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而他所憧憬的一切,并不再是镜花水月,只要自己努力,一切就都可以争取得到。

    与石苞的激情满满不同,邓艾则表现的要沉稳的多,他虽然没有说话,但从他坚定的眸光之中,曹亮一样可以看到他对这场战斗的渴望。

    战场就是功名富贵的源泉,是步入成功的阶梯,如果没有战争,这些渴望着建功立业的将士将会变得籍籍无名,在庸碌之中度过平凡的一生,纵然是一代名将,最终也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只有战争,他们才有机会大放异彩,才有机会扬名于世,生于乱世,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是一种不幸,但对于石苞和邓艾这样的旷世名将来说,却是幸甚之至,只有在这个时代,才会体现他们的价值。

    曹亮对邓艾道:“士载,听说你每到一地,都喜欢勘测地利,指定军营处所,谋划行军路线,随我走走如何,我想听听你的高见。”

    “唯。”邓艾俯身称是。

    邓艾有一个习惯,每次出门之时路经一地,总喜欢勘测地形,谋划军事,那儿适合扎营,那儿适合防守,那儿适合进攻,他都会指点一二,就连具体的行军路线,他经常都会在图纸上画出来.

    为此,邓艾时常还会受到同行之人的嘲笑,认为他是不自量力,一个管屯田的官,却操着领军将领的心,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不过邓艾丝毫没有受到旁人的影响,始终是我行我素,不管经过哪儿,都会按照自己的习惯,亲自勘测规划,俨然就如同是一位领军的大将军一样。

    曹亮带上邓艾,一路往前,在距离吴军营地只有两三里的地方才停了下来,所幸这儿丛林茂密,他们掩身在树丛的后面,对面往来巡弋的吴军士兵并没有发现。

    不过曹亮不敢再往前走了,越接近吴军营地,便有越多的明岗暗哨,明岗还好说,远远地就可以瞧得见,也就能躲得开,但暗哨布置在隐秘处,很难发现,恐怕只有到了近前才能知晓,但到了近前的时候,只怕曹亮就已经是暴露了。

    如果曹亮暴露了,那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吴军便会察觉背后有魏军的活动,然后不遗余力地来搜查,那样夏侯玄的整个计划就会流产,魏




第202章 爽约
    看看临近午时了,曹亮也不敢耽搁,于是和邓艾告辞,返回了中军。

    这个时候全体征南军的将士已经休息完毕,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各营各部的军队已经是集结完成,就单等着夏侯玄最后的命令了。

    曹魏的中军并不是一支养尊处优的贵族军队,而是真正的帝国精锐,他们曾多次参与对吴对蜀作战,每次都是在最为紧急最为关键的时候投入战场,力挽狂澜。

    当年的街亭之战,魏国中军正是在张郃的率领之下,长途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蜀军一个措手不及,利用蜀将马谡的扎营失误,一举攻克街亭要塞,让趁兴而来的诸葛亮是败兴而回,蜀国为之精心准备了数年的北伐,化为了无有。

    曹魏的中军就如同是中流砥柱一般,每次在战况最为危急的时候,总会出现中军的身影,他们就如同是救火英雄一般,东线着了火救东线,西线着了火救西线,无往不胜。

    此时到达淮南战场上的曹魏中军,不少的将士都参与过对蜀对吴作战,算得上是老兵了,大战在即,这些经历过战场厮杀的老兵不但没有半点的紧张情绪,反而是变得极为地亢奋起来,热血沸腾,激情四溢。

    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难免会有一些紧张,但在这种情绪的调动之下,恐惧感很快就丧失殆尽了,代之而来的是一种莫名的兴奋,和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渴望。

    曹亮在往回走的途中,就可以感受到这种浓烈的气氛,越是临近战时,这种气氛就越发浓重,整支军队的气势都处于一种高涨的状态,古人说一鼓作气,魏军此刻就算没有鼓声的激励,同样也是斗志昂扬,士气如虹。

    回到了中军,曹亮看到夏侯玄正在对任览说着什么,大概是最后的一些布署吧,稍后的冲锋作战之中,中军的长史和参军这些人是不会参与到进攻之中,不过后勤诸多事务,还需得他们来处理,显然夏侯玄就是交待后勤事务的。

