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比萨饼
莫卧儿人见状,先是暴怒,雄起了一分钟,但很快地颓丧了,败下阵来。
兰姆是神的虔诚信奉者,然而他的神,没有救他!
尽管如此,他们还在那里垂死挣扎,南华军也就不客气,将他们统统消灭掉。
在御花园里,一群莫卧儿人拥着皇太子穆阿扎姆,他脸色惊恐,仓皇四顾!
到处都是喊杀声,已无退路矣!
后面大群南华军纷至沓来,向他们发动了疯狂的进攻,穆阿扎姆身边的人急剧地减少,但他们没有一个投降的,都奋战到底。
终于,穆阿扎姆身边的人都倒下了,一个南华军冲上前抓着了穆阿扎姆的左臂,又一个南华军紧紧地拉着穆阿扎姆的右臂,还有一名倭人皇协军也来凑热闹,一个虎跃,从后面抱着了穆阿扎姆的腰,另一个阿三则不嫌弃地当着穆阿扎姆面,双手放在他的胁下,四人抢着道:“我们抓到了大鱼!”
穆阿扎姆才二十出头,落入敌手,他面如枯槁,心灰意懒!
南华军以海军为强,很多术语都来自海军,大鱼就是高价值目标,即使不知道他是谁,看他身上披金戴银的,之前有大把人前呼后拥,一看就是个贵人!
四个士兵圆睁双眼,死死不肯放手,旁边的官兵们不禁哄笑。
这关系到李定国在战前给出的赏格,捉到穆阿扎姆者,报与朝廷,建议重赏一个辅国将军!
南华帝国爵位等级为二十级,辅国将军是最低一级,对应的是五品官的待遇,看似不高,但也相当于常务副市长的待遇了,对于普通官兵来说是难能可贵。
且这里面有个隐藏待遇的,南华帝国的爵爷除世袭罔替之外,其余爵位逐代降等,但降到了辅国将军就不再降了
不降了,这叫做“以全其祠”,意思是说让开国的爵爷有后人祭祀,这在古代是件很给脸的待遇!
除非犯了大错,被朝廷褫夺爵位,否则辅国将军的爵位一直保留。
事关铁饭碗,谁都不肯放手,直到一位军官上前,他的肩章镶了一圈黄边,表明他是政治军官,黄色是朝廷的标志,代表朝廷制军,他把四个士兵的名字与番号都登记进了功劳簿中,四名士兵才放手,交由军官派人管理。
报到颜常武后,申报是四个士兵统统给赏辅国将军,一下子就封出四个将军,有人说将一个辅国将军的待遇分给这四个士兵,又有人说阿三、倭人不应封赏,颜常武问戴维先生怎么着?
戴维先生就道:“是活捉?捉的时候没自相残杀?这算好了,诸君不闻五‘侯’分尸?我朝可来四‘将军’分人!”
颜常武大笑,遂下旨将四个士兵全都给赏辅国将军!
典故:项羽之死。
项羽自垓下兵败,退至乌江,不肯过江,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项羽)。
故汉高祖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即项羽以自己的死成全了熟人吕马童,吕马童世代都感谢项羽!
汉高祖刘邦大度,拿到尸体的将士都封了侯,颜常武自然不让他专美于前,也把四个士兵都封了辅国将军。
两个南华军士兵苏毅、廖华鑫也就罢了,而倭人井口太郎与阿三安贝达尔喜极而泣,一步登天!
井口太郎拿到了南华帝国的户口本,成为了他梦寐以求的中国人!
安贝达尔倒没有成为中国人,一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他是个首陀罗,即四等人也,如今变成了刹帝利!
他们真的要世世代代都感谢莫卧儿帝国皇太子穆阿扎姆!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64节 让城别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之雄霸海外最新章节!
我军攻克红堡!
时已天黑,军人们在各处点灯,然后拿着火把到处搜索残余分子与财富。
缴到公物上交,统一分配是南华军与众不同的传统。
李定国、马进忠与嘎勒丹拜以胜利者的姿势走进了红堡里的枢密宫,看到大殿上的皇帝宝座,李定国说道:“工兵又有得忙了,他们得将这个大座位给搬回去!以前搬了一个,现在再搬一个!”
