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王冠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一眼看了出来,皇兄和皇嫂似乎有护着黄昏的意思,不过她也不是想让黄昏掉脑袋或者进诏狱,她的目的已经达到——

    就是要给黄昏的后院放一把火。

    让你嘚瑟。

    让你调戏我。

    想睡我?

    门都没有!

    想到这,小宝庆眼睛咕噜噜的转,嗯,回宫后要找老宫女问问,男人和女人睡觉到底有多美妙,为何大家都对这事乐此不彼。

    早熟的小宝庆,开始走偏了。

    朱棣松了口气,其实这事吧,别说,小宝庆今天这么一提出,他还真有了心思,再有个五六年小宝庆就及笄了,到时候挑选驸马是个头疼的事情。

    那时候黄昏也刚及冠没多久。

    是个好人选。

    不过有个问题,黄昏已经有了正妻徐妙锦,总不能让自己最宠溺的妹子去做个平妻吧,我朱棣的颜面放在何处?

    大袖一挥,对狗儿太监道“等下回去,你去通知户部、吏部值守的人,罚黄昏一年薪俸——呃,他没薪俸了?那就扣一年的廪粮。”

    狗儿立即应诺。

    朱棣冷眼看了一眼黄昏,“别太飘了。”

    说完带人离去。

    徐皇后若有所思,走出老远后,悄悄拉了拉朱棣的衣袖。

    两夫妻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的心态。

    别说,黄昏还真是个优质人选。

    可惜小宝庆不能当平妻,这是个问题。

    小宝庆趁着朱棣和徐皇后不注意,回头对黄昏做了个鬼脸,又做了个哭脸,示意你回家哭鼻子去吧,狡黠万分。

    黄昏唉声叹气,回头弱弱的看着妻子,尴尬的道“其实我就是和她开个玩笑。”

    徐妙锦笑靥如花,“嗯,我知道。”

    黄昏愣住,“你不怪我?”

    徐妙锦呵呵直乐,“姐姐和陛下不知道宝庆隐藏着什么性情,我能不知道,早些时候在乾清宫,我和四妹见过她一次,她和四妹差点打起来,就她那性情,什么话都做不得真。”

    黄昏长吁了口气,“你理解就好。”

    徐妙锦转身回府。

    黄昏立即屁颠颠的跟上,有这么善解人意的老婆,夫复何求,只好今夜好好练习一下,好好补偿一下我的锦姐姐。

    然而……

    黄昏还是太天真了。

    就算这是封建社会,就算这是三妻四妾很正常的大明王朝,就算徐妙锦为了爱情,也会接受黄昏再娶平妻纳小妾,也乐意绯春成为通房丫鬟,但不代表她没脾性。

    美好的夜晚,本该锦衾帐暖拥香怀的黄昏,却孤单寂寞冷的睡在书房。

    吃了饭,徐妙锦就回房。

    然后关了门,黄昏忙完事去敲门,只听到他心爱的锦姐姐一句话“你自己睡!”

    明显生气了。

    黄昏也是个无奈,但又不能发作。

    对于心爱的女人,要宽容。

    何况这本来就是黄昏的错,他不是那种大男人主义过度的人,错了就要认罚,小宝庆的惩罚自己可以接受,妻子的惩罚就不能接受了?

    没有道理嘛。

    于是只好去了书房,偏生徐妙锦似乎是故意惩罚他,书房里并没有放被褥,想去找下人们要被褥,又觉得丢脸,只好蜷缩在书房里。

    这就凄凉了。

    三更灯火四更鸡,黄昏冷得不行的时候,书房门被推开,绯春低着头,将一床被褥塞到黄昏怀里,兔子一般蹿了出去。

    绯春知道姑爷在受罚。

    本该喜闻乐见。

    可不知道为何,看见书房里孤单的灯火,想着姑爷冷成狗的样子,心里竟然有些难受,鬼使神差的把自己备用的被褥抱了一床给他。

    又有些害怕……深怕姑爷拉住自己,然后霸王硬上弓。

    这样的事情,在大院里又不是没有。

    而且很常见。

    所以她溜得贼快。

    黄昏抱着被褥,盯着兔子一样跑了出去的绯春,感叹了一句,“是个好姑娘啊。”

