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世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花影

    傅锦仪

    没有太多身体上的病痛。除了有孕导致的食欲不振,她甚至没有什么疼痛的感觉。可是,她开始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心智快要撑不住了。她拼尽全力想活下去,想保全这个孩子,但死亡的阴影只会步步紧逼。

    她从厌恶坐禅,很快变得贪恋,因为只有坐禅的时候,将所有的神志都凝聚在呼吸上,她才会忘掉一切。

    又过了两日之后,外头倒是传了一条消息进来。

    “果真是晋国公府里的消息吗!”

    傅锦仪急切地抓着传信丫鬟的手,语无伦次地问道:“是花朝姐姐对不对她查出来了对吗还是她找着解药了你快说,果真是晋国公府里传来的”

    傅锦仪不是第一回关心晋国公府了。

    自从被赶出来,她对晋国公府越发上心——毕竟徐荣获罪、刘氏病死、徐荣新娶了长兴侯府的贵女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是她推波助澜。她如同一只躲藏在阴暗密林中的小豹子,兴奋地等待猎物落进陷阱,再兴致勃勃地欣赏对方的狼狈、收走从对方身上夺取的战利品。

    可是这一次,不一样了。

    她等待的不再是晋国公府的热闹,只是自己活命的机会。她再也笑不出来了。

    “夫人,的确……的确是晋国公府里传回来的消息,也的确是花姨娘的手笔,可是,可是……”小丫鬟吞吞吐吐地。

    傅锦仪抓了她的肩膀道:“把东西给我,我来看!”

    她迫不及待地一把抢过信笺。

    “夫人,花姨娘还没找着您要的东西呢!花姨娘这次传信回来,是为着另一件要紧事!”丫鬟惶急地禀报着:“夫人,您不能着急,太夫人特意吩咐了,千万不能让您急火攻心……”

    傅锦仪根本就听不进去。

    她一目十行地看着手上的信笺,只是越往下看,她的目光越发惶惶然。

    花朝派人传进来的东西,真的不是她想要的。

    甚至,花朝连一切有关寸寸思这种药物的话,都没有提及。

    傅锦仪的神色从炽热变得冰凉。她终于再次抬起头,满眼无助。

    “花朝姐姐……她没带东西给我呀。”她喃喃道。

    “但是夫人,花姨娘想告诉您的,一样是很要紧的事情啊!”丫鬟尽心尽力地解释道:“您仔细看看!花姨娘说了,她发现了晋国公府的陈年旧事……花姨娘还交代了,若是您病着,就去禀报太夫人,让太夫人决断!”

    傅锦仪揉着自己的额头。

    烦躁和不安一齐涌上心头……说实话,生死攸关至极她还真的难以分心去考虑别的。

    但……这好歹




第六十章:再进宫
    这是一个没什么根据的怀疑,因为人人都知道,何夫人是李氏的嫡亲表姐,还是李氏千恩万谢地请进府里帮她的人,两人互相扶持多年。

    而那位宠妾,也是有几分名声,她曾是老国公最喜欢的女人,也正是她将郡主之尊的李氏压得抬不起头。可惜的是,她就算被何夫人夺走了国公爷的心、又被李氏做主夺走了性命,却仍然不能改变李氏凄凉的命运。她和何夫人两位宠妾一前一后身死,这之后老国公竟又爱上了第三位女子,自始至终没有看一眼正妻李氏。

    李氏机关算尽都没得到她想要的。

    但大家都还记得,何夫人和那位宠妾为了争宠曾针锋相对。何夫人被那位宠妾推进水塘里溺死,简直合情合理。

    若有人无缘无故地怀疑李氏身上不干净,这可就太牵强了。

    但……花朝有了另外的发现。

    “老太君李氏和咱们家的太夫人一样,信佛。在两位宠妾相继过世后,老太君曾请了和尚至府上做了七天七夜的**事……并焚烧符纸为过世之人超度。当年经历过这件事的人,或是过世,或是被遣送发卖等,无一幸存,再无对证。但是……当年向晋国公府高家卖出符纸的和尚还活着,经这位和尚的口得知,李氏为何夫人焚烧的符纸并非祈福,而是镇鬼。”

    镇鬼

    花朝所写的内容让傅锦仪越发惊叹了。

    她还真是……不得不佩服花朝这样的暗卫!他们思考事情的方式和常人太不一样了!常人想查一件事,一定是顺藤摸瓜,找到当年所有经历过、见证过的人。因时隔久远、或许是其他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当年知道何夫人出事的人都没了。这种时候想查下去,就该寻找这些人被发卖的下落,寻找他们活着的可能。

    花朝却没往这上头费劲,而是去寻找当年卖符纸给李氏的和尚!

    她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寻常人都想不到,这人都死了,做法事的符纸又能看出什么门道!

