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雄霸海外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比萨饼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西班牙不断地往布勒斯特增援,总舰数达到了六十五艘,包括了“圣母无原罪”号、“圣文森特费雷尔”号、“瓜达鲁普的圣母”号、“圣母康塞普西翁”号还有最新入役的“皇家费利佩”号共五艘一级战列舰,可谓是尽遣精锐上阵,对西法联盟真心无比!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742节 两个海军上将的苦恼
法军则拼凑了总数达到一百零一艘战列舰的大舰队,法国当然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即使爆兵也办不来,路易十四是得到了整个欧洲的支持,他们积极地为他捐钱、献舰、捐物、参军等等,例如葡萄牙虽然不敢公然反对南华帝国,但以半卖半送的形式给了路易十四达五艘战列舰,外包所属的水手与军官以及一部分志愿参战的军官与水手!
葡萄牙也是海上强国,支持得十分给力。
尤其是水手,更是稍解了西法联军的燃眉之急。
盖因法国海军大量制造军舰,及格的军官和水手不够,处于船等人的尴尬场面。
至于西班牙,则是挂掉的人太多了,补充不上来!
百年海军,一个好的海军军官培养不易,以南华海军为例,考取舰长上岗证书必须持有杀鲸记录和环球航行记录,而航海长则必须有环球航行记录,没有过硬的本领,根本不可能把风帆船使得头头是道。
还有瑞典王国,别看该国与南华帝国嗳味,瑞典脚踩两条船,这边与南华帝国打得火热(瑞典人得依靠中国人的支持去抵抗老毛子的侵袭),那边瑞典人把四艘大型商船改装成为战列舰派往了法国!
以及神罗帝国的公国、立陶宛-波兰联盟、沙俄、意呆利诸城邦、低地国家的帮助,仅意呆利就有五千名雇佣水手加入了法军(意呆利向有输出雇佣军的传统),形成了全欧打南华帝国的格局,所有头脑清醒的欧洲人都明白如果法国在此战中倒下,那整个欧洲将会笼罩在中国人的阴影下,万万不能有失!
到了1672年的春季,大西洋上的风暴还在凛冽的时候,法国人与西班牙人认为羽翼丰满,因此日趋活跃,向着南华帝国驻英国的舰队展开了一轮接一轮的进攻。
两方的巡航舰与武装商船首先在大西洋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双方都试图切断对方的补给线和封锁对方的海岸线。
拦截商船、货船、客船与渔船,展开疯狂的海上绞杀战,今天你追我的船,明天我打你的舰,有时还进攻海岸的据点、码头,战得不亦乐乎。
不过,西法联军攻击的效果不佳。
法国人与西班牙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南华帝国已经把驻英国的战列舰增至一百五十六艘,与西法联军的战列舰数量相差无几,而在地中海上也驻扎有六十多艘的战列舰。
整个南华帝国的战列舰数量超过了四百艘,足可以对抗全世界,可谓是世界上只有二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外国。
只要中国强大起来,那就是一国吊打全世界的局面!
英国是海上强国,但他们已经没有了战列舰,在英国的中国人已达二十万,由于中国人的求同存异政策,尊重英国人的宗教习俗,与英国人相处融洽,在中国人的带动下,大家种地、放牧、养鱼、开发矿场和砂场,然后冶炼钢铁,造船,大搞基建,反正大家都有钱赚,提高生活质量。
当时英国人口不多,地方相对广大,物资显得充裕。
仅仅一年,英国就已经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
军事上,中国人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包括了海岸炮台、仓库、船坞修船厂、食品加工厂、海军医院等,已经作好长期与敌人战斗的准备,即使是没有地中海方面的帮助也能支持下去。
相比之下,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法国人与西班牙人则处于煎熬中!
法国海军上将亚伯拉罕迪凯纳和西班牙海军上将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在布勒斯特港商量军务,他们坐在会议室长条桌子的对面,那是坐困愁城!
怎么说呢?
派巡航舰袭击英国是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的提议,用来削弱驻英国的南华舰队实力。
法国人认为不错,就没有发起战列舰决战,而先出动巡航舰,却发现情况不妙。
貌似南华舰队没受到什么影响,士气不下降,船只保养好,派出的巡航舰反击犀利,枪炮没个停息,不象弹药匮乏的样子。
该死的!
