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拥兵自重往往会遭到当权者的忌惮,但放弃兵权只能是死得更快,念通这本经,才有在这乱世之中立身安命的本钱,否则只能是仰人鼻息。
但卫瓘的存在,却不能让毌丘俭省心,这家伙就是司马懿派来给他添堵的,口口声声太傅的命令,一再催促毌丘俭进军,并一再以上报太傅来威胁,搞得毌丘俭怒火万丈,就连生吞了他的心都有。
怠慢军心,延误军机可是很大的罪名,如果没有卫瓘,毌丘俭在幽州军那是说一不二,无人敢与之违拗,可有着司马懿给他撑腰,卫瓘在军中简直就是肆无忌惮,咄咄逼人。
幽州诸将也都是一肚子窝火,他们本来只是听命于毌丘俭,但来了个卫瓘之后,什么事都要插手,搞得大家是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现在战局未明,毌丘俭也拿卫瓘没有办法,只能是虚于委蛇,不得以加派军队参与到进攻之中,不过暗地里毌丘俭吩咐领军的将领,悠着点打,不能把他的实力给拼光了,这军队可是他立身安命的本钱,拼光了可就没人再把他当回事了。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1028章 在人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塞外的地方,除了城池之外,基本上都是狼群的势力范围,只不过由于幽州的大军一直驻扎在雁门关外,所以狼群就不敢再光临此地,只能是在远处徘徊。
如今幽州的大军一撤走,狼群便立刻回归了,颇有点收复领地的意思,浩浩荡荡的大军它们不敢接近,但只有几十号的人马,却让狼群变得兴奋起来,这可是它们的口粮啊。
在狼王的带领下,成千上百只的狼缓缓地朝着毌丘秀他们包围了过来,远远看去,那一只只狼的眼睛,闪烁着鬼火一般幽幽的绿光,毌丘秀差点没有吓瘫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葬身狼腹。
倒是毌丘秀身边的那些护卫,纷纷地拨出刀剑来,与狼群对峙着,尽管他们也清楚,就凭他们这些人以及他们手中的这些武器,想要击退这些狼群根本就不现实,但好歹他们也是军人出身,不致于面对狼群直接吓尿了,就算拼死也要一搏。
就在狼群扑上来的时候,城上的守军倒是抢先一步地放箭了,嗖嗖而至的箭矢立刻撂倒了冲在最前面的狼。
狼是一种极其凶残的生物,但同样也是极其的狡猾,当他们看到有机可趁的时候,便会尾随而至,准备围杀猎物,可一旦发现情况不妙,狼王便会发出指令,果断地撤退了。
杜预知道毌丘秀是来谈判的,所以吓唬他一下没什么问题,这样也能杀杀他的锐气,但却不能让他丢掉性命,否则杜预这边还真不好交待。
所以杜预事先就安排了充足的弓箭手,幽州军的千军万马都奈何不了他,区区一些野狼,又何足挂哉?
于是一通乱箭射下去,狼群扔下了几十具的尸体,仓皇而窜,转眼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毌丘秀大难不死,不过也吓出了满头的大汗,此刻狼群一退,冷风一吹,透骨的冰凉,冻得是簌簌发抖。
杜预瞧了瞧,这回把毌丘秀折腾得也够呛了,便下令打开城门,放毌丘秀一行入城。吻上你的心
城门一开,毌丘秀如蒙大赦,急冲冲地便入得城来,这城外呆的半天时间,估计也他是毕生难忘了。
杜预上前迎接,拱手淡笑道:“真是非抱歉,某今日到外镇巡视,此时方回,慢待尊使,还请海涵。”
虽然杜预口称抱歉,但言辞之间却没有多少诚意,更像是一种客套似的辞令。
毌丘秀几乎是刚从鬼门关里爬出来,原本是一肚子的怨气,如果换作是在幽州,恐怕他已经是大发雷霆了,但此刻在人矮檐下,却也不得不低头,他只能是挤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揖礼道:“杜将军客气了,在下冒昧前来,讨扰了。此番在下是奉了家兄之命,前来并州拜见曹大都督的,还请杜将军行个方便。”
其实毌丘秀的来意,杜预早就知晓了,在城下时,毌丘秀的手下几乎是喊破了喉咙,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只不过杜预懒得搭理他,幽州军可是刚刚撤军的,要知道此前一年多的时间,幽州军一直对雁门关进行围攻,双方可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现在你们刚一撤军,就派出使者前来议和,想打也是你们,想和也是你们,这天下的便宜,岂不是都让你们给占尽了?
