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球首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小扬扬
现在聊起来,也没有什么陌生感。
姜小白看完以后放下了手里的资料,张卫义也停止了询问,会议室里边安静下来以后,姜小白才看着黄先生问道:“这也就是说你们还是很看好内地的市场的对吗?”把黄先生肯定的点点头:“对的,姜董,我们是看好内地市场的,如果能够进入内地市场的话,那么对于咱们花朵银行的发展会有一个很大的补充。”
姜小白点点头:“可以,但是你们这个主营业务,是不是把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服务给加上。
这个事情我之前的时候提起过的……”
姜小白说着停顿了一下,看向了黄先生,关于花朵银行进入国内以后的业务,姜小白之前的时候就和黄先生提过一嘴的。
那就是主营的业务放在中小型企业的贷款身上,这部分的业务不小的,要是把这一部分的业务给做好的啊,将来花朵银行的是绝对有潜力的。
“对啊,老黄,这个事情我之前的不是也和你谈过嘛,让你们考虑一下这部分的业务,这是咱们进入国内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啊。”张卫义也开口说道。
黄先生闻言苦笑着,拿出了一份资料递给姜小白和张卫义。
“姜董,张总,你们说的中小型企业的贷款业务,这一点我考虑过,还详细的做过调查,这里是资料,你们先看一下。”
姜小白接过来看了看,这一是一份魔都和羊城还有几个城市,几家银行贷款给中小型企业以后产生的坏账率。
黄先生见两个人拿着资料看起来,同时给介绍了起来,我们在国内抽取了几个城市,几家银行,
拿到了一些数字,给中小型企业罚款,他的坏账率太高了,这部分的坏账率甚至能够达到7%点多,甚至更好的地步。
而咱们花朵银行正常信贷,坏账率要是超过1%,这都算是高的了,所以这方面让黄先生的顾虑很大。
张卫义越看越是心惊啊,百分之几的坏账率,看起来好像是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要知道,这7%的坏账率,相当于放出去十笔贷款差不多就有一笔贷款收不回来啊。
这些贷款又不是中长期的贷款,而是短期的贷款,收回来的贷款,利息上赚不了多少钱,但是收不回来的一笔贷款,那就真的亏大了。
“姜董,这个坏账率确实有些高啊。”张卫义开口说道。
黄先生也看向了姜小白,他知道姜小白是非常看好这个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的,想要凭借这个作为一个切入点,甚至是主营业务的,但是在调查以后,他却有些害怕了。
“是,没错,这个坏账率确实很高,甚至在一些小地方,这个坏账率还要翻倍呢。”姜小白开口说道。
这些数据应该是黄先生通过自己的关系从一些渠道弄来的,这不是什么涉及到保密的数据,只是一个大概的统计而已,行内很多人都知道的。
不涉及到储户的秘密。
“但是你们搞错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数据上边的企业,放贷的主体他是国营企业,而不是民营企业。”姜小白笑着说道。
国营企业的坏账率这在国内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是个人就知道的,很多时候根本就是居高不下。
对于一些国营企业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还贷的能力,完全就是地方政府出面,帮忙担保才能够拿到钱的。
这国营企业的贷款,银行想要收回来,也确实困难了一点,而且还不能够查封人家的企业,拍卖人家的东西。
开玩笑,人家国营企业正活不下去呢,你去动试试,正好给了工人一个吃饭的地方。
所有人都知道,国营企业的贷款,那就是一笔糊涂账,只要是带给国营企业,很多时候就不用指望收回来。
但是你说不给贷款,有时候还真的没有办法,地方天天找你,不给贷款都不行,每个地方都是这样,你不给贷款怎么办,难道不开了嘛。
反正就是一笔糊涂账,肉烂了在锅里,所以很多时候也就不管这事。
当然了,还有一些是因为个人的关系,拿到了贷款,反正这里边的事情也非常的复杂,这不是三句话两句话能够说的清楚的。
也不是姜小白要管的事情,他只要是管好花朵银行就行了。
经过姜小白这么提醒,张卫义顿时就明白过来了:“老黄,你收集的这个资料是银行带给国营企业的数据?”