南华巡航舰上官兵技高一筹,与西法联军的巡航舰对战的结果是西班牙至美洲的航线停止了,这是从美洲运送金银的珍宝船走的航线,是块大肥肉,想想中国海盗会是多么地努力!
其余大西洋航线也很悲摧,几乎停止了,船只都不敢出港,甚至在港口也不安全。
两个多月进攻下来,有八千西法巡航舰官兵死伤,让两个海军上将大为挠头。
南华巡航舰的海军素质明显地比西法联军高上一筹,追得上,逃得掉,打得过,而西法联军相形见绌,航海与战斗水平差且不算,装备也差过南华海军。
南海巡航舰上有许多筒子:大量的望远镜与瞄准筒,枪炮打起来极为准确,而且他们的医护能力远在西法联军之上。
说起医护能力,西法联军很糟糕,缺乏医药,环境恶劣,在船上来多少人就病多少人,上岸后又过着不堪描述的放荡生活,可是管得严厉又让士气降低,舰长们只好把那些“在每艘船上有个丈夫”的“妻子们”组织起来,把她们带上船去,如此,水手们染疾很多,从而造成严重减员。
一谈到这里,两个海军上将就是叹气。
亚伯拉罕迪凯纳问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道:“南华海军多是小伙子,精力旺盛,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先前南华军与西班牙军是友军,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有所了解南华军的情况,告诉法国海军上将道:“中国小伙子比较内向含蓄,感情不奔放,可以忍受,南华的军舰上娱乐比较丰富,他们有乐器、唱歌、棋牌、运动器材,以及不停地‘学习’。”
“学习?”法国海军上将不明所以,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就稍为解释一下,说南华军从高级军官到小兵,都要进行各种学习和训练,不断提升自己,忙碌不停,自然就没什么心思去想什么不该想的东西。
让法国海军上将大为惊奇,说出道:“中国人真是钱多到没处花啊!”
“那当然!”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说道:“中国皇帝在他的皇宫里建了一个金殿,全用黄金打造的!”
“啧啧啧!”法国海军上将惊叹不已,暗凛怎么打得过这样的对手。
路易十四虽然也很有钱,但亚伯拉罕迪凯纳知道一些内幕,那就是国王是借新钱还旧债,这利滚利利打利下来,只怕还不起了。
正在谈论着,传来一声“报告”,原来是法国高级联络官德布斯克茨子爵来了,他告诉了两位海军上将一个不好的消息。
那就是在法国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及鲁珀特亲王拒绝渡海,不肯去英国复国!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743节 英国人帮不上忙
在英国的国王是查理二世,由于他甘当刘禅第二,遂没被废黜。
查理二世的心态超好,他投降中国人,中国人不难为他,一样以他为王,对他的供应不缺且尊崇他,状况远好过以前英国人把他这个英国国王逼走,那时他甚至在树上过夜呢(主要是为了防追兵和防野兽)。
中国人入侵英国时,查理二世迎降,不甘心的英国人拥戴他的dd约克公爵加冕为王,是为詹姆斯二世国王。
鲁珀特亲王称呼查理二世的父亲查理一世(就是英国著名的断头王)为舅舅,对英国忠心无比,一直辅佐詹姆斯二世。
西法联军进攻英国的一个攻略方向那就是让詹姆斯二世及鲁珀特亲王渡海,前往英国,举旗号召英国民众造反,推翻中国人在英国的统治。
为此西班牙和法国积极地出钱出枪,为逃亡法国的英国人拼凑了五千武装,计划护送詹姆斯二世及鲁珀特亲王渡海。
计划准备得好好的,英国人也答应了,没想到中途变卦。
两个海军上将惊问为什么?
德布斯克茨子爵回答说詹姆斯二世派了个使者偷偷潜往伦敦,见到了查理二世,想来个里应外合,最好在詹姆斯二世过海时查理二世出逃,以免被中国人挟持。
应该说这是条好计, 但据使者回报,查理二世不仅拒绝配合, 还让使者传话, 叫詹姆斯二世不要来, 否则,他们两兄弟将很快有机会见面了!
听得两位海军上将面面相觑, 查理二世的话,表明他不看好詹姆斯二世的反攻,也表明中国人在英国的统治稳定。
德布斯克茨子爵被巴黎方面派去联络詹姆斯二世起事, 事情不谐,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机警地问他道:“从使者那里了解了英国多少内幕?”
他点点头道:“确实有不少!”
