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战国当国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一鸣
其余众人也依次做了自我介绍,沈伟对众人都表现的非常礼貌。
“不知我等是否有幸再听先生歌几曲长短句”世子灶向沈伟拱手问到。
“对啊,沈先生所歌长短句不仅歌曲悦耳,歌词更是意境优美。”一名女子附和到。
其余众人也纷纷表示还想听沈伟唱歌,沈伟当即说到:“既然诸位如此喜爱长短句,那某便为诸位再歌几曲。”
众人闻言立刻安静了下来,准备好好欣赏沈伟歌唱。
&n
第六十二章 新郑大学
沈伟答到:“吾君可以为周公提供两万人所需的钱粮和兵革,事成之后吾君只要侯爵册封。”
“就这么简单”西周桓公怀疑的问到。
沈伟点头说到:“就这么简单。若周公做了天子,吾君会恢复岁贡,只愿周公不要如当今天子那般与郑国为敌。”
“好,不知沈先生什么时候可以将钱粮、兵革送来。”西周桓公问到。
“半月内。”沈伟答到。
“那就有劳沈先生了。”西周桓公拱手说到。
沈伟赶紧拱手还礼。
郑都新郑王宫内,郑骀想到了说书,茶馆怎么能没有说书呢诸子百家中有一家名为小说家,其学派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为主。
郑骀将《封神演义》的大纲写了出来,让小说家弟子参照大纲自由发挥,用白话文编写小说。同时还让小说家弟子积极创作小说,以供说书之用。
新郑南郊的大学已经基本完工,郑骀将其取名为新郑大学。
郑骀准备在新郑大学开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和体育学十三个学科类别。
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华夏哲学自远古时期便开始萌芽,在《易经》之中便有关于哲学的问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名家等学说更是涉及到了许多哲学问题。
儒家、道家、墨家的哲学思想迥异,郑骀便在哲学之下分设儒家哲学、道家哲学、墨家哲学、名家哲学、美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七门学科。
儒家哲学、道家哲学、墨家哲学和名家哲学分别是以儒家、道家、墨家和名家的哲学观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所以郑骀准备分别聘请儒家、道家、墨家和名家弟子任教。
美学主要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对艺术、文学等许多学科都有积极作用。
郑骀准备先选拔一些人在郑国做美学研究,等美学专业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招生,然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扩大范围深入研究美学。
逻辑学是对思维规律的研究,诸子百家皆有涉猎,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名家。名家是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派别,其学说倡始人便是春秋末期郑国大夫邓析。郑骀准备聘请名家弟子教授逻辑学,并引导其做更深入的研究。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郑骀准备先将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内容指出,然后命人先做研究,等有研究成果后再招生。
经济学的重要性不必多说,郑骀准备在经济学之下分设财政学、银行学、经济与贸易学三门学科。
财政学主要研究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是郑骀培养三司官员的学科之一。
银行学主要研究银行的业务、组织和制度。郑骀对后世的票号和银行历史都有一定了解,他准备亲自教授这门学科。
法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郑骀准备聘请法家弟子任教,同时将后世法治社会的思想和理论带到这个时代。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郑骀准备汇集各家名师,让他们一起整理出一套教育学理论知识。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包括了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