莫卧儿人丢脸啊,这是南华军二破德里,第一回南华军从红堡的觐见宫里搬走了一个大理石制的皇帝宝座,运回旭日城,奥朗则布得位后,嫌觐见宫不吉利,专在枢密宫里办公,设立一个皇帝宝座,结果又杯具了!
这个座位自然是谁都不敢坐的,事实上当清理了红堡之后,李定国即时派出军队将红堡给封闭了,不许部队进驻。
他派人急报亚格拉皇帝行在:我军攻克德里!
......
此时在马士腊前线的莫卧儿人正准备全力攻下马士腊城,同时派出骑兵向已军左右两侧探察,还没开始的时候,突然听闻南方的枪炮声密集地传来,间杂着阵阵的呐喊声。
仔细一听,却:“德里城失守,我军拿下红堡,捉住了穆阿扎姆,你们还在这里做什么?”
起初他们不信的,但是前线军官从望远镜中看到了穆阿扎姆的金盔,还有德里守军的旗帜,被南华***杆子挑着,在阵地上招摇,哈哈大笑,夸耀道:“穆阿扎姆的头在此!”
莫卧儿人先是吓了一跳,仔细看去,有人笑道:“他们用了一个头盔来骗......”
说话的人声音低落了,见军官们铁青着脸,顿时士兵们人心惶惶。
消息逐级上报,奥朗则布惊出一身冷汗,他口吃地问道:“啊,啊,啊......真的是穆阿扎姆的头......头盔吗?”
回答说是,奥朗则布急召高级军官们商量。
后营的马库斯、卡姆兰不明所以,暗忖怎么还找他们这些过气的将军?
赶到中军后,将军萨达尔将情况稍作说明,顿时马库斯和卡姆兰心中一沉,两人对视一眼,他们最担心的事情终究是发生了!
进到皇帝御帐内,奥朗则布正在大发脾气,痛骂阿三!
他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能赶到莫卧儿大军后方的异教徒军队不是少数,他们怎么可能越过重重阻挡而直取德里?让莫卧儿大军未能得到警报?
毕竟莫卧儿人也有提防,通往德里的路途上除了派驻莫卧儿人军队,阿三的军队也为数不少。
为了推卸责任,将军巴里·鲁宾一口咬定肯定是阿三的军队变节,投降了异教徒。
即使不能证实,事情是秃子头上的跳蚤---明摆着!
奥朗则布十分恼怒,咬牙切齿地说要将阿三们杀光光。
他本来就憎恨阿三,现在更恨不得让他们统统去s。
见马库斯和卡姆兰进来向他行礼,奥朗则布想起当初进军时他们曾经劝谏过他不要急于上前,留在德里,如今......唉!
就他们提议御驾不用上前,大臣们与将军们个个都热火朝天地鼓动他上前,说我们有信仰,我们无往而不胜,必定能够打败异教徒云云。
现在看来,鸡肉没吃到,落了个一地鸡毛!
他强打精神,对马库斯和卡姆兰两将道:“情况非常严峻,敌军主力逼近,意图为马士腊解围,我军的后方与左右翼都出现了敌军的游骑兵,两位将军觉得应该如何应付?”
见皇帝动问,马库斯深吸了一口气,方欲踏步上前,卡姆兰与他多年老友,哪还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偷偷拉他一把,没拉着。
马库斯知道自己所言将会会让自己陷入烦恼中,但他不得不讲,上前一步,朗声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应该‘让城别走’!”
“让城别走?”众人一起看着他。
“放弃德里城,向西退却,退回到印度河流域和旁遮普行省,把印度河以东的行省全部放弃,然后尽最大的努力,将分散在各地的地方军队全都集中到那里,我们据河而守!”马库斯坚定地道。
附提一句,之前没有印度河之称,该河梵名译为信度(sindhu),位于印度西部,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之间,然后向南流经印度大地,注入阿拉伯海,该河流水量非常大,相当于尼罗河水量的2倍。
中国人来了之后,就给该河起名为印度河,由于中国人的影响力大,导致大家说来说去就成了印度河,原本的信度河很少有人提及了,同样地,无论是中国人、白皮、波斯人与莫卧儿人,均把印度人称为阿三。
马库斯是员老将,熟悉战斗,他不慌不忙,说出他的看法。
“......我军以拖为上,异教徒跨海远来,补给不易,我军本土作战,大有优势!”