看过纸上的文字介绍,让两位海军上将大皱眉头。
中国人在英国的统治相当牢固,实行了“皇帝的归皇帝、上帝的归上帝、国王的归国王、贵族的归贵族”的策略, 经过皇帝、国王、贵族三方商定,中国人主要负责外交与国防,其余的国内事务归由国王与贵族负责,中国人承认了大宪章, 而英国人则承认皇帝是国家最高元首。
英国大宪章主要内容是保障封建贵族和都会的特权及骑士、市民的某此利益, 限制王权,一定程度也就限制了皇权, 主要管辖权限由英国人完成, 皇帝没有对英国实管, 更没有把南华的那一套治理模式放在英国---英国人是不享受南华子民的福利的。
这样反倒好,大家相安无事, 中国人占领了英国, 但尊重英国人,遵守当地法律, 光顾着开发与赚钱。
中国人完全按欧洲人的统治习惯来管理英国,即国王向皇帝效忠,贵族们向国王效忠, 贵族不受皇帝直辖。
当然, 有点不同的是有些新法律是必须遵守,比如规定了皇帝的权利(也有义务)、保障中国人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利益、以及保障帝国统治的保安条例等等。
对于英国人来说, 这几乎与以前没什么不同, 征服者是如此的宽宏大量, 让他们喜出望外。
须知中国人在欧洲的传闻从来不是那么地良善, 他们对于不服从的被征服者的处置粗暴直接---干掉反抗者的中坚人物,卖掉其他人,把地皮刮个干净,所到之处,天高三尺,大地为之清明!
如今他们到达英国后,英国人的生活没受什么影响,该干活就干活,该礼拜就礼拜,而且收入增加了不少。
中国人忙着赚钱, 不关心其它的事情,他们甚至也进英国神庙里烧香礼敬朝拜,初时令英国人又惊又喜, 后来发现空欢喜一场, 原来是中国人根本不信教,他们习惯于到外地时见庙烧香,打点各路神仙, 把礼数做到,乃“敬鬼神而远之!”
得,大家相安无事,但一旦英国人敢触碰到帝国的保安法律,试图造反的话,则可怕的惩罚就会落到他们的头上---杀掉他们、卖光他们全家,家产没收。
在这样的压力下,英国人懂得了选择,倒令法国海军上将亚伯拉罕迪凯纳和西班牙海军上将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感到事情棘手无比,他们寄予厚望的英国人揭竿而起,里应外合的希望成为泡影。
但,要是西法联军单干的话,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持谨慎态度, 亚伯拉罕迪凯纳起初还充满了信心, 但越来越害怕, 他感觉到中国人是张网以待,就等着他们的到来!
他迟迟不敢出动大舰队与中国人决战,可是也拖不了多久,巴黎方面的催促一天紧过一天,既有国王的指令,也有舰队的实际状况不佳。
现如今西法联军集结了一百六十六艘战列舰,加上巡航舰和武装商船,总兵力超过了十五万人,日费钱粮浩大,军饷不敢停,但采购物资多是先欠着款,供应商只收到不多的货款,一旦他们支持不住,那舰队的供应就接济不上了,只怕会陷入混乱中。
因此亚伯拉罕迪凯纳强硬地道:“詹姆斯二世陛下必须出动他的人马,能帮助法国一点就是一点!”
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赞同道:“对!必须给英国人施加压力,不能够我们为他们浴血奋战,他们呆在后方喝酒作乐!”
德布斯克茨子爵受命告辞离开,亚伯拉罕迪凯纳再也坐不住了,他在室内走动,只觉得心情烦躁。
他对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苦笑道:“不可不慎啊,否则一战输掉整个国家,但又不可不战,拖下去,舰队有可能瓦解!”
直到现在,他算理解了前任海军上将让德埃斯特雷宁可放弃高官厚禄也要进修道院的行为了,整个法国、甚至是全欧洲的命运都系于他身上,他不堪重负。
在作为副将时,亚伯拉罕迪凯纳觉得让德埃斯特雷是个懦夫,不敢与敌人展开痛痛快快的战斗,但一旦他自己坐上了海军上将的位置,才知道这个位置是多么地烫手。
他们担负的角色是交战双方中能在一天就输掉这场战争的人,国王、臣民和全欧洲民众的厚望都集中在他们身上,何堪忍受啊!