郑骀对各种文学体裁都很熟悉,他只要将各种文学体裁的样式带到这个时代,不用多久各种文学体裁便能被发扬光大。
历史学郑骀准备开设历史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三门学科。
历史学教师可以让史官充当;考古学和博物馆学郑骀只懂些皮毛,需要慢慢摸索。
理学是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郑骀设有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五门学科。
数学、物理学和地理学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有《周髀》、《算经》、《墨经》、《考工记》、《鲁班书》、《山海图经》等著作。
这个时代的许多文人都可以充当数学老师;物理学老师可以让墨家弟子充当;地理学老师需要培养。
农学暂时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等领域。
郑骀准备找有经验的老农充当农学教师。
医学方面郑骀已经开始推动其发展,新郑大学的医学院将划分到太医院治下。
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
第六十三章 列国博览会
赵献侯、魏文侯、韩武侯和田齐太公以周明王得位不正为由停止了对周天子的贡赋。东周列国便只有郑、鲁、秦三国愿意继续朝贡周明王。
周明王按约册封郑骀为侯爵,而且是侯爵中最高一等的上侯,其地位要高于赵、魏、韩、齐四侯国,与燕国地位相当。郑骀接受了周明王的册封,所以会朝贡周明王。
周礼的创建者为周武王之弟周公旦,而鲁国乃周公旦封国,鲁国是周礼的拥护者,有“周礼尽在鲁矣”之说。鲁国要维持礼仪之邦的形象,所以不会停止对周天子的朝贡。
秦国因为有戎狄血脉,历来不被中原列国所接纳,所以秦国仍会朝贡周明王,以此来彰显正统。
郑骀先是带着礼物前去楚国郢都拜访了楚简王,郑国不是楚国的附庸国,郑、楚两国只是盟友。郑骀从楚国回到郑国后,又带着贡赋去了河南朝见周明王。
郑国共州的济阴城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郑骀准备在济阴城召开列国博览会。所谓列国博览会就是邀请列国商人携本国特色商品齐聚于济阴城,将列国的特色商品集中展示。列国博览会可以使列国的特色商品被更多的人了解,同时也是能使列国特色商品的交易更便捷。
郑骀准备亲自统筹此次列国博览会,但他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所以他命杨休负责此次列国博览会的具体实施。
郑骀将列国博览会的方式和意义告诉给了杨休,杨休一下便明白了列国博览会将会给郑国带来怎样的好处,也就是说他知道办好列国博览会将是一桩硕大的功绩。杨休一方面感动于郑骀对他的信任,一方面确实想办好列国博览会,于是激动的拱手说到:“臣必尽心竭力办好列国博览会。”
郑骀将列国博览会的时间定在了四月中旬,杨休分别派人前往齐、楚、燕、赵、魏、韩、秦、越、卫、鲁、薛、费、任、颛臾、宋、鄫、邾、郳、滕、中山、巴、蜀等国邀请商人赴会。
鲁国鄪邑(个人推测鄪邑在鲁国汶阳邑附近),鲁国上卿季昭子准备约见晋幽公。
季昭子为季孙氏,是鲁国三桓之一。鲁国三桓源于春秋时期的鲁桓公,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之位;庶长子庆父、庶次子叔牙、嫡次子季友。
鲁庄公晚年无嫡子,想将国君之位传给宠妃孟任之子般。但鲁国有国君无嫡子可传位于弟的规矩,鲁庄公担心庆父会篡位,便想试探另外两个弟弟叔牙和季友的态度。
鲁庄公先召来叔牙试探,叔牙不知鲁庄公是在故意试探他,以为鲁庄公是真心询问他的意见,于是叔牙极力推荐立庆父为储君。
鲁庄公对叔牙失望至极,又召来季友试探,季友知道鲁庄公欲将国君之位传给公子般,于是极力拥护公子般为储君。
鲁庄公对季友的态度非常满意,便将叔牙推荐庆父为储君的事告诉了季友,让季友想办法解决掉叔牙。
季友便以鲁庄公的名义将叔牙召至大夫针季之家,叔牙到针季之家后,季友给了针季一瓶鸩酒和一封信。信上说鲁庄公下令赐死叔牙,若叔牙喝了鸩酒可保子孙世不失其位,不然,族且灭矣!
叔牙不肯就范,针季便扯着叔牙耳朵执灌叔牙喝鸩酒,很快叔牙便七窍流血而死。
叔牙虽死,但其势力尚在,而且鲁庄公对叔牙之死有些许愧疚,于是立叔牙的嫡长子公孙兹为叔孙氏。
随后鲁庄公立公子般为世子,命季友辅佐。鲁庄公薨后,世子般继位为君,是为鲁君子般。
鲁君子般即位两月后,其外祖党氏病逝,鲁君子般亲临党氏之家服丧。庆父唆使受过鲁君子般责罚的圉人荦潜入党氏之家杀鲁君子般,圉人荦成功潜入党氏之家并杀死了鲁君子般。
季友得知鲁君子般遇害,知是庆父所为,由于其实力不及庆父,便出奔陈国以避难。