所以杜预是故意地把他们挡在关外,不给他们点下马威还真以为并州军就这么地好说话。
不光是杜预,整个雁门关的守军对毌丘秀都没有什么好感,刚刚几天前双方还打过最后一仗,甭管战斗激烈不激烈吧,总之上了战场就是敌人,和敌人握手言和,并州军可没这个习惯。
杜预打着官腔,道:“这个倒不是某给不给方便的事,曹大都督此刻远赴河东,正在指挥军队与司马军的残余军队作战,军务繁忙,恐怕很难有时间来接待尊使。”
毌丘秀一听,便有些着急地道:“家兄此次命某前来,特意要某面见曹大都督,事关幽州并州大事,还请杜预奏明大都督,无论如何让某见上一面。”重生在忠犬隔壁
杜预暗暗地冷笑一声,这仗本来也是你们挑起来的,如今看到司马懿大势已去,居然便跑来求和,厚颜无耻的人见多,没瞧见像毌丘俭这样脸皮厚的。
不过议和这样的大事,毕竟也不是杜预能做了主的,于是杜预道:“那还请尊使在雁门留驻几日,某即刻派人飞报大都督,至于见与不见,权由大都督来定夺。”
毌丘秀很是无奈地接受了杜预的方案,毕竟以幽州和并州目前的敌对关系,想见人家主公曹亮一面,也得人家同意才行,并不是说你毌丘俭派个人过来,想见就能见的。
杜预在雁门关给毌丘秀一行安排了住处,让他们暂住在这儿,在住处上,杜预倒没有再刁难于他,而是给他们安排了一个算是不错的府宅,并供给饮食,既为东道主,杜预自然也不会吝啬。
在荒野上经历了惊魂一刻的毌丘秀此刻能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就深感万幸了,不过总的来说,这次出使并州,可完全和他想象之中是两回事,看来他是完全低估了并州人对他们的敌意。
要知道,在幽州,毌丘秀虽然职位不高,只是担任着一个偏将军的官职,但他做为毌丘俭的弟弟,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幽州,他完全可以横着走,没人敢对他心存不敬,再没人敢对他出言不逊。
带着这种傲气,毌丘秀一来到了并州,立刻就尝到了下马威的滋味,把他晾在荒野之上一直到三更半夜才入城,折磨得他差点掉了半条命,见到了杜预,就差伏首乞命了,如何还有什么锐气可言,只能是低眉顺目地在雁门关住了下来,焦急地等待着来自河东郡那边的消息,只有曹亮亲自点了头,他们才有与曹亮见面的可能性,否则的话,雁门关是他们此行的,也将会是他们此行的终点。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1029章 突破口
曹亮接到杜预消息的时候,正刚刚离开安邑,返回晋阳的途中。
随着司马懿的死去,天下的格局必将会重新的洗牌,河东郡将暂时不会再经历战事了,所以曹亮布署好了河东郡的防务之后,旋即北上,将河东郡交给了张统来打理。
此次的并州之战,是并州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一个转折之役,也将是向司马氏吹响进攻号角的时候了,尽管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氏的势力蒙受了重大的打击,在司马懿苦心经营了几十年底子还在,就算司马师的能力比之司马懿稍逊一筹,但有着这么一笔的丰厚遗产,司马师兄弟也可坐享其成,忠于司马懿的那些能臣干将也会继续地效忠于司马师。
尽管在并州战败了,而且败得其惨无比,让司马氏伤筋动骨,但司马氏的底蕴却没有丢,他们依然掌控着洛阳朝廷,继续占据魏国的绝大部分州郡,掌握着庞大的人力和物力,如果他们以时间来恢复元气,司马氏依然是一个非常强大而可怕的敌人。
所以曹亮丝毫的不敢懈怠,那怕获胜之后整个并州上下一片欢腾,曹亮也并没有飘飘然,他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这次的胜利,也不过是一个,是走向最终胜利的一个台阶,在没有到达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之前,任何的一个台阶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没有下一个台阶的话,那么这个台阶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
逐鹿中原,争霸天下,这千里之行,才刚刚拉开序幕呀,接下来的路,同样是任重而道远,同样不容有任何的闪失。
趁着司马懿去世司马师新掌大权司马氏力量衰落的这机会,该是曹亮出手的机会了,并州之地虽然有山河之险,但同样也是有着极大的缺陷的,那就是人口和资源的匮乏,尽管曹亮已经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和提升并州的经济实力,但人口这一短板,在短时间内却无法解决。