“印度河以东,德里之间有大沙漠,还有印度河河流之险,上游河道狭窄,多急滩,流速大,此乃我军地利也!”
“印度河以东地区,多是我圣教民众,拥护我们,不象德里以西的阿三,无用且投降了异教徒,此乃我军人和也!”
“再有向西是波斯人,异教徒杀来,他们绝对不会袖手旁观,此乃外援也!”
......
马库斯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他审度时势,不墨守成规,对于此次德里城失守,视为不同寻常,难以扳回。
他认为异教徒来势正汹,宜避实击虚,寻找能与己有利能开拓的地域,大踏步后退,退守印度河流域。
他主张让城别走,不管德里了,顿时让奥朗则布左右为难。
放弃德里,那得下很大决心的!
德里的重要性毋庸讳言,谁得到德里,谁就是老大,离开德里,这不啻于认输!
以后还有什么资格去统治印度?!
巴里·鲁宾站出来反对道:“我军尚有五十万之众,武器弹药充足,移山毁城,不在话下,岂能轻易弃守德里?”
“真要弃守,几十万人的补给哪里来?真要弃守,将士们不要家眷了吗?”这句诛心之言说到了很多人的心里,他们七嘴八舌地附和巴里·鲁宾,质问马库斯是何居心?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65节 老将的无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之雄霸海外最新章节!
“是何居心?”马库斯苦笑!
他也有句诛心之言,话到嘴边,终究没敢说出来。
那就是“你们坚持要打,打得赢吗?”
几十万人打一座小城,打来打去都攻不下,真要是攻得下,显示力量出来,马库斯也不会说出“让城别走”的建议了。
正因为打不过,所以才要逃。
但是他要是说出这句话来,先不论什么,那帮家伙必会说什么“有信仰无往而不胜!”“你迷失了,居然害怕异教徒的力量!”“在皇帝陛下的率领下,我们必胜!”等等更加诛心的语言!
其实也有一些人知道不妥的,但是与马库斯站在一起的只有寥寥无几的数人,同意马库斯的见解,结果他们均遭遇被质问是不是怕异教徒了?
卡姆兰支持马库斯,但他也无法说服那些谷精上脑的家伙们,他们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甚至有人提议不走了,先击溃来犯的异教徒主力,再回师德里城,必获全胜!
这么说出来,家伙们认为不错!
听得马库斯、卡姆兰相当无言,更无奈。
这就是宗教国家的悲哀了,国家被宗教所挟持,一个不小心,即被抹黑,认为他们的宗教信仰不坚定,没有信心!
见双方意见不统一,奥朗则布问中军大将萨达尔道:“将军认为如何?”
萨达尔是受奥朗则布信任的将军,他的资历高,也是阿富汗打过仗的老兵,军事上被人信服,且为人圆滑,但现在他也是头痛。
他认为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老友马库斯是对的,如今异教徒势大,已军避之则吉。
奥朗则布是个不错的皇帝,足智多谋,尤其精于武略,能压服阿三、锡克人,曾率军同乌兹别克人和波斯人作战,在阿富汗打仗时虽说失去了喀布尔,但那个地方换谁来打都是个输字,奥朗则布在阿富汗能够全身而退,显示了他的军事才干。
只是他运气不好,他遇到的敌人太强大了,这可是将奥斯曼帝国打翻在地的异教徒皇帝。
萨达尔去过奥斯曼帝国,见识过奥斯曼帝国的军力,他不认为奥朗则布能够对付得了异教徒皇帝。
可是马库斯的策略在政治上就是自杀!
先不说什么,奥朗则布的老婆与儿子都被俘了,异教徒只要拿她们出来示众,那奥朗则布还有脸当皇帝?
且将士们的家眷多在德里,远撤印度河,岂能安心!
于是萨达尔提议道:“陛下,我军当回师德里城,乘异教徒立足不稳之际,夺回德里城!”
他停顿了一下道:“如若不成功,我军退至印度河!”
他的折衷建议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奥朗则布满意地道:“正该如此!”
