽不爽?
爽!
很爽!
非常爽!
大家大步上前,追上将军,跑过将军!
李定国治军是有一套的,他本身的武力值高,要明白,他被八大王收为义子,八大王是什么?在军队里,你想站得住脚首先是武力值高企,要不智力高,反正跟随你打仗有好处,大家才服。
他又用兵如神,有小诸葛之称,也就是文武双全。而且****,秋毫无犯,时人记载“凡士伍破衣敝絮,皆送入后营,纫织为衬甲、快鞋之用,无弃遗者。或传定国兵当以夜至,比晓则已过尽矣。故所至有功”。
新明后,定国入南华军,军威凛凛,众人皆服,**大悦,赞定国为“德武双馨”,以之为朕魔家四将之一,卫我中华!
两中华的文化发达,大家都知道魔家四将封神成为天王,待李定国建了大功后,人称其为“李天王!”
未来的李天王发威了,他赶着部队快跑,部队也就跑起来。
沉重而又整齐的行列,越跑越快,步子越迈越大,大路上,被他们踏起的尘雾升腾,同军人们一起向前滚去。
步调一致,千千万万人在行进,似乎变成了一个极大的、叫不出名字来的巨大的整体,无数的脚在跑着,无数的眼睛望向前方,无数的心变成一个巨大的心脏在跳着。
“这帮小子可真能跑!都是飞毛腿!”李定国惊讶了。
他从新明军过档到南华军,清楚两边用的陆军操典一致,都是南华军编写,新明军厚颜无耻拿过来,胡乱改几个名字,就当成了自己编写的资料来印发全军使用。
都有五公里负重跑,两军的军人都跑,然而现在跑起来,还是南华军最能跑,或许是他们吃肉多的缘故吧。
李定国感到高兴,看来拿下德里有希望了!
前方传来了砰砰的枪声,那是负责开路的嘎勒丹拜在大开杀戒!
任务重要,紧急,李定国给嘎勒丹拜下达命令:“开路嘀,挡我者死!”
嘎勒丹拜很高兴,这家伙是个闷骚,别看他信佛,假惺惺地说蒙古人不打蒙古人,实际上他杀人如麻,杀外族的实在不少,否则他怎么当得了大部族的少主!
参加新明军,发现新明军比他更假,那就是新明军说什么杀俘不祥,不可乱杀。
即使对于外族,也不能乱杀。
新明承载前明而来,前明的文官犀利,假正经,自己南盗女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大力管制武官,不让武官妄动。
即使到了新明,文官照样多嘴,改不了,以致于新明军居然军纪严明,因为军官们不想惹麻烦!
转档到南华军,就大不一样了,最大的军头是个海盗,最大的底线就是不能杀自己人,至于外族,那可是大杀特杀,杀到东南亚、苏丹、南非统统都没有原住民了,现正在阿拉伯半岛杀,杀得那个痛快。
现在他所在的军,军长李定国虽然古板,并不迂腐,命令下达得很给力,因此嘎勒丹拜杀得不亦乐乎。
路上不停地有包头佬出来阻挡,但都给嘎勒丹拜杀散,他的骑兵枪击、刀砍、马踏冲撞敌人,遇到敌人就猛烈攻击,因为老总下达的命令是:“有进无退!”
嘎勒丹拜使用骑兵向来灵活,都是能战则战,不能战辄退,摸一把就有,现在则是硬碰硬,杀得血肉横飞,寸步不退!
当然,他们打起来还是讲智慧的,先远程削弱敌人,近战前往往朝着敌人当中扔炸弹,如此近战前敌人的士气低落,队形不整,根本难以阻挡南华军骑兵。
前方是敌军一个营盘,扎在一条河流的北边(南华军从南边来),河上有座水泥桥,约长百米,嘿嘿,居然是中国人带资来造的!
具体而言是当地的某个印度教王公,请了中国人来造桥,他就在桥上收过路费,与中国人分成。
这桥是王公的运财星,以致于听闻中国人打来时,居然没把桥破坏掉而只是驻守。
这很印度,但是中国人热心地为印度人造桥与修路倒是不争的事实。
莫卧儿人就在桥边驻扎,他们筑起沙包堵路,黑洞洞的行军炮与枪口对着桥的另一边,看上去人数不少。
嘎勒丹拜到达桥头观察,他晓得,这儿是险要,河流很湍急,水很深,下一个渡口或者浅水的地方得绕道,很远,将会浪费时间。
敌人在桥头架着大炮与**,不管什么部队都可以把它挡住,唉,要是部队能展开倒有多好呢!那得在草原上才有可能啊。
聚集的南华军骑兵越来越多,后面的步兵也正急速赶来,不能再拖了!
可是如何攻下敌营呢?
就在这时,他的眼光望向了队伍中的一伙人,这伙人身材魁梧,手臂特别粗长,与众不同。
这是骑兵中的装甲掷弹兵!
古代由于没有榴弹炮,即落地后爆炸的那种炮弹,因此得人手掷点燃的黑火药炸弹,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部队专门挑出臂力好的战士去投弹,给他们穿上装甲,是为装甲掷弹兵,他们的待遇差不多是同级中最高的。
嘎勒丹拜找来该部的上尉包广仁,问他们能否把炸弹扔过去?
