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要知道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根据后世考据,也并不是说的那么不堪。
而且从历史资料看,说李景隆不是朱棣的卧底,都没几个人相信,要不然朱棣登基之后,会重点封赏李景隆,还让他当了柱国,为群臣之首。
朱棣哈哈一笑,斜乜一眼:“这不是你该关心的事。”
黄昏很是失望。
站在金川门上,守城士卒远远的注视着那位负手望向整个应天城的中年男人,眼神崇拜和敬畏,刚才这个男人登城时,几个锦衣卫提前通知,说陛下微服查巡城防。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竟然能看见天子。
回去可以吹几年的牛了。
朱棣看着繁华应天城,叹了一声,“多美啊。”
黄昏翻了个白眼。
没见识。
若是让你站在陆家嘴的东方明珠塔上,怕是要被震惊得五体投地。
朱棣又道:“看看这芸芸众生,他们忙碌一生,却只能果腹而已,难道他们就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吗,就只能承受艰苦吗”
黄昏有些动容,“皆看君王。”
朱棣苦笑,“君王”
君王也是身不由己。
黄昏懂,封建王朝的天子君王说起来高高在上,实际上不过是士族阶层的代表,始终代表着士族的利益,为国是真,但为民……
站不住立场。
于是认真的道:“一些鸡汤微臣就不说了,说多了没劲,就说现实一点罢,陛下若是多施行仁民政策,打造出一个盛世,既能保证士族利益,又能惠民,这就很好了。”
这是封建帝国的局限性。
所以无论是从自己的私欲,还是从为国为民的大义,黄昏都愿意帮助朱棣打造一个比之永乐盛世更为辉煌的时代。
可惜,也正是封建帝国的局限性,黄昏无法打造出直接越过资本主义的社会。
那需要大破大立。
但黄昏想试试。
他有一辈子的时间来追求——反正试试不怀孕,最多就是像张居正一样,死后被清算而已,黄昏并不在意这一点。
身后名算什么。
朱棣闻言苦笑,“朕倒是想,可有的人不懂朕之苦心啊。”
黄昏精神一振,到正题了。
问道:“陛下打算怎么处置胡观和南康长公主殿下。”
这对夫妻,黄昏知道一点,但并不记得他们的下场如何,甚至都不清楚这件事是不是自己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
朱棣反问,“你觉得应如何处置”
黄昏沉吟半晌,说出了心中所想,“微臣依然觉得,和景清一样,胡观并不是最终**oss,在胡观的身后,应该还有人在操纵,也许胡观也只是个傀儡而已。”
朱棣:“”
最终**oss是什么意思。
黄昏道:“关于胡观的处理,肯定留不得,若是对他仁慈,只会助长幕后真凶的气焰,让他们越发得寸进尺,到时候死的人更多。”
所以胡观必须死。
朱棣点头,“公主呢”
黄昏无奈叹气,当朱棣问出这一句话时,就注定南康长公主不会死了。
朱棣这个钢铁直男,终究只是对朱家人以外的臣子狠。
对朱家人简直仁慈过头。
索性不回答。
答了无用,反正朱棣心中已经有了打算。l0ns3v3
第一百零二章 大明小地主(求推荐收藏)
朱棣略有恼怒,一脚踹黄昏小腿上,“傻帽儿杵着干嘛,你出的主意弄的这一堆事,敢给俺撂挑子”
俺都出来了……
黄昏那个唉声叹气啊,怪我咯