既然下定决心,他作出决定,以巴里·鲁宾、拉姆兹·阿鲁夫和加麦尔·阿贝德三将军为先锋,打回德里。
再指派马库斯与卡姆兰负责后路,阻击异教徒!
奥朗则布站起来,拨出了他的弯刀,高呼道:“去集中军队,消灭异教徒,夺回德里城!”
帐内诸人一起激昂高呼:“消灭异教徒,夺回德里城!”
马库斯也跟随着呐喊,但很勉强,被奥朗则布看到了他那勉强的态度。
......
命令下达了,军人们赶快把东西打包,准备撤退。
而马库斯私下求见奥朗则布,说有事情禀报。
奥朗则布有点不爽地道:“当面不说,背后来说!”
萨达尔为马库斯说项道:“可能他真的有要紧事情,陛下还是见一下吧”
给了萨达尔面子,奥朗则布召马库斯见驾。
马库斯提议说:“夺回德里城不是件易事,巴里·鲁宾等三将虽勇,臣以为派萨达尔大人为先锋更为可靠!”
在他看来,巴里·鲁宾等三将连马士腊城都拿不下来,德里城更不用说。
可惜奥朗则布已不信他,甚至怀疑他迷失了,宗教信仰不坚定,没有信心打败异教徒。
奥朗则布不高兴地道:“朕的将军,不是你所能度量的!”
见他这种态度,马库斯识趣地不说下去,又提议道:“为稳妥起见,陛下可分出一支部队,先行赶赴印度河,以策万全。”
奥朗则布大怒道:“你是说朕夺不回德里吗?!”
萨达尔在旁边忙道:“马库斯你糊涂了,如果按你的想法,派出部队去印度河,会军心大乱的!”
“我看你真是糊涂了,还不快走!”他不待奥朗则布反应过来,就把马库斯一路推搡离开。
两人出到帐外,萨达尔叹了一口气,轻声对马库斯道:“你做好后卫,好自为之!”
马库斯摇摇头,无奈地离开了,萨达尔回到御帐内,对奥朗则布说道:“臣刚才在外面狠狠地骂了马库斯一通,不过他懂得防守,相信他做后卫,能够保住我们顺利返回德里城。”
奥朗则布余怒未消,吩咐萨达尔道:“告诉马库斯,让他最少守五天,如果他敢后退,就杀他的头!”
“是,是,是!”萨达尔一迭连声应道,派人去通知马库斯不提。
......
奥朗则布作出军事部署,军队调动时却陷入了混乱之中。
本来要往回走,一般方式是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变换后的前队出发就行了。
马库斯与卡姆兰先前遭贬到后队,自然不会把精锐部队交给他们管理,他们管的是二线部队。
要杀开一条血路,自然不会是二线部队成大军的矛头,否则是没有战斗力的。
所以马库斯与卡姆兰所部不动,放开道路,中军先撤,撤退到(原来的)后军的背后,再由(原来的)前军穿越中军与(原来的)后军的防区,这时前军就向前进。
问题是中军已经撤退到(原来的)后军的背后了,(原来的)前军却遭受到南华军的猛攻,被“粘”住了,以致于撤不下来!
南华军已经接获第十军攻克德里城的消息,无不欢欣鼓舞,决心向第十军看齐,干净、彻底地消灭掉莫卧儿人。
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打得巴里·鲁宾、拉姆兹·阿鲁夫和加麦尔·阿贝德应接不暇。
没办法,只好把部队派出来打阻击,由加麦尔·阿贝德指挥五万部队去挡着南华军,巴里·鲁宾、拉姆兹·阿鲁夫先撤。
结果加麦尔·阿贝德走不掉了!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66节 五万人的速败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之雄霸海外最新章节!
士气大振的南华军攻势如潮,似猛虎下山一般向着莫卧儿人冲去。
重炮轰击,枪阵齐鸣,以盾车开路,直冲到莫卧儿人的营盘前,然后炸弹与弓箭齐飞!
枪炮打得莫卧儿人抬不起头来,炸弹与弓箭更让莫卧儿人晕头转向。
营区内爆炸声响成一片,不小心就会中箭,莫卧儿人军心动摇,目光瞟向后路,军官急红了眼,高声斥骂:“谁敢逃就杀谁!”
