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孑与2
梁翁,刘婆见家主心意已定,就千恩万谢的匆匆出门,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人。
小虫听了这个消息撇撇嘴,她每天都吃好几个鸡蛋,如果不是少爷说这东西吃多了不好,她还准备多吃些。
家里的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也没有多大反应,自从家里的鸡开始下蛋之后,他们每天本来就有一颗蛋吃,没什么好新鲜的。
仆妇们的感觉就不太一样了,身为妇人,家里缺粮的时候,她们往往是第一个开始挨饿的,现在,每天都有一颗鸡蛋吃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云琅站在二楼上,瞅着这些激动地妇人,不由得有些惭愧。
其实云家的伙食也就那样,多一个馒头这些妇人感觉不到伙食有什么变化,现在没有多一个馒头,而是多了一颗鸡蛋,她们就觉得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资本欺骗而已。
天快黑的时候,云琅提着一盆子茶叶蛋来到小路尽头,让守在那里的小黄门禀报大长秋,就说云琅求见。
很快,大长秋就坐着一辆轻便马车过来了,先是上下打量一下云琅然后大笑道:我家侍卫们说你是天下最大的败家子,且让老夫好好看看。
云琅站直了身子道:那就好好看看,败家子就是我这样的。
大长秋摇着头笑道:阿娇今天都被你的大手笔给惊到了,你云家真的已经富庶到仆妇每天都有鸡蛋吃的地步了?
云琅笑道:养鸡的吃一颗鸡蛋算什么,这不,我还特意煮了一些稀罕些的鸡蛋,特意拿来请贵人尝尝。
大长秋吧鼻子靠近盆子用手撩撩盆子里散发出的热气,笑着道:糟蹋东西吗,居然用茶叶来煮鸡蛋。
云琅坐上大长秋的轻便马车道:等一会尝过之后你就知道味道了,我可是在小火上煮了整整一下午呢。
阿娇穿着一双绵软的拖鞋,正翘着脚坐在软榻上看竹简,云琅进来了,她也懒得起身,随手指指台子下面的垫子,示意云琅跪坐在那里。
然后放下竹简瞅着云琅道:你家的鸡蛋真的已经多的吃不完了?
云琅把盆子给了大长秋,跪坐在毯子上道:三万多颗鸡蛋,好几千只鹅蛋,总要想个法子卖出去才成。
正要吃大长秋给她剥好的茶叶蛋的阿娇手哆嗦了一下,顾不上吃茶叶蛋,丹凤眼睁得大大的道:多少?
准确的数字是三万两千多,管家记得清楚,我哪能记住那么多。
今年还都是小鸡,产蛋量不高到了明年,估计一天就有五千枚鸡蛋。
阿娇默默地吃完茶叶蛋评价道:味道怪怪的,还是鸡蛋的味道,我问你,我要的小鸡,小鹅什么时候能到位?
云琅苦笑道:您家里的田地还没有整饬好,没有粮食,您拿什么喂鸡?不多的几只还好,它们自己捉虫子吃就成,几千上万只鸡,中间牵涉的东西可就多了,万一来一场鸡瘟,您可就血本无归了。
阿娇豪迈的摆摆手道:总要亏本后才能知道养鸡不易,明年开春,种地,养鸡,养蚕,一样都不能少。
另外,你家吃不完的鸡蛋全部给我,有的是人吃,找大长秋去算钱去吧。
说完话就重新拿起一卷竹简看,只是目光没有放在竹简上,而是直勾勾的瞅着屋顶,非常的吓人。
第一六零章阿娇的第一桩生意
第一六零章阿娇的第一桩生意
不理睬就是阿娇撵客人走的方式,她从小就这样,并不因为高看云琅一眼就有所改变。
大长秋虽然是长门宫的大管事,他对三万颗鸡蛋也没有什么概念,直到在云家看到了慢慢一屋子的鸡蛋,他才明白,就靠长门宫里有资格吃鸡蛋的六个人,没可能把这些鸡蛋全部吃光的。
堆积如山的食物,对大长秋这种见惯世面的人来说,冲击力很大,如果是一屋子的金银,他反而不是很在乎。
手里握着一枚硕大的鹅蛋,大长秋笑道:明年,长门宫里也能有这么多的蛋?
云琅苦笑道:如果阿娇的想法成为了现实,你家的蛋要比我这里多一倍。
大长秋不断地将手里的鹅蛋抛起,然后接住,慢悠悠的道:陛下来长门宫三趟了
云琅点点头道:阿娇本来就是绝世佳人。
与佳人什么的无关,陛下想要美女,什么样的得不到?还不至于为了一个美人在一个月中连续出宫三次,他只是喜欢跟阿娇在一起罢了。
这是他自幼儿时期就养成的习惯,只要阿娇不发火,不纠缠,陛下还是非常愿意跟阿娇亲近的。
一月相会三次,呵呵,宫里面的那些妃子,夫人都没有这样的荣幸。
一枚鸡蛋五个钱,鹅蛋十个钱您看如何?