得了您嘞,遂你的愿吧,道:“处置胡观,不可动静太大,但也不可全无动静,动静太大,南康长公主灭口春梅的事兜不住,一旦燃起来,陛下您也保不住她,动静太小,震慑不了宵小,皆以为陛下软弱可欺,所以处置胡观,需另做文章,这些事情陛下轻车熟路,随便授意个御史什么的,弹劾一下胡观小题大做即可。”
朱棣深以为然,“可行。”
望向远处,深叹了口气,“终究是兄妹啊,他也该欣慰了罢。”
黄昏知道朱棣说的“他”是谁,他朱棣这一生,最敬畏的人,也是他最想超过的人,他之一生都在为这个念想奋斗。
太祖朱元璋。
永乐大帝朱棣,终究是一个顾念亲情的人。
对臣子,各种灭族从不手软。
对皇室,绝无铁血手段。
……
……
没过几日,都御史陈瑛等人在大朝会上弹劾驸马胡观,列其强娶民女、纳妓为妾的罪,都是些私生活,按说算不得什么大事。
却无人敢为胡观求情。
一者,胡观确实有这些事,这位驸马爷就不是个好人,辱没了“东川候胡海”的名声,早些年因犯事被剥了俸禄和良田,要不是因为和南康长公主的婚事,东川候一脉就彻底陨落了。
现在又敢犯事。
朝堂上下的官吏,谁不是消息灵通的人,朱棣微服去了南康长公主府邸,其后南镇抚司镇抚使赛哈智率人拱卫,这事早闹得满城风云。
谁都知道胡观摊上大事了。
这个时候站出来为胡观求情,不是自己找死么。
朱棣一看,驸马如此胡作为非,不仅对不起皇妹南康长公主,也侮辱了天家容面,于是当场下旨,免去胡观所有官职。
没过几日,南康长公主府上便传来消息,胡观自尽。
这个自尽很有灵性。
朝野内外的揣测,这个自尽怕不是朱棣派人去“请”胡观自尽的,陛下是给南康长公主留面子,终究血浓于水。
胡观免职、自尽,无人再去追究先前之事。
应天城短暂平和。
朱棣下旨,先是恩赐内官监太监马三保,赐姓“郑”,又嘉奖了南镇抚司赛哈智,没升官——锦衣卫亲军指挥司镇抚使以上的官职没有空缺,只赏赐了金银。
知恩图报的赛哈智很是来事,上折子给南镇抚司总旗黄昏请功。
朱棣准了。
于是黄昏官升两级,从总旗擢升为百户——跨了一级试百户。
同日,黄昏又去了趟乾清宫。
然后意气风华的出紫禁城直奔江宁府县治,找到知县顾佐,两两坐下之后,直奔主题,黄昏拿着鸡毛当令箭,说陛下说了,以后钟山都是我的了。
顾佐哪里肯信啊。
当下就直奔大内求见朱棣,兜头罩脸的说陛下你是不是把钟山赏赐给黄昏了,此举大为不妥,钟山乃是民众出游、踏青的胜地,如今你赏赐给了私人,民间影响极大。
朱棣也是愣了下,说黄昏只提出想要一块地而已,朕就答应了他,哪说过将钟山全给他。
好家伙,顾佐当场就发作起来,参黄昏一个篡改圣旨的大罪。
朱棣又愣了好一阵。
暗想着这样一来,不治黄昏的罪有点说不过去啊,可这事确实是自己的疏忽,没注意到黄昏这货挖了个坑给自己。
转念一想,黄昏是为妻子办事。
因为胡观一案,妻子近来精神状态一直不好,不若就趁这个机会,让黄昏早点搞出那什么沐浴露润肤水,让妻子高兴高兴。
于是改口说,朕记起来了,确实是将钟山赐给了黄昏,顾卿还是尽早回去,知会户部那边,早些和黄昏办了手续罢。
顾佐还要据理力争。
朱棣一个头两个大,可这事又不能数落顾佐,虽然只是个小县令,但颇有刚正名声,且这事是自己着了黄昏的套路,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索性说顾卿还是早些去处理完积务,最近都察院那边有个空缺,朕考查良久,觉得顾卿可胜任,待过几日,朕便着令吏部发文书。
顾佐好歹也是读书人,哪能看不出来。
朱棣这是用官来封自己的口。
给了朱棣一个脸色,拂袖而去!
