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好男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长兴村长

    常惠便道:“东家,桑叔叔,叔母。昨天晚上,东家吩咐过后,我就一直在想,要把价格提高到一个怎样的地步才算是合理。如果我们价格涨得过高,肯定又会吸引过去那些退出的绸缎商重新挤入进来,要分一杯羹。太低了,又会造成自己的损失。我算了一下,现在朝廷是每二千钱纳税一算。我们只要把这增加的税赋单独在每一个品种上算出来,加到新的价格中去就行了。我这里有一份昨夜算出来的清单,请三位过目。”

    常惠便从自己身上拿出一份帛书来,放在了案几上,指着第一行道:“我们就以麻布为例来说明。我们在齐地,麻布的拿货价三百一十钱每匹,我们现在售价四百钱每匹。每一匹布需要的支付给雇工的薪金、采购的费用要四十钱左右,赚的这五十钱按每二千钱纳税一算,我们每匹只要提高三钱,这税赋就不要我们承担了。考虑到前期要对所有的财产一次性补交税赋,我就将每匹麻布价格提高六钱,涨的幅度也不是很大。老百姓也能接受,对其它打算重新进入绸缎生意的人来说,吸引力也不大。其它的帛、素、绢等,我也都是按照这个计算办法算出来的。你们看看,我算的这样行不行”

    常惠拿出来的数据,是有理有据,就连一向对常惠不抱好感的桑道乐也不禁有些对他刮目相看了。看来这个常惠还真的是一个有些本事的人。

    桑道乐道:“听你这么一算,我这心中也就有底了。我本还以为按每二千钱纳税一算,我们每匹要提高二十多钱的,看来是我理解错了。不过,这六钱也似乎加得有点太少了。”

    赵夫人也在一边道:“是啊,我记得以前没有打价格战之前,我们家的麻布是要卖到四百六十钱一匹的,现在就算是加十钱一匹,也才到四百一十钱呢!”

    周松也想把价格稍微提高一些,便对常惠道:“加六钱是少了一点,要不就依阿娣(古代弟弟的妻子为娣)的,加到十钱吧”

    常惠道:“既然你们都同意加十钱,我也没有意见。那我其它的也按这个标准调整了。帛每匹加一十七钱;绢每匹加二十钱;素每匹加二十三钱。”

    桑道乐道:“行,那我们两家明天都按这一新的价格调整。”【!最快更新】

    周松也道:“可以,这事就这么定了。”

    赵夫人在一边笑道:“难得看到周记、桑记的老爷都这么高高兴兴的坐到一块,有事一起商量、有钱一起赚,真好!”

    周松便笑道:“是吗久闻桑兄的夫人吹得一手好箫,一直未能亲见,要不今天也给我们吹奏一曲如何”

    赵夫人便谦虚地道:“要谈八音,常大掌柜当属行家。要不,我们还是听听常大掌柜给我们来一曲吧。”

    常惠连忙摇手,“这弹琴我还行,吹箫还真的不会。”

    赵夫人便带着一丝得意的道:“自古以来,乐理都是相通的。吹箫也就是嘴和手相互配合而已,没什么难的。既然常掌柜谦虚,说只会弹琴,那就你弹琴我吹箫,来一首合奏吧。如何”

    桑丽华的母亲要当面验证自己的琴艺,常惠岂有不依之理这可是自己未来的岳母娘啊。常惠想起在古代的曲子中有一首《渔翁问答》就是琴、箫合奏的,便点了点头,道:“那就来一曲《渔翁问答》吧。”

    赵夫人便道:“好,来人,取我的箫和琴过来。”

    常惠第一次与未来的岳母娘合奏,自然不敢大意。待仆人拿来琴后,先调试了一下音符,感觉到可以开始了,这才开口说道:“我先开始吧,由我弹奏上阙,叔母吹中阙,下阙箫、琴合奏。”

    赵夫人点了点头。常惠深呼吸了一口气,便开始弹奏。

    二人的琴箫合奏,颇有冬晨雪溪的意境,古琴与箫声平分秋色,曲调搭配是越听越有意味。音调时高时低,时而悠悠,时而清静,令人心旷神怡。

    一曲弹奏完,常惠止住琴,道了声:“献丑了!”