    看到曹亮回来,夏侯玄笑着和他打了招呼,万事俱备,单等司马懿那边的信号了。

    “子明,你去了哪儿”

    曹亮答道:“我随处看了看,吴军连营数里,想必驻扎着不少的军队,这一战想必定然是一场恶战。”

    夏侯玄哈哈一笑道:“那倒是未必,只要我军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吴军阵势必定大乱,再想组织有效抵抗,恐怕也是难事。”

    夏侯玄对此战是志在必得,言谈举止之间颇有几分自信。

    曹亮没有再说什么,此刻夏侯玄正在兴头上,曹亮也不想扫他的兴,更何况,曹亮也无法断定战斗的走向,现在说什么也是言之过早。

    其实这场战斗的关键在司马懿,如果司马懿能玄兵抢渡淮河,拖住吴军的主力,夏侯玄再从背后插上吴军一刀,这场战斗恐怕很快就能结束了。

    任览令人取过一根木棍来,插在了地上,用来确定时间。

    这个时代的人没有什么准确的时间观念,计时大多是看太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辅助的工具有日昝和漏刻,精准是谈不上的,但可以大致计算出时刻来。

    还好今天日光明媚,插上一根木棍就可以根据木棍的影子长短来判断时间了,当木棍的影子达到最短的时候,就正是午时时分。



第203章 狼烟
    眼看着时间在一息一刻地流逝,诸将也都沉不住气了,不是说好的午时吗,怎么午时都快过了还没动静,他们都有些按捺不住了,想要去问问夏侯玄,但看到夏侯玄黑着脸,只好都又憋了回去。

    夏侯玄能不黑着脸吗,他费尽心血搞出来的作战计划临战之时因为友军的不配合面临夭折的可能,怎么不令他心痛如绞。

    更糟糕的是,夏侯玄只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并没有备用的第二计划,也就是说在失去了司马懿大军的接应之下,孤军深入的征南军将怎么办,他还没有想好。

    这个后果几乎是灾难性的,虽然此刻征南军的行踪还没有被吴军所发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那是肯定的事,只不过是迟或早的问题。

    而征南军的行踪暴露之后,毫无疑问会遭到吴军的围剿攻击,打仗夏侯玄不怕,但面对数倍的敌军,夏侯玄心里终究还是没有底的。

    最关键的是,征南军现在的粮草不足,为了起到偷袭效果,征南军几乎是轻装前行,抛却了一切辎重车辆,每名士兵身上,只带着七天的干粮,也就是说征南军最多可以支撑七天,如果七天之后不能摆脱吴军的围攻追击,首先自己就会崩溃掉。

    夏侯玄看向了曹亮,想起了曹亮昨天对自己说的话,他不禁生出一丝的懊悔,如果早一些听曹亮的劝告,做好两手准备,那何致于现在这么被动

    夏侯玄正要和曹亮说话,就听任览激动地喊道:“夏侯将军,狼烟……狼烟!”

    顺着任览手指的方向看去,东北方的天空中,一股黑烟冲天而起,似有直冲云霄之感。

    夏侯玄激动地难以自抑,胸腔之中那一股的郁闷之气顿时是喷薄而出,他拨出了腰间的佩剑,斜指向前方,大声地喝道:“传我之令,冲!”

    征南军等待这道军令已经是等得都有些不耐烦了,如今军令一下,征南军如出林猛虎一般,向着吴军的营地冲杀而去。

    狼烟升起来的时候,司马懿已经开始指挥大军强渡淮河了,之所以耽搁了一些时间,主要是因为架设浮桥的时候出了一些小问题,不过这些小问题很快就得到了处理,大军开始按照原计划向淮河南岸进发。

    吴军在淮河南岸设伏的事,司马懿是心知肚明,不过他有自己的计划,所以一点都没有慌乱,反正吴军的计划是半渡而击,在魏军到达南岸的数量没有达到足够多的时候,他们是不会轻易发起攻击的,这倒是给了魏军渡河的一些便利。