人口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人就是没有军队,没有人就没有赋税,并州稀少的人口始终将会是制约曹亮发展的一个瓶颈,正如诸葛亮这样的绝世之才,文治武功天下都无人可出其右,但受困于蜀国的贫乏,终其一生,也只能是碌碌而为。全能王妃:偷个王爷生宝宝
所以曹亮想要发展,就不能将目光局限在并州,趁着此次大胜的机会,他必须要迈开扩张的脚步,将战火引向司马氏控制的区域。
任何一场战争,都是一次实力此消彼长的较量,固步自封,困囿一地,最终也只能是自取灭亡。
并州乃是战略要地,向北向西,是胡人的聚集地,曹亮的敌人,可不仅仅只是司马氏,而且还有匈奴鲜卑这样的胡族,尽管他们已经被逐出了并州,但这些胡人却不并会由此而放弃进攻并州的野心,只要有适当的机会,他们依然会卷土重来,所以对这些胡人的防备,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在并州的西南,是雍州,这里同样也是曹魏一个战略要地,它是防御蜀国进攻的一条重要防线,在这里,司马氏同样集结着重兵,有着带兵作战经验丰富的郭淮来统领,是一块最为难啃的硬骨头。
并州的南面,是洛阳所在的司州,做为都城的所在,其防御也自然是重中之重的,司马氏几乎所有的嫡系核心力量,都布署在司州,曹亮如果要去选择突破口的话,肯定也不会选择司州这样的地方,这里是将来留下来做最后决战的地方。
真正留给曹亮的突破口,也仅仅只剩下东面的冀州和西北面的幽州了。
冀州是河北的第一大州,这里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其邺城,更是曹魏的陪都,长久以来,都被曹魏视为后方基地,那怕洛阳失守了,还有邺城可以继续地维持大局,所以冀州对于曹魏zhèng quán来说,是根本。
如果曹亮能一口气拿下冀州的话,将并州冀州连成一片,那实力无疑便会大大地予以增长,也将会实现与司马氏划河而治的,平分天下的局面。
但冀州就真得那么好取吗?曹亮可不这么认为,首先统御冀州的,是镇北将军兼冀州牧吕昭,这个人虽非名将,但能力也是相当出众的,否则当年也不会压桓一头了。炮灰夺舍记
吕昭从苇泽关退兵之后,并没有一下子并将兵马拉回到冀州腹地去,而是在井陉关等险要之地驻防,如果并州军想要由晋入冀,就必须地拿下井陉关这样的险隘,这样的战斗,无疑将会是十分惨烈的。
当然,想要进攻冀州,还有另一个途径,那是从幽州进军。幽州在冀州的北面,幽州,一直是以来都是防范外敌入侵的屏障,幽州有燕山之险,可以阻挡胡人的骑兵南下,是保障河北平原的重要基础。
曹亮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可是了如指掌,五代时石敬塘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从此中原之地再无宁日,胡虏的铁蹄呼啸而至,汉人的江山支离破碎。
没有幽州,冀州大平原就是形同虚设,所以欲取冀州,必须先拿下幽州,虽然看起来幽州处于偏远之地,但是却是曹亮进取中原的一个最为最要的跳板,所以曹亮将出征的突破口,首先就选定在了幽州。
掌控幽州的势力,不同于其他州,幽州都督度辽将军毌丘俭并不是司马氏的嫡氏势力,其实毌丘俭和司马懿的关系并不和睦,司马懿也在处心积虑地想要除掉毌丘俭,只不过由于淮南并州那些地方的军务更为的紧急,司马懿腾不出手来而己。
既然毌丘俭和司马氏尿不到一个壶里,显然就给自己一个可趁的机会了,攻取幽州,难度也自然会比攻打其他的地方小的多。
就在曹亮回晋阳的路上,一路思索着破幽州的良策,突然杜预的书信急至,曹亮拆而视之,对众人道:“幽州大事可定矣!”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1030章 墙头草
最后的三国2:兴魏正文卷第1030章墙头草每日开议事会几乎是曹亮的传统,那怕是在行军途中,一到宿营地,曹亮也会把众将众谋士给召集起来,开开会,那怕没有紧急的事务,也不会中断这样的传统。
曹亮始终认为,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那怕你再事无巨细,也难免会有疏漏之处,而将众将众谋士召集起来,集思广益,这样便可以最大的程度的避免疏漏,一个计短,二人计长,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更好地补遗拾缺,将错误降低到最低。