亚伯拉罕迪凯纳不禁吐槽:“我不过是个普通人,不是天使!”
据说中国人的皇帝总是在大战时指挥舰队作战,这样就让他的海军上将压力不象亚伯拉罕迪凯纳这么大。
亚伯拉罕迪凯纳想到一个可怕的情况,中国人为什么也不急着与他们开战,是在等候他们皇帝归来指挥作战吗?
那我们倒是要先发制人了,他与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说到他的担忧,西班牙海军上将赞同要开战了。
正在想着,突然间一名法国军官闯进了会议室,大叫道:“南华舰队突袭瑟堡,我方舰队撤离,报告说损失了多艘战列舰!”
撤退就是逃跑的代名词,亚伯拉罕迪凯纳惊道:“这怎么可能!”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744节 呆军港内也不安全
不怪他惊诧,要知道瑟堡军港作为法国的重要海军基地,除了有战列舰驻守之外,还遍布海岸炮台,装备有口径为150毫米的后膛装弹火炮,威力远在舰炮之上,南华军同样也有这样类型的火炮。
自从装备了这种大口径的火炮后,敌我双方几乎不会去进攻装备了这种火炮的海岸据点,那是白费功夫,大口径的火炮对于战列舰有很强的侵袭力,有时甚至是一发入魂,而舰炮则几乎难打下海岸炮台。
现在听闻南华舰队突袭瑟堡,还造成已方舰队撤离并损失战列舰,实在让人惊诧。
情报消息陆续到来,伯拉罕迪凯纳和唐阿斯纳尔安东尼奥了解到战况后,让他深感震撼,中国人牛b!
中国人居然把h210重炮给装到战列舰上,用来远轰瑟堡军港锚地内的驻泊的西法联军战列舰!
他们以为呆在防御严密的军港内就以为我们奈何不得他们?
不,我们聪明的中国军人专砸他们这些缩头龟!
这不仅仅是针对瑟堡,而是一个新课题,解决这个课题是南华海军上上下下开动脑筋,发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思维,集思广益的结果。
有的人说直接派海军陆战队登陆夺取炮台,因为敌人在海港驻军众多而不售;有的人说大量发射火箭,但火箭在初时亮相时带来的震撼过后,敌我双方都加强了防火而大为削减了威力;又有人说出动纵火船,也因对方防御严密而告吹
最终得出一个可行的方法那就是改装战舰,把陆军的210重炮给装到舰上,远射海港内的敌舰,如此既安全又稳定,一炮不成来二炮,二炮不成来三炮,总有一炮打中敌人,反正弹药够便宜。
把陆军h210重炮给装上舰?
该炮正式型号为h210n1663型,“h”是轰的首写字母,“n”是年的首写字母, 210表示口径, 1663表示定型的年份, 炮管足有四米长,口径达到了惊人的210毫米,整门炮重达16吨(含炮身、炮架、车轮、驻锄等), 最大射程六公里,有效射程二公里。
陆军最强大的火炮口径达到800毫米, 被称为“雷神之锤”, h210的威力比不上“雷神之锤”, 但杀伤力依旧十足,且使用时更加方便, 射速也快,被炮兵们亲昵地称呼为“皇帝的小锤锤!”
小锤锤虽小,砸敌人够力, 其数据令人垂涎, 但要装到军舰上, 还真的是相当困难。
首先要解决重炮上舰的承受问题, 要是放不稳当或者开上几炮就让战舰散了架,那是程咬金的三板斧, 不能持久使用,南华军虽说是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二是重炮开炮时, 其惊人的后座力如何消除?
要知道,火炮后座力是惊人的, 比如42磅舰炮重达2.5吨,开炮的后座力足以撞死人---西班牙与法国炮手们由于业务不精, 开战后手忙脚乱以致于被火炮后座力撞死撞伤者不是少数,即使是久经训练的南华炮手也年年在在训练中有人死伤, 开战后同样有人死伤。
而210毫米重炮的后座力更是恐怖,军舰如何承受?