    周松第一个拍手喝采,“好,常大掌柜与阿娣的这一番琴箫合奏真的让人耳福不浅。”

    赵夫人对自己的表现颇为满意,道:“周老爷过奖了。”

    常惠没想到赵夫人的箫吹得如此之好,看来以前她应是一名吹箫的高手。他听音乐老师讲过,东晋的桓伊,擅长音乐,是江南数第一的吹箫高手。他曾为素不相识的王徽之吹奏过三段乐曲,那就是流传千古的《梅花三弄》。只是此曲自己不常弹奏,有些音符记不太清了。若是再仔细想想,把《梅花三弄》的曲谱写下来,献给赵夫人,必能博得她对自己的欢心,他与桑丽华的事




第九十二章 瘟疫来了(一)
    天上乌云密布,然后就是几道强烈的闪电。好似爆炸一般的雷声陆陆续续的传入人们的耳中。一场久违的大雨说来就来了。

    雨越下越大,似乎有谁在天上泼水一般。一串串雨滴好似一条断了线的珍珠项链。山间的野花、树木都在欢快的享受着这从天而降的“天露”。

    大雨一直下个不停,好象要把以前没下的雨都一齐补偿过来似的。四野里是一片朦胧。

    慢慢的,雨变小了,也看得清一些了。雨停了。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而且,还夹着一股泥土的清香。树叶上的水还没干,滴嗒、滴嗒地流着。

    小河里的水满了,流进了大河里,大河里的水也满了,一群群耗子被赶出洞来,开始四处漫无目的地奔逃,越聚越多,竟然发展到与人争食,与猫伴行的地步。

    这猫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老鼠,黑压压的一大群,也是吓坏了,扭头就跑。

    有一群老鼠窜进了庵庐里,朝一位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的伤员发起了攻击。那伤员冷不防就被老鼠咬了一口,疼得哇哇大叫。

    “老鼠咬人了,快打啊!”

    伤员惊恐的尖叫声引起了医护人员与其它伤患的注意,好多的人闻讯赶了过来,投入到了这一场人鼠大战中。有的人拿扫把打,有的人用脚踩,一阵手忙脚乱之后,这一群老鼠死的死,逃的逃,终于被赶出了庵庐。

    这时,一位医师过来检查了一下被咬的伤员的伤势。他发现在伤员身上除了两个老鼠的咬痕外,没有其它新的创伤,这才放下心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向胆小如鼠的老鼠居然咬人了,幸亏发现得早,没有多大的伤。你们今后都注意一点,看到了老鼠就尽早提醒。”

    一个伤员道:“我们都是伤病员,哪能那么及时呢!就是看到了老鼠,也行动不太方便的啊,你们应该寻找老鼠是怎么进来的,把所有的老鼠洞都给堵死才对。”

    那医师也觉得伤员们提的要求合理,便招呼人手寻找并堵老鼠洞去了。

    第二日。一名护理人员端了一碗粥来到了昨天被老鼠咬的伤员面前,嚷嚷道:“快起来,吃饭了。”

    那伤员有气无力地睁开了眼睛,护理人员扶他坐了起来,心疼地道:“唉,可怜的孩子,快吃吧。要多吃些,身体才能尽快好起来。”

    说完,捧起碗,把粥一口一口地喂到伤员的嘴里。

    刚喂了几口,那伤员开始不住地咳嗽起来,喂进去的东西又给咳了出来。

    护理人员见了,感觉到有点不对劲,蹲下身子来,伸手一摸,好烫!原来他正在发着高烧。“怎么烧得这么厉害你先等会儿,我去找个医师过来看看。”

    医师很快就过来了,他看了一下伤员,问道:“这发病有多久了先前可有些什么症状”“医师,我以前都一直好好的,只是昨天被老鼠咬了一口,今天一早就感到脑袋有些晕,全身无力的。”那伤员说道。