    魏军在淮河上同时架设了四座浮桥,数万大军成四路纵队,源源不断地从浮桥上通过,杀入到淮河南岸。

    吴军从寿春和弋阳撤军之后,就赶到了安风渡设伏,其中东路撤下来的全琮部埋伏在了安风渡的东面,从西路撤下来的诸葛瑾部埋伏在了安风渡的西面,东西两路十几万大军,对安风渡是虎视眈眈。

    按照诸葛恪所提出来的方案,吴军一路人马在安风围城诱敌,另外两路人马在安风渡扎好了口袋,就等魏军来钻了。

    这个方案得到了孙权的首肯,所以吴军很快地就从寿春和弋阳撤了军,并进入到了伏击的阵地,等候魏军的到来。

    &nbs



第204章 势如破竹的骁骑营
    司马懿经验老道,在释放狼烟时选择的时机完全是恰到好处的。

    此刻魏军渡河成功的的部队已经有两万余人,在渡过淮河之后,便主动地在淮河南岸上排兵布阵,建立起防御阵形。

    此时担负着右路军主将的诸葛瑾比较担忧,他很清楚,司马懿是怎么样的人,那怕自己弟弟诸葛亮这样的天纵奇才,碰到司马懿一样也无可奈何,自己的儿子诸葛恪比较托大,想实施一个半渡而击的计划,重创魏军于安风渡。

    半渡而击顾名思议就是等敌军渡河渡了一半的时候,再行出击,趁着敌军立足未稳的机会,重创已渡河之敌。

    诸葛瑾观察到魏军渡过淮河之后并没有欢呼庆祝,更没有得意忘形,而是非常务实地在淮河南岸构筑起简单而实有的防御阵形,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危险。

    不能再等了!

    诸葛瑾神色严峻,简单地和副将步骘商议了一下,认为如果按原计划,吴军等到魏军真正渡过一半人马的时候,恐怕魏军早已结成铁桶一般的阵形了,真正等到那个时候,吴军不得不去啃这个硬骨头,恐怕还不一定能拿得下来。

    所以诸葛瑾计划提前发起攻击,不管现在魏军渡过河的有多少人马,趁魏军立足未稳之时,果断出手,将这支已渡河的军队给歼灭掉。

    步骘很快地同意了诸葛瑾的计划,他们甚至都来不及和对面东路军的全琮来打一下招呼,没时间了!诸葛瑾果断地下令吴军行动,全面出击,拦腰斩向魏军的南岸军队。

    这一切早已在司马懿的预料之中,所谓半渡而击也不过是一个战术名称而已,在实战之中,恐怕没有那个将领可以等到敌方的军队真正渡过一半时才发起攻击。

    他微微地冷笑了一声,下令身边的亲兵点燃早就准备好的干柴堆,一股浓而黑的狼烟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在通信欠发达的古代,狼烟一直是一种有效的通信手段,万里长城上的烽火台,就无时不刻地准备着引火之物,一旦遇到敌人入侵,便立刻点燃入狼烟示警,千百座的烽火台一一传递,其景象也是蔚为壮观的。

    狼烟顾名思议是用狼粪来点燃的,但在实际的操作之中,狼粪的效果并不太明显,真正的狼烟是混合了干柴湿柴和油脂的材料点燃的,这样的狼烟黑且浓,能直冲天际,效果最为明显。

    吴军的提前出击给了司马懿很大的压力,现在渡过淮河的魏军尚不足两万之数,很难承受吴军的大举反攻。

    不过司马懿是留着后手的,尽管他不知道夏侯玄的军队现在赶到了那儿,但根据约定,只要狼烟一起,夏侯玄就会率军不顾一切地赶来增援,里应外合前后夹击,杀吴军一个措手不及。

    果然,在长风林等候已久的夏侯玄早已是焦灼万分了,如果司马懿那边再不发信号,他都感觉自己真有些撑不住了,看到狼烟之后,夏侯玄顿时变得轻松了不少,立刻拨剑下令全军全部出击,痛击吴军。

    骁骑营原本就处于最前沿的位置上,距离吴军的营地不过才四五里的距离,接到军令之后,文钦立刻下令,三千骁骑如铁骑洪流一般,浩荡而出,以不可阻遏之势,向着吴军营地扑了过去。