“我不知道啊,具体的放贷对象,那个属于银行的保密资料,我们还拿不到。”黄先生也有些尴尬,自己好像是搞出乌龙来了。
这国内的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区别他听说过一嘴,但是其中具体的区别他却不知道的,这不就是国营的和私人的之间的区别吗?
都是银行给放贷款的,有什么区别吗?反正坏账率居高不下,这个数据就在哪那里摆着的。
姜小白见黄先生还是一脸迷茫的样子,就知道黄先生根本就没有明白事情的关键在哪里。
于是笑着问道:“你是不是觉得,这坏账率里边有一部分应该算是民营企业的头上?”
黄先生点点头,张卫义苦笑着说道:“老黄啊,你想错了,你对于国内的情况根本就不了解,这坏账率我敢说,大部分,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百分之九十五,都应该算在国营企业的头上。”
黄先生瞪大了眼睛,张卫义进一步的给解释道:“因为民营企业在国内很少能够拿到银行的贷款,就是拿到了,民营企业也没有坏账的能力。
只要是人活着,那就要还钱的,所以我说的百分之九十五的概率,那都是往低了说的,应该说百分之百都是国营企业的锅。”
重生之全球首富 第2373章:调整
第2373章:调整
其实这坏账率的事情,在国内是个人就知道的,不可避免的事情。
要说这锅让民营企业背锅,民营企业能够冤枉死的。
先不说民营企业想要从银行拿到贷款到底有多难,就是拿到了民营企业也没有坏账的能力。
“张总,这个是不是有些绝对了?难道说就没有民营企业能够从银行拿到贷款吗?”黄先生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张卫义笑了笑说道:“当然有了,一些有关系有背景的人,甚至是一些优质的企业也不是没有可能能够从银行拿到贷款,比如说咱们华青控股集团就有能力从银行拿到贷款。”
姜小白也笑着点点头,确实,华青控股集团等一批民营企业里边的顶尖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还是有能力从银行拿到贷款的。
只不过说到这里,张卫义话音一转说道:“但是民营企业却没有坏账的能力?”
黄先生眉头一皱,这话不是自相矛盾嘛?既然企业能够从银行拿到贷款,那就有坏账的能力,怎么可能没有呢。
张卫义和姜小白对视一眼,这就是国情啊,黄先生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国内却是大行其道。
张卫义深吸一口气说道:“因为在国内,除非是人死债消,其他的话,不管是你企业破产还是企业的,只要是你人还在,那债就在。”
黄先生顿时就愣住了,半晌才开口问道:“不是,国内没有破产法吗?”
“有。”姜小白肯定的回答道:“前几年的时候有的,但是没有什么用,根本就不可能让你破产。”
这是历史时期的问题,公司企业破产,这是后来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以后才开始正式施行的,在千禧年之前虽然也有公司破产法。
但是根本就没有人当回事的,其实很多时候经济活动都是在法律之前的。
法律的滞后性,这是不可避免的,每出现一个新生事物,总是要有一段时期的适应期,野蛮生长期,然后相关的各项规定制度之类的菜能够完善。
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而现在公司民营企业就是这样,在这之前的几十年中,国内是计划经济体制,个人不允许做生意的,国营企业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破产不破产的。
国营企业是铁饭碗,只要是你存在就有采购,有就计划,就能够安排的。
所以这破产法根本就没有用,也没有这样的法律,就像是保险以后,原来的时候,所有国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东西,大家生病之类的都有单位管着,谁吃的多了才会去买什么保险。
根本就没有这个市场的。
这一切都是从计划经济彻底的变成市场经济以后才出现的产物。