同时,这样也是培养文臣武将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如果什么事都是自己独断专行,谋士形同虚设,武将如同牵线木偶,这样的军营,岂不是一片死气沉沉,人人只知道奉令行事,没有主动的积极性,他们也就没有任何的责任性,这样的军队,只是一支机械的军队,没有创造力,没有想像力,更没有活力。
所以想要把众人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那就必须要给他们畅所欲言的环境,这个军中议事会的设立,便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接到杜预的来信之前,众将谋士们也只是讨论了一些很常规的事情,比如粮秣军械方面的事,看到曹亮读信后大笑,众人不禁大惑不解。
此前虽然首先拿下幽州的计划已定,但无论是曹亮还是众将,都认为这将会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而此刻曹亮只是读了一封信,但称幽州大事已定,这不禁让众人很是好奇,这信里面究竟写得是什么,能让曹亮如此有信心来解决这么棘手的事。
曹亮首先将书信转交给了桓范,然后再传示众人,桓范看完之后,道:“毌丘俭来真是个墙头草,先前司马懿气势汹汹进攻并州之时,他便是为虎作伥,兴兵进犯幽州,这边司马懿刚一兵败,他便主动地撤退了,还派使者前来和谈,这见风使舵的功夫,恐怕天下无人能及啊。”
裴秀亦是哈哈一笑道:“杜元凯此番应对,倒是极妙,把那毌丘秀晾在荒野上半天的时间,差点没喂了野狼,哈哈哈,想想那毌丘秀狼狈的模样便觉得可笑。他们幽州毌丘家的人,想打便打,想和便和,简直视我并州为无物,这回给他们点教训尝尝,倒是再合适不过了。”药师娘子超凶的
众人也皆是会心一笑,对幽州的毌丘俭其实大家并没有什么好感,按理说,毌丘俭本非司马懿的嫡系势力,他本人和司马懿之间也有很深的怨隙,司马懿在洛阳兵变夺取了zhèng quán,做为封疆大吏的毌丘俭本应该像曹亮、像王凌一样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和司马懿为敌。
但毌丘俭却因为惧怕司马懿的权势,而畏首畏尾,不敢公然地违抗司马懿,而对司马懿要他进攻并州的命令也顺从了,虽然他进攻雁门并未尽全力,但也是实打实地和并州为敌了。
而他这种出工不出力的态度,也是两头不讨好,既得罪了并州,也惹怒了司马懿,如果这次不是并州军打败了司马懿,那么下一个被司马懿收拾的对象,必定是毌丘俭无疑。
如今司马懿刚一兵败,毌丘俭便立刻是随风而倒,主动地向并州来示好,还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墙头草,那边刮风往那边倒。
杜预可不是一个善茬,他驻守雁门关的这段时间,还不知经受了幽州军多少次的搔扰,对毌丘俭是没有半分的好感,你派个使者来,我就得遵守礼数来招待你,那有那么美的事,杜预没有让野狼把他们给吞了,已经是算够仁慈的了。
曹亮对此倒也是不置可否,毕竟他此前也曾派人联络过毌丘俭,希望他可以弃暗投明,共攘义举,匡扶社稷,但毌丘俭在并州局势未明之前,一直是迟疑不决,态度也是晦暗不明,以至于双方在雁门关打了一年多时间的拉锯战。
对于毌丘俭此番突然的派使者前来议和,曹亮显然一点也不意外,如果毌丘俭像吕昭一样态度鲜明的继续对抗的话,那倒是出乎曹亮的意料了。二班班主任
不过这显然对曹亮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在进攻的战略上,幽州已经被曹亮列为了首选的目标,如果真得能够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那无疑是一个上上之选。
当然,曹亮也不会把形势估计得过于乐观,毌丘俭之所以甘为墙头草,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明哲保身,他把幽州的地盘和军队视为重中之重,其脸面对于毌丘俭而言,才值几个钱,所以不管是听命于司马懿还是现在主动地前来议和,其宗旨还是想维持其在幽州的地位不变。
所以说,毌丘俭派他弟弟毌丘秀出使并州,有意归顺于曹亮,那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毌丘俭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幽州,又怎么可能会平白无故地送给他人?