包上尉估量着河流距离,肯定地道:“助力跑,一斤重的小炸弹过得去。”
“很好!”嘎勒丹拜让他们主要扔掷一斤重的毒气弹!
毒气弹杀伤力差,但是拢敌性能好。
然后嘎勒丹拜下了一步险棋,他叫来了别力古台少校,他的亲兵队长,让他们把身上所有的零碎全给去掉,不穿甲,不戴头盔,只拿一把马刀,马也不上马甲,准备冲锋!
别力古台少校明白领导的意思,就是让他们轻装上阵,因此他更干脆,脱了上衣,在脸上与身上涂抹黑色油墨,画得象个鬼画符,他的部下亦是如此办理。
冲锋!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56节 杀过河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之雄霸海外最新章节!
在冲锋前,首先是枪击!
嘎勒丹拜找来了本部中最好的狙击手一百人分布桥的两翼,为他们每人准备了十支上好膛随时可击发的线膛枪,左右两个人伺候他们。
即狙击手拿枪击发后,把枪给左边的人让他放下,右边另一人则递上膛的线膛枪给他。
如此,**变成了连发,火力持续不断。
这样的创举自然是聪明的中国人想出来的,甚至不用颜常武去教他们!
就算外军想学也不容易,首先得有合格的狙击手,还有合格的***,数量也要多。
“开火!”
线膛枪一齐开火,河那边所有的走动的,站立的莫卧儿人尽被爆头、撂倒在地!
密集的子弹射过去,一下子就把对面阵地给清了场,不再有任何人敢露出头来,开始站着的人没死掉的话连滚带爬地躲起来。
南华军****,起初没开一枪,一定程度上麻痹了莫卧儿人,让他们很多人没注意隐蔽就吃上了枪子儿。
当然,他们建了沙袋阵,有人通过沙袋中的枪眼来观察情况,只要南华军一过来,他们就会开枪**。
没关系!
狙击手照着枪眼射去,照样有收获,一些仅堆了一层沙袋的工事那里的莫卧儿人被过枪眼给子弹击中了,吓得莫卧儿人把头深深地埋起来。
在枪击的同时,掷弹手向着敌垒投掷了炸弹与毒气弹。
包上尉说得没错,炸弹准确地落入了敌垒。
炸弹迸出的铁钉与钢珠压制了莫卧儿人,毒气弹则让莫卧儿人剧烈地咳嗽,影响他们的状况。
别力古台少校带着他的骑兵如幽灵般地出动了,不作声、不呐喊,飞驰而去。
不用马鞭,打在马身上会啪啪响,他们用靴刺,也叫马刺(马刺篮球队就是这样得名),是一种较短的尖状物或者带刺的轮,连在骑士的鞭后根,用来刺激马快跑,骑士在骑马时用皮带系在脚踝上,金属制尖端有小尖刺。
其主要作用是在冲锋时用脚后跟踢马腹时使马感到刺痛而全速前冲。它的形状类似带锯齿的轮子,是可以随意滚动的,因为并不尖利,一般不会对马造成伤害。
靴刺是中世纪在欧洲和中亚出现的,中原的骑兵起初少用,但两中华的骑兵也用上了,因为真香,它可以把一只手解放出来。
战马被刺着,在惊骇中瞪圆了大眼睛,竖起了耳朵,伸着脖子,张着血鼻孔,向桥头冲去,在桥上飞驰。
风在骑士与马的耳边呼呼作响,全力冲刺!
前面就是莫卧儿人放置的沙袋,用来阻路,只有一米高,别力古台少校一提马缰,战马轻盈地跳过了沙袋。
在他后面的战士们,也尽皆跳跃而过,显露出高超的马技。
马匹速度极快,待莫卧儿人醒悟过来,南华军骑兵已过了一半的桥程。
莫卧儿人大惊,赶快开枪,有的人见着异教徒跑得这么快,急红了,站起来开枪,还有一些露头的家伙,即被虎视眈眈的南华军狙击手干掉,如此就大量地减少了落在骑兵身上的枪弹。
他们的大炮,嘿嘿,由于莫卧儿人的粗心,炮手们没有隐蔽好,都被狙击手打中,以致于不发一炮!
射来的子弹在身边呼啸而过,别力古台少校只觉得马匹一震,马躯剧烈地颤抖起来!
他知道马中弹了,急得他轻拍战马,马匹感受到主人的抚摸,稳定了下来,继续前冲。
不过它的马嘴上吐血了,喷洒在主人的身上,让他心如刀绞!
战马是骑兵的伙伴,别力古台少校把它从小养大,训练它,半夜起来给它添料,刷马,一年中与它在一起的呆的时间比老婆还长。
如今它带伤跑完它马生中的最后一程,坚持着没有倒下,带着主人冲到了河对岸。
马匹跳过了敌垒,落地时别力古台少校狠狠一刀,把一名莫卧儿人给砍倒!
在他的后面,跟随着一个个骑兵!
由于猝不及防,还有枪法不准,莫卧儿人的枪击并没有奏效,他们击倒了数匹战马,但是后面的南华军骑兵都稳稳地越过了倒地马匹,继续冲锋,冲到了河对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