破产法也是这样延后的东西,但是现在还有地方保护的主义,你想要破产也得看看人家答应不答应啊。
所以破产这个东西,在国内很多人不用说去做了,就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人死债消,甚至人死债都不消,父债子偿的事情都比比皆是,你还想要企业破产就不还钱了,根本就不可能的。
所以银行坏账率这个东西往民营企业的脑袋上装,实在是有些可笑。
黄先生终于听明白了,不过半天没有反应,他要好好的消化一下这个消息,要是按照姜小白和张卫义说的这样的话,那现在花朵银行做出的计划就要调整的。
如果民营企业的坏账率不高的话,那么中小型企业的贷款业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的。
毕竟这一部分的企业很多还是很优质的,发展的也是非常快的,其他的不说就像是华青控股集团这样的企业,都是跟着国内的春风发展壮大的。
现在正是国内中小型企业崛起的一个黄金的年代,这个时候进去要是吃下这一块的市场的话,那未来的花朵银行可以借机接触很多的业务。
并且会随着这批中小型企业的成长而把自己的业务给扩展出去。
姜小白和张卫义也不催促黄先生,给黄先生时间仔细的考虑这件事。
“姜董,要是这样的话,我们还要重新做计划的,重新的收集资料,重新的确定一下未来的主营业务。”黄先生没有让姜小白多等,开口说道。
姜小白摆摆手:“这样吧,正好我准备带你去一趟京城,你组织一个考察的团队,坐在香江这里收集资料就像是纸上谈兵一样。
带一个考察小组,亲自去国内实地的看一看,针对各家银行的放贷业务和客户的服务,针对基层的中小型企业。
有句话叫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地的去看一看比什么都强,也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乌龙事情。”
姜小白说着,黄先生老脸一红,确实自己这一次算是闹了一个大笑话,不过他对于国内的了解确实有些少。
从开始工作,他就在殴州那边的银行工作的,后来认识姜小白以后,又被姜小白安排到了莫斯可那里做花朵银行。
一直以来就一直是做银行业务的,对于殴州那边的情况熟悉程度,可能比香江东南方面这边的情况都要熟悉的。
去内地的话,一共加起来也没有去过几次的,要说对于国内有什么了解,全部都是来自于和姜小白等人的接触还有就是报纸上的消息。
根本就没有实地的去了解过国内现在的发展和实际情况。
“好的姜董,我准备一下,正好银行现在的工作都不多,我组织一下,安排五个考察小组,每个小组都让高层带队,深入到国内最底层的地方去,
真正的了解一下国内现在的情况。”
黄先生也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当即就做出了安排。
姜小白笑着点点头,想要去国内做生意,总是要先了解的,光是纸上谈兵,不结合实际的情况,最后除了水土不服不会有第二个结果的。
这也是很多企业进入其他国家以后,最容易出现的状况,水土不服问题。
重生之全球首富 第2374章:生活清贫
第2374章:生活清贫
姜小白在香江待了半个月以后,带着黄先生一行人返回魔都。
虽然说花朵银行进入内地的计划没有定下来,但是这一次却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花朵银行进入内地是肯定的。
而且花朵银行的业务比较多,这个也是要看一下子的,所以在花朵银行这边也耽误了一点时间。
要是姜小白的话,可能还会多待一段时间,毕竟花朵银行现在的规模也很大的。
也是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全部交给黄先生打理,有时候也是需要过来看看,一些大方向之类的,也需要姜小白帮忙把把关。
这两年花朵银行扩张的也特别快,尤其是在前两年的东南方面危机之中,拿到了很大的一笔资金。
现在的发展,在东南方面的市场上可能还慢一点,但是在整个欧洲方面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尤其是投行部门。