    “被老鼠咬了我看看。”医师便掀起伤员的衣服,露出被老鼠咬的地方。他看了看,道:“这个伤口不大,不碍事的。这头晕应该是伤寒引起的,有些严重。我先开一副药试一试吧。你们要用冷水浸湿葛巾,给他敷到额头上,帮助他退消才行。这消如果不能退,这病就不好说了。”说完便开了处方交人去取药。

    护理人员便按医嘱用冷水浸湿葛巾,给他敷到额头上,又将医



第九十三章 瘟疫来了(二)
    常惠想起听自己的父亲说过,2003年的时候,在中国也是发生了一场sars的大疫情的。引起社会恐慌,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很多名患者死亡。有的人就只因去看望了一下病人就感染上了的。疫情严重之后,国家不得不采取了十分严厉的控制措施。

    那个时候,自己的叔叔还是在北京读书,过五一节的时候回家休假,结果因为北京与广东省是疫情的重灾区,所有从那两个地方来的人都应首先被隔离十五天,确认不是疫病的携带者才能出隔离所。所以,他的叔叔是家都没有回,就在隔离所里住了半个月。

    古代的瘟疫,说白了,也就是一些传染病,因为那个时代的医术不够发达,没法治疗,人们又不明白疫病的传播原理,所以造成许多人死亡,因此才有十户九空的情况出现。

    现在,所谓的瘟疫已摆到了自己的面前,得迅速采取措施制止它的流传了。“东家,你先莫慌。瘟疫也并不是那么可怕的。只要我们不去碰它,它就不会自己找上门来。我们需要赶快通知下去,各个分号马上把店铺关门。所有的雇员与家人都不得外出,也不要接见、收留外面来的人。”

    周松道:“你是说让我把店铺都关了,生意不做了”

    常惠反问道:“东家,是赚钱重要还要性命重要你要知道,一旦染病,那是没法治的。”

    周松道:“嗯,大掌柜的说得也是。我这就马上让人去办。”

    常惠道:“这事干系太大,我得去跟徐县令说一下才行。”

    周松点了点头,“好,你快去吧。”

    常惠便赶紧出来,叫上张三,上了马车直奔晋阳县衙。

    “哥,县衙到了。”张三道。

    常惠下了车,道:“你先到这儿等一会儿,我们用不了多久,就会出来的。你要注意,不要与其它人说话,也不要与人靠得太近。现在太原郡里可能出现了瘟疫,沾上了可就麻烦了。”

    张三点了点头。“放心吧,哥。我听你的,就在这儿候着你。”

    常惠便匆匆走进县衙,刚好看到魏相从县衙走出来,便上前问道:“魏相,你们徐大人在吗”

    魏相一抬头,见是常惠,便道:“我们大人正在后堂休息呢,常掌柜有什么事”

    常惠道:“我有个情况想向徐大人禀报一下。麻烦你进去通报一下吧。”

    徐县令在里屋听到常惠来了,不敢怠慢,赶紧出来,“常大掌柜,你找我有什么何事”

    常惠一听,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徐大人,我听说太原郡的庵庐里好多的人病了,还出现有人死亡的情况。外面谣言四起,有说是瘟疫来了。我也担心这是瘟疫,所以特地前来提醒一下大人。”

    徐县令听了,呵呵一笑:“常大掌柜这是多虑了。庵庐里的事,我早已得到报告了。医官说那是伤寒。就算出现死人,也不足为奇。那庵庐里有好几千伤病员的,难免不会有个别体质弱的伤员受不了而死亡的,我们没必要恐慌。我这儿正忙着执行朝廷的算缗令呢!现在这些豪强,都一个个挖空心思,转移财产,朝廷要收的税赋很难收的。”

    常惠没有想到,这徐县令居然没有把瘟疫要来当做一回事,急忙道:“徐大人,如果真的是瘟疫来了的话,而我们又不做任何准备,恐怕一旦疫情加重,后悔都来不及了!”