三是使用时是否方便,要知道h210重炮使用后膛开火,射速大增,必须在军舰上也保持其方便性,方有实用价值。
为什么“雷神之锤”被陆军冷落,就是因为它打得太慢了,一小时最多发射一发炮弹,装填很慢,快不起来,且最好一天打十发炮弹,尽量不要多发。
其前身是“乌尔班大炮”,在征服1453年时被奥斯曼苏丹用来轰击君士坦丁堡,射速更慢,一天只能打七发炮弹,虽然威力大,但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射速慢,对君士坦丁堡城墙破坏力有限,每当夜幕来临,被城内军民纷纷到受损的墙头连夜抢修,以致于往往第二天黎明,上一次炮击的效果便完全化为乌有,乌尔班大炮的优势一定程度被压制了。
要是不好用,改装大炮上舰是没必要的。
对于问题一还算好解决,拿出一艘三级战列舰充当h210重炮的载舰,战列舰身躯坚固, 在炮位上作加强支撑, 包括钢板当甲板, 下有支柱, 这对于南华军的工程师们不在话下。
支撑多出来的重量, 则该舰不装备重炮,舰体即可减重。
至于后座力和方便性?
经过技术攻关,关键是有皇帝的指路,皇帝画了一个圈,再画了一条线,稍加解释,聪明的中国人完全明白了。
圈圈就是火炮所在位置放在了战列舰的主桅与前桅中间,火炮指向可以360度转动,线就是火炮采取了架退式。
一般火炮是没有反后坐装置的,身管和炮架刚性连接,射击时火炮炮轮或会跳起(如果火炮轻),会向后退(火炮重时),需要炮手把火炮推回原位、重新瞄准,才能进行第二次射击,比如现在战列舰的舰炮就是如此。
战争摧生技术的发展,南华军重炮上舰,消除后座力依靠架退式技术,原理是火炮装在一个斜坡状的滑轨上,每发射一次,炮架就在倾斜的滑轨上向后滑动,再在重力影响下向前滑动复位。火炮底座下面的钢轮和轨道用于调整火炮射向。这些炮身和炮架刚性连接,以炮架后退吸收后坐能量的火炮叫做架退炮。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北洋水师的克虏伯、阿姆斯特朗舰炮、岸炮就属于架退炮。
至于还有更复杂但更好用的管退炮技术,目前是超纲了,办不到。
有了架退炮技术,就把h210重炮放到了军舰上,南华海军财大气粗,一气装备了这样的炮舰三艘,伴随着已军前去进攻瑟堡的战列舰一起行动,在法军150重炮的射击半径外,向着港内的法军战列舰开炮。
三炮有二炮落空,第三炮就击塌了法军战列舰“玛伦格”号的艉楼!
炮舰接二连三地放炮,接连命中港口内的西法联合舰队的战列舰,甚至还有一发炮弹击中了一艘倒霉的武装商船,当场将其一分为二!
不停响起的巨炮炮声,港口内最高指挥官,法军的欧尼伯爵再也坐不住了。
这真是的,异教徒就是异教徒,到处惹是生非,大家好好呆着不好么!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745节 战斗充满意外
欧尼伯爵是个正统的法国贵族,五十多岁的老头,但还是风度翩翩,他为人正直刚毅,喜欢按部就班,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活蹦乱跳的异教徒。
年轻时他曾到过奥地利打过奥斯曼人,到过乌克兰与哥萨克交战,还跑到瑞典与老毛子战过,也与荷兰的新教徒pk,宗教的信仰十分虔诚,蒙路易十四看中,委以重任。
他负责统率瑟堡内的西法联合分舰队,共有二十八艘战列舰(总计1810门火炮),其中一十九艘战列舰是法舰,九艘战列舰是西舰,舰队前卫和中坚均为法国舰队,后卫则由西班牙舰队担负。
当时南华舰队骤然杀至,欧尼伯爵并未迎战,而是让舰队趴港。
呆在港口多惬意,美女美酒加咖啡,出去应战,担惊受怕的,还不一定胜利,一不小心就丢了小命。
瑟堡海港接近诺曼底,是法国西北部重要军港与商港,在科唐坦半岛北端,临英吉利海峡,战列舰停泊在海中锚地上,受到海岸炮台的保护。
欧尼伯爵以为有海岸炮台里150大炮的保护,港口内安全,没想到南华舰队装备了更大口径的火炮,不停地射进来,搞得大家都呆不住了。
其实南华舰队210火炮的准头很差,属于土法上马,波涛涌动,连带着命中率很低, 打得也很慢, 十炮能够中一炮都不错了, 却造成了法国人与西班牙人的恐慌,要是被击毁或者击沉了,光挨打不能还手, 岂不是打了也是白打?
1...879880881882883...9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