    可花朝偏偏猜出来了,最后还让她猜对了。

    镇鬼的符纸……

    傅锦仪从前不懂,现在诚心学佛,倒是知道了些皮毛。她知道,符纸有祈福的就有镇鬼的,祈福是想要保佑一个人的灵魂,至于镇鬼,呵,少数是真有鬼,多数是被逼成的厉鬼。

    李氏镇鬼,是因为她害怕。

    李氏若是当真无辜的话……那她又怕什么呢

    唯一的解释是她并非无辜,在何夫人的死因中,她难辞其咎,所以她怕死了的何夫人。

    李氏出身皇族,她做出来的事情,有着太多李家人的痕迹。她不会留下活口,不会留下漏洞,但任何做了手脚的事情,理论上都能找出漏洞。

    花朝能找出来……还真是不容易。

    若是她按着寻常的办法摸下去,费尽心神去查当年那些仆从们的下落,莫说一两个月,就算一年两年,她都不一定能找到一个活人;就算找到了,在李氏的精心筹谋下,谁知道那个人会不会吐出一句有用的话。

    现在找到的是一个出售镇鬼符的和尚。

    “虽查到这一点,却远远不能盖棺定论,一切只是揣测。”花朝在最后写道:“没有更多的证据了……但就算只知道这一点,它也有着无穷的价值。”

    傅锦仪轻轻叹一口气。

    她将纸笺妥当地收好了,命小丫鬟退下后,自顾自地捧起了《金刚经》。

    她心里一团乱麻,却又空荡荡地。

    她知道,她如今最应该做的是活下去,任何其他的事情都只能让步。

    可是……

    花朝的最后一句话,是一个隐晦的提醒。

    他们暂时找不到活命的解药,但是,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许不止一个。

    就算找不到解药,她也可以用别的方式去得到。

    手上的这个消息,如果真的能带来很大的价值……那她就能得到她想要的。

    “侯夫人为何突然要进宫呢”

    谷雨蹲在地上为傅锦仪套上一双梨花木底蜀锦嵌红珊瑚的绣鞋,七夕正捧了一件藏青色绣鸳鸯的朝服要服侍她穿上。

    傅锦仪可有段日子没进宫了。

    在竹林小舍里住了这么久,她都快忘了外头世界的样子——不是她不想进宫,是那些日子里谋划着给晋国公府设套,越是要出手的时候,她就越不想进宫招惹是非,且还要用隐居佛寺的方式向世人宣称自己远离尘世,和晋国公府的大事小事都没有关系。

    只是现在她必须进宫一趟。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一直惦念着我,两位主子对我恩重如山,我跑到这佛寺里清修数月,好歹也该去见一见主子们。”傅锦仪轻描淡写地解释道,一壁朝已经换好了宫装的林氏笑道:“母亲也一同进去,听闻太后娘娘念叨了母亲呢!”

    林氏兀自对着铜镜整饬刚梳好的云鬓。

    她有些不习惯这般的满头珠翠、通身华贵,在佛寺里住久了,她深觉这大热天里穿一件轻薄透气的棉布僧衣是何等舒坦,再换上这里三层外三层的绫罗绸缎又是何等燥热难堪!

    原本棉布就比绸缎更舒服,只是绸缎光滑鲜艳、面上瞧着好看罢了。

    林氏皱起眉头正了正头上的一支鎏金烧蓝衔南珠的孔雀步摇,半晌整饬地差不多了,盯着傅锦仪的面颊道:“你的唇色还是不够鲜艳。”

    “是吗”傅锦仪忙去拿铜镜子:“我抹的是石榴红!还能瞧出不妥来



第六十一章:无事不登三宝殿
    林氏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那就先去凤坤宫。”她说道。

    轿子一路慢慢地走,日头很快升起来了,婆媳两人还在主宫道上遇上了从皇后、太后宫中请安回来的嫔妃们。

    林氏和傅锦仪都是一品诰命,不少贵人、婕妤等都需要向二人行礼;而两人同样遇到了位份高如贵妃、不得不下轿子行礼的人物。

    一来二去又耽搁不少时间。

    等到了凤坤宫的时候已是艳阳高照、酷暑难耐之时。里头立即有女官小跑着出来,笑意盈盈地请两人进殿道:“皇后娘娘一早收了安定侯府的帖子,说是许久不见太夫人和夫人了,预备下了齐州新进贡的荔枝给您尝鲜!”