    腿挺长的,就是瘦。

    虽然已经及笄,但依然……或者说可能一直会是这种青梅风情。

    如杨柳。

    想折……

    ……

    ……

    应天城一片喜庆,民间坊子并没有因为梅殷的事情而受到多大的影响,该热闹的继续热闹,但是很快,在民间的热闹之中,多了一些传言。

    整个应天喜庆气氛瞬间变得不一样了。

    这个传言很不简单。

    因为说得有头有眼,而且各项证据充分,与其说是流言,还不如说是秘密。

    传得很快,一两天时间传遍了城。

    但没人敢公开说。

    只能私下里闲聊,就是私下里说也提心吊胆。

    因为这个流言涉及到朱家。

    紫禁城内的朱家。

    流言的内容,简而言之一句话大明徐皇后和永乐新晋宠臣黄昏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超越男女的复杂关系。

    。

    ()是,,,,!




第二百三十二章 阳谋
    【】(),

    关于八卦,人只要吃饱喝足,八卦之火就会熊熊而起,应天城作为京畿,是大明经济、政治中心,百姓们的生活至少是可以保证的。

    何况是关于天家皇室的八卦。

    根本不需要推手,就在应天这片原野上燃了起来。

    百姓坊子间流传。

    深门大院里流传。

    关键是深门大院里的那些老爷们,知晓更多消息,通过他们知道的消息,再来反推,反而觉得这个事情就是真相。

    于是整个应天的气氛都变了。

    所有官吏都小心翼翼,深恐一不小心就陷入其中。

    这可是关系到天子的事情,也许以往发生过,但绝对不会传到宫外来,但是现在不仅传到宫外了,整个应天城人尽皆知。

    说天子新晋宠臣黄昏,之所以能得宠,就是因为和徐皇后之间有“暧昧”关系。

    暧昧是好听的说辞。

    说最初宝庆公主殿下落水的那一次,黄昏在坤宁宫中,就是和徐皇后在一起,而徐皇后为了和黄昏厮混,所以才没照顾好宝庆导致她落水。

    又说为了让黄昏有机会多出入紫禁城,徐皇后支持了黄昏的香皂、沐浴露和润肤水的生产和售卖,所以黄昏的发家,完是徐皇后的手笔。

    还说徐妙锦之所以嫁给黄昏,就是为了掩人耳目,同时徐皇后可以利用这个关系,以去找妹妹的理由离开紫禁城去和黄昏幽会,甚至于连黄昏新婚之前,装修宅邸的钱,也是徐皇后“借”的。

    所以徐皇后还在大年夜出宫去了黄府,表面上是关心妹妹徐妙锦是否怀孕了,实际上还是和黄昏幽会,端的是淫荡。

    这些说得有鼻子有眼睛。

    很是令人信服。

    至于消息的源头,已经无从追查了。

    关键这些事情深门大院里的老爷们都清楚,是发生过的,尤其是黄昏装修从应天府衙买的那座宅邸,确实是找徐皇后借了一万两白银,而且一直没还。

    所以哪怕他们再相信徐皇后不是那种女人,也不得不怀疑。

    在这股流言下,应天城反而变得很安静。

    但所有人知晓,这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接下来,很可能是一场地震。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很快,黄昏知道了,徐妙锦知道了,朱棣知道了,徐皇后知道了,几个当事人的反应都一样:不可思议。

    谁这么大胆子,敢造徐皇后的谣言?

