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miss苏




第2723章 十卷67 当年心愿
    就连承安在乾隆五十二年得来这个伊犁锡伯部落领队大臣的差事,也跟九爷一家有关。

    乾隆五十二年,前任伊犁的领队大臣是福宁,因福宁坠马而死,故此彼时任伊犁将军的奎林向皇帝上奏,请另外派员接替福宁所留领队大臣之职。

    正是奎林举荐了承安。

    奎林又是谁呢,奎林就是孝贤皇后嫡兄富文的孙子,也就是明瑞的儿子,原本承袭了三等承恩公的爵位,是富察家的嫡系大宗。

    富察家的嫡系大宗,举荐了九福晋的内亲,这怎么看都像是一场亲戚之间的彼此帮衬。

    结果承安到了伊犁之后,就“耽酒好玩,不理事务”,至今这才三年,果然就因为这个毛病被保宁给参奏了,落得个革职,尤其是抄家的下场去。

    故此承安这一案,也将奎林牵连进来。

    偏奎林在乾隆四十七年获罪,被皇上给革去了三等承恩公,将三等承恩公的爵位改给了他叔叔傅玉承袭——也就是富察家的嫡系大宗都给更改了。奎林乾隆五十二年在伊犁将军任上效力,也有赎罪之意,结果举荐个领队大臣,还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最后的奎林跟他的父亲明瑞一样,都是死在出征的路上,才用命又为自己家这一脉挽回一点颜面来。

    ……故此承安一案,实在是将富察家牵连得颇深,不仅是九福晋病倒,福康安和睿亲王淳颖的福晋悬心;也更令奎林这一脉雪上加霜。

    承安一人一案,这便整个儿将富察家、阿桂与和珅的三方关系给搅到了一起,看似与这三人都无直接干系,却叫三方的心内都结下了极深的芥蒂去。

    .

    一道谕旨叫这三方心内暗斗去,次日皇帝却又仿佛宕开一笔,对此又下一道谕旨:

    “昨据保宁参奏承安一摺,已降旨著绵恩、阿桂、将伊家产查抄矣。伊住宅宽敞,欲改为王府。著金简、伊龄阿,将伊住宅查看,绘图进呈。”

    “再承安又非明珠嫡派后嗣,种种不肖,辜负朕恩。故查抄伊家,著赏给住房十余间,银二三千两,以资养赡。绵恩等接奉此旨,断不可意存瞻顾,致有寄顿遗漏。”

    皇帝顺了和珅的心思,是将承安的家给抄了。可是皇帝却没叫和珅有机会伸手去拿那个宅子,皇帝仅隔一日就已经打算好了将那宅子改建为王府了!

    皇帝更是命金简这位“仅次于和珅,为第二宠臣”,且在户部曾为英廉与和珅二人掣肘的外戚前去查看园子,就是根本堵死和珅想再从中分一杯羹的门路了。

    和珅一腔“心血”,仅仅热乎了一天,就已经付之东流,担了那么大的骂名,却实际上算是白忙活了。

    而以明珠家宅的盛名,圆明园中就有一部分是明珠家的园子改的,以这样的级别来论,皇帝说要将明珠家故宅给改成王府,又是要赐给哪位王爷住呢

    ——那必定得是皇子,而不是普通的宗室王公啊。

    而在皇帝赐封了十一阿哥永瑆为成亲王、十五阿哥颙琰为嘉亲王、十七阿哥永璘为贝勒之时,旨意里同时还说“其十一阿哥以下,俱著仍在内廷居住,暂缓分府”。

    也就是说此时皇子之中还未分府的,有十一阿哥永瑆、十五阿哥颙琰和十七阿哥永璘。

    而三位皇子此时都已成婚、生子,都到了该分府的时候儿。明珠家故宅这么好的宅子,又是要分给那位皇子去的呢

    若是分给十七阿哥永璘,倒还罢了。终究那是皇上的幼子,最关键是不涉及皇位之争。

    可若是要分给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当中的一个,那便有说法了——分府出宫的那个,便必定不是储君了。

     



十卷68、老父亲的心意
    若说当真有上天赐福、碧霞送子,那自然不是送来给孝贤皇后的,而是送来给婉兮,送来了十五阿哥颙琰这个孩子。

    故此乾隆二十五年新春,皇帝在开笔试句的时候已经用了“榑木初晖少海红”之句。榑木,即榑桑、扶桑,据神话传说,太阳从这里升起;少海,喻太子;“榑木初晖少海红”有喻太子出生之意。

    之后又在重华宫君臣联句,于岁朝图中用了“以迓新韶嘉庆”句……

    这些都与后来的十五阿哥获封嘉亲王,以及颙琰承继帝位,年号为嘉庆直接相关。

    若说彼时小十五尚未出生,甚至还未必已经坐下胎去,皇帝却已经有这样的预感——这与乾隆二十四年的正式祭祀碧霞元君,岂非无因果相连

    乾隆二十四年,正式为婉兮而开启了遣官祭祀碧霞元君的制度,身为天子者,便有理由期盼乾隆二十五年有可承天命的皇子来吧!