    傅锦仪和林氏忙颔首道谢。

    殿内皇后刚换下了朝服,着一身家常蟹壳青浮光锦裙,头上的金冠也刚取下来。她笑着朝傅锦仪道:“侯夫人和太夫人在明觉寺里学佛的事情,都传遍了京城了,听说太夫人还有所成就,成了弘安大师的俗家弟子,真是可喜可贺呀!两位夫人痴迷修行多日,怎么想起来进宫拜见了”

    傅锦仪觑着陈皇后笑意温和的脸颊,不由心头一紧。

    陈皇后已经猜出来她们进宫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臣妇虽痴迷佛法,到底不是出家人,怎能不来拜见皇后娘娘呢。”林氏缓缓回答道。

    陈皇后见两人不愿意说,遂知道她们所求的事情和自己是没什么关系的。

    陈皇后眼底透出些许的失望。

    对她来说,她现在是有求于安定侯府这样位高权重的臣子官眷。但显然,对方对她并不是十分热衷。

    否则这样好的机会,就应该趁机求助她的力量,不管为了办什么事。她是正宫皇后,无论宫中发生什么,她都拥有或多或少的力量。

    好吧,现在不热衷,后头早晚会再求到她面前的。

    两个女官捧了剥好的荔枝上来请傅锦仪和林氏享用。那荔枝倒是鲜亮莹白,一口咬下去甜美多汁。

    傅锦仪和林氏都千恩万谢地吃了两个,不敢再多吃了。

    “臣妇还要去拜见太后娘娘,不敢叨扰皇后娘娘。”傅锦仪率先站起来道。她看着手边上还剩下的一大盘子荔枝,心头越发警惕起来。

    她察觉到皇后的态度比之前还要热情。

    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皇后想做什么呢

    无论对方是什么目的,她都不准备纠缠下去了。

    陈皇后见这两人神色里有匆忙之意,知道人家是有正事要办,没心思和自己闲扯。遂笑着吩咐了几个女官和宦官:“你们送两位夫人吧,把这一盘子荔枝给夫人装上。”

    傅锦仪神色有些尴尬,思索了片刻之后才从容笑纳了,福身向皇后行礼致谢。

    荔枝虽然金贵,但

    在皇后面前怕不是太稀罕的东西,这一盘子荔枝她受得起。

    更遑论若是推脱的话,很可能会惹怒皇后。

    两人捧着荔枝告辞了,等上了轿子,林氏道:“这日头可真够大的!我这身上都出了两层汗,咱们去四季亭那里找个阴凉地儿歇一歇再走吧!”

    傅锦仪忙也笑道:“是呀,我也想去坐一坐呢,婆母身子畏热,万万小心不能中了暑!”

    伺候两人的轿夫和宫女们听了,都连忙应诺,抬了轿子往四季亭里走。等到了地方,因着此地是御花园里最偏远的纳凉之地,并没看见一个人;林氏指使着众人在亭子里铺了软垫,拉着傅锦仪一同坐下,又索性将一盘子荔枝拿出来分而食之。

    傅锦仪看旁边抬轿子的小太监们汗流浃背,一时心软也一人赏了一颗荔枝,大家都笑逐颜开。

    林氏淡淡笑着称赞荔枝十分可口,和从前自家吃的不一样。婆媳两个风卷残云,片刻把一盘子都给吃光了。

    傅锦仪舔了舔嘴唇有些意犹未尽。她的确喜欢吃甜食,但林氏就不同了,她不爱吃这么甜的东西,一盘子下去只觉胃里犯恶心,不得不多喝了两盅茶。

    她和傅锦仪两个真不是特意为了避暑、为了吃荔枝才过来歇息的。

    而是在进徐太后的宫殿之前,这一盘子荔枝可不能带,只能先吞进肚子里。

    婆媳二人为此不得不找个偏僻的地方,借故避暑,坐下来一边歇着一边把荔枝吃光。

    自然,徐太后早晚会知道陈皇后赏赐了安定侯府一大盘子荔枝的事情,她身为太后,这宫里什么事儿能瞒过她的眼睛但是,任何消息的传递都会需要一定时间,陈皇后又是谨小慎微、滴水不漏之人,不会允许徐太后那么快知道一切。因此,林氏婆媳两人就能够笃定,徐太后在两个时辰之内是收不到消息的。

    这个时间差就足够了。

    如此又坐了一会儿,众人身上的汗都消了,只是天上的日头更大了。

    傅锦仪急着办正事,看差不多了就拉着林氏上轿子。两人又是一路无话,晃晃悠悠地到了寿康宫时,日头正升在头顶上,从轿子上下来就有头晕目眩之感。

    林氏在明觉寺里修行几月,大有进益,身子也强健多了;倒是傅锦仪一病不起,能强撑着进宫已经是拼尽全力,在酷暑的天气里待久了就开始发昏。

    进太后寝殿的时候傅锦仪面上是扶



第六十二章:灵符
    徐太后和林氏你来我往,谈笑风声许久。一直到徐太后把手里那篇经文翻完了,才顿住了道:“此前听说弘安师父收了太夫人做弟子,哀家还不相信,今日听太夫人一席话,才心服口服,太夫人果然是悟道之人啊!”

    林氏忙道:“不敢当……臣妇班门弄斧而已,太后娘娘想听讲经,还是要请弘安大师亲自进宫来!”

1...125126127128129...1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