    ……

    ……

    乾清宫,朱棣瘫坐在椅子上,眯缝着眼睛,精气神颓靡,备受打击。

    他当然相信妻子。

    黄昏来到紫禁城,去后宫的时候,每一次都是他恩准的,而且每一次都有人跟着,他和妻子之间不可能发生事情。

    至于借那一万两白银,也是他首肯的。

    大年夜妻子去黄府,也是关心徐妙锦。

    何况朱棣心知肚明,黄昏这货吧,虽然有那么一点男人的通病,但绝对不蠢。

    他已简在帝心。

    不可能再去勾搭大明皇后,给他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这且不提厉害关系,仅从男人的本能来说,不得不承认一点,妻子虽然风韵犹存,但绝对不必上风华正茂的徐妙锦。

    黄昏根本不可能对妻子有任何想法。

    但当下流言已成虎。

    这件事怎么处理至关重要,稍微处理不好,众口铄金之下,流言成了“事实”,别说天家皇室的颜面,就是他朱棣,也将在浩瀚历史中的众多君王中,最为最显眼的笑柄。

    比李后主、刘禅还惨。

    朱棣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着人宣道衍、纪纲进宫觐见。

    他很愤怒。

    恨不得出动锦衣卫甚至京营士卒,城逮捕敢议论这个谣言的人,然而理智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这样平复谣言,也会有一个疤在那里。

    况且,真要城逮捕的话,诏狱和天牢根本不够用,整个应天城的成年男女,大概都会被送进监狱,始皇帝也不敢这么做。

    所以要破这个局,只能智取。

    这件事不能用黄昏。

    他是当事人,避嫌。

    只能请道衍来,道衍出谋略,纪纲么……自然是绣春刀出鞘,带着领锦衣卫作为暴力机构出动,要强势镇压此事。

    告诉世人,天家不可辱。

    我朱棣更不可辱。

    片刻之后,道衍急匆匆而来,老和尚穿着僧衣,身上还有香火味,显然是正在礼佛,神态严峻,已经意识到了此事的重大危机。

    这看似只是一个针对徐皇后和黄昏的谣言,实则动摇的是朱棣的皇权。

    随后纪纲赶来。

    腰配绣春刀,大伤初愈的纪纲脸色犹有些白,但眸子里杀意如织,腰间绣春刀更是散发出嗜血的气味:充斥着兴奋。

    纪纲嗅到了机会。

    和纪纲一起进来的,还有三位在朝野之间都有着极高声望的史官,以刚正不阿而出名,这是朱棣刻意吩咐的。

    这件事要处理好,不能让民间野史乱写——鬼知道他们写出什么来。

    所以正史的记载尤为重要。

    待史官坐好,朱棣缓缓坐正身体,对跪着的道衍和纪纲道:“免礼。”

    两人起身。

    一旁的三位史官居中一人执笔,写道:“甲申年,永乐二年初,上召僧录司左善世道衍、锦衣亲军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纲觐见,二人进见乾清宫……”

    三位史官,一位记载,剩下两位最后签字画押,归档。

    这是流程。

    若是那两位有不同意的地方,则会另起笔墨写一份,由史官局那边共同定夺——这种状况很少见,因为一般都是一位史官在场,况且史官之所以是史官,就在于公正。

    大部分而言,他们记录的绝对是事实,当然,也有少数史官,在天子授意下,篡改了记录,这种状况也很少见,因为天子不得翻阅史官记录的内容。

    这是规矩。

    目的就是为了约束天子肆意妄为,可惜,这个初衷是美好的,有时候的事实却是残酷的。有那么一部分天子,明知道有史官记录,还是我行我素,所以历史上的昏君、暴君行径,才会被后人考据,要不然后人哪去考据金废帝海陵王完颜亮的种种“杰作”?

    史官停笔,等接下来的对话。

    朱棣看了三位史官一眼,这才缓缓的对道衍说道:“知道我召汝何事?”

    道衍点头,“棘手。”

    朱棣嗯了一声,“兹事体大,朕深究其言,再结合自身经历,知悉此事是别有用心者泼秽皇后,玷污天家,其用心险恶,可称祸国!”
1...116117118119120...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