    ——便也因此,此时皇帝八十岁大寿之年,再登泰山,便要正式叫皇子们来跟着一起到碧霞元君驾前瞻礼。

    此中因果,到此时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闭合,足证皇帝当年的心愿为谁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泰山之上有两座重要的庙宇,一为岱庙,二为代表泰山女神的碧霞元君宫。皇帝只叫皇子们在碧霞元君宫瞻礼,却未叫皇子们到岱庙瞻礼——这便更加彰显出了皇帝的用意来。

    .

    皇帝去拜泰山了,按说距离京师已远,与朝中那些杂务暂可放下,待得回京,至少是下山再处理也不迟。

    可是就在岱庙行礼的次日,皇帝就又拎起承安这事儿来了。

    皇帝再度下旨:“昨据绵恩阿桂等奏到,查抄承安家产,酌量留给养赡之资,每年租息二千余两,住房九十余间。朕细思之,租息既有二千余两,其原值即有二万余金,所办错误。”

    “伊之产业,俱系明珠婪取所得。从前已耗去十之七八,今仍富甲巨室,伊戚属内沾润者多,复兴尤甚。朕姑不究已往,仍令赏给承安养赡之资,已属格外。”

    “且绵恩、阿桂、金简、伊龄阿。与伊俱无瓜葛,乃竟留给二万余金地亩、九十余间住房,毋乃瞻顾福康安、福长安情分耶类此小事,尚用瞻顾,其余自更不待言!”

    皇帝好好儿地在泰山上,再度掐住了承安这事儿不放,已属有些诡异。

    更诡异的是,这样一件小事,皇帝从二月里到三月来,几乎可说是没完没了地下旨。到了此时,本在天下第一山的泰山之上,距离上天最近,理应展现天子仁厚之时,皇帝却还要掐着这件事不放。

    甚至,到了此时,干脆将皇孙、定亲王绵恩,连同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内务府总管大臣金简、伊龄阿都给牵连进来了,都给下旨训斥了!

    皇帝还特地补充说明:

    “昨日一同召见军机大臣外,并未有独见之人,亦并非有人密奏。”

    嗯,皇帝说,“没人密奏”,就是说没人告绵恩、阿桂、金简等人的黑状;皇帝还特地言明,昨儿只见了军机大臣……

    皇帝这话,对于最为善于揣度君心的这些重量级的宗室和大臣们来说,简直就跟直接点名差不太多了

    ——试问,军机大臣里头一共有几人啊而这几人当中,还要排除被告黑状的阿桂,以及与承安算是有亲戚关系的福长安。一共六个军机大臣,就剩下四个了。

    而这四个里头



第2725章 十卷69 宠妃怨
    【今天十月初十,十五阿哥和廿廿的故事,正式挖坑新文里了哈。这边番外还是留给乾隆后宫这边做收尾了】

    乾隆六十年三月初六,惇妃的五十岁整寿。

    四十岁整寿的时候儿,皇上没给她按着整寿过,该赏给妃位整寿的“五九”物品,一件儿都没有。

    只是按着寻常过生辰的例,给了三百两银子。

    惇妃生生忍了十年,终于熬到了五十岁整寿,心下想着,皇上这回总该给她过整寿了吧

    况且这十年熬过来,后宫里的情形又发生了变化。

    乾隆五十三年,容妃薨逝;乾隆五十七年,愉妃薨逝……这之后,在这后宫里,位分最高的就是颖妃,她已经排在了第二的位置上。

    就算去年,亦即乾隆五十九年,皇上又在后宫进行一封,将婉嫔晋位为了婉妃,循嫔晋位为了循妃……但是她们两人终究是循序渐进而来,理应位次在她之后。

    况且,目下妃位上所有人,包括颖妃在内,全都没有所出啊!

    哪儿像她呢,她有十公主啊!

    可是……她怎么都没成想,苦等了十年,到了这一天,皇上竟然又什么都没赏给她,还是跟十年前一样儿,又只是赏给她三百两银子,对付了事!

    她一腔的怨恨无处发泄,当天宫里奴才们送来的合了份子钱给她进的寿宴,她也没心思吃,当场还砸了两个盘子去。

    也是眼前这些人看着都不顺眼。观岚被她打死了,听雨又出宫嫁给和珅了,如今宫里掌事儿的就是听风……

    只是资历最老,却根本不是贴心、合用的人。

    这些年过来,她偶尔也忍不住想起观岚来——倘若观岚还活着……

    倘若,她当年不是为了那个莫名其妙的胎,而承受不住发了疯去……

    后来回想起来那件事,她并非没有怀疑过听雨。

    只是听雨后来足岁出宫去,嫁给了和珅。如今女儿出嫁,与额驸的感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况且和珅那么精明,和珅后宅里有