宫闱秘事不适合云琅这样的外人听,云琅不知道大长秋为什么要跟他说起这些,云琅还是决定不说这些事为妙。
大长秋没好气的对云琅道:你难道不觉得陛下临幸长门宫比你这几个鸡蛋更重要吗?就陛下赏赐下来的钱,就比你养十年鸡赚的钱要多。
云琅皱眉道:不觉得,陛下有钱,可是陛下的钱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不是百姓耕种种出来的,商贾经营买卖出来的,工匠做工做出来的。
货物与铜钱相等的时候铜钱才算是钱,才算是有价值的,一旦没了类似鸡蛋一类的货物,陛下有多少钱也没用啊。
所以,我们现在只谈一个鸡蛋五个铜钱,余者不谈。
大长秋愕然道:似乎有点道理,你的意思是从今后阿娇就不该要陛下的钱?
云琅皱眉道:没必要用那些赏赐下来的钱,阿娇越是把自己看的高贵,她的地位也就越超然。
无所求,便不会受制于人。
大长秋拍拍云琅的手道:你比司马相如高明一百倍,这些蛋就按照你说的价钱的一倍算吧。
云琅笑着摇头道:我觉得我也很高贵!
大长秋大笑起来,指着云琅道:阿娇说你看似谦卑,实则高傲无比,果然如此。
云琅陪着笑脸道:已经活的不容易了,要是再为钱弯腰,那就太不值了。
大长秋叹口气道:人还是活的有骨气一些比较好,虽然会损失一些东西,却落得一个痛快。
老夫这等阉人就没机会挺直腰板做人了,那一刀,把什么精气神都给割掉了。
云琅看着大长秋道: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尊敬的一个人也是阉人他的精气神可没有丢掉。
大长秋愣了一下,仔细的看了云琅一眼,发现他脸上已经浮现了一丝哀痛之色,就不再问了,拍拍他的肩膀,就出了仓库。
刘彻的桌案上放着两枚蛋,一枚鸡蛋,一枚鹅蛋,这两颗蛋非常的普通,跟集市上的鸡蛋,鹅蛋没有任何的区别,刘彻却看的很仔细。
张汤跪坐在垫子上,低着脑袋瞅着地面,随时准备回答皇帝的问题。
半晌,刘彻才抬起头道:这么说,还真的有人家鸡蛋,鹅蛋到了吃不完的地步?
张汤连忙道:至少云氏就是,微臣亲自查看过,他家的鸡蛋,鹅蛋已经装满了一间仓库。
即便如此,云氏的家仆还每人,每日有一颗鸡蛋的份例,微臣已经求证过了,属实。
刘彻抬起头瞅着未央宫高大华丽的藻顶幽幽的道:阿娇说她近日采购了一大批鸡蛋,问朕要不要,还说一枚鸡蛋十个钱,一枚鹅蛋十五个钱,还需要一手交钱,一手拿货,更需要朕派人去长门宫去拉。
你来告诉朕,阿娇什么时候开始干商贾的勾当了?
张汤忽然想起云琅以前问他关于商贾定位的为题,微微一笑,拱手道:长门宫如今正在开垦荒地,兴修水渠,移栽桑苗,动静很大啊,如此一来,长门宫也就算得上是自耕农,农户粜卖一点鸡蛋,鹅蛋怎么就成商户了?
刘彻的脸上露出笑容,又问道:阿娇给的鸡蛋鹅蛋价格你觉得怎么样?
张汤呆滞了一下,连忙道:有些霸道!
哈哈哈哈哈
刘彻的大笑声顿时就在未央宫里轰然响起。
未必,朕刚才找人查看了宫里的采买记录,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朕每日里吃的鸡蛋,一枚竟然需要二十钱,内库居然就这样支应了,给朕的理由是朕吃的每一颗鸡蛋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十余枚鸡蛋才能挑出一颗,所以二十个钱的买价并不算高。
张汤,你觉得内库管事们说的有道理吗?
张汤俯首道:正该如此!
咦?你平日里不是最恨贪渎之辈吗?今天怎么就转性子了?
张汤直起身子拱手道:事关陛下衣食安危,多靡费一些,臣以为没有什么不妥。
刘彻继续靠在巨大的锦榻上,仰着头幽幽的道:当年先祖文皇帝为了减少宫中靡费,曾自耕籍田,以供赀盛,朕几乎忘记了这样的事情,如今,阿娇准备效法文皇帝自食其力,朕以为可!
说完话又看看桌子上的两颗蛋道:云氏立寨不过一年多,能做到这种地步,实属难得,这就是一只有本事的猴子,总是在那里跳弹。
你看紧一些,莫要让他行差踏错,待他长成,朕自然会重用,大汉国国土广袤,朕不怕有更多的人才跳出来。
张汤俯首应道:喏!
一队宦官来到了云家,大长秋大刺刺的走在最前面,来到云家的仓库跟前,指着里面的鸡蛋道:给老夫数仔细了,少算一枚,老夫就拿你们的脑袋算账!