朱棣被噎得一愣一愣的。
最终没脾气的说了句,顾佐,就你这臭脾气,也就只能去当御史了。
办了一应手续,黄昏从衙门出来,心情愉悦,挥舞着手中那张地契,哼起了“今天是个好日子”,从今以后,我黄某人也是在封建王朝有地皮的人了。
大明小地主啊。
而且是一整座钟山,就算不用来建工坊,哪怕开发成旅游景点,也能过上富足日子,再养点跑山鸡,弄个农家乐……
美得很。
没走多远,撞见一位身穿宦官服饰带着几个小太监的熟人。
马三保。
其真名应该是马和,回族人。
如今被赐郑姓,再有两年,就会带领大明的无敌舰队开启西洋之旅传递友爱之光,让世界都知道大明的王旗长什么样子。
笑着打招呼,“大监这是往何处去”
郑和看见黄昏,脸上浮起笑意,“近来忙了一阵,闲暇下来,准备刊印一本佛经,想在城内找一位得道高僧撰写一骗题记。”
黄昏恍然,是《佛说摩利支天经》。
立即说道:“大监这是灯下黑啊,当今应天,谁是真正的得道高僧那一位啊!”
郑和没反应过来,“谁”
黄昏无语,“道衍啊。”
也不怪郑和一时间想不到,毕竟应天城朝野上下,没几个人把道衍当做真正的和尚,只当他是没有宰相之称却有宰相之实的黑衣宰相。
郑和恍然大悟,笑道:“感谢提携,我这便去拜访他。”
黄昏心头一动,“同去同去。”
姚广孝这根大腿还是可以抱一下的,甚至拜入他门下当个假和尚也是可以的,有姚广孝加持,我黄某人在大明还不呼风唤雨!
第一百零三章 资本家本色
万万没想到。
黄昏是怀着抱大腿的心思去见道衍,他没抱着,反而被郑和抱了,当然,也不能说郑和抱大腿,这叫强强联合。
老和尚很是爽利的答应给《佛说摩利支天经》写题记,郑和与其交流了一番佛家心得后,被老和尚渊博的佛家见解给征服得五体投地。
当即提出愿拜为师。
老和尚竟然答应了。
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师徒,郑和是内官,不可能真出家,他还没老和尚这个地位,可以穿着僧服进出大内列位朝班。
老和尚给郑和选了个法名:福吉祥。
拜师仪式择日。
郑和心愿已成,遂拜别老和尚,去往其他佛殿:今日将在建初寺吃斋,天黑宵禁前才会回大内。
建初寺,是孙吴时期江东首座寺庙,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中国第二座寺庙,也是江南首寺,是大报恩寺的前身。
朱棣入主应天,道衍老和尚没有像其他开国功勋,住进各种豪宅,而是选了建初寺,白日穿朝服位列奉天殿,归来换僧衣枯坐禅房。
黄昏一看没捞到便宜,也想走。
他可不想吃素。
被道衍老和尚喊住,摒退左右小沙弥,让黄昏盘坐一侧,老和尚拨动着念珠,闭目念了佛号,许久才睁开眼说,“你有善心,极好。”
黄昏笑了笑,浑身舒爽,被人夸终究是爽的,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整个永乐朝,他最尊重的只有两人。
朱棣和姚广孝。
朱棣就不提了,配得上千古一帝,而姚广孝么,别以为他怂恿朱棣造反演绎出靖难之役就是恶人,实际上这老和尚除了造反的主业,其他副业相当出色。
索性放开了拘束,无所顾忌的道:“老和尚这是夸我呢还是夸我呢还是夸我”
道衍不是执着于功名富贵之人。
自然不在意黄昏的态度,轻声道:“按照陛下以往的性情,南康长公主是不会有事的,但驸马胡观及其子嗣,大概会被灭族,如今仅死胡观一人,善莫大焉。”
黄昏点头,颇为自得,“些微小事,不足挂齿。”
道衍,“你眼中的小事有点多啊。”
黄昏怔住,“老和尚什么意思”
道衍叹道:“历来帝王若遇谋刺,抄家灭族皆是常态,景清于朝会后刺杀陛下,以陛下之心病,不啻于在他心间割了一刀再撒一把盐,岂能轻饶,说不得便是株连九族的惨案,因你之故,景清仅被夷族,此是大善。”
黄昏感同身受,“毕竟数百条人命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