进攻的是莫卧儿人的“老朋友”第六军的同志们,李成栋驱兵大进,另外三个老总颜田、杨彦昌、胡一青兵分三路,动用了十万之众的兵力,高声呐喊,奋勇杀敌,莫卧儿人的阵地仿佛燃烧的草垫般迅速地缩小。
南华军恃着装备精良,根本没有把莫卧儿人给放在眼里,实施部队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进行突击,莫卧儿人起初专注于守,后来发现不行了,若是防守,异教徒隔着一段距离就把莫卧儿人给撂倒,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莫卧儿人的火力与南华军比起来真的是相形见绌,尤其是南华军的炸弹漫天飞舞,特别令人难以招架,既有普通步兵扔的1斤小炸弹,又有装甲掷弹兵扔的5公斤中型炸弹,还有飞雷炮的十公斤炸药炮,接着是投石车也加入进炸弹“合奏”的序列中。
南华军投入了两种投石车参加攻击,一种是小型的人力投石车,它的重量轻,对于中国人很容易建造,发射10公斤的炸弹射程达到125米。
其实这种投石车的射程与飞雷炮射程重合,若从后勤的角度来说,单用飞雷炮就好,但是投石车应用起来真“香”,能够发射的弹种丰富,包括炸弹、油弹、石弹与化学弹,好用!
哪怕后勤线的压力大,也要用。
再有大型的配重式投石车,威力巨大,堪称是古代核武器,其射程远,能够将100斤重的蔡依琳掷出400米远!
100斤重的炸弹落在地上爆炸开来,纷飞的钢钉和铁珠如急风骤雨,升腾起一朵蘑菇云,委实吓人。
每一弹发射,都让我军振奋,敌军丧胆!
莫卧儿人没有那么多的炸弹,他们也有一些人力投石车和配重式投石车,但在南华军大兵压境时,其使用状况十分糟糕,能够派上用场的不多,在一门工匠们满头大汗地进行维修,气急败坏的士兵们用皮鞭抽打着工匠。
工匠们工作辛苦,报酬低微,随之而来的是投石车根本不好用,以致于许多高官认为装备投石车是浪费钱!
由于技术的不过关,投石车结构复杂,容易损坏,总会在战斗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加上会建造配重式投石机的工匠奇缺,很多情况下需要从小培养,稀缺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核武器工程师。另外由于工程师稀缺,投石机自然就不可能在战场上随到随建,而如何运输这些大家伙更成问题,以致于莫卧儿人把配重式投石车认为是“白象”,大而无用。
而在南华帝国乃至于南华军的情况截然不同!
想想颜小强来自何方,在他的领导下,南华人变身成为基建狂魔,矢志打造出手工业超级大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南华帝国的建造业相当发达,制造的枪械与大炮坚固,实现了投石车元件便携化,组装出来的投石车至少想用的时候能用。
很明显地,已军正在遭遇痛殴,加麦尔·阿贝德一咬牙,下令军队实施反冲锋,以攻对攻!
虽然也是个死,但至少死得痛快。
果不其然,当莫卧儿人进攻时,南华军也得注意防御,哪怕是这些包头佬近不得身,交战中枪弹无眼,南华军也有死伤了。
“中心开花,我们**敌军中营,而后向四周扩大战果!”居中路的杨彥昌这样给军官们下达指示,让火力集中轰击敌军,然后各个方阵交替掩护前进。
部队按照他的指示,方阵交替前进,当接近敌军的营盘时,司号员吹起了冲锋号。
伴随着凄厉的小号声,“冲啊!”指战员们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疾速冲刺,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毫不畏惧地冲过去,将敌军中军打得落花流水,纷纷向后方溃退,如此整个大阵动摇。
不甘心失败的加麦尔·阿贝德派出督战队,敢后退者立即杀掉,一连杀十几人,止住了溃势,然后莫卧儿人以集团冲锋的方式,成群结队的士兵向着南华军疯狂反扑,双方前锋展了白刃战!
血腥的白刃战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莫卧儿人后续乏力---吃上这么多的炸弹与弓箭不是白吃的,一线的部队被南华军干掉了,后面的人怕了,再次溃败,把督战队都给冲散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