    成建



第205章 长枪结阵
    骁骑营此次派往前线的是三部人马,左军校尉文钦暂代统领之职,率右军校尉牵弘和中军校尉刘靖一同参战,虽然人数只有三千人,绝对算得上是主力之中的主力,夏侯玄对骁骑营是极为倚重,此次进攻,自然是委以重任。

    魏军的优势就在于拥有强悍的骑兵力量,而与之相反的是吴军却从来没有成建制的骑兵,所以在陆战对抗之中,魏军则占有着明显的优势,光是这一支骑兵力量,吴军就无可匹敌。

    除了十二年前的那一次长驱奔袭街亭的战斗,骁骑营已经是久未曾历战阵了,长期疏于战阵并没有令骁骑营的将士畏惧战斗,反而是让他们长久以来被压抑的那种激情全面暴发了,在冲锋之时,皆是悍不畏死,玩命地向前冲着,不把吴军阵地踏个稀巴烂,誓不罢休。

    此次骁骑营的骑兵是三路齐出,分别由文钦、牵弘和刘靖率领,这三路骑兵就如同是三把锋利的尖刀,直接刺向了吴军的要害。

    而魏军步兵则是紧随其后,跟随着骑兵的步伐,也冲入了吴军的阵营之中。

    魏军的冲锋彻底地打乱了吴军的进攻节奏,诸葛瑾是又惊又惧,急问道:“这一支的魏军是从哪儿杀出来的派出去这么多的斥侯都是吃干饭的吗”

    步骘一头的雾水,诸葛瑾问他,他也不知道啊,这支魏军也太过诡异了,悄无声响地就出现在了吴军的背后,有如天降奇兵一般,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可要真正探究他们从何处而来的,步骘还真不知道。

    不光是步骘不知道,全体吴军也都感到莫名其妙,这一支的魏军看起来数量并不少,他们是如何突破吴军的防线,接近安风渡的

    诸葛瑾知道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现在他必须要挡住魏军的攻击,这样才能避免受到腹背之敌。

    诸葛瑾立刻下令步骘整点兵马,前去迎敌,自己则指挥军队,协同全琮所部,继续围攻刚刚渡河而来的魏军。

    魏军里应外合前后夹击的架式,诸葛瑾又是如何看不出来,这背后的这一支魏军,早不杀出晚不杀生,偏偏就是在吴军刚刚出击的时候,他们杀了出来,这分明就是想要破坏吴军进攻计划的。

    那一股冲天的狼烟,诸葛瑾自然是看到了,起初他还有些不明白,魏军怎么会点起这玩意,等到魏军从背后杀来的时候,他这才明白,敢情这是魏军之间在传递信号呀,他们就是图谋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以打乱吴军的计划。

    诸葛瑾当然不甘心自己这方面的计划就这么破产,要知道,这个计划可是他儿子诸葛恪亲自制定的,得到过孙权的认可,如果此役能大获全胜的话,诸葛恪可是第一功。

    他诸葛瑾年老了,但他儿子诸葛恪却是正当壮年,官运蒸蒸日上,大有取代陆逊成为东吴第一大将的趋势,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诸葛瑾可不想拖他儿子的后腿。

    诸葛瑾步骘所率的这一路人马,是四路军中兵力最多的一路,麾下整整的八万人,诸葛瑾分出一半的人马由步骘率领前去迎敌,剩余四万人,也足够对付司马懿的渡河大军了。

    更何况,还有全琮的这一路人马参与围攻,所以诸葛瑾并没有太过担心,他令步骘率军



第206章 形势困难
    步骘领命之后,立刻率军前去迎击魏军,他策马边走边大声地喝道:“长枪结阵!长枪结阵!”

    吴军大部分的士兵都是经历过数次吴魏之战的老兵,这个时候有人高喊长枪结阵,他们就如同条件反射后般,立刻结成了一个个的方阵。

    当然,吴军也不可能全是长枪兵,所以结成了方阵也并非是纯粹的长枪兵,还包括弓箭兵和刀盾兵。
1...4445464748...209
猜你喜欢