第2726章 十卷70 传位
    乾隆六十年七月,皇帝下诏,给郑亲王改名。

    郑亲王还是个孩子,出生于乾隆四十三年,一年前袭封亲王爵的时候儿,虚龄才十七岁,今年这也才十八岁。

    郑亲王的原名叫佛尔果崇额,皇帝亲自改名为“乌尔恭阿”。

    郑亲王别看年纪小,可是郑亲王的爵位却是大清的八大清帽子王之一,世袭罔替的。

    第一代郑亲王,乃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第六子济尔哈朗,故此郑亲王家在八大里,位次也仅低于太祖皇帝次子和硕礼亲王家,而位居第二。

    故此虽说这乌尔恭阿还是只是个十八岁的少年,皇帝却也慎重地亲自为之改名,自也是在情理之中。

    乌尔恭阿的嫡福晋,乃是福康安的女儿。

    皇帝如此重视年轻的郑亲王,前朝后宫自然以为皇上是因为重视宗室之故,毕竟郑亲王家乃是八大第二位。

    不过自然,也还是会因为乌尔恭阿福晋的身份,推以皇上示恩给福康安——此时的福康安正在外,与和琳一同,平苗人之叛。

    在阿桂年老之后,福康安承继了九爷傅恒的遗志,成为朝廷在外领兵的不二人选。此时皇上施恩给福康安的女婿,也自是合情合理。

    时隔二十年,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乾隆四十年皇贵妃薨逝之时,册谥为令懿皇贵妃之时,册封正使——简亲王丰讷亨就是乌尔恭阿的祖父。

    郑亲王的爵号本为“郑亲王”,后曾经改为“简亲王”,就是在乾隆四十三年的时候,皇帝下旨“以和硕郑献亲王茂著壮猷克昭骏烈,其原封爵号应永绍嘉名,勿令改易,特旨令现袭简亲王仍复号郑亲王”,故此简亲王的爵号,才又恢复为郑亲王。

    .

    这一年,皇帝驻跸避暑山庄回銮的日子又做了改动。

    往年多是在十月前后才从避暑山庄回京,也唯有在如皇帝乾隆五十五年八十岁万寿大庆等特别的年份,才会提前回京。

    今年,皇帝是在避暑山庄过完了万寿,便立即启程回銮。

    &nb



十卷71、从未忘记当年的誓言
    这世上若论心细如发,没人能超得过皇帝去。

    尽管,他已经八十五岁了。在外人眼里,已经是个耳聋眼花、颟顸迟钝的老人家。

    皇帝既然提到当年也曾因皇太后的懿旨,并非没有动过念头,想改了执政六十年却不让位的心思去——然则,这话若被有心人听去,必定对皇太子十五阿哥颙琰有所不利。

    故此皇帝在谕旨中特地指明了一个时间点:“朕年五旬后”,也即是说的是皇帝五十多岁的时候儿,也就是在乾隆二十五年至乾隆三十五年之间。

    而十五阿哥颙琰被秘立为皇太子,是乾隆三十八年的事儿。也就是说,皇帝即便曾经也动过更改初衷的心思,那却都是在正式秘立十五阿哥颙琰之前啊

    皇帝就是要晓谕天下,他的寿数之高,古来帝王所仅见,所以他这明明还在世,却要禅让皇位之事,许多宗室王公、文武大臣都曾谏阻,皇帝不想公然驳了他们的颜面去,故此皇帝索性抬出自己的母亲来。

    你们看啊,皇太后她老人家福寿双全吧,可是就因为说了这个事儿,结果上天明察,将老太太都给先带走了——你们还打算继续说不你们谁自问比皇太后更得上天眷顾的,也想试试上天怎么待你们的,是不

    故此皇帝举皇太后一例,丝毫不是说为压制皇太子,反倒是借这一件事,便堵住了宗室王公、文武大臣的悠悠众口。叫那些谏阻皇帝禅让的心思,都只能烂在他们自己的肚子里。

    .

    皇帝的谕旨里,一切事立即执行,并不延迟:“俟朕长至斋戒后,皇太子即移居毓庆宫,以定储位。”

    皇帝还特别谕令:“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著赠为孝仪皇后,升祔奉先殿、列孝贤皇后之次。其应



十卷72、所有的字,都在说着“我想你”
    在这道谕旨中,皇帝更是公布了他亲自为婉兮所取的名号为“孝仪皇后”。

    婉兮在薨逝之后,皇贵妃位分上的谥号是“令懿皇贵妃”,以“懿”字为谥号;追封皇后之后,将“懿”字改为了“仪”字。

    这样做的缘故,一是因为大清前朝已经有过“孝懿仁皇后”,那是康熙爷的第三位皇后。

    皇后名号不可重叠,故此婉兮的名号自应更改。

    二来,以“仪”字替代“懿”字,更是内涵上的绝大提升。

    《易经》中说:“天地初开,一切皆为混沌,是为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为阴阳。”

    这“两仪”之义,可以说为八种含义: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一说为不变与变……

    统而概之,自是阴阳乾坤之始。

    这便正与帝后二人,为天下父母之意完美契合。
1...628629630631632...7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