现在的投资规模非常的庞大,虽然和一些老牌的投行还有差距,但是作为一家新兴银行,一家成立不到十年的银行来说,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没错,华青控股集团成立二十年进入世界五百强,而花朵银行成立不到十年进入世界五百强。
两者进入世界五百强的速度,都快的吓人,虽然说排名并不是很高,但就是吊车尾,也足够的让人震惊了。
去香江的时候,姜小白和张卫义两个人是轻车简从的,带着李龙泉和几个秘书就去了。
但是回去的时候,直接包下来一架飞机,没有办法人太多了。
花朵银行对于进入内地这件事特别的重视,不重视也不行,这刚闹了一个大乌龙。
要是再闹出这种乌龙事件来,估计姜小白就要怀疑他的能力了。
而内地的市场也确实大有可为,值得这份重视。
五个考察组,每个小组都有十多个人到二十个人的规模,这下来就是小一百人了。
所以黄先生直接包下来一架小飞机。
“姜董,其实我好奇的很。”飞机上,黄先生坐在姜小白旁边,看着姜小白问道。
“什么问题,你直接问。”姜小白笑着说道。
“私人问题啊,和工作没有关系,可以吗姜董?”黄先生继续说道。
这下子连张卫义都感兴趣了,不等姜小白回答就直接说道:“老黄你直接问就行了,姜董私底下也是一个有趣的人。
咱们什么关系,要是工作上的公事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下,私人问题,那还不是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姜小白一脸的无语,不过也点点头,张卫义说的没错。
私底下他不是那种端着架子的人。工作的时候该认真认真,该严肃严肃。
到了私底下,姜小白反而怕大家放不开呢。
毕竟这身边的朋友本来就少,要是张卫义,王超,王猛,宋馨她们这些高层,私底下也有距离感,那就真的没朋友了。
其实说起来,最后的就是不要把你的朋友变成属下,可是实际的操作中,养养创业的时候,总是和朋友一起的。
所以私底下,姜小白一向随和的很。
“你想问什么就问吧,就像老张这个不要脸的说的那样。”
“哈哈。”张卫义笑着,黄先生也笑了起来。
“是这样姜董,你看别的有钱人啊,赚钱了以后,身边美女成群,妻妾成群,买游艇,买私人飞机,买庄园,穿定制的衣服,买奢侈品。
空中花园是花园别墅,游泳池……从吃穿住行哪个方面来说,那都是顶级的享受,生活很是奢侈的。
但是姜董你这生活,说实话有些清贫了啊。”黄先生疑惑的说道。
虽然姜小白现在的生活,可能在普通人看起来,已经很不错了,出门有小轿车,住的楼房也不小。
还可以飞机出行,住的也是高档的宾馆酒店,吃饭也是海参bao鱼。
但是这些生活,只是有钱人一个最基本的生活,而姜小白的钱,可以让姜小白享受更高端的生活。
玩一个普通人根本都不敢想象的,比如说游艇啊,私人飞机啊,什么空运过来的食物啊。
姜小白哈哈笑了起来:“还是头一次听见有人说我的生活过得清贫。”
张卫义也一脸的古怪,姜小白的生活清贫,这可能是本世纪最大的笑话。
“我的生活要是清贫的话,那可能国内所有人的生活都不富裕了,在魔都有一套房子,在龙城有一套房子,车子好几辆,还是定制的,也有虎头奔之类的豪车。
生活不说天天山珍海味的,但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出门住的是五星级酒店,这生活不用说放在国内,就是放在全球也不能够说清贫了吧!”
姜小白无语的说到,他还是头一次听人说自己的生活清贫,确实清贫过,不过那是插队的时候。
后来知青罐头厂赚钱以后,姜小白就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己,吃的喝的,用的。
姜小白说着,突然一拍大腿说到:“你不说这事我还想不起来了呢,我在京城还有好几套自己的四合院呢。
你说我房子多的自己都记不住了,还能够叫生活清贫吗?”
“不是……”黄先生开口准备说些什么。
姜小白话音一转说道:“当然了,老黄我知道你想要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和那些其他的富人比起来,好像生活的没有那么奢侈,对吗?”