仓库里的货物已经是长门宫的了,云家仆役自然只能站在一边看着,梁翁很想帮忙去数一下鸡蛋,鹅蛋,毕竟,又过了好几天,家里的鸡蛋,鹅蛋又多了不少。
清点完数目,大长秋瞅瞅梁翁,见梁翁没意见,就算是同意了,指着两辆拉钱的马车对梁翁道:你家一辆,长门宫一辆,随便挑一辆吧!
梁翁干惯了铁匠,对于重量非常的敏感,瞅了一眼两辆马车压出来的车辙,果断的选择了一辆车辙更深的马车。
大长秋笑道:果然有云氏风范!
说完就轰走了那些拉鸡蛋的黄门,找自家的车夫赶走了一辆马车,看样子是不打算把马车还给皇帝了。
云家自然不敢这么做,梁翁用最快的速度找人把一车铜钱搬下马车,手里抓了一把把的铜钱,往那些小黄门的袖子里塞,家主说了,这是一桩长久买卖,可不敢把人都得罪光了。
大长秋走了,小黄门们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一个个面露笑容伸直了胳膊等着梁翁往他们的袖子里装钱,这才是跟皇家做生意的模样。
长门宫大长秋根本就不懂怎么做买卖!!
一个黄门首领模样的人悄悄地问梁翁,能不能以后直接跟云氏交易,避开长门宫。
梁翁小声道:您这么想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云氏哪里敢忤逆长门宫啊,您也看到了,有大长秋在这里,这件事恐怕是做不成的。
黄门瞅瞅不远处的长门宫,沉重的点点头,他也觉得这个主意不是很靠谱。
第一六一章安宁的日子
第一六一章安宁的日子
梁翁跟黄门约定,每隔十日就来云家拉一次鸡蛋,中间就不找大长秋了,直接把一半的钱交给人家就成。
有大长秋在,很多别的交易根本就无法继续进行。
梁翁拉来的铜钱都是散钱,哗啦啦的堆在屋檐下面,这一次拉来的钱成色不错,小虫,跟红袖两个带着三个妇人忙着把钱一个个用麻绳串起来,这样好存放。
小虫捡起一个钱,就对着太阳仔细地看,然后再一脸陶醉的串在绳子上,被父亲呵斥了一顿之后,才开始认真的串钱。
云家久很少有这么大量的铜钱进账,蚕丝全部被云琅跟张汤换成了粮食跟牲口,说起来,卖鸡蛋的钱才是云家第一笔正经的收入。
粮库里的粮食很多,多到云琅都数不过来,这东西就是安定人心的定海神针。
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在大汉国尤其如此。
对大汉国的人来说,家里的房子,库房里的粮食,满地乱跑的家禽,家畜,以及田地里正在生长的庄稼,才是真正的好东西,至于钱,有没有关系不大。
同一时间,阿娇也在数钱,还兴致勃勃的,这也是她第一次靠本事赚的第一笔钱。
至于以前,她对钱就没有什么概念。
这些钱能买十头牛吧?阿娇瞅着面前的好大一堆钱,不懂装懂的问大长秋。
大长秋苦着脸道:最多能买两头牛,还不能是壮牛。
这么多钱呢!
如果是吃的肉牛,买十头没问题,如果是耕地拉车的熟牛,最多两头。
阿娇惋惜的瞅着地上的钱道:太少了。
大长秋可不敢打消阿娇的积极性,连忙道:上户人家一年都赚不到这些钱,咱们只是过一遍手,就能有这么多的入息,已经很好了,再说,这可是一大笔活钱,每隔十天就有一堆。
明年,明年我们要赚多多的钱,最好把整个长门宫都给我装满!
大长秋狠狠地点点头道:一定要装满!
阿娇笑了起来,整个人似乎都有了异样的神采。
大长秋看着阿娇的肚子,暗自道:如果你腹中有了陛下的骨肉,装满钱的长门宫算什么。
初秋过后,就是中秋,大汉人没有过中秋节的习惯,秋收节已经过去了,天气就逐渐变得一天冷似一天。
长空中开始有了一声声的雁叫,云家饲养的鸭子,也在水面上努力的扇动翅膀想要追随那些大雁去遥远的南方过冬。
只可惜,它们的翅膀上的大羽毛全部被孟大,孟二给铰了,不论它们怎么呼扇光秃秃的翅膀,也没能从池塘上飞起来,倒是滑动的轨迹把池水搅得满是涟漪。
孟大,孟二兄弟两饲养的两只鸭子却振翅飞走了,两兄弟明明知道是这个结果,却追着飞走的鸭子足足跑了五里地,最后实在是跑不动了,才趴在地上嚎啕大哭。
鸭子是早上飞走的,傍晚的时候,孟大,孟二才回来,两人身上脏的不成样子,见到小虫在发晚饭,就想凑过来吃饭,小虫的大眼睛一翻,两兄弟就哆嗦一下,赶紧去水渠里洗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