庆父将鲁君子般之死全部归罪于圉人荦,并灭其家。庆父与鲁庄公夫人哀姜有染,哀姜无子,哀姜便想立庆父为鲁君。鲁君子般虽无子,但鲁庄公尚有四庶子于世,分别为公子申、公子奚斯、公子启和公子遂。庆父若想越过鲁庄公之子登上鲁君之位,必然会遭到鲁国上下的极力反对,庆父还没有力排众议的实力,所以庆父准备先立一傀儡国君,然后发展实力,再图国君之位。
公子申和公子奚斯年长,不便于庆父掌控;公子启和公子遂皆年幼,但公子启之母叔姜乃哀姜之妹,更利于庆父和哀姜掌控,所以庆父和哀姜决定立公子启为鲁君。
公子申、公子启和公子遂皆为庶子,那么鲁国上下必定更愿意拥立更为年长的公子申为国君,所以庆父和哀姜想立公子启为国君也不易。庆父想到了哀姜和叔姜的母国齐国,哀姜和叔姜都是齐桓公做主嫁于鲁庄公的,并且齐桓公已经称霸于诸侯,完全有能力干涉鲁国内政。
庆父便为鲁君子般发丧,然后借讣告之名亲入齐国。庆父到了齐国后,贿赂齐桓公宠信的宦官寺人竖刁,请竖刁协助说服齐桓公帮助公子启继承鲁国国君之位。
&nb
第六十四章 列国商人抵达济阴城
庆父毕竟是鲁禧公的伯父,季友的兄长,季友不想亲自处置庆父,于是以立庆父之后为条件让庆父自裁。庆父想着反正都是死,自然愿意保子孙后代荣华富贵,于是庆父自裁于返鲁途中。
庆父死后,鲁禧公立庆父嫡长子公孙敖为仲孙氏(庆父是鲁桓公庶长子,实际比鲁庄公年长,但鲁庄公既是嫡子又是国君,所以庆父谦称为仲,故初称其为仲孙氏,后恢复其实际排行孟之称,故为孟孙氏。),是为孟穆伯。
鲁禧公拜季友为相,封为上卿,赐汶阳之田及鄪邑为采邑。鲁禧公和季友为了安抚孟孙氏和叔孙氏两家势力,同时也为了有个好名声,封孟穆伯和叔孙戴伯为卿,并分别赐予两人郕邑和郈邑为采邑。
鲁禧公之朝前期为季友执政,禧公十六年,季友卒,禧公立其子为季孙氏,封为卿,袭季友之采邑。
鲁国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皆为鲁桓公后裔,故称之为三桓。
鲁禧公之朝后期,季孙氏不显,孟孙氏之孟穆伯掌权。鲁庄公之子公子遂也逐渐走进了鲁国权力的中心,因其居于东门,其后便以东门为氏。
鲁僖公卒,其子兴立,是为鲁文公。文公之朝前期,公子遂与孟穆伯争权,最终公子遂胜出,掌鲁国之权。
叔孙戴伯之子叔仲惠伯和叔孙庄叔又与公子遂争权,起初两方难分高下,但在鲁文公薨后形势便大为不同了。
鲁文公有二妃,长妃哀姜(不是鲁庄公夫人哀姜)生子恶、视,次妃敬嬴生子俀。叔孙庄叔是公子恶的师傅,而公子俀与公子遂交好。鲁文公薨后叔孙惠伯想立文公嫡长子公子恶为君,而公子遂想立公子俀为君。最终公子遂在齐惠公的帮助下成功拥立公子俀为君,是为鲁宣公。
鲁宣公即位后,公子遂杀公子恶、公子视和叔孙庄叔,叔孙惠伯因拥立公子恶也被宣公所恶。自此叔孙氏与公子遂之争以公子遂胜利告终,公子遂在鲁国独大。季友之孙季文子审时度势,依附于公子遂门下。
鲁宣公八年,公子遂卒,其子归父执政,鲁国朝政仍由东门氏把持。东门氏势大,季文子便联合三桓,以图推翻东门氏。
鲁宣公十五年,宣公听从了季文子的建议,推行“初税亩”,使得季文子在鲁国威望倍增,民不知君而只知季文子。自此鲁国三桓日益强盛,而公室式微。
鲁宣公十八年,宣公忌惮三桓,便与东门归父合谋,想借晋国之力除三桓。结果东门归父刚到晋国宣公便薨,季文子以当年公子遂杀嫡立庶之事和公子遂父子不事齐、晋而事楚的行径,激起了鲁国朝臣的愤慨,从而使东门归父不敢归鲁,逃亡到了齐国。
季文子拥立鲁宣公子黑肱为君,是为鲁成公。鲁成公即位后三桓并起,季文子执政,三桓以季孙氏为首。自此,鲁国三桓强盛,而公室微弱如同小侯。
至鲁定公之时,季孙氏家臣阳虎联合季孙氏、叔孙氏等氏族不得志子弟作乱,企图取三桓而代之。虽然三桓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三桓的实力也因此大不如前。
鲁定公十年,定公拜孔子为相。定公与孔子谋弱三桓,欲隳三桓之城,即孟孙氏之郕邑,叔孙氏之郈邑,季孙氏之鄪邑。虽最后三桓之城未隳,孔子被逐出了鲁国,但三桓之势力再次被削弱。
鲁定公卒,其子蒋立,是为鲁哀公。哀公之时季孙氏家主季康子专权,使得三桓离心。
鲁哀公担心三桓作乱,想联合诸侯来诛灭三桓。三桓得知后先下手攻打哀公,最终哀公卒于有山氏。
随后季康子拥立鲁哀公之子宁为君,是为鲁悼公。悼公之时由于三桓离心,鲁国公室重掌了部分权柄,但三桓仍然势大。
鲁悼公卒,其子嘉立,是为鲁元公。鲁元公即位后礼贤下士,拉拢了许多非三桓家族的卿大夫为己用,有了与三桓相抗衡的能力。
季孙氏当代家主季昭子感受到了来自鲁元公的压力,便想进一步扩大季孙氏的势力。
季孙氏领地与孟孙氏、叔孙氏领地相邻,季孙氏无法从鲁国扩大领地,便将目光投向了季孙氏领地西面的葭密。
葭密本是晋国城邑,赵、魏、韩三家分晋之时归魏国所有。三家分晋之时为了更快的稳定局势,同时也是因为三家没有太多的人手,所以在三家分晋后一些不太重要的城邑三家都没有动其原有的贵族。
季孙氏知道现在葭密邑的守军将领原来是晋幽公的亲信,于是他便约晋幽公在戎州已氏之邑楚丘密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