“对的。”黄先生肯定的点点头,姜小白的生活和那些富人比起来就是清贫。
姜小白笑着说道:“所以我只是和那些富人比起来没有那么奢侈,却不能够说我的生活清贫,不然的话这话传出去,不知道多少人骂你呢。”
“哈哈。”张卫义笑了起来,确实,姜小白要是生活清贫,这话传出去,能够让人笑掉大牙。
“所以我的生活只能够说是和拥有同样财富的人比起来生活的不奢侈,而不是清贫。这个一定要搞清楚,我才能够回答你的问题。”姜小白笑着说道。
重生之全球首富 第2375章:法律不允许啊
姜小白看着张卫义和黄先生,当然了一旁偷偷听着的空姐,姜小白也没有赶走,笑着继续开口说道。
“其实说这话有些装的意思,但实际上赚多少钱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或者说是对于我个人的财富来说,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意义。
十亿美金,百亿美金,三百亿美金,五百亿美金,这些钱我个人根本就花不完的。
他只是一个数字,其实在很早之前,我赚的钱就能够保障我自己的生活了,我之所以还继续努力,追求的早就已经不是钱了。
我之所以不过那么奢侈的生活,是因为我对于生活的要求本来就没有那么好的,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
而很多人之所以过那样奢侈的生活,是因为他们已经从这件事上可以获得快乐,或者说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快乐。
但是我获得快乐不是奢侈的消费,那些东西,既不能够给我生活带来便利,也不能够给我证明什么,没有私人飞机和游艇,不吃空运过来的海鲜和鱼子酱,我照样可以和世界五百强的巨头平起平坐。
所以我不会特意的去追求消费一些奢侈品,过一些奢靡的生活。”
黄先生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张卫义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姜小白聊起来也谈兴正浓:“其实追求精致和奢侈的生活,我总结了一下,无非也就是两种情况。
一种是家族几代传承下来的那种奢靡的生活,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这是三代养出来的贵族,不过现在这种人在国内是不存在的。”
张卫义点点头,他知道姜小白说的是什么意思,要说国内的贵族,或者说类似的家族,原来的时候国内是有的。
但是现在是没有的,公私合营,后来特殊的年月,资本家这个词,曾经在国内一度成为一个敏感词,提起来都让人心惊胆战,谁要是被扣上了这样的帽子
所以现在的国内,不存在什么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传统中养出来的贵族,没有,一个没有。
因为在前些年月,大家都是一样的,你吃窝窝头,我也吃窝窝头,你穿补丁的衣服我也传补丁的衣服。
“而第二种人奢侈消费的,无非就是穷人乍富,根本掌控不了自己手里的财富,通过报复性的消费,来证明自己,其实说白了就是虚荣心使然。
我自己呢,首先我不用通过一些东西来证明自己,另外我也不是什么贵族出,我父亲你们都知道,就是一个钢铁厂的工人,从小把我们兄妹几个养大都不容易。
什么食不厌精,烩不厌细,那就是扯淡,我从不害怕谈起自己的出身,我就是一个泥腿子,现在的国内成功一点的民营企业家,有一个算一个把都是泥腿子出身。”
姜小白坦然的说道,后世有人在网上说什么所有的企业家都不是白手起家出身,这个有什么背景,那个有什么背景,这个人的父亲不简单,那个人的父亲简单,所以他们才能够成功。
那都是扯淡,细数说出来的那些背景,都不是很大,根本就不足以支撑他们走到那么高的位置。
如果说有背景的都能够成功,那成功的人会远比想象中的多。
就像是姜小白自己,要是被人扒出来,可能还会拿赵钢说事,姜小白都能够想象到会怎么说自己。
说姜小白白手起家,那是扯淡,人家是有背景的,姜小白的岳父是龙钢的厂长之类的,根本不是白手起家。
可是这种说法能够站得住脚吗?首先是姜小白自己很优秀,很有想法,赵钢才觉得自己这个女婿不错,愿意把闺女嫁给姜小白,另外姜小白崛起的过程中也并没有真正让赵钢帮什么忙。
其实每一个成功的人,可能在崛起的过程中有贵人相助,但是看这件事的时候,有一个因果关系,那就是首先是自身优秀才有贵人相助,而不是说贵人相助了,所以优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