    徐县令一听,便摇摇头,“是不是瘟疫,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的,得由医师说了才算。这庵庐是朝廷设在我们这儿专门治疗士兵们的机构,里面医师可不少,难道他们也会出错”

    常惠不再吱声了,他这才明白没有人会相信他这一个行外汉所说的。而自己也不过是从电视剧里得知即将发生瘟疫,除此外确实没有其它的证据



第九十四章 瘟疫来了(三)
    张三也赶紧跟了出来,一行人上了马车,来到庵庐。

    常惠下了马,跟魏相走进一片很大的院子里。只见院子里安静得可怕,门口本来有士兵值守的,这会儿也不见了人影。

    “有人在吗我们是晋阳县衙门的,奉了我家大人之命,过来了解一下情况。”魏相大声问了两句,没有人吱声。

    魏相一看门是虚掩着的,就大胆地推开大门进去,里面依然没有动静。

    常惠走到最近的一间房子前,一推开门,里面的景象就让他大吃一惊,屋子里四口人横七竖八地躺着,皮肤都呈黑紫色,令人心惊胆战。那跟在身后的张三一看,吓得马上逃离了出去,一边跑一边喊:“不好了,出人命了!”

    常惠一见,也不敢久呆,迅速撤了出来。看到张三惊慌失措的尖叫,魏相赶紧跑了过来,“出什么事了”

    “这屋子里的人不知道怎么回事,都死光了。得赶紧去叫捕头过来。”张三由于过度紧张,说话的声音都变了调。

    “这不是谋杀,应该是瘟疫来了。”常惠道,“我刚才大略看了一眼,现场没有打斗的痕迹,这些人死后,皮肤都呈黑紫色,明显就是疾病引起的。大家都小心一些,不要用手去碰他们,口罩也不能摘。”

    张三问道:“哥,你还要去哪儿”

    常惠道:“我还得去看看,这里还有没有活口。好几千人的,不可能全都死光了。”

    魏相道:“我们一块去吧。”

    于是,三人一起,开始一间一间的搜寻。一连好几间房间是空的,但里面一片狼藉,显然走的人也是很匆忙的。

    终于,在一间房间里传出来呻吟声,这里面还有活的!常惠等三人马上推开门走了进去,只见一张病床上,一个躺着不能动的伤员在无力地呻吟着。

    常惠连忙上前去,问道:“庵庐里其它的人呢”

    那人看了常惠他们三人,都戴着口罩,露出半张脸,还以为是盗贼,便理都不理。

    魏相连忙亮出自己的身份,“这位兄弟,你不要害怕,我们是晋阳县衙门当差的,奉了我家大人之命,过来了解一下情况。你看,这是我的腰牌。”说完扯下自己的腰牌给那人看了一下。

    那人见是官府的人,不似以前害怕了,口里说道:“水,水,我要喝水---”

    常惠便从房间的壶里倒了一杯水,给他喝了几口,问道:“庵庐里其它的人呢”

    那人便断断续续地道:“医师都病了……有人说是瘟疫来了……能跑的都跑了---”

    不好了,这情况已经很明显的了,瘟疫真的爆发了!更要命的是,有很多感染的人都跑了,散向了四面八方,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他退了出来,对魏相道:“快,我们得赶紧回去报信,瘟疫爆发了!让徐大人早作准备!”

    张三赶着马车飞奔而过,车上的三个人都戴着口罩,蒙着半张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些人都是从山上下来的强盗,见到他们纷纷避让。

    张三快马加鞭,终于来到县衙门口。常惠下了车,与魏相,赶紧直奔徐县令的房间。

    魏相一看到徐县令,便惊慌失措的说道,“大人,大事不好了,瘟疫爆发了。我和常大掌柜到了庵庐,里面能跑的人都跑光了,只剩下那些动不了的和死人。我们问了一个不能动的伤者,他告诉我们说这里面的医师也都染上病了,有人说这是治不好的瘟疫,所以大家都跑光了。”

    常惠在一旁边补充说道:“因为庵庐地处偏僻,大家出于恐慌,四处逃窜,也没有人跟官府报信,所以连官府也都不知道。”
1...2122232425...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