在曹亮看来,这次毌丘俭派毌丘秀来,最大的目的也不过想和他结成一个互助同盟,并州之战的结果,也总算是让毌丘俭看清了,司马氏并非是天下无敌的,只要和曹亮联手起来,完全有可能来制衡司马氏。
毌丘俭可不会死心塌地地效忠司马懿,只不过他对司马懿太了解了,所以造成了他对司马懿根深蒂固的恐惧,丝毫也不敢生出半点的反叛之意来。现在司马懿方一失败,毌丘俭便立刻硬气了起来,估计他现在还没有得到司马懿的死讯,如果真知道司马懿已经死了话,估计毌丘俭的胆子会更大一些,步子也更快一些。
不管毌丘俭有什么想法,对于曹亮来说倒也是无所谓的,不管是攻守同盟也罢,不管是友好互助也好,只要毌丘俭与司马氏决裂,对曹亮来说就都是一个好消息,多一个朋友总好过于多一个敌人。
现在曹亮最大的对手只有司马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是曹亮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壮大自己削弱敌人,赢得最终的胜利。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1031章 河清海晏
最后的三国2:兴魏正文卷第1031章河清海晏议事会上,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派桓范先行返回晋阳,与毌丘秀进行谈判,以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至于曹亮,暂时先不露面,毕竟以毌丘秀的身份,也无需曹亮来平等对待,假如是毌丘俭亲至,倒可以考虑让曹亮亲自出面。
于是,曹亮便派桓范快马赶回晋阳,同时给杜预去信,同意毌丘秀入境,并由杜预派兵将其护送前往晋阳。
曹亮则还是率领着三大骑兵营徐缓而进,一路信马由缰,从容不迫地返回晋阳。
六百里加急的快马很快地将书信送到了雁门关,杜预一看,曹亮这边已经同意毌丘秀入境了,便立刻派人告知了毌丘秀,并安排了一支人马,护送毌丘秀前往晋阳。
如此的安排,也是为了确保毌丘秀一行平安无事,毕竟如果毌丘秀在并州境内出事的,肯定会惹怒毌丘俭的,原本双方已经缓和的关系或许会变就得更紧张。
杜预故意晾晒毌丘秀的事曹亮也不予追究,但已经出了一口气恶气了,也就没有必须继续地刁难毌丘秀了,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曹亮得保护毌丘秀的安全,为接下来的谈判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毌丘秀呆在雁门关已经有些日子,眼看着天气渐渐地转冷,而一直也没有等到让他晋见的消息,毌丘秀便有些坐不住了,尽管说进入到雁门关之后,杜预给他们安排的食宿条件都不太差,但毌丘秀此行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来并州混吃混喝的,他可是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如果连曹亮的面都见不到,那又谈何来完成毌丘俭交给他的任务呢?
于是毌丘秀便去找杜预,但杜预却是避而不见,倒是雁门太守乐綝出面安抚于他,让他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毌丘秀亦是无可奈何,只能是继续地等待,终日无所事事,闷得发慌,眼看着大雁飞尽,寒冬将至,总算才得到了可以去晋阳的消息,毌丘秀赶紧地收拾行装,随同着杜预派出的护送队伍,一路向晋阳而去。小牧快跑
并州这些年在曹亮的治理之下,虽然说做不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最起码是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所以并州境内基本上没有什么流民和土匪,也很少看到盗贼和流寇,毌丘秀一路行来,看到的景象皆是河清海晏,百姓富足安乐。
这不禁让毌丘秀有些暗暗地吃惊,要知道,并州和幽州的自然条件都差不多,都属于人口稀少土地贫瘠的边州军镇,理应经济条件都差不多,但毌丘秀却很清楚,幽州那边盗匪成群,流寇遍地,每年官府为了剿匪戡乱,都得花费不少的精力,但盗贼却是越剿越多,根本就清剿不过来,到最后只能是听之任之,只要那些盗匪干出的事不至于太过分,官府那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毌丘秀看来,并州的治安状况也应该和幽州差不多才是,穷山恶水出乱民,这是亘古不变的说法,毕竟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下,生存的难度自然比不过那些富庶的地方,为了活命,铤而走险的自然也是大有人在。
但这一路行来,毌丘秀看到的景象却和他想像的大不相同,不禁让他有些匪夷所思,也不知道曹亮是如何将并州治理成这番模样的。
要知道杜预此行给他仅仅只是配备了一屯也就是一百人的护送队伍,临行之前,还让毌丘秀是担忧不已,在幽州之时,他们出远门不带个千八百人的护卫,都不好意思出门。
1...203204205206207...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